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迪越發固步自封!印度出手刁難美企巨頭,就為防止中企壯大

2020-12-23 海南資訊發布

印度商業和工業部,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印度11月出口額為235.2億美元,同比下降8.74%,這已經是印度連續第二個月出口額下滑了。除了出口商品受到影響以外,印度本國經濟也沒有絲毫復甦的跡象,雖然亞洲開發銀行,將印度2020-2021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9%上調至-8%,但以印度國內目前的現狀,其經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

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莫迪政府卻不斷採取手段破壞中國的投資。為了阻止中國企業的壯大,印度竟然刁難在印投資多年的美企巨頭通用公司,從印度政府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來看,莫迪已越發固步自封。

據《印度時報》報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本計劃在12月23日,關閉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這家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塔裡岡工廠,將以超過200億盧比的價格,出售給中國長城汽車公司,但是在審批的過程中,印度政府卻橫加阻撓,截止到目前,印度方面仍未批准該交易。

通用汽車公司於1996年開始在印度投資建廠,塔裡岡工廠是通用汽車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今年1月份,長城汽車公司就宣布他們將要收購通用汽車的這家印度工廠,但是受到中印邊境對峙事件的影響,工廠收購計劃一直都沒有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

塔裡岡工廠生產的汽車,一般會出口到墨西哥,但是該工廠早已經停工。如今,兩家公司的交易遭到印度政府的阻撓,這種情況對於通用公司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知情人士透露,通用這家工廠目前約有1800名正式工人和小時工,如果得不到長城公司的資金注入,那麼通用公司需要繼續承擔工廠產生的各種債務,由於工廠已經停產,所以該工廠對於通用而言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印度時報》刊文稱,「在敵對的氣氛中,印度政府決定仔細審查來自鄰國的所有投資,此舉旨在阻止來自中國的資金流入。」印度媒體的報導,解釋了莫迪政府阻止中企收購美國在印汽車工廠的原因,這種極端的應對手段,說明莫迪在處理中印問題時變得越發固執。

中印邊境對峙升級之前,印度就已經開始針對中國在印投資企業採取行動。莫迪想要通過政府手段,將中國投資企業擠走,並迫使他們留下相關的技術與設備,確保印度工人可以使用。莫迪這種手段,是為了提升本國的工業技術水平。邊境對峙升級之後,莫迪開始煽動國內民粹主義抵制中國製造,而且他還變本加厲地制裁與打壓中國的投資企業。

在亞洲各國紛紛與中國建立經濟合作的大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卻逆向而行,他正憑藉自己的「能力」將印度帶入到深淵之中。印度是最早參與RCEP談判的國家之一,但是在RCEP協定即將達成的時候,印度卻突然選擇退出,莫迪保守固執地做法,令各國專家大跌眼鏡。

目前,通用汽車公司仍在試圖說服印度政府同意中企收購計劃,而且他們還特意強調了中企投資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不過,印度政府對於通用公司的勸說,並沒有給出明確答覆,此事在得不到核心決策層同意的情況下,馬哈拉施特拉邦是不敢輕易批准的。

專家認為,在疫情問題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莫迪主動放棄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按照印度國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他們想要在2023年之前徹底復甦經濟,簡直是天方夜譚。

相關焦點

  • 為排除中企,印度以「技術理由」,取消了中企競標資格
    為排除中企,印度以「技術理由」,取消了中企競標資格 自從中國和印度發生對峙之後,印度政府就變著花樣地對中國在印度的投資或者企業進行打擊,要麼將中國對印度的投資進行嚴格的審查,要麼就想辦法阻撓中國企業在印度的收購計劃。
  • 蘋果出手!臺科技巨頭印度工廠,慘了!
    蘋果出手!臺科技巨頭印度工廠,慘了!臺媒:2000人暴力打砸的臺企印度工廠被蘋果公司暫停新業務臺灣科技巨頭緯創公司在印度的iPhone製造廠此前被2000人暴力打砸。臺媒剛剛消息稱,蘋果公司12月19日發布調查結果,稱緯創印度南部工廠違反供應商量原則,部分員工未能按時領到工資,在採取改善措施前,暫停新業務。
  • 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失敗,受益的是美軍工企業和被他們買通的烏奸
    作者:刺客據觀察者網報導,中企和烏克蘭航空發動機巨頭馬達西奇公司的投資與合作多次受阻後,中方投資者已向烏克蘭政府提出國際仲裁,要求35億美元的賠償。烏通社的消息稱,中方相關企業日前告知烏克蘭政府,根據中烏兩國政府間關於促進投資和相互保護協議,對烏克蘭提出國際訴訟。從2017年開始,中國企業就嘗試對馬達西奇進行收購,不過基輔當局受制於美國的施壓,屢次在在中企收購馬達西奇公司過程中進行政治刁難,導致收購計劃最終被迫流產。像馬達西奇這樣的航發企業,對中國來說很重要。
  • 當美「馬前卒」被華教訓後,澳不願獨自承擔損失,決定對美企收費
    近日,澳大利亞推出了新的法案,決定對外國的網際網路巨頭徵收新聞內容使用費,澳財長弗呂登貝格稱,如果外企不能與澳地方媒體達成協議,坎培拉將決定他們需要支付多少錢。其實早在今年7月份的時候,澳大利亞就起草了相關議案,目前該法案暫時只針對美國的谷歌和Facebook,此舉引發了美企的強烈反對。而且一旦開了先河,未來各國可能都會要求美企支付相關費用。為何澳大利亞會單單針對美企?第一、想「撈」一筆錢,順便阻止美企壟斷市場、排擠本土企業。
  • 印度「過分」了!取消我國發電廠項目,中企5年努力化為泡影
    澳大利亞京劇變臉、印度搞「抵制」、歐美等國家禁用華為5G,世界各地充滿著不確定因素。前段時間,印度竟然沒有經過我同意,直接取消了與我國之間合作的發電廠項目,兩個發電廠大訂單就這樣淪為虛無,我們中企在發電廠上做出的5年努力也化為泡影。印度是我國的鄰國,與我們一樣同為發展中國家。其實,在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與印度還是屬於密切的合作。
  • 美企得利,歐企當冤大頭?歐洲17國撥1450億歐元抱團晶片業
    來源:金十數據美國調整晶片出口產品和技術的規則,其用意被認為是阻止中企獲得晶片供應。然而事情可能沒有那麼簡單,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是最大的晶片消費市場,美國企業也要蒙受損失。目前,歐洲多達17國家決定"抱團"壯大自己的晶片產業,並撥出1450億!美企得便宜,歐洲企業發現自己當了冤大頭據外媒最新報導,許多歐洲科技行業高管都對美國出臺的供貨限制感到不滿,它們稱這一做法讓它們失去包括華為等中企的訂單。
  • 失意法蘭克福:德系車企獨角戲,超 20 日美巨頭缺席36
    豐田、通用等日美車企,甚至是 PSA(標緻雪鐵龍 ) 和 FCA(菲亞特克萊斯勒集團 ) 這樣的歐洲車企,也都不再捧場了。法蘭克福車展淪為德系車企的 " 獨角戲 "。對於法蘭克福這座城市來說,這是無比失意的一次車展,不僅僅是各大車企囊中羞澀,還跟市場、技術以及各家車企自己心裡的小算盤等有關。
  • 世界500強格局正式被確認,中企被美企反超,屈居第二!
    去年的榜單顯示,在全球500強企業中,中國企業歷史上首次超越美國企業成功登頂,133家企業上榜超過美國的121家。的確,能在500強企業數量上超過美國,便能直觀反映企業做具備的國際地位以及聲望,並且背後還預示著綜合國力的增強。有意思的是,最近胡潤方面同樣發布了世界500強榜單,但是在看完榜單後,中企美企哪家強的問題又出現了。
  • 印度:是否允許中企參與尚未定奪,但安全性優先
    據印度經濟時報本月9號發布的報導稱,印度國家研究院執行長在接受採訪時明確指出,現階段印度還沒有就是否允許中企參加5G網絡建設作出最終判斷。不過這位執行長強調,即便現在是否允許中企參與尚未定奪,但是安全性將作為印度在進行考量時的主要優先條件。綜合現有的消息來看,印度的5G部署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電信供應商,所有廠商都希望可以從印度市場中分一杯羹。
  • 國產晶片打響「第一槍」,獲美企兩大巨頭支持,國芯時代即將來臨
    但是這次國產晶片打響「第一槍」,獲美企兩大巨頭支持,國芯時代即將來臨。國產晶片一直都處於落後的狀態,但是前段時間中芯國際傳來了好消息。麒麟710A正式面世,這是邁出國產晶片的重要一步。為將來華為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哪怕麒麟710A屬於中低端晶片,沒辦法和臺積電這樣的巨頭晶片企業相比,但是國產手機端的晶片已經迎來較大的進步,相信在後續,國產手機端晶片還會有更先進的晶片。
  • 歐美油氣巨頭轉型:歐企「逐綠」,美企「不積極」
    對資金雄厚且技術經驗豐富的油氣「玩家」而言,能源需求側從油氣向替代燃料轉移,既是挑戰更是機遇,如果希望繼續保持競爭力和存在感,並成為能源轉型中的「佼佼者」,勢必需要對油氣資產進行「取捨」。油企追求能源業務均衡發展上述8家油氣企業投身油氣行業歷史悠久,幾乎在全球各個角落都有業務,但隨著全球多國和地區的能源結構向清潔化轉變,在價格和需求雙低的大環境下,油氣開發和生產正變得步履維艱。油氣巨頭們「集中行動」既是被低價所逼,更是對長期戰略的調整,即追求新能源和油氣業務的均衡發展。
  • 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
    造成中企損失,俄:印度在背後搗亂?據了解,中方早在數年前就與斯裡蘭卡籤訂了合作協議,並負責科隆坡港項目建設,這項合作在初期進展十分順利,然而好景不長,此後斯裡蘭卡不斷出面阻撓合作,最終嚴重影響了項目進程,中企也蒙受了嚴重損失,據了解,該項目一、二級開發總投資144億美元,然而在斯裡蘭卡當局的阻撓下,這項合作卻面臨「毀約」結局,情況不容樂觀。
  • 突發:印度決定對50項中企投資進行額外檢查!中國作出重要回應
    當外界還未完全消化該消息時,印度又決定對50項來自中企的投資進行額外檢查。有分析稱,印度這是給自己退出RCEP找合理的臺階下。 50項來自中企的投資提案進行評估,考慮到印度最近的異常態度,這些投資項目的審批很可能會被推遲。
  • 印媒稱印度考慮走回頭路,修改相關限制以迎回中企
    在今年前半年,印度對外國直接投資審查規則做出了調整,鑑於當時正值高原前線出現風波,印度有「二十壯士裹屍異鄉」,印度開啟了包括對中企APP應用在內的諸多商品限制行動,同時目前在印度最大的投資方,主要還是中資,所以當時印度的舉動被外界普遍解讀是針對中資、中企在印度的限制。
  • 國際財經丨8家中企在美「黑名單」,富時羅素跟風「踩」中企,影響多大
    【編輯/作者 日月探索欄目 火光/小灰灰】 前言:美國一直想要針對中國企業出臺相關制裁措施,不允許中概股在美股上市,近日美國又有一大動作,據觀察者網報導,美國直接將8家中企列入在美"黑名單",不允許美國機構以及民眾繼續購買他們的股票。
  • 印度基建逞威風:不允許中企給印度修路,自己修得更結實
    說起印度,相信大家還是比較熟悉的,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國家,他們做很多事情的時候都讓我們無法理解,尤其是在今年,印度的情況本身就已經夠艱難的了,但他們還是沒有好好發展的意思,跟周邊眾多國家都出現了矛盾,而且還抵制中國製造,讓自身的經濟下滑的更加嚴重了一些,現如今,印度又開始玩花樣了:拒絕中國給印度修路,還是自己修得結識!
  • 印度宣布:16億項目競標排除中企
    印度搞「內定」:撤銷中企競標資格據《印度時報》12月23日報導,印度鐵路公司以「技術原因」為由,取消了中車永濟電機有限公司和印度先鋒貿易公司合資組建的中車先鋒(印度)電氣有限公司競標「Vande Bharat」項目的資格。
  • 變「躲企」「避企」為「親企」「愛企」
    「我們要更新觀念,各級領導應從『躲企』、『避企』的誤區總走出來,切實做到『親企』、『愛企』,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董學龍委員說。(錢福美)
  • 法國打響第一槍後,30國聯手「圍獵」美企,證監會:中國也將加入
    一直以來,美方以蘋果,臉書以及谷歌等網際網路科技巨頭為代表在全球壟斷數字領域,在他國獲取了大量的利益,如今這一現象或將不再。據悉,早在2019 年,法國就因為美方的科技巨頭形成數字壟斷對美開出第1槍,對美企徵收數字稅。
  • 美媒「真相」了:制裁中企將有助推動中國技術創新浪潮
    12月18日,美國彭博社發布觀點文章——「美國新限制措施將幫助中國『再次偉大』』」,談起了美國政府本周將中芯國際等幾十家中國實體列入「黑名單」的做法。他認為,這反而推動了中國技術創新浪潮,「雖然這樣做會造成一些痛苦,但從長遠來看,它(對中國來說)可能是一劑『強心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