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為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是中國佛門信眾紀念教主釋迦牟尼佛誕辰的一個重要節日,又稱佛誕節。中國歷史記載佛誕為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1027年),釋迦牟尼從摩耶夫人的肋下降生時,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惟我獨尊。」於是大地為之震動,九龍吐水為之沐浴。因此各國各民族的佛教徒通常都以浴佛等方式紀念佛的誕辰。
公元前1027年,農曆四月初八,佛祖誕生在北印度,有天上九龍吐出香水為太子洗浴。因此典故,便有了慶祝的重要內容之一:以香水沐浴佛身。所以,浴佛節又名佛誕節。
農曆四月初八佛誕節,中國東漢時僅限於寺院舉行,到魏晉南北朝時流傳至民間。
唐代
佛光普照遍長安,吃齋誦經建寺庵。
居士男女多布施;為求來生結善緣。
相傳夏曆四月初八日為釋迦牟尼生日,佛寺常於此日誦經,以各香浸水灌洗釋迦之太子誕生像;紀念佛之誕生,稱為浴佛節。唐代佛教信仰極盛,長安善男信女多於此日施捨。
宋明
浴佛傳統迄宋明依然。《東京夢華錄》:「四月八日佛生日,十大禪院各有浴佛齋會,煎香藥糖水相遺,名曰浴佛水。」《日下舊聞考》:「京師僧人念佛號者,輒以豆記其數。至四月八日佛誕生之辰,煮豆微撒以鹽,邀人於路請食之,以為結緣。今尚沿其舊也。」
節日名稱
在部分東南亞國家和地區,已經將浴佛節定為國家法定節日,而作為佛教延續和發展最重要的我國大陸,卻至今未能納入國家法定節日。以下是部分國家和地區的節日名稱:
臺灣 佛陀誕辰紀念日
越南 Lễ Phật đản(禮佛誕)
韓國(釋迦誕辰日)
日本 灌仏會(灌佛會)
傳統風俗
中國大陸
信眾會到寺院,參與浴佛、獻花、獻果、供僧等內容。
有些地方傳統會將佛像請到街上遊行,置於大象上,或以花車乘載。寺院會開放讓信眾進入炷香、禮拜佛像、供養僧眾。
中國臺灣
臺灣佛教徒普遍於農曆四月初八舉行慶祝及浴佛典禮。由有關機關、團體舉行紀念活動。由於日期接近「母親節」(五月第二個星期日),一些慶祝活動也會於母親節舉行。
中國香港
香港在長洲、大嶼山及屯門等地有大型慶祝活動,如飄色巡遊等。香港旅遊發展局舉辦的「傳統節日巡禮」,亦重點推介佛誕慶祝活動。
1998年,覺光法師為香港成功爭取佛誕日為假期,提高佛教文化和中國傳統節日的影響。
2007年起,「金色蓮花表演坊」每年在香港舉辦千張佛誕卡大展。2013年5月起,更規劃香港首屆「佛誕文化節」活動持續一整個月,讓社會大眾參與。
日本
稱為灌佛會(灌仏會,かんぶつえ)。亦名降誕會、佛生會、浴佛會、龍華會、花會式、花祭。
文章來源於網絡
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南無阿彌陀佛!
五臺山文殊道場
佛法| 高僧大德|功德 | 覺悟 | 因果| 善男女 | 般若
握管門庭側,含毫山水隈。霜輝簡上發,錦字夢中開。為恭迎文殊菩薩聖誕(農曆四月初四),本店特推出五行轉運文殊雲霄筆回饋新朋好友。
結緣方式請點擊閱讀原文!南無阿彌佗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