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的由來及意義

2021-02-08 如是語林

  浴佛的儀式開始於印度,是從求福滅罪的一種宗教要求傳衍而來的。佛教以外,婆羅門教早有一種浴像的風俗,起源於印度宗教崇尚通過一定的形象生動的宗教儀式,促使人們精神純潔淨化的傳統。《大寶積經》卷一百記述了這樣一則故事︰舍衛城波斯匿王的女兒無垢施,於二月八日和五百婆羅門一道,持滿瓶水,出至城外,欲洗浴天像。這時許多婆羅門見諸比丘在門外立,認為不吉祥,其中一個長者要求無垢施回到城內,但遭到她的拒絕。於是展開辯論,無垢施終於感化五百婆羅門皈依了佛陀。
  
  根據唐·義淨《南海寄歸內法傳》卷四〈灌沐尊儀章〉的說法,浴佛在印度並不固定在哪一天,可半月、一月一次,也可每天舉行。在其所譯的《浴佛功德經》中也只是說,日日澡沐尊儀,可以獲大利益,並未說專在佛生日舉行。中國浴佛的日期,古來有幾種不同的記載,一是二月八日,一是四月八日,還有一種是十二月八日。現在通行的浴佛時間一般是在農曆的四月八日。
  
  關於浴佛的方法,寶思惟譯的《浴像功德經》所說最為清楚︰「若欲沐像,應以牛頭旃檀、紫檀、多摩羅香、甘松、芎藭、白檀、鬱金、龍腦、沉香、麝香、丁香,以如是等種種妙香,隨所得者以為湯水,置淨器中。先作方壇,敷妙床座,於上置佛。以諸香水次第浴之。用諸香水周遍訖已;復以淨水於上淋洗。其浴像者,各取少許洗像之水置自頭上,燒種種香以為供養。初於像上下水之時,應誦以偈︰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功德莊嚴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
  
  中國叢林的浴佛,多依元代《敕修百丈清規》所定的儀式。《敕修百丈清規》卷二〈報本章〉的佛降誕條,具體地規定浴佛的儀式說︰「至日,庫司嚴設花亭,中置佛降生像,於香湯盆內,安二小杓。佛前敷陳供養畢,住持上堂祝香雲︰佛誕令辰,某寺住持(中略)虔爇寶香,供養本師釋迦如來大和尚,上酬慈蔭。所冀法界眾生,念念諸佛出現於世。(中略)次說法竟,白雲︰下座。領眾同到殿上。向佛排立定,住持上香三拜(中略)。維那白佛雲︰一月在天,影涵眾水;一佛出世,各坐一華。白毫舒而三界明,甘露灑而四生潤。宣疏畢,舉唱浴佛偈(偈見《浴像功德經》)」。一面反覆地唱偈言,一面讓僧眾進行浴佛。最後並以浴佛的功德,回向於無上的佛果菩提。


按照中國佛教的傳統習慣,浴佛之後,還應有「行像」儀式。

  

所謂行像,是指用寶車載著佛像巡行城市街衢,以供人瞻仰的一種宗教儀式。贊寧的《大宋僧史略》卷上說︰「行像者,自佛泥洹,王臣多恨不親睹佛,由是立佛降生像,或作太子巡城像」。這是佛教「行像」的起源。
  
五世紀初,法顯旅行印度時,在西域和印度都曾親見行像的儀式。據《法顯傳》描述︰「(住于闐瞿摩帝寺時)法顯等欲觀行像,停三月日,其國中十四大僧伽藍,不數小者,從四月一日,城裡便掃灑道路莊嚴巷陌。其城門上張大幃幕,事事嚴飾。王及夫人採女皆住其中。瞿摩帝僧是大乘學,王所敬重,最先行像。離城三四裡作四輪像車,高三丈餘,狀如行殿,七寶莊校,懸繒幡蓋,像立車中,二菩薩侍,作諸天侍從,皆以金銀雕瑩,懸於虛空,像去門百步,王脫天冠,易著新衣,徒跣持花香,翼從出城迎像,頭面禮足,散花燒香。像入城時,門樓上夫人採女遙散眾華,紛紛而下,如是莊嚴供具,車車各異,一僧伽藍則一日行像,自月一日為始,至十四日行像乃訖。行像訖,王及夫人乃還宮耳」。
  
大約在公元四世紀,行像的儀式開始自西域傳入我國。據《魏書·釋老志》說,世祖初即位(424),亦遵太祖太宗之業,於四月八日,輿諸寺佛像,行於廣衢,帝親御門樓臨觀散華,以致禮敬。至孝文帝時於太和二十一年(497),詔迎洛京諸寺佛像於閶闔宮中,受皇帝散華禮敬,歲以為常例。又,《洛陽伽藍記》卷三「城南景明寺」條說︰「景明寺,(中略)景明年中立,因以為名。(中略)四月七日京師諸像皆來此寺。尚書祠部曹錄像凡有一千餘軀,至八日節,以次入宣陽門,向閶闔宮前,受皇帝散華。於時金華映日,寶蓋浮雲,旛幢若林,香菸似霧,梵樂法音,聒動天地;百戲騰驤,所在駢比;名僧德眾,負錫為群,信徒法侶,持花成藪;車騎填咽,繁衍相傾。時有西域胡沙門見此,唱言佛國。」可見當時的行像儀式是何等盛大和壯觀。
  
自南北朝至於唐、宋,行像的風氣漸次推廣,四川、湖廣、西夏各地都見流行。宋代以後,行像活動多行於北方。元、明以來,行像活動少有記錄。但近世西藏和五臺山等處,每年仍有行像的儀式。至於大江南北行像的風俗則逐漸為浴佛的儀式所代替。



我們一方面要慶幸自己能夠有機會遇見佛法,一方面時時策勵自己不停地增上,這樣迎接佛誕,舉辦浴佛法會,才有價值,才有意義!

法身的供養將來得到的是智慧資糧,色身的供養將來得到的是福德資糧。浴佛,從事相上看,這個供養所得是福德資糧,其實,假如能了解浴佛的深遠內涵,意樂上能像剛才所說的,為了自己能夠修學佛法,幫助一切眾生解決苦樂問題,祈望正法久住,這樣一來就可以福智交互產生廣大資糧。以這樣的心情浴佛,就是最好的供養。



【免責聲明】

本文轉載自網絡,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經檢索無法確定原創者,故未標明作者。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無商業用途。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繫小編更正。

歡喜轉載,感恩分享!


相關焦點

  • 浴佛節的由來與意義
    一、佛祖的誕生: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俗稱「浴佛節」 後來信眾為紀念佛祖的聖誕,每年這一天,舉行盛大的浴佛法會,故此這一天又叫浴佛節、佛誕節、龍華會。 二、浴佛的意義: 通過浴佛,在當下可以淨化個人的身口意
  • 浴佛節的由來及其功德
    浴佛節的由來:      在公曆紀元前五百六十五年四月初八日,前印度迦毗羅衛國的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花園的無樹下,生下了悉達多太子,也就是後來出家成道的佛陀佛祖的誕生:  農曆四月初八,是佛祖釋迦牟尼的生日,俗稱「浴佛節」。
  • 浴佛節的由來?
  • 浴佛節的由來、意義、精神、功德、儀軌
    佛誕節也稱「浴佛節」,是紀念釋迦牟尼佛的重大節日。浴佛的意義  浴佛的意義在於淨化個人的身口意,當手持淨水沐浴悉達多太子像時,內心應當誠懇祝禱,唱頌「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願袪除貪慾、瞋恨、愚痴的汙垢,讓自行身行、語言
  • 浴佛節的由來及其功德利益
    2015年5月25日(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聖誕日、浴佛節。又稱佛誕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
  • 「浴佛節」為何寺院要舉行浴佛的儀式呢?有什麼含義和功德嗎?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是「浴佛節」,是佛教中最隆重的佛教節日之一,是釋迦摩尼佛的誕辰日,所以也是漢族傳統的民間節日,又稱「佛誕節」,所以在每年這一天,寺廟都要舉行「浴佛法會」,以紀念佛祖降臨。「浴佛節(佛誕節)」我們到寺院或對佛像禮拜就好,為什麼還要舉行浴佛的儀式呢?有什麼含義和功德嗎?
  • 明天浴佛節——恭迎佛祖釋迦牟尼誕辰
    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佛教徒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又稱佛誕節、浴佛節、灌佛會、龍華會、華嚴會等。中國歷史記載佛誕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
  • 浴佛節的來歷
    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佛門信眾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又稱佛誕節。
  • 武漢靈泉寺2017浴佛節暨金榜題名法會通啟
    武漢靈泉寺應四眾弟子祈請將隆重舉辦「浴佛節暨金榜題名法會」,法會禮請靈泉寺住持上大下願大和尚親自主法,浴佛法會以清淨平等戒德之法水祛除眾生無明熱惱之火,以無遮大會表達對一切眾生的友愛、關懷與善意。5月3日下午隆重舉行「金榜題名法會」。
  • 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生日聖誕,又稱浴佛節
    在此殊勝的日子裡,請大家發廣大殊勝菩提心,依身語意三門廣行善業,吃素、放生、供燈、持咒、誦經,祈願世界和平,風調雨順、無有災厄、眾生吉祥安康,得聞正法、具正知、正見、正念,自利利他,共成佛道! 浴佛節來歷浴佛又稱灌佛,在古印度佛教中即為一種重要儀式,其來源於釋迦降生的歷史記載之中。
  • 國慶節的由來以及意義,您了解嗎?
    國慶節的由來以及意義,您了解嗎?時間:2020-10-02 11:0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國慶節的由來以及意義,您了解嗎?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1周年,國慶作為一種節日古已有之,那麼歷史上的國慶節到底是何種狀味?其由來和演變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時間:2020-06-25 09: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的含義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就是代表夏季的節日。 端字的本義是正,所以我們常說端正,一個人如果品性不正我們會說他品行不端。端午即正午之意。
  • 浴佛節|恭迎釋迦牟尼佛聖誕日!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農曆四月初八,是釋迦牟尼佛聖誕日,也是我們熟知的「浴佛節」。據佛經記載:佛陀降生時,大地為之震動,天雨妙花,九龍吐水,沐浴其身。為此,後世人們為紀念佛陀聖誕,每於農曆四月初八佛誕之日,以諸香制湯於金盆,挹湯以灌浴佛子,故佛誕日也稱浴佛節。
  • 國慶節的由來簡介意義 國慶節手抄報文字摘抄資料100字
    國慶節的由來簡介意義 國慶節手抄報文字摘抄資料100字  馬上就要迎來10月1日國慶節了,我們一起來看看國慶節的由來簡介、國慶節的意義有哪些?國慶節快樂國慶節的由來簡介:  版本一50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最偉大的轉變。
  • 己亥年浴佛節及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為感念菩薩之慈悲,諸佛之恩德,2019年5月5日——5月12日(農曆四月初一—初八)為恭迎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吉日,山東省棗莊市甘泉寺,隆重莊嚴舉行拜《金剛寶懺》、灑淨、傳授八關齋戒、浴佛節等大型祈福法會
  • 爐香贊的由來及意義
    因此,法會之前先唱爐香贊,點淨香,誠心禮請諸佛菩薩降臨壇場,就是爐香贊的意義。 贊文講析爐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爐香乍爇」,也就是淨香爐的香剛燒起來的時候。「法界蒙薰」,是說爐香乍燃,十法界已蒙薰習。
  • 浴佛節的來歷、儀軌、功德利益
    浴佛節始於東漢,勝於唐朝。《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日下舊聞考》:「京師僧人念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於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
  • 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如紀念屈原說:農曆五月初五是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跳入汨羅江殉國的日子,端午節就是為紀念屈原而設立的,賽龍舟是為了打撈這位英雄的屍體而演化來的活動,包粽子是為了   原標題:端午節的由來及其養生意義 端午節傳統節日蘊含天道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版本很多,但靠譜的極少.
  • 【秘笈】明日迎來浴佛節,送你一份人參煲湯法,很值得收藏喲~
    說到浴佛節,在中山可謂是一個特別隆重的民俗節日,每年這個時候中山各鎮區都將舉行大型的民俗文化活動。聖獅四月八習俗 (圖片來源網絡)過浴佛節當天,家家戶戶吃欒樨餅,然後到街上觀看萬眾參與的大型遊街慶祝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