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業和工業部,近日公布了最新的統計數據,數據顯示,印度11月出口額為235.2億美元,同比下降8.74%,這已經是印度連續第二個月出口額下滑了。除了出口商品受到影響以外,印度本國經濟也沒有絲毫復甦的跡象,雖然亞洲開發銀行,將印度2020-2021財年的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9%上調至-8%,但以印度國內目前的現狀,其經濟很難在短時間內得以恢復。
在國內經濟不景氣的大背景下,莫迪政府卻不斷採取手段破壞中國的投資。為了阻止中國企業的壯大,印度竟然刁難在印投資多年的美企巨頭通用公司,從印度政府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來看,莫迪已越發固步自封。
據《印度時報》報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本計劃在12月23日,關閉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這家位於馬哈拉施特拉邦的塔裡岡工廠,將以超過200億盧比的價格,出售給中國長城汽車公司,但是在審批的過程中,印度政府卻橫加阻撓,截止到目前,印度方面仍未批准該交易。
通用汽車公司於1996年開始在印度投資建廠,塔裡岡工廠是通用汽車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今年1月份,長城汽車公司就宣布他們將要收購通用汽車的這家印度工廠,但是受到中印邊境對峙事件的影響,工廠收購計劃一直都沒有得到印度政府的批准。
塔裡岡工廠生產的汽車,一般會出口到墨西哥,但是該工廠早已經停工。如今,兩家公司的交易遭到印度政府的阻撓,這種情況對於通用公司而言是非常不利的。知情人士透露,通用這家工廠目前約有1800名正式工人和小時工,如果得不到長城公司的資金注入,那麼通用公司需要繼續承擔工廠產生的各種債務,由於工廠已經停產,所以該工廠對於通用而言就是一塊「燙手山芋」。
《印度時報》刊文稱,「在敵對的氣氛中,印度政府決定仔細審查來自鄰國的所有投資,此舉旨在阻止來自中國的資金流入。」印度媒體的報導,解釋了莫迪政府阻止中企收購美國在印汽車工廠的原因,這種極端的應對手段,說明莫迪在處理中印問題時變得越發固執。
中印邊境對峙升級之前,印度就已經開始針對中國在印投資企業採取行動。莫迪想要通過政府手段,將中國投資企業擠走,並迫使他們留下相關的技術與設備,確保印度工人可以使用。莫迪這種手段,是為了提升本國的工業技術水平。邊境對峙升級之後,莫迪開始煽動國內民粹主義抵制中國製造,而且他還變本加厲地制裁與打壓中國的投資企業。
在亞洲各國紛紛與中國建立經濟合作的大背景下,印度總理莫迪卻逆向而行,他正憑藉自己的「能力」將印度帶入到深淵之中。印度是最早參與RCEP談判的國家之一,但是在RCEP協定即將達成的時候,印度卻突然選擇退出,莫迪保守固執地做法,令各國專家大跌眼鏡。
目前,通用汽車公司仍在試圖說服印度政府同意中企收購計劃,而且他們還特意強調了中企投資可以帶來更多的就業崗位。不過,印度政府對於通用公司的勸說,並沒有給出明確答覆,此事在得不到核心決策層同意的情況下,馬哈拉施特拉邦是不敢輕易批准的。
專家認為,在疫情問題如此嚴重的情況下,莫迪主動放棄與中國企業的合作,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為。按照印度國內目前的情況發展下去,他們想要在2023年之前徹底復甦經濟,簡直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