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誕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的重大節日。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的記載,印度迦毗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憂樹下,誕生了悉達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發出「天上天下,唯我獨尊」的宣言,隨即從空中直瀉下兩條銀漣似的淨水沐浴在太子的身上。佛弟子們為慶祝和紀念佛陀誕辰就沿用此形式舉行「浴佛儀式」。
浴佛的意義
浴佛的意義在於淨化個人的身口意,當手持淨水沐浴悉達多太子像時,內心應當誠懇祝禱,唱頌「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願袪除貪慾、瞋恨、愚痴的汙垢,讓自行身行、語言、心意都能保持潔淨;希望社會清淨安寧,沒有暴力、欺詐、邪惡等事件,環境能夠優美清淨;並且借浴佛的功德,淨化自心的煩惱塵垢,美化社會國土,轉五濁惡世為淨土,導邪曲人心為善良菩提,這就是浴佛的真正意義!浴佛,象徵著我們洗去內心的汙垢,使我們心靈得到淨化,顯現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佛性,典禮的儀式是為提醒我們紀念佛性的偉大,用儀式激發我們對佛法的敬仰,修學的熱忱,這才是佛陀化世的本懷。
浴佛節的精神
佛陀的誕生為世間帶來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因此在佛誕日,我們舉行浴佛法會,來慶祝佛誕與感念佛恩。浴佛的涵意,是以戒定為香,忍辱為水,精進為力,智能為鏡,慈悲為藥,以佛的智能光明、慈悲仁愛,沐浴自己,將種種煩惱化為歡喜、自在、清涼。大眾用香湯灌沐,借香花淨水灌沐佛像,恭敬供養,祈增福慧,同時亦提醒自己外離身垢、內離心染,時時刻刻保持身心清淨,以此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能,時時以承續佛法慧命為業,讓佛的慈光永照人間,這就是浴佛的真義。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紀念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誕生的佛教儀式節日。又稱佛誕節。中國東漢時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至民間。浴佛時間在史籍中有不同記載。蒙古族、藏族地區以四月十五日為佛誕日,即佛成道日、佛涅槃日,在這天舉行浴佛儀式。漢族地區佛教在北朝時多在四月八日舉行,後不斷變更、發展,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臘八節)舉行 ,南方則仍為四月八日舉行 ,相沿至今(俗稱「四月八」)。
相傳釋迦牟尼誕生時就會走路,在走到七步的地方,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正當佛祖講話時,突然天雨花香、九龍吐水,因此在這天有些寺廟的僧侶會用甘草茶做成浴佛水,也稱「香湯」,仿效這種情景為釋迦像沐浴,因此稱作「浴佛節」。浴佛的儀式一般是在佛殿或露天淨地舉行。浴佛的方式是在廟寺前置一小浴亭,亭內供釋迦小像,旁貯浴佛水,佛水是藥草煮煉而成,有甘草、百香草等,信徒每勻水淋佛,即飲之。 舉行浴佛大典的佛寺,大多也會舉行放生法會,以結善緣,增進功德。
浴佛除了紀念佛祖的誕生外,還有潔淨世間眾生心靈的作用:
1. 浴佛是藉外在的佛來洗滌我們內在的塵塵垢,讓自性顯發,同證如來的清淨淨法身。
2. 除緬懷佛陀之外,就是要我們淨心,以浴佛的功德度脫七世父母及累劫怨親眷屬早離厄難,使法界六道眾生出離苦海。
3. 今日社會人心不古,平常我們身體髒了可以用水洗淨,衣服髒了也可以用水洗清 ;但人心的汙穢黑暗,則要用佛的法水洗滌,故舉行浴佛法會,實際上是籍此來洗滌我們的心靈。
4. 浴佛是提醒我們時時保有一顆清淨心,透過浴佛節觀照自己內心是否清淨。
浴佛的功德
《灌洗佛形像經》中載:「諸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滅後當至心念佛無量功德之力,浴佛形像如佛在時,得福無量,不可稱數。」但願佛子的一念真誠,都能為未來植下無量福慧功德。
1. 浴佛可成就之十五種殊盛功德:常有慚愧;發淨信心;其心質直;親近善友;入無漏慧; 常見諸佛;恆持正法;能如說行;隨意當生淨佛國土;若生人中,大姓尊貴,人所敬奉,生歡喜心;生在人中,自然念佛;諸魔軍眾,不能損惱;能於末世,護持正法;十方諸佛之所加護;速得成就五分法身。
2. 《浴佛功德經》有記載:「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第一,勝以恆河沙等七寶布施。」
《浴佛功德經》 又有記載,浴佛有以下的功德:現受富樂無病延年;於所願求無不遂意;親友眷屬悉皆安穩;長辭八難永出苦源;不受女身速成正覺。
浴佛法會儀軌
(1) 恭迎佛像。法會開始前,先在大殿內擺設香湯盆,放兩把小勺。太子像則供奉在另一個地方。敲鐘打板之後,僧眾、居士等搭衣持具,齊集大殿,按平時上殿時的次序站好。聞磬聲向上頂禮三拜。
主法者於佛號聲中開始浴佛。用小勺舀香湯三勺灌沐太子像。主法浴佛後,大眾分兩班依次照例進行。
(2) 然後僧值、悅眾二人,以引磬引路,執事六人隨後。二僧託香花盤行於主法者前,侍者隨侍於主法者身後,口誦「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前往供佛像處迎請。
(3) 到達之後,按序分班站立,大眾同唱「稽首皈依大覺尊 無上能仁 觀見眾生受苦辛 下兜率天宮 皇宮降降跡 雪嶺修因 鵲巢頂三層壘 六年苦行 若人皈依大覺尊 不墮沉淪 若人皈依大覺尊 不墮沉淪」贊,主法者拈香,侍者為其展具,頂禮三拜後,請出太子像,大眾口唱「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回到大殿。
(4) 安座沐浴。大殿內鐘鼓齊鳴,迎像隊伍到達後,主法者將太子像安放在香湯盆內,鐘鼓、佛號停止。
(5) 維那舉腔唱「爐香贊」,主法者拈香禮佛。
(6) 南無般若會上佛菩薩(三稱)
心經一遍、摩訶般若波羅密多(三稱)
(7) 維那舉腔唱「菩薩下雲中 降生淨梵王宮 右脅娩金童 天月奏長空 目顧四方周七步 指天指地尊雄 九龍吐水沐慈容 萬法得正宗 九龍吐水沐慈容萬法得正宗」,並念誦「唵底沙底沙僧伽娑婆呵」
(8) 用毛巾揩乾佛像身上的水跡。
(9) 回向皈依。浴佛完畢,大眾仍舊歸位,念誦《回向文》及《三皈依》,然後禮佛而退。浴佛儀式圓滿結束。
(以上素材轉自網絡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
熱文閱讀:
為什麼別人身邊總有貴人出沒,而你沒有?
【養生素食】夏季消暑必吃的菜
誦持佛教早晚課的目的
合十意義遠大,佛法從恭敬中求
耐得住煩才能有所成就
上香是上一支還是上三支?
弘一大師出家前給妻子的信:放下你 非我薄情(電影:一輪明月)
癌症患者應該念誦《地藏經》的道理
放生念佛,病癒福至!
看完這些沒有ps的照片,忍不住淚奔了...
喜歡對別人「觀過」,最終受苦的卻是自己
太聰明,太算計的人,都是很不幸的人
佛與魔(欲望最可怕!)
一次次被感動的20張照片,你能忍到第幾張不哭?
增加福報的方法有哪些?
公眾號ID:fojiaozhishi
弘揚佛法,利益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