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後悔了?印媒稱印度考慮走回頭路,修改相關限制以迎回中企

2020-12-16 白鯨新視點

在今年前半年,印度對外國直接投資審查規則做出了調整,鑑於當時正值高原前線出現風波,印度有「二十壯士裹屍異鄉」,印度開啟了包括對中企APP應用在內的諸多商品限制行動,同時目前在印度最大的投資方,主要還是中資,所以當時印度的舉動被外界普遍解讀是針對中資、中企在印度的限制。

不過,近日有印媒報導稱,當前印度內政部和商務部的聯合工作組正在上書莫迪當局,建議後者能夠再次修改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審查規則,在一些領域能夠允許印度境外資金比例為26%及以下的投資,不經過新德裡當局審查就能直接落地;印媒還進一步表示,新德裡當局很快就會就此建議做出決定;實際上,當初印度當局修改上述外資投資規則,限制的就是中方,如今傳出該限制(規則)又將被修改的消息,顯然是在說明印度方面最終還是對現實做出了妥協。

步入今年後半年後,隨著高原議題的發酵,印度國內開始出現了一陣限制中國企業在印度投資、發展的浪潮,而且這種抵制行徑是由印度當局在官方層面主導的。印度的邏輯是:印度擁有巨大的市場,所以是我方需要印度的市場,而非印度需要我方的經貿關係。

但事實情況是,在限制了我方技術和資本,以及商品在印度市場的活躍度後,印度本身也遭遇到了巨大的挫折,例如印度孟買一個大型隧道項目採購的是中企的盾構機設備,但當時由於印度當局對中企的諸多限制,以及印度的疫情,我方企業的工程師無法趕赴印度對盾構機設備進行組裝,此舉居然導致整個隧道項目陷入停工狀態——原來印度方面沒有設備工程師能夠組裝這臺盾構機。

從上述背景可以看到,此間印度在外資投資規則上準備再次進行調整,顯然是因為印度意識到了中企資金、中企技術在印度市場的不可或缺性;當然,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恐怕還是疫情因素,要知道印度當前確診量已經達到了890萬例,自今年6月下旬開始,印度的疫情實際上就非常嚴峻,隨後便是近乎失控狀態的飆升;疫情對經濟越來越嚴重的衝擊,也徹底戳破了印度所謂的經濟發展神話,二季度經濟大幅度下滑,下滑程度居然達到了驚人的23.9%,雖然印度方面預測其三季度經濟只會下滑8.9%左右,但考慮到印度是一個連牛糞都統計到GDP中的國家,所以這種預測恐怕可信度並不高。

也是基於此,印度一時頭腦發熱的產業鏈去中資、中企化舉措,顯然已經難以維繫,所以印度當前才會不顧面子問題,又開始主動修改外資投資規則;事實上,鑑於當前RCEP的籤訂,在整個亞太地區將會循序漸進地成為一個高規格的統一市場的背景下,印度經濟對中企的依賴只會越來越大,雙方的產業鏈緊密度也只會越來越高。

相關焦點

  • 突發:印度決定對50項中企投資進行額外檢查!中國作出重要回應
    似乎為了轉移國內的注意力,最近印度對外採取的行動一個接著一個。據印媒7月4日報導,印度多名參與決策的人士表示,印度決定不加入任何中國在內的貿易協定,其中包括RCEP,即由東協10國和周邊5國組成的貿易協定。當外界還未完全消化該消息時,印度又決定對50項來自中企的投資進行額外檢查。
  • 限制投資後又反悔?印度計劃「重開大門」,中資還會回心轉意嗎
    來源:金十數據今年4月,據印度《商業標準報》報導,印度工業和國內貿易促進部曾表示,要求所有鄰國對印投資必須經過印度政府審批,鑑於印度的其他鄰國基本沒有能力對印企進行收購,業界認為,這一新規基本可以確定指向中企。
  • 印媒稱印度準備向中印邊境增兵3.5萬
    自中印邊境對峙並發生暴力衝突以來,印度加強了與中國接壤的西部邊境地區軍事存在,來自印媒的最新消息顯示,印度政府有意沿整個實控線繼續增兵。印度《鑄幣報》7月30日援引匿名政府高官的話說,該國準備向中印邊境增派3.5萬名士兵。《鑄幣報》稱,增兵的主要原因是「印方研判短時間內解決兩國緊張局勢的可能性正在降低」。
  • 印度電信商要求取消限制,官方態度很微妙
    據C114通信網12月9日報導,日前印度移動運營商協會(COAI)已經致信該國電信部(DoT),敦促其取消在5G試驗中對華為、中興等供應商的限制,並要求印度免除5G試驗設備的進口費用。而COAI之所以向電信部發出信件,是因為華為等中企設備已經「紮根」在他們的網絡部署中。
  • 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工廠賣不出去?印媒:因為買方是中企
    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工廠賣不出去?印媒:因為買方是中企受中印關係緊張的影響,印度在國內開始對有關中國的產品、工廠或者企業進行「無差別攻擊」。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關中國的企業或者產品,在印度市場就會受到各種各樣來自印度政府的打壓。
  • 印企「大金主」走了:中國對印度投資連續3年下降
    中企對印投資額連續3年下降據21世紀經濟援引印度財政大臣Anurag Thakur9月14日發表的言論,過去3年,中企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額(FDI)大幅下降,已從2017-2018財年的3.56億美元降至2019-2020財年的1.63億美元,降幅達54%。有學者認為,基於目前的形勢,未來中國在印度的外國直接投資額還將繼續下降。
  • ...媒稱中國一公司監控印度政要 駐印使館回應】近日,印度媒體報導...
    印媒稱中國一公司監控印度政要 駐印使館回應】近日,印度媒體報導稱,深圳振華數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有中國政府背景,其全球資料庫監控包括印政要在內的上萬印度人及組織機構。對此,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發言人嵇蓉參贊回應,有關報導與事實嚴重不符。個別別有用心勢力炒作所謂中國竊取操縱數據的說法,這是有計劃有預謀打壓遏制抹黑中國戰略的一部分。 「有關報導捕風捉影,進行『有罪推定』,純屬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 為禁止中國產品流入,印度考慮加強對來自韓國等第3...
    【環球網報導】禁用中國59款app、限制中國電力設備進口、審查中企投資提案……印度對華的小動作還在繼續。據「今日俄羅斯(RT)」7日消息,印度商業和工業部正在考慮對來自孟加拉國、斯裡蘭卡、韓國等國的商品進行更嚴格的審查,而此舉旨在阻止被禁的中國進口商品通過這些國家進入印度。
  • 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
    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據了解,中方早在數年前就與斯裡蘭卡籤訂了合作協議,並負責科隆坡港項目建設,這項合作在初期進展十分順利,然而好景不長,此後斯裡蘭卡不斷出面阻撓合作,最終嚴重影響了項目進程,中企也蒙受了嚴重損失,據了解,該項目一、二級開發總投資144億美元,然而在斯裡蘭卡當局的阻撓下,這項合作卻面臨「毀約」結局,情況不容樂觀。
  • 印度經濟努力三十年,被孟加拉國反超?印媒:不要想著與中國競爭
    根據預測顯示,印度今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與同期相比下降10.5%,降至1877美元,而這個數據甚至比孟加拉國的1888美元還要低11美元。印度經濟努力三十年,到頭來卻被孟加拉國反超!印媒《國家先驅報》更是感嘆稱,不要想著與中國、美國展開競爭,我們還是先考慮如何與孟加拉國競爭。
  • 中國科考船斯裡蘭卡活動,印媒要求海軍立即驅逐:印度洋是印度的
    為了保障印度的「國防安全」,印媒向國內海軍發出呼籲,要求立即對中國科考船進行攔截驅逐。隨後印度國家安全機構也出面附和,聲稱中國科考船沒有向斯裡蘭卡通報行動細節,在搜尋行動中存在著一些可疑行徑,對於印度無端指責斯裡蘭卡媒體也立即發聲反駁,他們向印度強調早在2014年中斯兩國就達成了搜尋鄭和艦隊的計劃,中方科考船在斯裡蘭卡海域的行動完全符合相關規定,印度方面無權對中方船隻採取任何行動。
  • 印媒: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印度想幹什麼?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在印度和中國的持續對峙中,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MARCOS)已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且將很快得到新的船隻。報導稱,在衝突的初期,印度空軍的Garud特種部隊配備肩扛式防空飛彈曾移動至實際控制線(LAC)戰略高地的山頂,以對付對手的戰鬥機和其他飛行器。
  •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2020-12-1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印媒稱中國在談判中劃線,印軍只能到班公湖第三指,中方到第五指
    但是在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卻因為種種因素無疾而終,雙方仍舊保持膠著狀態。眾所周知,此前的談判中印度代表毫無誠意,不僅污衊中印衝突是中方挑釁在先,還無理要求解放軍先撤印軍後撤。也正是因為如此,中印談判陷入僵局。近日,一家印媒又開始給中國戴「高帽子」,稱談判之所以進展緩慢要賴中國,完全忽視了印度才是拖後腿的一方。
  • 印媒:沒錢、沒技術,印度拿什麼自力更生?
    通過設置貿易壁壘和出臺採購禁令等措施,印度政府在電信、太陽能等多個領域限制中國進口。《印度經濟時報》11月29日發布的一篇評論文章指出,印度一味拒絕中國產品是要付出代價的,這不僅需要印度企業負擔更高昂的成本,而且印度國內目前根本沒有能力生產出「中國製造」的替代品。
  • 印度出手刁難美企巨頭,就為防止中企壯大
    為了阻止中國企業的壯大,印度竟然刁難在印投資多年的美企巨頭通用公司,從印度政府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來看,莫迪已越發固步自封。據《印度時報》報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本計劃在12月23日,關閉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
  • 為攀關係,印媒給拜登找了個印度祖父,不料美國徹底怒了
    如果說印媒在哈裡斯身上攀關係還勉強可以理解,但印媒給拜登攀親戚關係的操作就有點過於離譜了。「拜登的曾曾曾曾祖父疑似東印度公司職員」據了解,自11月8日美國媒體宣布拜登勝選以來,包括《今日印度》和《印度經濟時報》在內的多家印媒就一直堅持不懈的試圖找出拜登和印度的關係。
  • 印軍後悔購買捕食者,莫迪:這是一次教訓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15日報導,雷射反無人機武器開始登場,印軍後悔購買捕食者無人機了,印度一號人物表示,這是一次教訓。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或者由車載計算機完全地或間歇地自主地操作。
  • 美媒稱印度很可能購買F/A-18,美印聯盟已經形成
    隨著美印之間關係越來越密切,美國已經開始向印度「展示」自己的軍火庫,並同意向印度出售F/A-18艦載機,不過印方稱還在對比F/A-18和陣風戰機的優劣,視情況購買。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網站近日發布文章,稱「越來越多的跡象」表示,印度海軍可能很快就會選擇F/A-18作為雙方戰鬥機合作項目的機型,兩國之間的關係將達到前所未有的親密程度。
  • 寧要自家的草,不要中國的寶,嫌棄中國高鐵技術,印度想要自己造
    印度費盡心思不讓中企造火車?報導指出,在今年7月份,印度鐵路公司為了改造印度的一條鐵路而發布了項目招標消息,有6家公司經過層層篩選後開始競標,中國企業和印度先鋒公司聯合體是該項目唯一的外國競標者。到今年8月時,印度鐵路方面以「合同內容被洩漏」為理由取消該競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