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在上海 共同戰疫的日子

2020-12-12 東方財富網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持續,不僅改變了許多普通居民的生活,同時也改變了許多旅居上海的外國僑民的生活節奏。

  在上海居住十餘年的韓僑張昌民(音譯),目前在一家韓國大型貿易企業的駐滬代表處工作。他多年來居住在上海閔行區虹橋鎮的「韓國街」周邊。在他看來,即便是「曾經見過風風雨雨」的他,目前的疫情也仍然讓他「發懵」。

  張昌民指著空空蕩蕩的「韓國街」,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即便是在韓企的艱難時刻,上海的韓國街都沒有這麼空曠過。這也讓在上海生活多年的他心裡不是滋味。

  事實上,「空蕩蕩」成為疫情期間在上海的老外們的最直接感受;而「不是滋味」,也代表了他們熱愛上海的心聲。

  改變生活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布的《上海統計年鑑2018》,截至2017年底,上海全市在滬外國常住人口163363人,日本、美國、韓國、德國、澳大利亞佔在滬外國常住人口前五位。其中,韓國國籍常住人口為20823人,連續多年排名前三位。

  根據上海韓國商會方面掌握的數據,閔行區由於距離市區及商務區較近,且早期形成的「韓國街」位於閔行,因此也成為上海韓僑最密集的區域之一。

  「韓國街」周邊在不到2平方公裡的該區域內,據不完全估算居住著近萬名韓國僑民。近日,第一財經記者來到虹橋鎮「韓國街」。街上行人稀少,大多數商戶仍然大門緊閉,只有少部分韓國超市及餐廳提供服務

  在韓國餐廳、商場與培訓機構密集、被稱為韓國街的「地標建築」的井亭首爾廣場商業樓前,第一財經記者看到由閔行區人民政府張貼的通告,要求包括從韓國在內的外地返滬人員,一律進行14天隔離,並實施封閉式管理。現場的一位保安也透露,目前該商場建議,除部分為生活必需服務的商戶外,儘量還是暫緩復工;且進入商場前,需要測量體溫。

  此外,由在滬的韓系培訓機構組成的上海韓國教育培訓機構聯合會方面也發布通知,將推遲複課時間,以保證青少年的健康。

  在一家尚在營業的韓國超市K-Mart,有多名韓僑在購買韓國食品。一位購物的韓僑向記者表示,他計劃購買一批韓國速食後,這幾天就「不出門」了,在家裡「自我隔離」,並等待覆工。該超市的經理也表示,自從疫情開始呈現上升的1月底開始,該超市的方便類食品銷量同比增長超過440%,且目前由於中韓間航班減少,備貨方面頗感吃力。

  已經在上海生活了快4年的法國人瑪麗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過去一個月,她大部分時間都待在家裡沒有出門。瑪麗還是兩個孩子的母親,法國學校也停課了,她需要和丈夫輪流在家裡照顧孩子。

  瑪麗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們被允許在家裡辦公,只有不得已要用公司電腦的時候,才會去辦公室。」

  她的公司在辦公樓的18層,但是她選擇走樓梯。「我看到鍾南山院士說乘坐電梯容易增加感染風險,所以寧可走樓梯。」瑪麗說,「再說我的健身房也關門了,正好乘機鍛鍊身體。」

  德國人史蒂芬在一家消費品公司擔任高管。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現在儘可能地避免去公司上班,避免去人多的地方。

  「我在家裡每天都和全球的團隊通過電話溝通工作,影響不大。」史蒂芬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目前公司的員工大部分已經回來了,只有20%的員工仍然受影響。」

  瑪麗和史蒂芬都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他們相信中國政府能夠處理好這場危機,並且表示,只要有一個開放透明的城市治理環境,自己仍會選擇留在中國、留在上海。

  不過也有一些外國人表示自己的生活並沒有被疫情打亂。法國人紀堯姆是一位創業者,平日工作節奏相對自由,他在上海還經營著一家自己的骨科診所。

  紀堯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過去一個月,他每天都會出門遛彎,拍很多照片。「我太享受這座安靜的城市了。」紀堯姆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樣的機會也非常難得,以往的外灘都是人山人海,現在就成了我一個人的。這種感覺有點奢侈。」

  自助互助

  與此同時,隨著疫情的持續發酵,許多韓僑也開始展開了自助與互助行動。在上海「韓國街」內從事韓國料理的商戶組成的「韓國外食業協會上海分會」向旗下餐廳發出倡議,部分具備條件的韓僑餐廳在自願原則下,為韓國僑民提供餐飲服務,且不加收服務費用。談起這一倡議的初衷,該協會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多數韓僑隻身一人受公司派遣赴華工作,家中並不具備自行開夥的條件。

  韓國高麗大學的上海校友會近日也在其所在群組內發布通知,經過學校總部與校友工作的韓國本土口罩企業協調,向居住在上海的該校校友免費提供10個口罩,而該校校友會負責人李忠明還承擔了將口罩從韓國帶回中國的費用。

  張昌民所在的公司是具有資質的貿易企業。在積極協助中國有關機構及電商企業在韓國購入口罩的同時,他還分別向公司所在的區疾控中心及韓國商會贈送了1萬個口罩,以幫助本地居民有效抗擊疫情。

  上海韓僑媒體《Shanghai Journal》副總編樸勝浩表示,目前中國國內的物資短缺,他們倡議韓僑群體儘量不給忙碌於抗擊疫情的中國「添麻煩」, 強烈建議韓僑從韓國本土準備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發揮「自助」與「互助」精神,攜手共同解決問題。

  此外,一些韓僑也在積極組織力量,幫助中國能夠早日走出難關。在「韓國街」居住4年的「韓國寶媽」羅志娜,近日自願申請幫助相關組織發放口罩,並協助發動韓僑進行防疫物資的互助。

  曾在上海華東師大留學、目前在韓國漢陽大學擔任特聘教授的禹守根,在聽聞中國國內缺乏疫情防護物資後,第一時間在韓國的赴華留學生群體及韓國民眾中發起籌款倡議,在短短兩天內向中方轉交了善款。他還在韓國國內多次提出,韓國中央政府和各地地方政府應當積極向中國的友好城市捐贈物資,以幫助中國儘快渡過難關。

  「上海溫情」

  事實上,雖然疫情對於韓國僑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但多名韓國僑民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正是上海的高效應對與智慧防疫措施,讓他們在疫情中也感受到些許「家的溫暖」。

  張昌民表示,在疫情大規模擴散後,沒過幾天,街道和派出所方面就通過上海韓國商會等韓僑組織,發布了韓文版的疫情防控措施信息,並與韓國駐滬領館等機構合作,共同發行了載有發熱門診地址及就診指南的韓文版手冊。

  上海韓國商會副會長金龍德也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疫情大規模暴發後的第一時間,上海閔行區政府、上海市出入境管理局及其他有關機構主動聯繫了韓國商會,並就如何向韓僑及時發布信息進行了頻繁的溝通,共同做好疫情期間的各種防護工作。

  由上海市新聞辦及外事辦聯合主辦的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962288,也成為在滬韓僑溫暖的「溫情一刻」。張昌民表示,他的一個韓僑朋友恰巧遇到身體不適,根據規定應當向居委會進行報備後前往定點醫院,而撥打了該熱線以後,接線員不厭其煩地向其介紹居委會聯繫方式及醫院的具體位置,這也讓處於恐慌中的韓僑感受到溫暖。

  已在962288熱線工作了9年的首席服務代表完顏紹鏵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最近幾天的統計顯示,外籍人士諮詢最多的還是口罩問題,由此還附帶了所屬居委會的查詢。「我們不僅要幫外籍人士查到住址所屬的居委會,我們還會電話確認,這個小區是不是在這個居委會的管轄範圍內。」

  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主任樂迪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的當下,即便是運作了十多年的熱線也遇到了許多「第一次」。他說,上海作為一個國際大都市,不會在這一特殊時期把這些在上海工作或者生活的外籍人士忘卻,「我們要體現出上海的溫情」。

(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512)

相關焦點

  • 上海桌球人「戰疫」記
    春暖花開的日子裡,上海各家桌球房正在有序逐步地開放。回顧過去兩個月,在全國人民抗擊新型冠狀肺炎病毒的戰役中,上海市桌球協會全體同仁和全市桌球工作者、愛好者一起,以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以捐款、捐物、志願服務等各項實際行動,為這場戰疫作出了積極貢獻。
  • 烏蘭圖雅《共同戰疫》首支室內防疫健康歌,一起為武漢加油!
    2020年的春節,本該闔家團圓的日子,一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爆發,牽動了億萬人民的心。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總有一群「逆行者」放棄春節休假、回家、團聚,奔赴「控疫」最前線,守護一方百姓,成為春天到來時最美的希望!
  • 老外的抗疫日子:韓僑自覺隔離 法國人爬18樓上班
    (原標題:老外在上海的抗疫日子:韓僑自覺隔離,法國人爬18樓上班)
  • 盤一盤,上海人的「戰疫」表情包
    事實證明,上海人的平均開機速度,又一次贏取了寶貴的「時間差」。 如果讓我定格疫情初時上海人的表情,我選這一張。 是不是很意外。對,沒錯,上海人,這時候在「做功課」。
  • 教「老外」學車是種什麼體驗?他在上海教了四國學生
    這一幕,近日就出現在上海廣源駕校訓練場。學員是上海交通大學的巴基斯坦籍留學生Taaha(中文名:湯蘭),教練是廣源駕校的潘冬成。四年前就教「老外」學車潘冬成帶教「老外」學車從2016年偶然起步。那時,他在廣源駕校從事正常的教練工作。一天,一位華僑到廣源駕校諮詢學車事宜。
  • 疫情下的老外|網紅阿福:拍vlog為擊退疫情助力
    新冠病毒疫情發生的當下,不少老外仍然堅持留在中國,他們如何度過每天的宅家生活?他們對疫情有何感悟和思考?作為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聯繫的老外,他們又是如何為中國的全民戰疫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來自德國的阿福(Thomas)常住上海,作為一位中國女婿,他能流利地切換德、中、英三種語言。疫情期間,他利用自己的語言文化優勢,連線採訪從德國到武漢支援疫情的病毒研究專家,向國內外的朋友做科普,幫助大家了解疫情狀況。同時利用去超市買食材的機會,拍vlog記錄菜價,擊退謠言。
  • 中國「老外」最多的城市,有人說是上海!廣州和香港就笑了
    像北京、上海、西安、成都等城市,每年都吸引了數千萬遊客前往遊玩!可以說有景點的地方就人頭洶湧,由此可見遊客數量之多!這當中當然也有不少數量的外國友人!因為中國地大物博在國際上的名聲也越來越響亮,因此他們也想到中國看看!因此在國內的一些城市經常可以見到「老外」的身影!他們喜歡背包遊,喜歡流連於酒吧,喜歡在沙灘曬太陽!那麼我國有哪些城市是最多外國人士的呢?
  • 百家影視後期企業聯合發布「產業自救、共同『戰疫』」倡議書
    近日,在視點映畫、天工異彩、Base FX、More VFX、諾華視創、聚光繪影、鳴鑼影業、影視工業網和青島西海岸文化等企業的發起下,百家中國影視後期企業聯合發布了「產業自救、共同 『戰疫』」的倡議書,得到行業內外的熱烈響應。
  • 以「藝」戰疫 完美假期——實驗小學一年一班小學生居家戰疫記
    寒假期間,我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吃緊,全市人民都在團結一心共同抗疫。一年一班的小小少年,作為海倫人的一份子,在學校和家長的引導下,通過師生互動、親子互動、同學互動,線上學習,線下鍛鍊,大家要度過一個特殊的、充實的、完美的假期。在居家戰疫的日子裡,他們就像「變身金剛」一般,爭先恐後各種操作,各展所長各顯神通,在成長的路上,留下了一段寶貴的少兒經歷。
  • 閃電戰:AI 影像戰疫的「中國速度」|AI戰疫逆行說第2期
    2020 年初全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AI 業的同仁們在這場「戰疫」裡,在虛擬的戰場中扮演著「逆行者」,為前線醫院、社區、政府等輸送了「人工智慧」的武器,助力減緩醫護資源緊缺,加速病症確診,應對密集人流防控。習近平表示最終戰勝疫情,關鍵要靠科技。
  • 中國影視後期企業聯合發布「產業自救、共同『戰疫』」倡議書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攻勢,影視後期企業紛紛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按照政府的整體部署和指令,認真開展防疫戰疫和恢復生產的工作。近日,在視點映畫、天工異彩、Base FX、More VFX、諾華視創、聚光繪影、鳴鑼影業、影視工業網和青島西海岸文化等企業的發起下,百家中國影視後期企業聯合發布了「產業自救、共同『戰疫』」的倡議書,得到行業內外的熱烈響應。
  • 962288,上海人不熟悉但在滬「老外」超喜愛的神奇熱線!疫情期間幫...
    在上海,有一條神奇的熱線電話,它不為大多數上海市民所熟悉,卻是在滬「老外」們喜愛並且信賴的「萬事幫」——962288上海對外信息服務熱線。在上海的疫情防治期間,這條對外熱線在為「老外」答疑解惑、解決難題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今天,就讓我們近距離來看看962288熱線是如何工作的。
  • 共同抗「疫」,這些老外「和中國在一起」
    近日,由35位外籍專家共同撰寫的融媒體圖書《和你在一起!——25國外籍專家戰「疫」實錄》(中、英文版)由中國外文局所屬新星出版社出版。《和你在一起!——25國外籍專家戰「疫」實錄》一書收錄了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留守在中國或返回中國的35位外籍專家發表在媒體上的新聞報導、圖片、評論和視頻節目內容。
  •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東方傳統插花之花菖蒲
    共同戰疫 線上科普丨東方傳統插花之花菖蒲 2020-06-10 04: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道孚花饃饃請願前來共同「戰疫」
    4頁紅手印請戰書,已上交給道孚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所有「請戰」人員已作好隨時馳援郫都區「戰疫」的準備。「目前,由院長丹增帶隊,全院在編職工90人,聘用職工40多人,隨時可以調配人手,隨時出發。」王曉雪介紹到,在今年上半年道孚縣疫情陷入困難的時候,郫都區作為道孚縣對口支援區縣,給了道孚縣莫大的支持與鼓勵,從嚴防嚴控、物資援助、醫療救治三個方面與道孚共同「戰疫」。自2010年以來,郫都區對口支援道孚縣,傾情傾力幫扶,這次郫都區出現疫情,道孚縣也希望盡全力幫忙。
  • 上海洋女婿餘波未平,南京「為了老外的安康」又上熱搜!
    一個是南京「為了老外的安康」那叫一個無微不至!另一個是上海江西為了阻止湖北人進入,那叫一個「嚴肅認真」!先說南京「為了684名老外的安康」:報導內文3月26日,《南京日報》刊發報導如下(看截圖),文章充滿深情地寫到「有的老外一次只買4片麵包,確保每天吃新鮮的,我們就每天送上門
  • ...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們翻譯的!
    ▶戰疫進行時——市西中學學子組織系列抗疫志願活動疫情來勢洶洶,在我們深愛的中華大地,每個人都在努力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匯聚起「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市西中學的同學們也以自己的方式表達著自己的關切與支持。困在舊金山的黃雅倫一家一連幾天過著分裝、包裝的日子,而國內日益嚴重的疫情讓他們焦灼不已。2月2日晚上黃雅倫一家四口帶著800多個醫用口罩抵達浦東機場,2月3日一早就驅車前往還在美國就已經聯繫好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第一時間將口罩送到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手中。
  • 【戰「疫」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
    【戰「疫」一線】12份、9000多字的「戰疫」英文宣傳材料,居然是TA們翻譯的!困在舊金山的黃雅倫一家一連幾天過著分裝、包裝的日子,而國內日益嚴重的疫情讓他們焦灼不已。2月2日晚上黃雅倫一家四口帶著800多個醫用口罩抵達浦東機場,2月3日一早就驅車前往還在美國就已經聯繫好的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在第一時間將口罩送到了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手中。
  • 青春戰疫丨上海團員青年紛紛為愛舉手,詮釋赤誠青春
    上海建工集團各級團員青年快速響應無償獻血倡議,短短數小時就有14名青年踴躍報名,他們將分成4批,共同擼起袖子為拯救生命做貢獻。光明食品集團下屬捷強公司青年上實集團青年6青年教師、高校學生們也都紛紛為愛舉手!
  • 《武漢日夜》鄭州點映,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即將上映
    1月22日,國內首部戰疫紀錄電影《武漢日夜》即將在全國上映,與觀眾共同見證這份屬於所有中國人的記憶,致敬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致敬英雄的武漢人民。近日,《武漢日夜》在鄭州的奧斯卡大上海、航海路丹尼斯、熙地港、升龍、洛陽新都匯影城點映。鄭州部分影迷搶先觀看了這部彰顯中國精神的抗疫題材紀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