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神集體後來逐漸消亡了

2021-01-19 魚蝦遊河

作為華夏文明瑰寶的《山海經》,有著極高的文獻參考價值,涉及到歷史、地理、文化、民族等多方面。書中「山經」一卷應是最神秘的部分,這部分相比於後面的「海經」和「大荒經」,只記載有山神、異獸和礦產等,而沒有人類社會,似乎屬於一方人跡罕至的區域。

「山經」描述的是東山山系、西山山系、北山山系、南山山系和中山山系,每個山系又分為幾列多少座山脈,山系之間的山神外貌對比區別很大,但同一個山系中的山神外貌多數是很類似的,只有少數山系中每列山神之間外貌是差別很大的,如苦山山系中的三座宗主山山神,都有三個頭,人面人身,其餘十六座山的山神卻是豬身人面,而有的山系中甚至沒有對山神的描述,可不管哪一座山,都留下了關於要祭祀山神的活動。

每當部落的人們希望風調雨順時,沒有自然災害時,都會去山中祭祀山神,讓自己部落的巫師與山神溝通,獻上部落所能籌備的最厚重尊貴的貢品,讓山神保佑自己的部落。

若以現實角度來推測,這些大山的山神若存在的話,那就是屬於一類半脫離於人類社會的人類群體,而且書中也描述了,當有大雨大水時一些山神會現身,比如東山第三列山系山神。但這些人類是山脈的代言人,是不與部落首領們共處一室的巫師,不受部落規則所牽制,或許山神與部落首領們有一定聯繫。山神的活動區域離人類社會不遠,也許山脈之下就是一個個部落,這些部落也有自己的巫師,但共同的只祭拜「山神」這個代表自然地理的巫師,每當部落的有大事時就需要前往山中去跪拜山神,山神是部落的精神領袖,權威性比部落首領們還要高很多。

每個山系中山神的打扮也代表一方區域共同的信仰,這一方區域的所有部落們的圖騰也是與山神有很大聯繫,如南山山系中的山神的共同特點就是有鳥和龍的部分外表,這也就代表南山山系的各個部落都以龍和鳥或者兩者的組合為自己的圖騰。「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山神們將自己打扮成鳥和龍的特徵外貌,要麼是鳥頭龍身,要麼是龍頭鳥身,要麼是人身龍頭,不然這方區域的部落民眾是不會信仰這個山神的。

山神將自己打扮成奇異的外貌,保持山下民眾對自己的敬畏心,也維持自己的神秘性,讓更多人信仰自己。山神之間也有自己的聯繫,也有上下之別,佔據著最好的山脈的山神是其他同列山神的首領,中山山系的山神就分上下級,自然待遇也有差別。山神們平時輕易不出現,畢竟是民眾若信仰的山神,而且做「山神」比做人類巫師的規格和待遇要高很多,人類巫師若是沒有和山神取得溝通,人們不會怪山神,而是認為自己怠慢了山神或者巫師應該換一個人做了。

祭祀山神,所用的貢品是家禽牲畜、稻米、美酒以及玉器,玉器是必祭祀的需品,只是玉器種類和數量的不同,有玉圭、其他的就看山神們的喜好了,山神們對貢品的要求是有高有低的,但大多數都要求把貢品埋入土地中,也許是原始保藏,有的貢品只是一隻雞,有的則是上百頭牲畜外加同樣數量的三種玉器和美酒,比如羭山的山神,是所有山神裡面待遇和規格最高的。「山神」們的主要生活來源應該就是山下這些部落民眾們所獻祭上來的貢品,當人們在部落巫師的祭祀活動舉行完畢走回去後,代表山脈的巫師們就開始處理貢品,當下次人們來祭祀時,看到貢品被處理的痕跡,就會認為是山神在顯靈。

總之,山神和部落之間形成了一種比較另類的人類組織活動,山神作為一個以民眾的信仰和祭祀活動為發展方式所聚集的群體,到了後來也就逐漸的消亡了。「海經」系列與「荒經」系列中的神,都成為了可常見的神,也就是部落的著名首領,像能逐日的夸父,能止水的大禹,能對抗天地的刑天,因而為民眾所推崇。都表現了先民們靠雙手來徵服自然災害而不是祭拜神,因此信仰山神的人就逐漸減少,山神群體也就逐漸離開大山,去人類社會中生活。

(以上只是猜測,上不得廳堂,權當作增加趣味性)

相關焦點

  • 中國神話故事裡的神奇設定,從神的誕生到神的消亡
    貳負殺窫窳說明人面蛇身的神之間也是相互殺戮的。4、神並不是不死不滅,他終會死去。5、神死後並不僅僅是自身的消亡,是新生命的開始,這是神的生育形式,生育也帶來變異或許可以稱之為進化。《山海經》: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這是女媧死後她的腸子變成了十個神。顓頊死後也曾經化身為叫做「魚婦」的另一個物種。
  • 淺析祆教在華消亡的原因
    祆教在中國西北,乃至內地的逐漸消亡,根本原因是其宗教特殊性造成的。祆教在華傳播中不重視培養漢人骨幹力量,未能適應當時代的中國國情,不能完成傳播的本土化導致了其最終消亡。 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1世紀,產生於古代波斯的瑣羅來亞斯教傳入新疆,由新疆向內地傳播,成為傳入新疆地區最古老的宗教之一,開外來宗教入華之先河。
  • 「寶塔糖」消亡之謎
    下面,讓我們一起揭開「山道年」 消亡之謎。「山道年」對付的蛔蟲是一種古老的人體寄生蟲,這種人體寄生蟲主要來源於汙染上蛔蟲蟲卵的食物。在五十多年前的解放初期,蛔蟲病在我國是一種城市與農村都大面積存在的非常普遍的疾病,根本原因是當時城市與農村的環境衛生和飲食衛生條件都實在是太差。
  • 中國神話|山神崇拜
    山神山神崇拜是一種原始自然崇拜。古人將山嶽人格化、神化並加以崇拜。最古老的山神就是山本身、山上的石頭、動物和植物等依附於山嶽生存的一切,都可能被視為山神。逐漸,每座山皆有神明掌管,神主宰吉兇、豐收、佑一方太平。這正是「山無大小,皆有神靈。」
  • 演藝圈老戲骨正在逐漸「消亡」,「三癱」演員盛行當道
    所以,夥哥才敢在這裡斷言,演藝圈老戲骨正在逐漸「消亡」,「三癱」盛行當道。 真正的演員都在逐漸消失,出現了一大批愣臉傻腦「演員」,靠著各種新聞頭條和IP,佔盡了資源。還有一些演員所謂演戲都是瞪著一雙眼癱的眼睛一副面癱的表情。這裡要說下陳同學,不應該只有夥哥一個人認為陳同學眼神迷離吧?其實也挺喜歡他,但看了表演之後,總覺得是非科班出身。結果一查詢,還真是非科班。
  • 一山不容二虎,從中國古代的分分合合,淺析高句麗的崛起與消亡
    主要由濊貊族和扶餘族構成,後來在徵服和融合過程中,又吸收了一部分靺鞨人、三韓人和古朝鮮遺民。高句麗後來還改了名稱,和後來的高麗王朝一樣,也叫高麗,史學家為了區分兩者,就將前高麗稱為高句麗。魏晉南北朝時期地圖公元6世紀,經過多次大規模的擴張,高句麗的版圖達到了全盛時期,這個時候高句麗東臨日本海,西至遼河,南至牙山灣和竹嶺,東北佔據挹婁之地,儼然成為了朝鮮半島的主人。
  • 山神——屬於道家,還是佛家?
    山神是典型的傳統神話人物,掌管五嶽山川,守護一方平安。山神屬於道家範疇,與佛教沒有絲毫關係。山神的歷史淵源可追溯到春秋戰國,而佛教直到漢明帝時才從古印度傳入中國。可見,山神是地地道道的中國本土神仙。關於山神的記載最早見於先秦時期的《山海經》,裡面記錄了許多有關山神的傳說。古代造神無非兩種方式。一是人造。面對日月星辰,山川湖泊,疑惑而敬畏,所以就設想出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女媧造人,盤古開天……二是冊封。古人對忠義和仁孝十分看重,成就突出者當然要予以褒獎和宣揚。封神則是最高獎賞,也最利於百姓接受。
  • 羅兆均 | 祖先成神的邏輯:湘黔邊「飛山神」楊再思研究
    本文即以楊氏人群集體性建構飛山神楊再思「祖先」與「神明」的「英雄神祖」多重實踐,討論宗族活動在區域社會中的實踐策略。族譜類文本的編修是地方社會宗族意識下的集體行為,是書寫宗族歷史及建構氏族認同的地方性策略。湘黔界鄰區域社會,特別是清水江下遊、渠水流域的天柱、會同、靖州等地各大姓氏編修了大量族譜類文書。羅香林對中國家譜史研究認為至宋代時,家譜就逐漸由官修到私修。
  • 2K逐漸消亡 手機屏幕今後都不再談解析度了?
    2K逐漸消亡 手機屏幕今後都不再談解析度了?  曾經手機非常重視解析度,因為解析度是PPI基礎,蘋果一直強調的「視網膜屏幕」就是以PPI為基礎。
  • 盛極一時的古埃及文明是如何逐漸消亡的?
    對於古埃及這樣曾經發達的文明,它的消亡不會是一瞬間的事情,而是經歷了一個較為漫長的過程。數千年的歲月間,法老的國度究竟是如何從輝煌的走向黃沙之下的呢?▲ 埃及文明的起源——尼羅河河谷古埃及文明源於尼羅河定期泛濫帶來的肥沃的淤泥,而埃及國家最早起源於公元前3500年左右,在尼羅河兩岸開始形成許多原始的奴隸制小國,而後逐漸形成以尼羅河三角洲為中心的下埃及
  • 嵩裡神祠何處追尋,人間鬼都近在咫尺——泰安蒿裡山
    蒿裡山是泰安的門戶在巍巍泰山腳下,由於蒿裡山造型奇特,是泰山的門戶,名聲大震。道教認為:神是高級的鬼,鬼是低級的神,也就是神鬼。漢魏時期就早流傳的"泰山主死",並把它附會於嵩裡山。《漢書·武帝紀》:"太元初年,檀高裡",顏師古注釋:"死人之裡謂之蒿裡,字則高為蓬蒿之蒿,或者見泰山神靈之府,蒿裡山又在其旁,即以高裡為蒿裡"。蒿裡山就被公認為:"聚斂魂魄無賢愚"的鬼都了。
  • 最後的山神:鄂倫春族最後一位薩滿
    孫曾田中國紀錄片導演孫曾田於1992年至1997年執導的兩部作品:《最後的山神》與《神鹿呀!我們的神鹿》,正可以展現中國影像民族志方法從重建到逐漸完善的過程。《最後的山神》攝製於1992年的《最後的山神》,是一部講述鄂倫春族老獵人(同時也是最後一位薩滿)孟金福晚年生活的電視紀錄片。
  • 槍矛,中國古代兵器刺兵之首,在明清暮色中逐漸消亡
    槍矛類武器從誕生到逐漸消亡,是人類軍事文明水平不斷進步的必然趨勢,但是槍矛武器的生命周期遠遠超過大多數跟它同時期誕生的原始兵器,如大斧、戈、戟等等。作為刺兵之首,它富有獨特魅力的傳奇一生,幾乎可以稱為中華古典軍事文明史的縮影。時至今日,提起槍矛,仍能令許多軍事愛好者熱血沸騰。
  • 小羅是精靈,生在地球,永不消亡,他不是神
    大家都知道,他不是神,可是很多人要把他當做神。他只是一個快樂的精靈,他在球場上是用自己的靈性來踢球,他從不受到凡人教條的禁錮,他只要出現必是重大新聞。說他身體好,年紀輕輕被自己作垮了;說他身體不好,就是這麼作也能比很多球員強。
  • 從《山海經》中的山神形象與祭祀文化,看《山海經》的杜撰性
    讀《山海經》給人印象最深的有兩點,一是奇形怪狀的動物很多,每個山上都有山神,二每個山系講完後,必講到祭祀山神的方法。看來,山神很厲害,祭祀很重要。山神的作用應是統管山上的動物,而《山海經》中諸山上不乏奇異怪誕的動物,這些動物還不乏神奇的能力。出則大旱,大水,大疫等諸災害,也有出則帶來大豐收的。
  • 民間故事:山神與發財洞
    村長召集了村子裡所有的壯丁進山去看個究竟。不過多久他們就發現這個山洞,和樵夫說的一樣各種金銀財寶應有盡有,進山洞的人都背著一大包的金銀珠寶回去了。山洞有財寶的事越傳越廣,村子裡的人都來這個山洞裡取寶,不多久,這整個村子全都富起來了。
  • 你知道麼原來暗黑破壞神的名字是來源於美國的一座山
    說到暴雪的暗黑破壞神,應該是整個RPG遊戲史上最為重要的一部作品了,後世幾乎所有的RPG遊戲都能從中看到暗黑的影子。最為典型的設計應該就是暗黑破壞神首都開創了裝備品質系統,暴雪將裝備按照顏色來區分不同的品質深刻地影響了後來的遊戲。
  • 山神真的是任人欺負的小神嗎,這幾位山神的實力保準你嚇一跳
    山神先為大家介紹一位無論身份地位背景都相當大的山神。「東嶽大帝」也就是東嶽泰山的山神,大家都知道歷來能稱帝那可不是一般的厲害,這位山神不但是泰山的山神而且上管仙神下管魂魄還掌世人生死,貴賤和官職等,這權利就大到無法估量了。
  • 一位藏民遇到山神的真實故事
    在中國,有關山神的傳說淵源流長。成書於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經》,就已記載了有關山神的種種傳說。《太平廣記》裡也收錄了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廬氏等山神的故事。《五藏山經》裡還對諸山神的狀貌作了詳盡的描述。藏民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山神的敬畏和禮拜。在現實生活中,民眾經過無神論的洗腦之後,許多人都不相信有神有佛,更不相信每一寨、每一山、每一川都有不同的山神管理,僅僅把山神視為杜撰的故事人物了。當我從丹真嘉措活佛那裡聽說了峨缽曾被山神請去的事情後,我也感到很驚奇。設法從一個喇嘛那兒打聽到峨缽的住址,我馬上就去找他。找了好幾次,直到第四天,峨缽才回來。
  • 章丘垛莊海山山會
    章丘垛莊海山山會       每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