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分享」骨盆側傾的真實原因與矯正方法

2020-12-10 張博士體態康復

造成骨盆側傾的原因是什麼呢?

最簡單的答案就是:骨盆側傾是由潛在的神經肌肉模式紊亂引起的,導致一側或雙側骨盆局部肌肉過緊,這些過緊的肌肉迫使骨盆處於傾斜的位置。

當出現骨盆側傾時,我們可以觀察到一側骨盆比另一側看起來略高一點。有的人可能會把它稱為「扭曲的骨盆」或「旋轉的骨盆」,因為它同時會伴隨一側骨盆略高,還會感覺到骨盆扭轉,實際上這種感覺是對的,骨盆處於扭轉和傾斜位。

所以這種簡單地回答從技術上來說是正確的,但它只是複雜答案中的一部分。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是,骨盆側傾不僅僅是骨盆和肌肉局部的問題。

骨盆側傾是全身整體問題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骨盆側傾是全身的問題,那麼矯正這一問題就會變得簡單一些,我們不用找某一塊特定的肌肉。

傳統觀點對骨盆側傾的理解是一兩塊肌肉過緊,側傾是這些緊張的肌肉將骨盆拉向一側的結果。於是開始拉伸放鬆過度緊張的肌肉,加強薄弱的肌肉。這種對於骨盆側傾的觀點我們可以理解,但是他們會發現簡單的拉伸和鍛鍊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我們拉伸或按摩緊繃的肌肉,可以暫時地緩解骨盆的傾斜,並且會感到放鬆,但是過一段時間之後又會出現骨盆側傾。

上面的兩張照片都拍攝於2011年,在那之前我出現了下背部痙攣的問題,背部疼痛非常嚴重,整整兩天不能直立。躺在床上不能活動,一旦嘗試伸直背部只會加重下背部痙攣。當痙攣的問題緩解之後,仍然有骨盆側傾的問題。於是我嘗試拉伸右側的腰方肌,骨盆側傾的問題暫時得到了緩解。但是當我的痙攣復發時,就又出現了原來的問題。想了各種方法嘗試解決問題,鍛鍊核心、拉伸和按摩都未能徹底解決疼痛的問題。久而久之又發現了自己骶髂關節的問題,一側腿看起來比另一側腿短,骨盆側傾使得骶髂關節也受到擠壓。於是我開始嘗試找出潛在的結構性功能障礙的問題。我曾經在之前的文章中描述過這些症狀:

在過去的兩年裡我的腰肌疼痛問題不能根除,體現在以下方面:

1. 骨盆上方、左側下背部腰肌疼痛。

2. 右側膕繩肌持續緊張、腓腸肌緊張、右側踝關節活動幅度受限。

3. 當從坐姿轉換為站立姿勢時,會感覺僵硬和疼痛,尤其是在駕駛之後。

4. 右側骶髂關節出現間歇性的疼痛和不適,我當時認為是股後肌群和小腿肌肉緊張造成的。

後來經過姿勢修復中心的診斷,終於了解了骨盆側傾的真相。

骨盆側傾是由於感官處理過程的缺陷而被卡在一個不對稱的位置。典型的不對稱位置是左側骨盆相比於右側向前旋轉。在這個位置上,有些肌肉持續地縮短拉緊,部分肌肉持續地被拉長、變得薄弱。長時間地骨盆側傾還會使我們從背面看起來是脊柱側彎的體態。

·骨盆側傾是身體整體的問題

我們首先要闡明:我們不能通過拉伸或按摩來消除導致骨盆側傾的骨盆不對稱的問題

「緊繃的」肌肉使骨盆處於傾斜的位置,並不是短時間形成的。肌肉不會獨立於身體的其他部位而收緊。雖然是局部肌肉(如右側腰方肌)使骨盆傾斜,但局部肌肉是由於骨盆不對稱的靜止位置而被迫進入這種狀態的。腰方肌更像是「受害者」,而不是「施害者」。

舉個例子,當我們檢測右側腰方肌時,這一位置可以是被迫形成的,它的作用是使骨盆側傾。

腰方肌實際上不被認為是背部肌肉,它被認為是後腹部肌肉。但事實上,這一點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腰方肌的三個附著點:

1. 在骨盆的頂部

2. 第1-4腰椎橫突

3. 最後一根肋骨的底部

由於髂腰韌帶源於腰方肌,因此腰方肌對骶髂關節也有直接的聯繫和影響,髂腰韌帶對於穩定骶髂關節具有關鍵作用

另外,髂腰韌帶有較多的痛覺感受器和機械感受器,對骨盆力學異常十分敏感。當腰方肌緊張時,通常右側更多,會引起異常的盆腔力學(從而導致劇烈疼痛)。其形式是側傾,因為它將骨盆和胸腔拉得更靠近右側。

到底為什麼右側腰方肌會過緊呢?為什麼在身體的這麼多肌肉中,這塊肌肉會這麼頻繁地變得緊繃呢?

骨盆朝向右側

右側腰方肌之所以變得緊張與它附著的結構有關,即骨盆和肋骨。腰方肌連接第12肋骨,因此胸腔的活動也會影響到腰方肌。

腰方肌的作用是進行側屈,同時使骨盆、胸腔和脊柱穩定在一側。因此當我們使脊柱向右側屈時,右側腰方肌會使右側骨盆和胸腔靠近。所有的這些側屈和穩定過程都使得骨盆朝向右側。如果右側腰方肌緊張的話,也就意味著整個骨盆是朝向身體右側的。當骨盆朝向左側時右側腰方肌是不會緊張的。這一點是需要我們理解的。

肌肉的活動

肌肉的活動和我們的性格是非常相似的。一旦肌肉的活動變成習慣性的,就很難改變。以右側腰方肌為例,它會認為「我正在執行我本該執行的任務,即維持右側髖關節和胸腔的穩定」。

當我們的身體重量轉向左側時,右側腰方肌就停止其工作,這時候左側腰方肌會激活。

下圖就展示了由於左側腰方肌過緊形成了骨盆側傾的體態。當我們的身體重量在右腿時,身體看起來是正常的,實際上右側略高。當身體重量轉移至左側,骨盆仍然朝向右側時,我們的上半身會出現代償。另外,這一點可能很難理解。我們可以將身體重量放於左側腿,但實際上卻並不是左側腿承重的位置。

真正的左腿負重過程需要左腿和臀部肌肉組織適當地激活。如果這些肌肉保持活動,那麼當體重落在左腳上時,骨盆就會向左,這個過程是自動發生的。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真的是左腿支撐站立,骨盆就不會保持向右的方向,這個時候右側大腿也不會保持緊繃,因為當你的體重真的落在左腿上時,右側腰方肌會「關閉」。

圖片向我們展示了在右側和左側身體承重時骨盆的位置,但是當我們被卡在骨盆側傾的位置時卻不是這樣的。

因為當我們將身體重量轉向左側時,骨盆和胸腔的位置沒有改變(由於身體形成了左側向前、內側主導的動作模式),右側腰方肌會處於縮短、收緊的位置。

如果重量是在右側腳,右側腰方肌應該使右側骨盆和胸腔貼近以穩定右側,這才是正確的右側站立支撐的力學過程。當我們將重量轉移至左腳時,右側腰方肌仍然保持活動,這是不正常的左側站立姿勢。

為了調整這一情況,必須重新訓練調整骨盆的位置,當我們的重量在左側時,要使骨盆朝向左側。

解決方法

解決這一潛在導致骨盆側傾的結構性問題的方法就是重建骨盆對稱位置。對於大部分了解姿勢修復的人而言,這就意味著需要姿勢修復的訓練加強左側股後肌群的力量,左側內收肌、左側臀中肌以及左側腹內斜肌。這些肌肉都是穩定左側支撐姿勢的肌肉。我們可以嘗試以下訓練。

左-右側股後肌群90°- 90°變化練習

我們可以通過將雙腳貼於牆面,進行的左右兩側股後肌群的募集練習。注意這個過程中沒有涉及到髖關節的移動。

對於很多有下背部疼痛的人而言會由於骶骨的位置而在練習中移動髖關節,因此需要先進行雙側腿的練習。在進行單側腿練習時,我們可以交替雙腳,依次將一隻腳從牆面移開(臀部要抬離開地面),以感受自己左右兩側膕繩肌的差異。

單腿訓練的目的是重建骨盆和胸腔的「中立位」。左側股後肌群能夠將骨盆拉向中立位,左側腹內斜肌(通過完整的呼氣)能夠將胸腔拉向左側。

1. 將一個小的球夾在雙膝之間以助於感受肌肉的活動。

2. 應該感受到左側股後肌群的活動。

3. 不要用左腳將其「推向牆面」,需要保持左腳平放,腳後跟朝地面「向下拉」(儘管腳後跟其實是不移動的)。

4. 保證完整的呼吸,需要感覺到左側胸腔「向下、向後、向內」活動。

右側臥呼吸將左側內收肌向後拉動

1. 身體右側支撐側臥,雙腳貼於牆面,髖關節和膝關節、膝關節與踝關節都保持90°,可以在頭下方放一個枕頭,保持背部和頸部放鬆。

2. 在雙腳之間放一個大小合適的毛巾卷,雙膝之間也可以夾一條毛巾。左膝應該略低於左側髖關節和踝關節。

3. 將右側腳推向牆面。

4. 當我們將背部和左腿向後拉動時用鼻子慢慢吸氣。

5. 當我們將左膝向下夾緊時,用嘴巴呼氣,保持3秒鐘。

6. 再次吸氣將左腿向後拉,需要感受到左側腿內側的收縮。

7. 重複4-5個呼吸循環,每次吸氣時都嘗試將左側腿多向後拉動一點點。

8. 放鬆膝關節,再回到起始位置,重複練習5-8次。

左側臥臀大肌訓練

1. 左側臥於地面,雙腳平貼於牆面,屈髖、屈膝90°。

2. 在膝關節和左側腹下方放一個毛巾卷。

3. 將左側髖關節向下壓於地面,這樣右側髖關節就會向牆面移動。當我們抬離毛巾卷時,應該感受到左側腹肌的參與。

4. 將右側髖關節向前轉動,直到感受到了左側髖關節外側有輕微的牽拉感。

5. 右側膝關節向外,保持左膝貼於墊子上,將牆面作為支點或者是腿部旋轉的樞軸點。

6. 在不移動右側髖關節後方的前提下儘可能地將右側膝關節向外,應該感受到右側髖關節外側肌肉的參與。

7. 保持這一位置4-5個深呼吸,鼻子吸氣,嘴巴呼氣。

8. 放鬆,重複練習5-8次。

胸腔擴張及傾斜練習

這項練習相對較難,主要是在吸氣時擴張胸腔。胸腔活動受限的話,就不能夠將骨盆保持在中立位,並且會妨礙我們使用左側橫隔膜呼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會通過下背部和頸部使空氣「吸入」胸腔來進行代償。

練習時需要在左側膝關節下方放一個毛巾卷,這樣可以保證骨盆處於合適的位置。注意整個背部都是呈「拱起」的,側屈至左側。這一練習主要是為了使左側骨盆向後傾,左後側胸腔擴張,加強左側同位區以及左側肩胛力量

如果我們不能夠保持右側手臂上抬的話,那麼就將其放於地面,但是儘量嘗試將身體主要重量都維持在左手。

右側胸腔擴張練習

吸氣時擴張胸腔右側,呼氣時關閉胸腔左側。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讓軀幹右側「下沉」至地面,這樣當我們呼吸的時候,就會感覺到右側伸展。

參考文章:https://pritrainer.com/lateral-pelvic-tilt-cause-fix/

相關焦點

  • 問題居然在骨盆!一文教你5招骨盆矯正手法
    比起之前才火遍大江南北的「葛優癱」我們今天要聊的這個姿勢「二郎腿」可謂歷史悠久深入民心那麼,有什麼好的方法可以讓自己擺脫「蹺二郎腿」這一習慣呢?「繼發性緊張」肌群: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腰方肌、豎脊肌等等。這些肌肉的持續緊張,加重了骨盆側傾、旋轉的問題。
  • 竟然是骨盆側傾,每天這樣練矯正不良體態
    隨著人們運動健身意識的提高,這幾年關於矯正不良體態的宣傳越來越多了,我們普遍都知道骨盆前傾啊,翼狀肩胛這些詞語,但是對於骨盆側傾,相信還是被不少人忽視掉了。仔細回想一下,生活中的我們有沒有以下的幾種習慣:總是喜歡使用同一側的肩膀來背包或者負重。
  • 骨盆歪看走路就知道?矯正骨盆、瘦腿先練正確「走路姿勢」
    很多人走路姿勢不正確,不僅一直在對錯誤部位的肌肉施力,讓大小腿越來越粗壯,還可能讓腿部錯誤的施力而骨盆代償、讓骨盆越來越寬導致歪斜,一起看看骨盆歪斜自我檢測及模特兒親授「走路姿勢矯正」運動,練出正確的走路姿勢,光走路就可以瘦。
  • 「氣質殺手」高低肩,遠比你想像中嚴重
    」。,出現骨盆側傾,往上往下就分別表現為高低肩、針對前面幾種不同的誘導因素,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來矯正這種不良體態。2、骨盆側傾下面這幾個訓練動作,對矯正骨盆側傾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 骨盆平衡,人體健康的基礎
    造成骨盆側傾的原因有哪些?骨盆側傾就是我們常提到體態問題中的『高低骨盆」。骨盆側傾就是骨盆左右高低不同,即是左右髖骨位置不同,出現高低骨盆的問題時整個人都是歪的。骨盆側傾的原因1、改不掉的壞習慣很多女士喜歡穿高跟鞋、習慣同一側背包
  • 健身教練:其實你是「骨盆前傾」
    ,導致於產生「小腹」、「假胯寬」光是靠一般運動要完全瘦下來還是很吃力,今晚小編來教大家用彈力帶居家矯正體態,改善小腹突出狀態。骨盆不正導致臀型外擴、腿粗「骨盆前傾」對身材外觀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使人下腹突起,導致臀部逐漸往橫向發展,大腿形成「假胯寬」,久而久之養成梨形身材。
  • 骨盆後傾、大腿前側突出自我檢測!教你四個動作矯正骨盆歪斜
    很多人因為坐姿、或是走路姿勢不良都有骨盆歪斜的問題,除了骨盆前傾、還有骨盆後傾,骨盆後傾歪斜會連帶導致大腿前側凸出、也就是所謂的膝超伸,臀部也會有垂感,看起來讓腿更加粗短。怎麼檢測骨盆歪斜問題?正好四指:骨盆正常大於四指:骨盆前傾小於四指:骨盆後傾接著就看一下,針對「骨盆後傾」導致的膝超伸矯正運動:矯正骨盆後傾、膝超伸運動1:拉伸大腿前側建議運動量:60
  • 長短腿也有真「假」之分,這些常見原因都與骨盆有關!
    一般來說,真長短腿部分是先天發育異常的原因,還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曾經腿部遭受過骨折等創傷,或得過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髓灰質炎等疾病。通常需要採用矯形或手術等方法進行治療。一個動作幫助測定是否骨盆傾斜,還可以幫助矯正動作要領:雙手交叉相握向前伸直,把一根稍微長一點的木棍放在手腕處,保持木棍平衡並向前走直線。當木棍發生偏移就證明此時你的骨盆傾斜了,如果能一直保持平衡就證明沒有問題。
  • 如何鍛鍊改善骨盆前傾?
    如果以上基本都躺槍,那你很可能是被骨盆前傾盯上了!骨盆是我們身體的中心區域,也是力量的源泉。骨盆正常位置的改變,往往會造成全身性疼痛的出現。由於骨盆異位不易被察覺,它所引起的一些疼痛也常被歸咎於其他部位的問題。比如腰、膝蓋等關節就總是替骨盆的問題背鍋。骨盆異位包括骨盆前傾、骨盆側傾和骨盆旋轉這三種主要形式,其中最常見的莫過於骨盆前傾了。
  • 「譯文分享」90-90,針對後外側鏈主導動作模式的矯正訓練
    這也就是我們的股四頭肌過度活躍的原因,尤其是股外側肌。股外側肌保持和骨盆之間的關係,儘可能地推動後側屈的運動。當然股外側肌的活動效率並不高,因此額狀面內的運動總是受限的。有時我們會觀察到臀部的擺動,但實際上骨盆卻沒有旋轉。
  • 「譯文分享」90-90,針對後外側鏈主導動作模式的矯正訓練
    當骨盆正常的活動機制被破壞,雙側骨盆都被限制在前傾位置,脊柱過伸的話,水平面內的旋轉運動就會受限。更重要的是,脊柱過伸的話就不能旋轉,這也就是PEC模式出現的原因,胸椎也不能旋轉。如果一個人的胸椎旋轉受限的話,那麼他一定會覺得其他部分的旋轉活動也受限。即腰椎和骶髂關節活動受限。PEC模式是指具備旋轉功能的肌肉受限、僵硬、出現代償。並且還會出現骶髂關節、下背部和頸部疼痛的問題。
  • 駝背、骨盆前傾……把些讓你醜上天的問題怎麼救?
    很多人都希望駝背、肩膀內縮、骨盆前傾的問題可以獲得改善,但是要怎麼知道自己有沒有這些情況呢?小紅書有名的體姿訓練師就分享了一個動作、就可以知道自己有哪些體態問題,即時精準矯正!動作就是「自然站立」不用刻意抬頭挺胸、就是自然的樣子更準確從側面觀察身材、體態問題,建議從鏡子、或是照片中觀察一下。體態問題矯正1:頭前傾、龜脖自然站立的狀態下,如果發現頭部習慣性地落在在肩膀前方,代表有頭前傾的問題,也就是一般所說的龜脖。
  • 骨盆前傾怎麼辦?教你如何矯正和鍛鍊
    骨盆前傾的危害和發生原因骨盆前傾是常見體態問題,也就是類似於翹臀的這個體態,這種狀態很多人都會有。和翹臀不同,骨盆前傾實際上是骶骨翹了起來。這是一種常見的體態問題。骨盆前傾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生完小孩後容易出現骨盆前傾的情況,主要是由於髖關節周圍肌肉力量平衡遭到了破壞,或者是產後創傷引起的,比較常見的原因是患者的不良坐姿或者勞損導致的,比如長期穿高跟鞋、久坐、長期翹二郎腿。這些都是常見的引起骨盆前傾的原因。
  • 韓國爆紅女教練的骨盆矯正運動!7組動作矯正骨盆,縮臀還能瘦腿
    ,一起看看韓國爆紅女教練的矯正骨盆運動,可以強化骨盆施力、讓骨盆在走路時可以保持正確的姿勢,矯正骨盆前傾、骨盆後傾等股門歪斜問題。臀肌,這個動作看似沒什麼、但其實可以運動到臀肌之外,也有矯正骨盆、強化骨盆肌肉的效果,一樣兩邊各做8次即可。
  • 「譯文分享」顳下頜關節與膕繩肌的聯繫,骨盆如何影響面部「下」
    髖關節伸展受限是骨盆前傾的表現,將會限制直腿上抬和體前屈。掌心能夠碰到地面可能也是骨盆前傾的表現,髖關節伸展受限的話,但直腿上抬不受限是鬆弛的表現,這也是我判斷他們是否存在股後肌群鬆弛的方法。我們需要意識到這種情況的重要性,如果一個人的股後肌群缺乏動態穩定性,那麼他的骨盆就會過度前傾,但是會感覺到股後肌群繃得很緊。
  • 專業瑜伽師:「小腹凸、屁股大其實都是因為骨盆不正……」
    當你感到全身酸痛,甚至是婦科疾病,其實都跟骨盆有很大的關係!日常的姿勢不正確,像是翹腳、駝背、聳肩都容易造成身體骨盆歪斜、肌筋膜緊繃,而「肌筋膜」是一種結締組織,包覆在全身的肌肉、內臟和神經血管上,其中有六條也都與骨盆相關,所以身體經常感到胸悶、背痛,甚至水腫、小腹十之八九是因為骨盆不正造成!這兩個瑜伽動作都能有針對腿部水腫、小腹凸問題,一起來看看...
  • 原來90%的粗腿都是「假性粗腿」?怪不得怎麼減都瘦不下來!
    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假性粗腿」呢?01日常姿勢不良很多小夥伴不知道的是,造成「假性腿粗」的最大原因其實是「日常行為姿勢不良」。比如 走路內八?矯正方法:骨盆前傾矯正方法①按圖示保持2分鐘②微抬下臀部,再保持2分鐘③重複以上動作,3次一周期,一次做兩周期。
  • 假胯寬用骨盆矯正帶管用嗎
    那麼假胯寬用骨盆矯正帶管用嗎? 假胯寬這種症狀可能大家都有聽說,如果有假胯寬會使腿看上去格外顯粗,而且顯腿短,胯部特別寬還會影響穿衣效果。有的人胯比較寬,有的人胯比較窄,不管哪一種都不太好,胯窄說明骨骼比較小,可能無法後天改善,但像假胯寬這種問題是可以通過後天努力改變的。那麼假胯寬用骨盆矯正帶管用嗎?
  • 每個寶媽骨盆都會變寬嗎?如何確定自己的骨盆變寬了?怎麼辦?
    能夠擁有一個性感的翹臀那可是女神的標配,可是不少寶媽自從生了寶寶以後,胯變的越來越大,屁股也越來越塌了,甚至還會有腰腹疼痛、漏尿等等這樣那樣的狀況出現,其實這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骨盆變形導致的。正所謂,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胯部寬、大屁股不僅使得體態不好看,連緊身褲都不好意思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