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工廠賣不出去?印媒:因為買方是中企

2020-12-23 民生觀察廳

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工廠賣不出去?印媒:因為買方是中企

受中印關係緊張的影響,印度在國內開始對有關中國的產品、工廠或者企業進行「無差別攻擊」。也就是說,只要是有關中國的企業或者產品,在印度市場就會受到各種各樣來自印度政府的打壓。近日,有印度媒體表示,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度的工廠準備出售時卻遇到了阻礙,因為買方是中國長城汽車公司,所以印度方面至今不批准這筆交易。

據了解,美國通用汽車在印度僅剩下一家塔裡岡工廠,由於多種原因,塔裡岡工廠出墨西哥出口汽車的業務已經停工,如果得不到資金的注入或者賣掉,美國通用汽車就要承擔該工廠倒閉產生的債務,以及對員工支付遣散費等。最重要的是,就算是裁員還得經過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的批准,一旦塔裡岡工廠的1800名員工對遣散費或者工資有任何的疑問,通用汽車都會陷入法律訴訟中去。面對這種情況,塔裡岡工廠只能找下家接手。

在今年1月,長城汽車宣布已經和塔裡岡工廠達成收購協議,並籤署投資意向書。通用公司表示希望將該工廠以2.7億美元的價格出售,雙方談妥之後就等待今年下半年完成整個收購計劃。然而,由於中印邊境的緊張形勢,印度對有關中國以及其他鄰國來印投資的審核更加的嚴格。更是在中國和印度發生邊境衝突之後,印度政府單方面表示,暫停中國長城汽車和美國通用汽車之間的交易。印度媒體表示,因為中國和印度緊張的敵對狀態,印度政府為了防止中國資金進入,所以才決定審查印度周邊所有國家的投資。

目前,因為印度政府不同意雙方的交易,美國通用公司在印度的塔裡岡工廠將在聖誕節的前一天關閉這家工廠,這也就意味著,通用汽車從1996年開始的印度業務也將正式退出印度的市場。

免責聲明:圖片素材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部分信息來源:環球網

相關焦點

  • 印度出手刁難美企巨頭,就為防止中企壯大
    為了阻止中國企業的壯大,印度竟然刁難在印投資多年的美企巨頭通用公司,從印度政府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舉措來看,莫迪已越發固步自封。據《印度時報》報導,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本計劃在12月23日,關閉在印度的最後一家工廠。
  • 為攀關係,印媒給拜登找了個印度祖父,不料美國徹底怒了
    隨著美國大選即將落下帷幕,拜登有望成為下一任美國總統的消息傳出以來,印度直接陷入了沸騰。據了解,因為民主黨副總統候選人哈裡斯的母親有一半的印度血統,所以儘管在美國加州出生長大的哈裡斯從未到過印度,也絲毫不影響印度媒體大肆炒作哈裡斯是「印度的女兒」,稱她為「我們村的驕傲」。
  • 印媒稱印度考慮走回頭路,修改相關限制以迎回中企
    在今年前半年,印度對外國直接投資審查規則做出了調整,鑑於當時正值高原前線出現風波,印度有「二十壯士裹屍異鄉」,印度開啟了包括對中企APP應用在內的諸多商品限制行動,同時目前在印度最大的投資方,主要還是中資,所以當時印度的舉動被外界普遍解讀是針對中資、中企在印度的限制。
  • 美國三大車企降薪:FCA最狠心,通用最良心?
    目前的美國的三大汽車企業,菲亞特克萊斯勒(簡稱FCA)、福特、通用在北美和歐洲的不少工廠都處於停工狀態,為了應對疫情,三家目前都選擇降薪來維持公司運營。FCA裁員加降薪前段時間有報導稱,FCA北美地區約2000名員工將被解僱。
  • 國產球具印上漢字就賣不動
    楊發鐵最早在高爾夫工廠做拋光工,給高爾夫桿頭拋光、打磨。  2002年,楊發鐵找到了給高爾夫廠家銷庫存的新營生。低價買進桿頭成品庫存,再倒賣給球桿生產廠家,賺差價。  雖然有時利潤不高,但比在工廠裡幹又髒又累的拋光工人輕鬆。就這樣,楊發鐵告別了5年艱苦的拋光工歲月,開始做桿頭貿易。
  • 戰機墜毀飛行員失蹤,印媒:俄羅斯武器不靠譜,應該買美國大黃蜂
    在另一架米格-29空難之後,印度媒體《歐亞時報》報導,俄羅斯戰機不可靠,為更多陣風戰鬥機、F-18超級大黃蜂敞開大門。同時,印度民眾也普遍認為俄羅斯的武器有問題,呼籲美國不要袖手旁觀,儘快同意出售超大型黃蜂戰機。
  • 通用汽車及福特汽車將轉產呼吸機 工廠改建效率成挑戰
    美國總統川普在上周六(3月2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已被選中作為眾多要求開始製造呼吸機等醫療裝備的企業之一。他說,美國對此類設備的需求已增長到數以十萬計的水平。川普稱,包括通用汽車和福特汽車在內的多家企業將立即開始生產醫療設備。
  • 印媒預測西洋棋奧賽:中國止步半決賽 印俄爭冠軍
    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已經拿到了奧賽冠軍。也確實,印度隊已經很久,沒贏過中國隊了,此番能能戰勝2018年奧賽雙冠王,確實值得興奮。客觀的說,這次印度隊在預賽的整體表現的確突出!九場比賽,他們僅打平了蒙古隊,其餘八場全部獲勝。打平蒙古那場,還是因為科內魯和維迪特在比賽中遭遇停電,超時告負。
  • 印媒:莫迪與拜登通電話,重申印美戰略夥伴關係承諾
    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NDTV) 18日報導,印度總理莫迪17日與拜登舉行了電話交談,祝賀拜登在美國大選中獲勝,並重申了印度對與美國戰略夥伴關係的堅定承諾。在交談中,莫迪還向拜登的競選搭檔卡瑪拉·哈裡斯表示了祝賀,稱哈裡斯的成功是印裔美國人的驕傲。
  • 美國中計了?印媒:美國制裁下,土耳其退出北約,同中國交好
    據印度媒體的報導稱,土耳其向俄羅斯購買了S-400飛彈,這件事讓美國是相當的惱火,從美國的行為上可以看出美國對土耳其的憤怒,美國在土耳其購買飛彈之後,美國向土耳其實行制裁。對這一問題,印度媒體評論表示,美國的做法會將土耳其逼出北約組織,而且會讓土耳其想要與中俄交好。
  • 印媒: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印度想幹什麼?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在印度和中國的持續對峙中,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MARCOS)已被部署在所謂拉達克地區東部的班公湖地區,並且將很快得到新的船隻。自建國以來,東北和東南兩個戰略方向由於以美國為首的軍事集團的不斷挑釁,一直是我國面臨威脅最大的兩個方向,所以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包括五代機殲-20和防空飛彈系統等,都優先部署在沿海戰區中。
  • 擴大在俄影響力 現代汽車收購通用汽車在聖彼得堡工廠
    今天選車網為您帶來關於現代汽車的最新消息,請點擊關注選車網,第一時間了解最新的汽車資訊。近日,據海外媒體報導,在一次線上發布會上,現代汽車發言人表示,現代汽車已經完成了對美國通用汽車公司位於俄羅斯聖彼得堡附近的一家工廠的收購。據進一步消息得知,該項交易早已在11月初完成。
  •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臺企在印度iPhone工廠遭暴力打砸 2020-12-13 16: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印媒稱伊核專家被殺或誘發三戰,美日澳印將在南海「包抄」中國
    雖然每次談判印度都會到場,但是談判過程中印度顯得十分地隨意,絲毫沒有儘快解決兩國邊境問題的意願,貌似還有故意拖延的嫌疑。據環球網12月5日報導,清華大學國家戰略研究院研究部主任錢峰在2021環球時報年會上表示,中國和印度至今仍未達成撤軍協議,其主要原因在於印度。
  • 印媒:印高官商討加緊做好對華「長期備戰工作」
    &nbsp&nbsp&nbsp&nbsp不戰而屈人之兵?印媒稱中國在拉達克地區播放旁遮普歌曲&nbsp&nbsp&nbsp&nbsp參考消息網9月18日報導《印度斯坦時報》網站9月16日發表報導稱,中國古代軍事戰略家孫武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在其著作《孫子兵法》中寫道,戰爭的最高境界是「不戰而屈人之兵」。
  • 疫情致全球車企遭重創,歐洲已關停57座工廠
    在過去的六天時間裡,歐美地區疫情集中爆發,歐美汽車產業的兩大「心臟」——美國底特律與歐洲地區陷入停滯,海外車企為規避疫情,直接暫時關停工廠,減少集聚造成的感染風險。 據車東西不完全統計,截止至3月18日,海外車企中已有11家車企的63家工廠陷入停產。
  • 通用汽車的呼吸機日誌
    通用汽車回答,他們需要一個呼吸機製造商作為合作夥伴以及醫療銷售團隊。而幾天後將要成為通用汽車醫療技術合作夥伴的Ventec執行長克裡斯·基普(Chris Kiple)則表示,他需要一個具有大規模製造專業知識,工廠和員工隊伍的合作夥伴,以大規模生產產品,以幫助紐約這樣的城市,因為患者不堪重負。
  • (長文)美元印印印,中國甩甩甩.中美都在為美國戰略退守做準備
    華為在美國禁令生效前大量下單塞滿臺積電。蘋果也不得不依靠臺積電。2020年,汽車缺芯時間愈演愈烈,2021年更加嚴重,現在缺芯的局面都擴散到了消費類電子產品了。汽車的晶片還都是成熟製程,和手機不一樣。握住了晶片,就直接握住了現在工業的命根。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3000多億美元,臺灣對大陸貿易順差超過1000億美元。
  • 俄印年度峰會20年來首次取消 印媒:俄羅斯不滿美印走近
    俄印關係因美印走近而出現緊張苗頭。印媒披露,由於俄羅斯不滿印度與美國走近,加入「印太倡議」與「四方安全對話(Quad)等舉動,俄印2020年年度峰會推遲,這是20年來首次。據印度媒體「ThePrint」網站12月23日報導,由於俄羅斯不滿印度加入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俄印2020年度峰會推遲舉行,這也是自2000年以來,印俄兩國第一次未能舉行年度峰會。報導稱,過去20年來,印度和俄羅斯首次沒有舉行年度峰會。此前,莫斯科方面對印度加入「印太倡議」和「四方安全對話」表示了嚴重保留意見,認為這將使得印度更傾向於美國。
  • 印媒叫囂:印美當務之急是對付中國
    導讀:近日,據美媒報導,目前拜登已成功打敗川普,即將成為新一任的總統。在得知這個消息後,多國領導人都對拜登進行了祝賀。這其中也包括了近日一直提及海洋問題、準備與美國加深聯盟關係的日本,以及和我國在邊境陷入僵局的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