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裡是健身樹洞。這篇文章,講的是健美運動創始人尤金·山道的一項出色發明,但在進入主題之前,我們有必要做一些比較砸碎的鋪墊。
孩子與糖果
現在,許多孩子生活條件優渥,不需要過多的努力便能得到豐厚的食物,這些食物往往含糖量比較高;不需要挪開腳就能享受到一系列的遊戲和兒童娛樂。許多孩子從小就開始發胖。
孩子喜歡吃糖,如果不給,就會哭鬧。家長們拿這事沒辦法。但是吃糖會讓孩子變胖,「胖小子」雖然顯得可愛,但對孩童的成長帶來不少麻煩。許多家長設置了一系列有趣的遊戲,獲得勝利或達成目標後,可以獲得糖果等零食。這些遊戲中就包括簡單的運動、家務、跑腿等。有很多家長想從小給孩子養成愛健身運動的好習慣,但一方面課程比較緊,一方面也沒人輔導,因此種種計劃就被擱置了。
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歐洲很多國家通過工業革命,生活物品大大提高,其中的糖果生產也日漸繁榮。小孩們當然是糖果的最大消費群體,但和現在的孩子一樣,吃糖過多也會讓他們變胖。
有沒有一種辦法,能讓小孩既能吃到糖,又能提高小孩的運動量呢?
主角登場
當時世界上最令人瘋狂的男人——尤金·山道(Eugen Sandow),從自己的健身理論出發,設計了一種糖果機器模型,這種機器在經過一系列的體力操作後,能讓孩子們自動獲得糖果。
尤金·山道大家都比較熟悉,這裡只簡短的介紹一下。山道出生於德國,但成名於英國。早年苦練肌肉,以古希臘人體審美為標準雕塑自己的肌肉,之後在一系列的比賽中獲得各種榮譽稱號。而在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上,力戰雄獅一舉成名。而後還和大家熟悉的柯南·道爾一起,在英國倫敦的皇家阿爾伯特大廳,見證了第一屆健美比賽的舉辦。為了紀念他,從1977年開始,人們把山道的銅像作為奧賽(Mr. Olympia)的獲勝者獎盃。
尤金·山道寫了一系列有深度的健身書籍,他的健身哲學十分豐富,絕不是當前的一些著作一上來就標榜自己「為了更好的自己」。從1890年左右,他開始在一些報紙上發表自己的健身觀點,並督促人們健身。在一篇文章中他寫道「現代人在現代職業中最需要的是健康而不是力量。不是長途旅行、背負重擔、舉重或克服巨大障礙的能力,而是身體的狀況和肺活量,這將使各人能夠在自己的位置上追求自己的使命,並在工作生活中保持精力,給自己最大的安慰,給同伴最大的幫助。」
獲得專利,但……
1913年,已步入中年的尤金·山道,在積極宣傳自己的健美事業之餘,也把目光從成年人的健美事業中短暫離開。這一年,他埋頭研究起了兒童健身運動。晝夜思考之下,他做了一臺兒童健身模型,並在1915年獲得了發明專利。
這臺健身模型(也是兒童大玩具),其原理是這樣的:一個較大的人體模型之下,安裝了一系列滑輪和拉繩。在模型的下巴上有一個機關,當用足夠的力量拉動模型雙手時,機關就會打開。機關裡面有一顆糖果,當孩子們用力拉動雙手時,糖果會順著人體模型的內筒滾下來,最終落到人體模型的手上。這樣,孩子通過一種有效的鍛鍊方式,獲得了自己喜愛的糖果,可謂是家長開心孩子也開心。
在二十世紀初,當時的發明層出不窮,人們十分有專利意識。當時在英國定居的山道,也向當局提交了一份專利申請。在專利申請文案中,山道說這個模型玩具「結合了組合式玩具和體育器材,其目的是提供一種兒童玩具(1-7歲的兒童玩具),該玩具需要一些力量來開啟……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保持身體健全和健康」。
在這個「玩具」中,山道還體貼的在其底部安裝了馬鐙,配合手部安裝的小重量啞鈴,可進行多種健身訓練。
看起來無論是安置在家裡,還是公園、街道上,都可以有效的提高孩子的肌肉力量和運動能力。
但這項發明,卻因為戰爭耽誤了。
1913年山道申請專利,1914年一戰爆發,1915年山道獲得專利,但無法投入量產。當時,所有的健美運動都被暫停了,大衛·查普曼(David Chapman)撰寫的尤金·山道傳記中記載,山道的商業收益在大戰前幾個月迅速下降,在四年的戰火中更是惡化。有人認為,如果在19世紀90年代,也正是山道最為輝煌的時代對這項兒童健身模型進行工業化生產,估計山道早已是成功的商業大亨了。
1894年,山道在一篇報紙文章中寫道:「…一個健康、活躍的大腦不幸地被一個發育不良、病態的身體所阻礙……他們虛弱的身體無法承受生活鬥爭中精神和身體的壓力……從幼兒園到中學,從中學到大學,或者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大腦和神經的緊張持續不斷增強、加劇……」,而通過健身,可以「獲得健康和充分的力量」。
樹洞君的評價
在1901年山道主持第一屆健美比賽之前,大部分的肌肉人士都只是作為馬戲團、軍隊的一員,健美不是一種職業。而在山道之後,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健美所鼓舞,夢想成為極具榮耀感的一員。
我們無法得知,山道為孩子們設計的大玩具,是否可以讓孩子們更強壯、靈活,從而更從容的應付成年生活。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現在的孩子缺少的並不是健身器材,而是一種健身動力。這種動力來自家長的細心鼓勵和開放思想,如果總是因為強調孩子們「贏在起跑線」而送去補習班,那麼總有一天,在孩子獨自站在真正的起跑線上時,將會產生更多的怯弱。#百裡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