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山神與發財洞

2020-12-23 伯牙子期集

明朝年間,在某地流傳的這麼一個傳說,說有一個樵夫,上山去砍柴,突然一場傾盆大雨下來,他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山洞,為了避雨就躲了進去。

進去之後,發現這個洞裡藏著許多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 他扔掉從山上砍來的柴,脫下身上的衣服,包了整整的一大包袱財寶回家去了。打那天之後,他是一夜暴富,成了當地有名的財主。他把在山上的經歷悄悄地告訴了妻子,讓妻子保密。

然而一個月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那個樵夫突然變得痴痴呆呆,他妻子不尋遍了周圍最好的大夫也看不好他的病。

他整天坐在那,嘴裡不停地念叨著:「試心洞,試心洞。」

妻子就想起了他跟自己說過的那個事了,於是跑去找村長。村長召集了村子裡所有的壯丁進山去看個究竟。

不過多久他們就發現這個山洞,和樵夫說的一樣各種金銀財寶應有盡有,進山洞的人都背著一大包的金銀珠寶回去了。

山洞有財寶的事越傳越廣,村子裡的人都來這個山洞裡取寶,不多久,這整個村子全都富起來了。

可是怪事發生了,沒過多久,凡是進洞取寶的人,都變得和那個樵夫一模一樣,痴痴呆呆的。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都這樣。少數沒進山洞的人也都不敢去了。

這時,有一個道士來到村子,說能夠治好他們的痴傻病,但是有個條件,就是生病的人必須花掉他們從洞中取得的所有錢財。

有錢了得有命花呀,於是村民們開始紛紛變賣財物,裝了整整的幾大車都交給那個道士了。那道士又從別處僱了幾個壯漢,把這幾大車的財寶都給運走了。在臨走之前把一封信交給了村子裡的人,說只要按照這上邊的方法去做,保準能治好村民們的病。

村民打開信件,只見上面寫了一些字:財因貪心來,禍由迷心起,欲治失心症,且尋無心人。

這無心人是誰呢?後來大伙兒一起想,這無心之人不就是傻子嗎? 以前村民們都不傻,是不是得找一個天生就傻的人?

大家想到了村子裡的旺財,他是個孤兒,從小不知道誰給他扔到山神廟裡去了。後來被好心人撿回了村子裡,就有這家一頓那家一頓的把他給養活大了,該到飯點了就去吃,平日裡也不鬧事,就愛自顧自的玩泥巴。

大家想就是他了,讓旺財到山洞裡去一趟,興許能把村裡人的病治好的呢?

於是大家就找來了旺財,帶著他來到山洞前面讓他進去看看。

沒過多久,旺財手裡拿著個泥人樂呵呵的走了出來,大傢伙兒著急的想回村看看村民有什麼變化,就帶著旺財往村子裡趕。

只見那些個人還是一臉的痴傻,根本就沒見好轉,眾人紛紛罵那個道士騙人。可就在這時候奇蹟發生了,旺財拿著泥人走進了一戶人家,把泥人朝著病人面前晃了晃。只見那人立刻就跟見了鬼神一般驚叫連連,全身直發抖,渾身上下直冒冷汗。

村民們正想上去阻攔,看見那個人冷汗過後,神智就恢復正常了。

於是村民們讓旺財帶著泥人去一家一家的治,走遍了村子裡每戶人家,走出最後一戶人家的時候,那泥人啪的一聲就變成幹土碎了一地。

全村大多數人家的病都治好了,只有幾戶人家家裡還是痴痴呆呆的,那些家人見狀都急忙過來拉著旺財要他再進山洞裡邊拿個泥人回來給他家治病。

只見這旺財一收平日裡那痴呆的樣子,嘴裡吐出了一句話:「心不靜則病不止。」

原來,那幾戶人家裡沒有把從洞中所取的財寶全都交給那道士,而是偷偷留了一些放在家裡,所以泥人在他們面前不起作用。這些人現如今是追悔莫及,但為時已晚。

村子裡的人見旺財不傻了,紛紛好奇地圍上來想看個究竟。旺財這才緩緩地道出了此中玄機。

說這山洞為此處山神所有,名為試心洞。山神見村裡人十分清貧,動了惻隱之心,開啟洞門已試民心,如若民風淳樸,此洞便可為福一方。各種金銀財寶的旁邊其實立著一塊石碑,上邊寫著:一人一件,多則生變。

但是進洞的人眼睛裡只有遍地的財寶,完全看不見這石碑上的字,故而有此遭遇。山神見禍事由自己一時善心而起,於心不忍又化成那個道士前來解救眾人。

因為只有無心之人才不會有貪念,才不會選財寶而選泥人,而只有這個泥人能解村民的痴傻病。就在那泥人破碎之時,旺財也隨之甦醒,他原是山中一無名小仙,因打破神龕被貶為凡人再此受罰。

「直到今日罰期已滿,我也要隨著山神回山守護試心洞。山洞洞門已封,莫要再尋了。」說著便向著村民深深鞠了一躬:「也感謝這麼多年的養育之恩。」

說完就出了村子上山去了,打這之後再也沒人見過他。而後,有幾戶人家多次上山去尋找,卻再也沒人找見那個試心洞。

相關焦點

  • 民間歷史故事;扁擔山與楊戩的傳說
    楊戩,又稱二郎真君,在中國古代傳說和民間俗神信仰中有許多神威顯赫、善獵能戰的故事。而在灤州青龍山一帶也流傳著一段楊戩擔山故事傳說。青龍山南北走向,東北面有一山丘,卻是東西走向。它把青龍山和東面猴崖連為一體,恰似一條扁擔,當地人又稱為橫嶺或扁擔山。傳說,扁擔山就是楊戩擔山填海吋留下來的。楊戩擔著兩座山向東海走去,到趙家溝時感覺有些累了,就放下擔子坐在扁擔上休息。脫下鞋子抖落裡邊的沙粒和土塊,然後,一隻腳蹬著一塊石頭,用襖袖擦去臉上的汗水。後來,楊戩從鞋子裡倒出的沙粒和土塊就化作了一座小山,叫團山子,距趙家溝村2裡地遠。
  • 民間故事|六指神屠
    民間故事|六指神屠我們村有個殺豬匠,在整個巨龍鎮都相當有名。他原名叫做李春雄,已經是五十多歲的老漢了。他殺豬是祖傳的技藝,他十五歲就開始接過父親手中的刀,至今已幹了近40年。最出名的,是他有一外號,叫做六指神屠!是不是有點武俠的味道?
  • 故事:山神送男子一棵樹苗,樹苗結果子救9人,哥哥卻慘死樹苗旁
    (原創民間故事,圖片來源於網絡)從前,小山村裡有個劉老漢,他的老伴去世早,他一人含辛茹苦將兩個兒子拉扯大,十分的不容易。劉塘著實一怔,這時此人笑呵呵說道:「我乃這裡的山神,謝謝你啊!善良的小夥子!好人應該有好報的,說吧!有什麼願望?我來滿足你!」聞聽此言,劉塘趕忙跪拜山神,隨即思量片刻道:「我……我不求別的,只求我父親的病趕快好起來!」話音落,山神捋著鬍鬚,點了點頭。隨即一伸手,手中突然出現一棵樹苗。
  • 民間傳說故事之——廁神
    紫姑是漢族民間傳說中的司廁之神,又作子姑、廁姑、茅姑、坑姑、坑三姑娘等。主要有供奉紫姑和三霄娘娘。
  • 眾多山神土地的由來
    中國人講究萬物皆有靈,從田螺姑娘到白蛇傳,不論什麼在我們國家都可以幻化成人,山川河流我們更是賦予其神的稱呼,自古以來有關於山神的傳說便源遠流長,早在《山海經》中便有山神的記載,到了今天還有不少地方保留著祭祀山神的習俗。山神是什麼?
  • 一位藏民遇到山神的真實故事
    在中國,有關山神的傳說淵源流長。成書於二千多年前的《山海經》,就已記載了有關山神的種種傳說。《太平廣記》裡也收錄了大禹囚禁商章氏、兜廬氏等山神的故事。《五藏山經》裡還對諸山神的狀貌作了詳盡的描述。藏民們以這種方式表達對山神的敬畏和禮拜。在現實生活中,民眾經過無神論的洗腦之後,許多人都不相信有神有佛,更不相信每一寨、每一山、每一川都有不同的山神管理,僅僅把山神視為杜撰的故事人物了。當我從丹真嘉措活佛那裡聽說了峨缽曾被山神請去的事情後,我也感到很驚奇。設法從一個喇嘛那兒打聽到峨缽的住址,我馬上就去找他。找了好幾次,直到第四天,峨缽才回來。
  • 民間故事:道童請神滅妖
    清代乾隆年間,有一個道士叫李十二,李十二自幼跟隨師父在山中修行,小時候調皮搗蛋,沒想挨打,學的道術也是雜而不精,經常聽來上香的香客訴說山下有多好玩多好玩。李十二在八歲時認識了一位女孩子,這個女孩子叫宋囍,宋囍在這八年裡經常會跑到山上和李十二說話,給李十二講山下的故事。
  • 民間俗神知多少 | 甲馬紙
    甲馬紙,是民間祭神所使用的小型木刻版畫。古人祭祀用牲幣,秦俗牲用馬,唐代玄宗以後始以紙馬祀鬼神。以雲南的甲馬紙為例,多採用木刻,線條粗獷,水墨印製,產生錯雜斑駁的豐富變化。甲馬紙所描繪的形象是各種神明,在甲馬紙中,民間俗神的種類繁多,除了玉皇大帝、八仙之類,還有更為精細的神職,細分到了。
  • 民間故事:財白如糞土 仁義值千金
    好不容易逃進了一間房子裡,急忙把門關上,是誰這樣大膽,竟敢闖進山神住的地方,仁義一聽,慌忙跪下,報了姓名,又哭訴了自己的遭遇。這時虎狼已闖進了山神廟。仁義連忙躲在山神的身後,山神見虎狼想吃仁義,就把仁義的遭遇告訴了虎狼,並命虎狼到另一個山頭去,虎狼邊走邊談論,一個老虎說:有一次我去尋找食物,發現一棵樹下有一堆烏谷(一種藥材),聽說烏谷可治百病,仁義聽見了,等虎狼走遠後,山神就叫仁義去找烏谷,仁義找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找到了烏谷。仁義首先抓了幾顆吃了,眼睛果然明亮,看得見東西了,仁義醫好眼睛,就帶上烏谷,走出了山林。
  • 今天給大家講幾個關於山神的故事,有點神秘的那種
    今天和大家講講關於山神老王的故事,他在我們老家算是個奇人。 今年的春節比較暖和,前幾天回老家,順便一個人去爬了山,那座山叫雞公山,全國各地很多地方都有雞公山。每座山裡面都有護林員,這座山也不例外,只不過雞公山裡的護林員老王大家都叫他山神。
  • 民間故事:新娘費盡心機救下山鹿,山鹿竟報大恩
    故事發生在19世紀初,在本省中部的頭汴坑地方,又有一則傳奇性的故事,可惜因年代久遠,人事已遷,這則故事,僅留給人們茶餘飯後的資料。故事是這樣的:有一山居人家,剛好辦完喜事的第六天,該戶人家正在祭祀祖先之際,忽然從外面跑進來一隻受驚的山鹿,原來這隻山鹿是被一位獵人帶著獵狗所追逐,一時逃生無路,便跑進該戶人家的祖先神桌下躲避。
  • 每年都去普陀山普陀山風景名勝區
    每年都去普陀山普陀山風景名勝區介紹一個3天2宿的攻略行程第一天早晨7點春秋航班飛機~9點30下寧波飛機,出機場門口,有個類似報亭…一定要飛快跑出去買10點30的車,60元一位,去朱家尖碼頭註:飛快下飛機,一定要買到10點30的車票,要不然還得等下一班11
  • 文化分享 | 耿馬佤族民間故事傳說
    耿馬地區的佤族民間傳說故事很多,現將耿馬縣勐永鎮、耿馬鎮、四排山鄉的一些佤族老人的口述,且普遍流傳的民間故事記述於後。當然,傳說總歸是傳說,它與歷史不是一碼事,但作為故事還是很有意思的。2017年石佛洞村舉辦青苗節關於葫蘆的故事——人類起源的傳說相傳在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在追逐一頭金鹿,幾天幾夜都追不上。有一天,途中遇到一隻被扣子套住的鷓鴣求過路人幫它解開,追鹿人誰也不願幫忙,後來來了兩兄妹,就幫鷓鴣解開了扣子,鷓鴣深感救命之恩,對倆兄妹說:「不久就要發大洪水了,你們兩個就在梁子頭上叫我,你們就說『被扣子套著的那個鷓鴣在哪裡』?
  • 中國四大民間故事是喜劇?還是悲劇?
    四大民間故事廣為流傳,被改編成影視作品,還經常不斷被翻拍,觀眾熱情依然不減。他們的共同特點是人物都被神話了,主人公有普通人沒有的本領,能在人、鬼、神之間來回穿梭,故事的結尾都是以大團圓結尾。民間故事在傳播過程中經過無數人的再創造、修改,傳播的過程也是修改的過程,修改到人們滿意為止。
  • 民間故事:金桂和銀桂
    於是他就按照夢中老人的囑言,在夜半子時,神龜頭上夜明珠發光的時候騎到龜背上到月宮去採摘桂葉,此後,他又用桂葉為民間百姓治病,深受百姓的愛戴。從此他名利雙收,日子也漸漸地富裕起來。後來,弟弟騎龜摘桂葉的事情被哥哥吳剛知道了,就央求弟弟也讓他騎一回神龜摘一回桂葉,也為民間百姓做點好事積點德。弟弟心善,相信了哥哥的話,答應了哥哥的要求。
  • 民間故事|打虎秀才
    民間故事|打虎秀才清朝順治年間,鳳翔府有個叫孫康的秀才。此人雖是書生,卻是個文武雙全之才。他沒跟誰學過武藝,卻胡亂練成了一雙鐵砂掌。有次他在山裡遊玩,見老虎追幾個採藥人,他衝上去同老虎對峙。一般的普通藥材,他也懶得採,他仗著藝高人膽大,孫康一般會深入山中。在人跡罕至處,尋找一些生長了幾百年的寶藥。這些藥,都是有價無市,花錢也買不到的。但孫康家,隨時都有幾株五六百年以上的寶藥,以備家人急需,用來救命。清明過後,山裡風光如畫。
  • 茨泉夜語 | |民間故事:鳳凰冠和挖斷山
    中國建始文化叢書《民間故事》,編者侯明銀清江流經建始的那一段叫景陽河。景陽河是絕壁環繞的開闊地方,兩岸地肥水美,四季如春,是建始的水果之鄉。景陽河北岸,有座雄偉的山峰,名叫鳳凰冠,又叫挖斷山。為什麼叫這樣的名字?這還得從很古的時候說起。那時,掌管天下的皇帝老是個昏庸無道的傢伙。
  • 中國神話|山神崇拜
    山神山神崇拜是一種原始自然崇拜。古人將山嶽人格化、神化並加以崇拜。最古老的山神就是山本身、山上的石頭、動物和植物等依附於山嶽生存的一切,都可能被視為山神。逐漸,每座山皆有神明掌管,神主宰吉兇、豐收、佑一方太平。這正是「山無大小,皆有神靈。」
  • 青海湖的藏族民間故事
    藏族民間傳說故事 :斑竹姑娘  在金沙江畔有一處風景秀麗、氣候溫和的地方。村裡的人們喜歡種竹子,尤其喜歡種楠竹。
  • 藏族民間傳說故事兩篇,特經典,聽過嗎?
    藏族的民間故事浩如煙海,它是藏族悠久豐富的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