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年間,在某地流傳的這麼一個傳說,說有一個樵夫,上山去砍柴,突然一場傾盆大雨下來,他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山洞,為了避雨就躲了進去。
進去之後,發現這個洞裡藏著許多的金銀財寶,堆積如山。 他扔掉從山上砍來的柴,脫下身上的衣服,包了整整的一大包袱財寶回家去了。打那天之後,他是一夜暴富,成了當地有名的財主。他把在山上的經歷悄悄地告訴了妻子,讓妻子保密。
然而一個月後,奇怪的事發生了,那個樵夫突然變得痴痴呆呆,他妻子不尋遍了周圍最好的大夫也看不好他的病。
他整天坐在那,嘴裡不停地念叨著:「試心洞,試心洞。」
妻子就想起了他跟自己說過的那個事了,於是跑去找村長。村長召集了村子裡所有的壯丁進山去看個究竟。
不過多久他們就發現這個山洞,和樵夫說的一樣各種金銀財寶應有盡有,進山洞的人都背著一大包的金銀珠寶回去了。
山洞有財寶的事越傳越廣,村子裡的人都來這個山洞裡取寶,不多久,這整個村子全都富起來了。
可是怪事發生了,沒過多久,凡是進洞取寶的人,都變得和那個樵夫一模一樣,痴痴呆呆的。幾乎是整個村子的人都這樣。少數沒進山洞的人也都不敢去了。
這時,有一個道士來到村子,說能夠治好他們的痴傻病,但是有個條件,就是生病的人必須花掉他們從洞中取得的所有錢財。
有錢了得有命花呀,於是村民們開始紛紛變賣財物,裝了整整的幾大車都交給那個道士了。那道士又從別處僱了幾個壯漢,把這幾大車的財寶都給運走了。在臨走之前把一封信交給了村子裡的人,說只要按照這上邊的方法去做,保準能治好村民們的病。
村民打開信件,只見上面寫了一些字:財因貪心來,禍由迷心起,欲治失心症,且尋無心人。
這無心人是誰呢?後來大伙兒一起想,這無心之人不就是傻子嗎? 以前村民們都不傻,是不是得找一個天生就傻的人?
大家想到了村子裡的旺財,他是個孤兒,從小不知道誰給他扔到山神廟裡去了。後來被好心人撿回了村子裡,就有這家一頓那家一頓的把他給養活大了,該到飯點了就去吃,平日裡也不鬧事,就愛自顧自的玩泥巴。
大家想就是他了,讓旺財到山洞裡去一趟,興許能把村裡人的病治好的呢?
於是大家就找來了旺財,帶著他來到山洞前面讓他進去看看。
沒過多久,旺財手裡拿著個泥人樂呵呵的走了出來,大傢伙兒著急的想回村看看村民有什麼變化,就帶著旺財往村子裡趕。
只見那些個人還是一臉的痴傻,根本就沒見好轉,眾人紛紛罵那個道士騙人。可就在這時候奇蹟發生了,旺財拿著泥人走進了一戶人家,把泥人朝著病人面前晃了晃。只見那人立刻就跟見了鬼神一般驚叫連連,全身直發抖,渾身上下直冒冷汗。
村民們正想上去阻攔,看見那個人冷汗過後,神智就恢復正常了。
於是村民們讓旺財帶著泥人去一家一家的治,走遍了村子裡每戶人家,走出最後一戶人家的時候,那泥人啪的一聲就變成幹土碎了一地。
全村大多數人家的病都治好了,只有幾戶人家家裡還是痴痴呆呆的,那些家人見狀都急忙過來拉著旺財要他再進山洞裡邊拿個泥人回來給他家治病。
只見這旺財一收平日裡那痴呆的樣子,嘴裡吐出了一句話:「心不靜則病不止。」
原來,那幾戶人家裡沒有把從洞中所取的財寶全都交給那道士,而是偷偷留了一些放在家裡,所以泥人在他們面前不起作用。這些人現如今是追悔莫及,但為時已晚。
村子裡的人見旺財不傻了,紛紛好奇地圍上來想看個究竟。旺財這才緩緩地道出了此中玄機。
說這山洞為此處山神所有,名為試心洞。山神見村裡人十分清貧,動了惻隱之心,開啟洞門已試民心,如若民風淳樸,此洞便可為福一方。各種金銀財寶的旁邊其實立著一塊石碑,上邊寫著:一人一件,多則生變。
但是進洞的人眼睛裡只有遍地的財寶,完全看不見這石碑上的字,故而有此遭遇。山神見禍事由自己一時善心而起,於心不忍又化成那個道士前來解救眾人。
因為只有無心之人才不會有貪念,才不會選財寶而選泥人,而只有這個泥人能解村民的痴傻病。就在那泥人破碎之時,旺財也隨之甦醒,他原是山中一無名小仙,因打破神龕被貶為凡人再此受罰。
「直到今日罰期已滿,我也要隨著山神回山守護試心洞。山洞洞門已封,莫要再尋了。」說著便向著村民深深鞠了一躬:「也感謝這麼多年的養育之恩。」
說完就出了村子上山去了,打這之後再也沒人見過他。而後,有幾戶人家多次上山去尋找,卻再也沒人找見那個試心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