中國江西網訊 夏日炎炎,當你走進上饒市信州區龍潭村櫧溪人家安置小區惠民超市,可能就會聽見一陣爽朗的笑聲,為這盛夏酷暑帶來一抹清涼。這笑聲的主人公就是我們要介紹的主角廖建彬,他積極面對人生,努力擺脫貧困,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一名身體殘疾,但志存高遠奮力脫貧的別樣人生。
意志堅強遭遇挫折不自棄
1989年8月3日,對於廖建彬來說,這是一個災難的日子,是一段永遠不能忘懷的灰色記憶。他清楚的記得,他和夥伴們在櫧溪河邊上玩耍,大家嚷著要廖建彬表哥表演飛刀,廖建彬也在邊上饒有興趣地看著,在還沒有搞清楚狀況的情況下,被表哥的飛刀無意中甩入腰後背。突然間的劇痛讓廖建彬陷入暈厥,醒來後躺在病床上,醫生告訴他,他今後的人生將在輪椅上度過。當時他覺得天塌下來了,有很長一段時間,他敏感、自卑、痛苦、絕望,他痛恨表哥,痛恨命運的不公。他說,那是他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直到某一天,他無意間看到媽媽偷偷躲在衛生間流淚。那一瞬間,他的心被刺痛了,他決定要做點什麼,他安慰媽媽,「媽媽不要哭,我會堅強的」。自那以後,廖建彬努力適應輪椅上的生活,坦然面對各種困難,他沒有低頭、沒有倒下,他的堅強給這個家庭又帶來了希望。
輪椅上的脫貧路——信州區龍潭村廖建彬的脫貧勵志故事自力更生脫貧路上不等靠
2014年,脫貧攻堅工作全面鋪開,廖建彬家被納入了建檔立卡戶,但他並沒有坐等政府來救濟,而是想方設法尋找出路,經過一番思慮、考察,他決定在櫧溪人家小區開一家小超市。在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潘華喜的結對幫扶下,很快就辦好了工商營業執照和菸草經營許可證,惠民超市在2017年10月正式營業了。今年,潘華喜部長又幫助他成功申請到了5000元的創業一次性補助。黨的好政策又一次燃燒起廖建彬脫貧致富的信心。他說:「黨的政策好,幫扶幹部又幫了我很多,還要幫我申請小額信貸,有這麼多人關心我、幫助我,我自己也要加油,也要努力,不能全依賴著別人來幫扶,更不能辜負他們的好心。」廖建彬的話很樸實,卻道出了奮鬥的意義。雖然他身有殘疾,但是思想不殘疾,甚至比很多的健全人還看得明白、想的透徹。精準扶貧不僅要「扶袋子」,更要「扶腦子」,要講扶貧和扶志扶智結合起來,要增強貧困戶自我「造血」能力,依靠自身努力脫貧致富。
輪椅上的脫貧路——信州區龍潭村廖建彬的脫貧勵志故事志存高遠脫貧致富不停步
如今,惠民超市的商品琳琅滿目,廖建彬坐在輪椅上一邊擦著汗,一邊忙碌著,說起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他這樣說道:「現在我有了這家超市,不愁吃、不愁穿,政府又給了我這麼好政策,今年還要辦理小額信貸,我一定可以把超市經營的更好,我對生活很有信心,今年,我要退出貧困戶隊伍,我要讓別人知道,正常人能做的,我也可以。廖建彬的話語裡,充滿了希望和動力,他自強不息、自力更生的精神給其他貧困群眾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他是龍潭村貧困群眾的一面先進旗幟。
堅韌推開了困難,勤勞戰勝了貧窮,相信會有更多的廖建彬式的貧困戶,都能通過自己聰明的大腦、勤勞的雙手、努力的付出,走上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