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特斯拉」深度布局全球化,長城汽車「風頭正盛」

2020-12-22 百家號

文 | 劉章號

12月14日,新華社發表了一篇文章《電都去哪兒了?——從用電量曲線看中國經濟活力》,文章稱「今年以來,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勾勒出了一條總體上揚的曲線,從一個側面印證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不知是巧合還是暗合,長城汽車的A和H股K線圖走勢與「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驚人一致,都是在上半年蟄伏,下半年企穩回升。當然,前者啟動時間早於後者,而一旦啟動,後者的漲幅亦要領先前者。從7月1日至12月14日收盤,長城汽車A股漲幅達到245.6%,遠超同期大盤和行業指數。

正如新華社文章所述,中國經濟在2020年逆風破浪。同樣,長城汽車在2020年亦斬獲頗豐,A股市值突破2000億元大關,H股漲幅超過300%。

回望來路,長城汽車超拔山河的市值躍升,既是中國經濟韌性與活力的表徵,也是源於其業績大漲的支撐,更是時間對「站在趨勢一側」的長城汽車的最大褒賞。

A股投資者眼中的「特斯拉」

「致富的藝術不是勤奮,更不是節儉,而是選擇合適的方法、合適的時機和合適的地點。」愛默生在《處世之道》一書中透露了所謂致富的「秘訣」,雖然這更像是一位哲人對於生活而非財富的思考。

近兩百年後的今天,投資於特斯拉和長城汽車的投資者們忽然對愛默生的思考「會心一笑」,因為他們的投資真的「合適」地恰到好處。

2020年特斯拉的股價飆升了近700%,成為全球市值第一大的汽車公司。相應地,在A股汽車上市公司中,長城汽車以200%+的漲幅居於第二,以超過2300億元總市值排名第三。

更值得一提的是,長城汽車的躥紅速度與特斯拉高度一致,均是從下半年猛烈抬升,在三四季度交替之際再上波峰。顯然,在投資者的眼中,長城汽車已被視為A股「特斯拉」。

氣勢如虹的特斯拉進入12月仍在上行通道之中,而最新披露的長城汽車11月銷量顯示,業績增長勢頭亦是勢不可擋,或將進一步推升市場跟從效應。

從單月來看,11月,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45,240輛,同比增長26%,環比增長7%。其中哈弗品牌11月銷量10.18萬輛,同比增長22.11%,2019年以來月銷量首次突破10萬輛。

產品結構上,8月底上市的第三代哈弗H6和9月下旬上市的哈弗大狗銷量繼續爬坡,11月分別達到2.29萬輛、0.86萬輛,環比+10.00%、+21.99%。

新能源車方面,長城汽車亦迎來厚積薄發。純電動品牌歐拉自創立以來月銷量首次突破萬輛,11月達到1.16萬輛,同比、環比分別增長414.74%、44.70%,實現9連漲,穩居新能源行業第一陣營。

皮卡銷量同樣穩中有升,皮卡車型11月銷量2.26萬輛,同比、環比分別增長18.61%、10.81%。目前基於坦克平臺打造、定位於智能豪華越野SUV的新車型坦克300已開始預售,將有助於提升WEY品牌銷量。

無論是從整體銷量還是從細分賽道,長城汽車的11月堪稱「黃金賽季」,收穫頗豐。

事實上這正是三季度業績暴漲的溢出體現。2020年三季度單季,長城汽車收入錄得262.14億元,同比大增23.6%,並創下公司三季度收入的歷史新高。

而放眼2020年全年以來,長城汽車亦不遑多讓,1-11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961,489,持續保持市場領先。

持續放量的業績增長,為長城汽車的投資者贏得了不斷入場的信心基礎。一如東吳證券分析師黃細裡在近期的研報中表示:全面看多整車板塊,首推長城汽車,給予「買入」評級。

對於價值基石,市場從來堅定。

業績長虹的背後是對趨勢的理解

「你真能向一條魚解釋在陸地上行走的感覺嗎?對魚來說,陸上的一天勝過幾千年的空談。」全球新能源汽車的頂級投資者巴菲特更青睞「躬身入局者」。

2020年的車企巨頭們表現不一,有的經營不力、瀕臨破產邊緣,也有的V型反轉走出低谷,而長城汽車則屬於後者

受疫情影響,雖然一季度銷量下滑,但二季度同比則迅速轉為增長16.7%,扭轉了局勢。特別是二季度盈利18億元,同比增長141%,為兩年來單季盈利最高。到三季度更是創下歷史新高的季度收入。

顯然,長城汽車正在走出自己的「節奏」,既呼應著資本市場的節拍,也傳導著汽車行業的市場訊息。

12月10日坊間傳出長城汽車計劃推出全新智能電動汽車獨立品牌,內部代號「SL項目」,暫命名為「沙龍汽車」,再一次激發市場的想像空間。

因為早在去年11月,長城汽車與寶馬集團合資的光束汽車項目,正是著力於純電動汽車的聯合研發和生產。此番再度出手新能源,顯然背負著更大的使命。

如果說2020年有資本市場的「寵兒」的話,以新能源車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顯然位居其中。2020年同樣是各路傳統車企加速推出各自高端電動汽車品牌的密集之年。

這其中的角逐自然激烈。

以乘聯會11月數據為例,銷量頭名是宏光MINI EV,榜眼則為特斯拉Model 3,位列季軍的則是長城汽車旗下歐拉黑貓,銷量近9500輛。

聲量頗高的造車新勢力未能擠進行業前三,並且國產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均未能上榜。而早前似乎在新能源車上建樹不多的長城汽車反而贏得了屬於自己的位置。

如果說新能源汽車是一條河流,那麼也是一條還沒有澎湃起來的河流,但上遊的水流已經洶湧而來。對此,長城汽車早已洞若觀火,並下好了「先手棋」。這正得益於長城汽車對「河流」的理解。

早在2018年,長城汽車就已正式發布首個新能源汽車獨立品牌歐拉,並在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同比下滑4%的整體市場中逆勢上揚。

不止是搶佔「河流入口」,甚至於對於「河床」本身,長城汽車也在竭盡開發。

2019年4月,長城汽車攜手移遠通信、中國聯通、Qualcomm Incorporated等展開5G戰略合作,將5G和LTE-V2X技術引入長城汽車未來車型中。7月,完成行業首例45度旋轉式高速疊片的開發與導入,並於當年將首批疊片電池成功交付。

2020年7月,長城汽車一舉推出了全球化高智能模塊化技術平臺「檸檬」、全球化智能專業越野平臺「坦克」,以及面向未來出行的智能系統「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平臺,意圖全面提升旗下品牌車型的規模化、智能化水平。

再到今年11月,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動力總成正式下線,其中包含全球首款橫置9速溼式雙離合變速器、入選「中國心」2020年度十佳發動機名單的4N20發動機以及新一代三合一電驅動系統。

一邊是借歐拉練手新能源,另一邊則是錘鍊內功,不斷提升其在智能物聯網、自動駕駛等領域的技術內驅力,雖然長城汽車在燃油車市場有著「王者」般的超然地位,但對於當前略顯擁擠的新能源車賽道仍然有著自己的想法。

「202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30萬輛,遠超行業預期。」工信部官員預測。而這個數字顯然只是個開始,對於長城汽車的「新能源」之路來說自然也是如此。

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機遇發現者」

時至今日,汽車已成為產業鏈高度全球化的一個縮影,而2020年則是全球產業鏈重構的時間窗口期。

對此,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有著極為清晰的認識:「全球化是中國汽車企業的唯一出路。隨著5G和人工智慧的到來,長城汽車在新科技方面的創新優勢將更加突出,這也將更有利於提升長城汽車的全球競爭實力。」

事實上,長城汽車早已開始的全球化布局有著「分進合擊」的路線圖指引,並在2020年匯成新的產業版圖。

首先是從品牌層面布局全球市場。

早在2017年,長城汽車以中國豪華SUV領導者「WEY」為主打品牌亮相法蘭克福車展,技驚四座。當年即被德國《焦點》(FOCUS)周刊評選為法蘭克福車展最成功的五款車型之一,為中國豪華品牌贏得全球市場的一席之地。

2019年二度參展法蘭克福車展的WEY品牌還發布了全新的國際化戰略布局,旗下VV7、PHEV等車型更是深度彰顯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積累,為快速切入全球化新能源汽車發展快車道鋪路。

其次是從零部件市場構築全產業鏈支撐全球化戰略落地。

長城汽車向世界展示中國汽車製造與智造的水平不僅僅體現在整車上,更是體現在零部件產品上。

在法蘭克福車展上,長城控股集團旗下零部件企業合體出徵,蜂巢易創、蜂巢能源、曼德電子電器和諾博汽車系統攜一系列頂尖技術創新成果參展,更深層次上顯示了中國車企的「硬實力」。

種種跡象表明,2020年的全球產業鏈重構機遇之下,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將形成一次重大變革,中國汽車業或將在汽車零部件核心產業鏈實現加速突破,而長城汽車顯然早已有所準備。

第三是從海外布局整車生產基地到建立全球化生產體系。

僅僅在11月,長城汽車就正式獲得泰國羅勇工廠所有權,同時俄羅斯發動機工廠正式奠基,前者將被打造成為全球標準的智能工廠,有望於2021年一季度投產,助力長城汽車發力泰國和東協市場;後者是規劃年產8萬臺的發動機廠,又為其布局全球供應鏈邁出了堅實的的一步。

目前,長城汽車已形成國內九大生產整車基地和國際三大海外生產基地及五大KD工廠全球化生產體系。

此外,隨著全球化產品的布局,長城汽車未來將在俄羅斯、澳大利亞、南非等市場導入長城汽車全新一代的產品。在全球化市場中不斷取得的認可,也讓長城汽車在國內的品牌塑形更添「份量」。

全球化布局提速的同時,長城汽車數位化變革也正在邁向新階段。

公告顯示,長城汽車計劃發行可轉換公司債券,募集資金80億元,擬投資新車型研發以及汽車數位化研發。太平洋證券分析師白宇分析認為此舉將「有效利用資本助力轉型,提升產品矩陣的豐富度以及智能化水平」。

無論是植根傳統汽車賽道,還是在新能源汽車市場定向突破,長城汽車正以其全產業鏈布局的核心優勢穩步提升盈利與抗風險能力,進而在全球市場闖出中國車企的「光榮與夢想」。

相關焦點

  • 中信證券:長城汽車(02333)全球化布局,出口總量穩步增長
    公司 中信證券:長城汽車(02333)全球化布局,出口總量穩步增長 2020年3月18日 09:01:21
  • 長城汽車全球化發展勢不可擋,市場佔有率才是王道
    這是長城汽車的新版企業文化。熟悉汽車的朋友都知道,長城汽車是國內汽車行業龍頭,其生產的哈弗SUV連續十年蟬聯國內銷量第一,皮卡產品連續22年蟬聯國內和國際出口冠軍。為何在上升期,宣布煥新企業文化?這21個字文化有何用意? 事情要從一個星期前說起。11月16日,長城汽車全新企業文化於網端發布。
  • 市值突破2000億的背後:「生死自問」之下,長城汽車做對了什麼?
    但看過足夠多故事的資本市場,垂青長城汽車主要還是看到了既有的結果和可持續增長的邏輯。從基本面來看,長城汽車今年的銷量規模和結構都實現了升級,這也映證了長城汽車在過去兩年戰略轉型的正確性。而今年,長城汽車的轉型進一步深入到企業基因,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進化。如果說資本正在尋找傳統車企中的「特斯拉」,長城汽車或許是最好的選手。
  • 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孟祥軍:加快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
    據悉,「檸檬」「坦克」兩大平臺是長城汽車整合了全球的優質資源、研發投入超200億元、面向全球市場的智能化和模塊化車型平臺;「咖啡智能」是長城汽車整車智能化品牌,涵蓋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和智能電子電氣架構,是面向未來出行的智能系統,也是驅動長城汽車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的數字引擎。  「公司將堅定不移地穩步推進科技研發和創新,繼續加強全球化研產供銷布局,全面提升抗風險能力。」孟祥軍說。
  • 市值突破2800億的背後:「生死自問」之下,長城汽車做對了什麼?
    但看過足夠多故事的資本市場,垂青長城汽車主要還是看到了既有的結果和可持續增長的邏輯。從基本面來看,長城汽車今年的銷量規模和結構都實現了升級,這也映證了長城汽車在過去兩年戰略轉型的正確性。而今年,長城汽車的轉型進一步深入到企業基因,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進化。如果說資本正在尋找傳統車企中的「特斯拉」,長城汽車或許是最好的選手。
  • 長城汽車突破2000億元市值背後 轉型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決心與信心
    在新興技術快速發展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長城在平臺化的布局有望佔據未來市場競爭的先機。「軟體定義汽車」大潮下,長城汽車除了在今年9月宣布與騰訊、仙豆智能圍繞生態車聯網、自動駕駛等前沿科技展開新合作外,旗下毫末智行向外界展示了當前的業務布局及進展。智能化領域的大步快步,並未打亂長城在關鍵零部件技術上的研發節奏。
  • 寒冬之下,長城汽車以全球化戰略思維開創車市新紅利
    面對漸趨升級的消費者需求,長城汽車品牌結構進一步優化,皮卡系列、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佔比增加,銷量增長點更趨多元化。從技術到品牌,用全球化戰略思維推進「新四化」變革長城汽車旗下哈弗、長城皮卡等品牌和車系能夠取得目前的成績,不僅僅是趕上了市場紅利和政策因素,更多源於對汽車前瞻性的技術思考與實踐。早些年,長城汽車的發展思路就已經趨向全球化,開始構建以全球車為核心的研發體系。
  • 市值破2000億 背後是長城汽車高瞻遠矚的布局
    長城汽車市值飛升,同樣離不開其領導者魏建軍的高瞻遠矚與強勢布局。今年以來,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拋出了"長城汽挺得過明年嗎"的生死思辨,此後大刀闊斧的轉型改革呼之欲出。11月16日,長城汽車在一場線上發布會上公布了全新的企業文化——"綠智潮玩嗨世界"(使命願景)、"廉信創變共分享"(核心價值觀)、"每天進步一點點"(企業精神)。短短21個字,使長城汽車從裡到外煥然一新,成為了市值猛增的重要推動力。而長城汽車不斷加速的全球化戰略布局,也使資本市場持續給出正面的回應。
  • 全球化戰略之下 長城汽車靠什麼突破了2000億市值?
    此外,多家券商近幾個月來對長城汽車給予「強推」評級,在這背後,也是長城汽車未來兩年全新產品周期疊加內生變化強勁,以及轉型變革帶來的強大內驅力。今年前11個月,長城汽車累計銷量達96.15萬輛,已完成全年銷量目標的94%,全年有望超額完成目標。
  • 汽車世界:全球化布局再落重要一子,長城汽車首度亮相德裡車展
    摥慨溮鰄墕浺鞤楷殫僂鑌秥狡逇讟虺濭霿裬酅鬭懴黲瓍醫猝訉顟踇紲鱈驥姳蝱勧騂鵽紜焴嚙薴鈿弎囍悶鼯蠐啕搱孿作為中國品牌SUV領軍者的長城汽車選擇在2020年2月5日開幕的印度德裡國際車展上以包下一個展館的形式參展,並且發布兩款首發概念車及純電動車平臺等一系列技術成果,除了顯示出長城汽車的核心研發實力外,也體現了長城汽車對於印度市場的重視。
  • 做足「全球化」文章,長城汽車王鳳英再為行業「支招」
    「一些優秀的中國汽車品牌在技術研發、產品品質、體系能力等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已經具備相當的實力來開拓國際市場,多家中國車企紛紛以全球化構想推進戰略和產品,全球化布局大大加速……對於汽車企業而言,『走出去』是其應對激烈競爭、迎接汽車『新四化』的迫切需求。」
  • 崢嶸歲月俱往矣 長城汽車以全球化開啟下一個三十年
    7月,長城汽車迎來三十周年慶生,可偏偏捆綁上了「命懸一線」、「挺得過明年嗎?」這些讓人倍感焦慮的詞彙,並將長城汽車推上熱搜。在不久前刷屏的微電影《長城汽車挺得過明年嗎?》中,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也稱:「未來會怎樣?依我看,命懸一線!」 都說「三十而立」,可早已立住的長城汽車怎麼還會如此焦慮呢?
  • 魏建軍30年深耕聚力 長城華麗蛻變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
    核心提示:7月20日,「科技長城 創變未來」長城汽車技術品牌發布會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召開。長城汽車重磅發布「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以深厚技術積澱、前瞻技術布局和創新技術理念,正式宣告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的目標邁進!7月20日,「科技長城 創變未來」長城汽車技術品牌發布會在保定哈弗技術中心召開。
  • 模塑科技連續多日漲停 與特斯拉合作開展全球化布局
    近期,模塑科技被列入特斯拉概念股範疇,有媒體對外報導稱,「模塑科技000700是特斯拉最大的預期差受益公司。今年9月(即2019年9月),模塑科技位於北美的工廠和特斯拉籤約,特斯拉ModelY的相關配套產品由模塑提供。」模塑科技解釋稱,該文章正逢國產Model3降價,因此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產生了較大影響。
  • 全球化戰略可期 市值2000億元的長城汽車要做什麼?
    股價一路飆升的長城汽車,市值也跨越了2000億元。今年4月以來,長城汽車股價一路走高,成功攀上2011以來長城汽車市值歷史最高點,以實力證明了資本市場對長城汽車的認可。股價飆升背後,長城汽車近幾個月來轉型變革之舉的作用不可小覷。
  • 走,出海去丨李瑞峰解讀長城全球化新航道,在海外為海外
    目前,長城汽車全球發展迅速,已經形成了「七國十地」的全球化研發格局和「11+5」的全球化生產布局,並在海外60多個國家建立了500餘家優質經銷網絡,產品遍布全球各個角落。2019年,在俄羅斯市場,長城汽車海外首個全工藝整車工廠—俄羅斯圖拉工廠正式建成投產,2020年,長城汽車相繼收購印度塔裡崗工廠、泰國羅勇府工廠,正在印度市場以及東協市場進行布局。用李瑞峰的話說,「全球化戰略是長城汽車長期以來所聚焦的戰略之一,全球化是汽車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汽車發展的唯一出路。」
  • 長城汽車:以新形象逐鹿世界汽車舞臺
    2020年年初以來,新冠肺炎疫情不斷衝擊全球市場,汽車市場受到的不利影響尤為明顯。在此背景之下,長城汽車不斷變革適應新情況,堅定推進全球化戰略,克服各種不利局面,逆勢塑造中國汽車品牌新形象。在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轉型目標的引領下,長城汽車全球化發展形成了「12+5」的全球生產布局和「七國十地」的研發布局。同時,長城炮開啟全球銷售,打造中國皮卡新名片;哈弗品牌加快全球布局,進一步完善中東市場業務板塊。
  • 現代汽車全球化成敗得失
    發布時間:2020年2月21日摘要:國內汽車行業進入平臺期,車企紛紛尋求海外機會,積極進行全球化布局,如長城汽車在俄羅斯建廠,並收購了通用汽車在印度和泰國的工廠;吉利汽車通過併購整合沃爾沃、寶騰等進行全球化;上汽集團2019年出口和海外銷量達到35萬輛,創下新高,MG品牌在海外表現亮眼
  • 「科技大咖」揭秘長城汽車「智」勝秘笈
    出道後,專家天團圍繞各自深耕的技術領域,以線上專訪的形式,分享長城汽車近年來在整車造型設計、動力總成、智能化、新能源領域的研發成果,解讀「檸檬、坦克、咖啡智能」三大技術品牌具備的領先實力,展望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趨勢以及長城汽車的規劃布局。
  • 深度|同比大增26% 長城汽車的驅動力是什麼?
    從這個銷量佔比角度看,長城汽車整個品牌勢能上已經處於中國品牌絕對領先的優勢。此前,有品牌營銷人士說,中國汽車品牌的品牌力從擺脫性價比開始。換句話說,品牌向上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單車平均售價的提升。 除單車平均售價領先以外,長城汽車旗下產品的定位精準,極具排他性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