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浴佛節及大乘金剛般若寶懺

2021-03-01 市中區甘泉禪寺

為感念菩薩之慈悲,諸佛之恩德,2019年5月5日——5月12日(農曆四月初一—初八)為恭迎本師釋迦牟尼佛聖誕吉日,山東省棗莊市甘泉寺,隆重莊嚴舉行拜《金剛寶懺》、灑淨、傳授八關齋戒、浴佛節等大型祈福法會。

5月5日——5月11日(農曆四月初一—初七)啟建禮拜《金剛寶懺》七永日。《金剛寶懺》,全名為《大乘金剛般若寶懺》,簡稱《金剛懺》,是依據《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所行的懺法。《金剛寶懺》藉著禮懺的方式,以如金剛一般無堅不摧、無障不破的般若智慧,破除無明煩惱,斬斷芸芸眾生累世多劫的虛妄執著,回歸眾生本具足的清淨自性。法會由棗莊甘泉寺住持惟正法師主法,率常住僧俗四眾,數百名信眾參加。

法會期間惟正法師帶領常住法師及所有善信居士,為五百羅漢堂月臺及羅漢堂地下室裝修工程開工舉行了莊嚴的灑淨儀式。

 

 

5月11日(四月七)惟正法師在大雄寶殿,為所有善信居士傳授八關齋戒。八關齋戒功德不可思議,《藥師經》云:「若有病人,欲脫離苦者」,當為其人,七日七夜,受持八關齋戒。」《護靜經》云:「一日持齋戒,得六十萬世餘糧。」

 



5月12日(農曆四月初八)恭逢一年一度的佛陀聖誕日,為慶祝本師釋迦牟尼佛的誕生,祈願一切眾生都能開啟佛陀智慧,遠離塵垢,同證無上菩提。當天,棗莊甘泉禪寺隆重舉行了佛誕日浴佛法會。惟正法師親率四眾弟子恭敬迎請太子像主法浴佛,法會現場莊嚴殊勝,四眾弟子法喜充滿共沐佛恩。


 

上午9點整,法會正式開始,惟正法師率眾迎請佛陀誕生聖像,安放浴佛金盆中央,浴佛法會莊嚴開始,唱贊佛陀、唱誦灌沐真言……在大眾至誠恭誦佛號聲中惟正法師率四眾弟子以恭敬心、感恩心、歡喜心虔誠浴佛。 「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隨後惟正法師為大眾稱念敬頌詞。浴佛人數眾多,時值中午前來浴佛的善信絡繹不絕,此次浴佛法會有5百餘人參加了浴佛,共沐佛光。



節日來源

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一記載,二千六百多年前,印度迦毘羅衛國王后摩耶夫人,在藍毗尼園的無憂樹下,誕下悉達多太子。此時,難陀和優波難陀龍王吐清淨水,灌太子身。後來,佛教徒就以浴佛儀式來慶祝佛陀誕生。

 

浴佛的意義

儀式的舉行是為了提醒我們紀念佛陀的偉大,用儀式激發我們對佛法的敬仰,修學的熱忱。

 

當手持淨水沐浴悉達多太子像時,內心應當誠懇祝禱:「我今灌浴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願證如來淨法身」。浴佛,象徵著我們洗去身、口、意的汙垢,顯現每一個人本來具有的佛性。

 

浴佛的功德

《浴佛功德經》記載: 「浴像法,諸供養中最為第一,勝以恆河沙等七寶布施。」 浴佛有以下的功德:

一、現受富樂,無病延年 。

二、於所願求,無不遂意 。

三、親友眷屬,悉皆安穩 。

四、長辭八難,永出苦源 。

五、不受女身,速成正覺 。

 

 

以此殊勝法會功德回向:世界和平,災難消除,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法久,佛日增輝,人心向善,崇修道德;四生六道,九幽十類,離苦得樂,同成佛道。



相關焦點

  • 長春觀音寺舉辦「金剛寶懺」法會通啟
    長春觀音寺為欲令正法久住於娑婆世界,亦為報眾生護持三寶之恩於萬一,謹定於農曆正月十九至二十一,2018年3月6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題解
    《金剛經》於公元前994年間(約當中國周穆王時期),成書於古印度,是如來世尊釋迦牟尼在世時與長老須菩提等眾弟子的對話紀錄,由弟子阿儺所記載。根據不同譯本,全名略有不同,以鳩摩羅什所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最為流行。
  •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
    武俠劇中以「般若」命名的四大絕學,金剛般若掌只能排最後般若一詞出自佛教,佛法兩大分支「般若」、「禪法」中的一支。又譯作「波若」、「鈸若」、「鈸羅若」、「班若」、「般羅若」、「般賴若」等,意為「終極智慧」、「辨識智慧」。
  • 慈悲藥師寶懺 全集
    令諸眾生安立大乘者。為欲修行梵行。得不缺戒。具三聚戒。究竟清淨。無有毀犯者。欲得諸根完具。無諸疾苦。家屬資具。悉皆豐足者。欲得破魔罥網。解脫一切外道纏縛拔種種惡見稠林者。若有女人。欲轉女成男。具丈夫相者。為欲求男女而得男女。求長壽而得長壽者。或當王法所加。欲解脫一切憂苦者。欲得上妙飲食。飽足法味。及種種上妙衣服。一切寶莊嚴具者。欲行惠施。一切所有悉無貪惜。施來求者。欲得正見精進。善調意樂。
  • 敦煌遺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劉弘珪書唐朝儀鳳元年手稿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於唐代儀鳳元年十一月由劉弘珪抄寫。這是武則天為母親追福而發願敬造的經書之一,楷書字體飄逸,規整雋秀。卷後題記有抄寫時間、用紙數量,書手、初校者、再校者、三校者、詳閱者、裝潢手、使、判官等人的信息。
  • 藥 師 寶 懺
    身白玉色,五十種光,光五十種色,以為項光。身諸毛孔,流出金光。其金光端,無量化佛。諸化菩薩 以為眷屬,安詳徐步,雨大寶華。至行者前,其象開口。於象牙上,諸池玉女,鼓樂弦歌。其聲微妙,讚嘆大乘一實之道。行者見已,歡喜敬禮。復更讀誦,甚深經典,遍禮十方,無量諸佛,禮多寶佛塔及釋迦牟尼,並禮普賢,諸大菩薩。發是誓願,若我宿福,應見普賢,願尊者遍吉,示我色身。
  • 《金剛經》無堅不摧莫如金剛 洞徹萬法莫如般若 波羅蜜用深微難語
    《金剛經》被稱為萬經之首,是大乘佛教的重要經典,蘊含了無窮的般若智慧,佛法之精髓在其中盡顯無遺,無論是否為佛弟子,用心去讀都可從中獲益。接下來的系列視頻只是將自己的理解與大家分享之用,如有錯誤不當之處,也請各位批評指正。
  • 大乘經典丨《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轉載功德無量
    (合掌)奉請青除災金剛  奉請闢毒金剛奉請黃隨求金剛  奉請白淨水金剛奉請赤聲火金剛  奉請定持災金剛奉請紫賢金剛  奉請大神金剛奉請四菩薩(合掌)奉請金剛眷菩薩  奉請金剛索菩薩奉請金剛愛菩薩  奉請金剛語菩薩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感應傳
    禱祈已,隨手於藏函內抽得經一卷,乃是金剛般若也。於是專心受持,不舍晝夜。忽一日,夜至更深,見房中有五色光明,須臾見一梵僧,身長丈五許,語琰曰:「汝壽止十八歲,必致夭亡。今得持念大乘經力,增延壽數矣。」言訖潛隱。因得此驗,愈更精勤,年逾十九。一日尋訪,相師愕然,謂琰曰:「予昔曾言師壽必夭,不期今日再會,師習何善業,喜得夭相已消,重添法齡耶?」琰曰:「專心持念金剛般若經。」
  • 宏圓法師 主講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講記 第1講(共15講)
    諸位法師 諸位居士大德 阿彌陀佛從今天開始,我們來共同學習大乘佛教非常重要的一部經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我們都簡稱為《金剛經》。自古以來,此經的讀誦者無數,稱讚者無邊,六祖慧能大師說:「金剛般若波羅蜜,最尊最上最第一,無住無往亦無求,三世諸佛從中出」。
  • 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卷上,下
    時婆伽梵一切如來大乘現證三昧耶一切曼茶羅持金剛勝薩埵於三界中調伏無餘一切義成就金剛手菩薩摩訶薩為欲顯明此義故熙怡微笑左手作金剛慢印右手抽擲本初大金剛作勇進勢說大樂。金剛不空三昧耶心者。婆伽梵義如前所釋。一切如來。大曼茶羅中五方佛也。大乘有七義。一者法大。二者心大。三者勝解大。四者意樂大。五者資糧大。六者時大。七者究竟大。由諸菩薩承此大乘。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現證者。瑜伽師所證三摩地境也。三昧耶者。
  • 《佛說大乘莊嚴寶王經》辨偽
    印度佛教晚期已經密教化,已偏離了如來正軌;傳入西藏之後,與苯教結合,就更嚴重了;而早期流行於西藏的中國禪宗,七八二年「桑耶寺辯論」之後,被禁止傳播;少了正統佛教的對照與修正,密教在封閉的西藏環境裡發展,越來越怪異;尤其後弘期從印度傳入的無上瑜伽及相關經典(密續),以性力派/雙身法的理行為主,被印藏各派祖師們大力提倡、論述、造作,變成了貪執性交樂觸、崇祀鬼神的喇嘛教,脫離了佛教正法而另行其道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法要第一品,罽賓國三藏般若奉詔譯
    經題:大乘――以度他人為主要目標理趣――實相六波羅蜜多――六種實踐大乘菩薩的綱目。六種修持大乘菩薩的綱目,圓滿實踐即成佛。慈氏菩薩整理衣服,善調六根,身口意業皆寂靜,啟問如何圓滿修習以般若為母 的六種波羅蜜多。生死大海,諸難漂溺,何處是依怙?觀三界六道,無有堪能濟拔者。除佛法僧外 ,無有能救護者。欲求無上菩提者,應當歸依佛法僧。以是因緣,令諸有情歸佛 法僧,因是大乘行。慈氏啟問:1.云何名為佛法僧寶?2.云何歸依?
  • 金剛經13——先阿含小乘,後般若大乘,佛陀的講經次第
    但是各位師兄們千萬別誤會,覺得大乘就比小乘殊勝云云,並非如此,其實小乘乃是大乘的基礎,如果小乘都修不好大乘也肯定不究竟,就像是下面的地基打不好,上面的樓房也肯定是搖搖欲墜。再回到上面那個例子上,你只有一文錢,助人的力量是很小的,儘管心願很大但卻有心無力,所以提高能力也是志在必行。
  • 根據眾多佛經可知大乘陀羅尼即是金剛乘,然絕不是喇ma教所說的金剛乘.若不把陀羅尼法列為第一法者,已犯顛倒佛法阻礙大乘誤導眾生之罪
    [1,眾多佛經中不乏「金剛乘」之依據,大乘陀羅尼即是金剛乘。2,👉👉然此金剛乘絕不是喇ma教所說的金剛乘也。
  • 金剛薩埵3D觀修動畫(能破一切煩惱的修行瑰寶)
    五濁惡世,人們缺乏因果正見,造罪異常嚴重。因此,修習懺悔法門對治罪業極其重要。在一切懺法中,以金剛薩埵法門最適合末法時代的眾生。一九九四年,在青海年寶湖,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取出了金剛薩埵修法的伏藏儀軌。在此儀軌的最後一行小字中,蓮花生大士授記:此儀軌與漢地眾生有特殊因緣,將利益以漢地為主的廣大眾生。
  • 佛教:道安說法般若、散徒傳法,使小乘禪法開始了大乘化之路
    道安在佛圖澄門下,主要從學小乘佛教,重禪數之學,同時也修學了大乘般若學說。他一生當中,也翻譯、研究、注釋了很多小乘經典。但道安來到襄陽後,受南朝玄學思想影響,使他中年以後,主要研習和講授的都是大乘般若思想。他成為魏晉時期般若學說的六家七宗中其中的一個流派「本無宗」的代表人物。
  • 什麼是金剛乘?
    大乘又稱菩薩乘,若以因果來分則有顯、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般若密多乘,一般稱為顯教,或直接稱為大乘;果乘就是金剛乘,一般稱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稱密宗。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目標: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見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簡單地說,金剛乘就是果乘,大乘為因乘或體性乘。
  • 金剛乘奧秘
    大乘又稱菩薩乘,若以因果來分則有顯、密二宗。即大乘佛教可分為因乘及果乘,因乘名為般若密多乘,一般稱為顯教,或直接稱為大乘;果乘就是金剛乘,一般稱為密教或密咒乘,亦有通稱密宗。  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目標:引導一切眾生成就圓滿佛果的心。一般而言,大乘與金剛乘有相同的見解,但是成就果位的方便道或方法不同。簡單地說,金剛乘就是果乘,大乘為因乘或體性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