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期市場震蕩加大,您的回撤控制策略是怎樣的?
歸凱:我們的選股至少是基於3-5年以上的維度出發,持有的公司也都是高質量的公司,所以在投資邏輯沒有變化的情況下,我們還是會堅定持有,而往往優秀的公司回撤相對是可控的;第二呢,我們建持倉上適度均衡,不賭方向,這樣會防止單一板塊的系統性風險;另外我們會根據市場動態調整,比如近期針對經濟復甦我們也做了微調,但是調整和加倉的對象,除了經濟復甦的短期因素外,還是有自身中長期成長邏輯的個股;最後我們還是會動態審視持倉標的,如果不符合我們對中長期收益率要求,我們也會兌現部分收益。
2、近期順周期概念很火熱,您對順周期行情如何看?
歸凱:全球經濟下半年以來在復甦,中國經濟最早從疫情中走出來,順周期還是有一定基本面支撐的,至少從現在往後看明年上半年經濟復甦趨勢比較明確,近一個季度市場對整體經濟恢復預期已經有較大體現,後續的持續性有賴於明年上半年之後是否有強勁復甦,但畢竟大病初癒,可能還需要觀察一段時間。
3、如何看近兩年基金淨值大幅好於股市?
歸凱:過去經濟屬於高增長,行業內二三線公司都有發展機會,經濟放緩之後我們發現相同行業的不同企業之間也出現了巨大分化,很多領域都出現了市場份額的迅速集中,機構投資者往往對行業的變化以及這些行業龍頭的把握更好;同時我們推進註冊制之後上市企業容量也在加大,選擇具備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難度增加,機構的專業研究能力也就凸顯出來。我們認為在這兩個趨勢持續演進的過程中,未來優秀的公募基金持續好於市場的情況會長期出現。
4、權益基金收益率預期要調整嗎?哪些細分領域更值得投資?
歸凱:過去兩年公募的超額收益很高,再期望持續的高收益不太合理;但剛才我們說的總量到結構上的變化,這也會反應在股市上,未來市場大多數時候結構性的行情會成為常態;展望明年,對市場並不是特別悲觀,首先企業盈利還是有不錯的增長,非銀企業的淨利潤增速超過20%,稍微不利的條件就是流動性會逐步回歸穩健,但仍然不會大幅收縮,所以不會像18年,當時在經歷整體去槓桿且上市公司盈利下滑,然後和11年當時的滯漲也有較大區別,可能投資環境不會像當時那麼惡劣。但的確有些資產估值相對偏高,無論是順周期還是成長,後面還是要靠業績兌現,如果有超預期的兌現可能還會有比較好的表現,不然也會有較大壓力,總之分化會是常態。
明年看好的方向一個是先進製造業,它們首先受益於經濟復甦,特別是國內公司在疫情中進入了新的供應鏈體系,而此輪製造業復甦同時又伴隨著技術升級,形成了較強的向上力量;另外包括科技裡的網際網路、企業級軟體、汽車智能化;消費當中的可選消費中的部分行業;以及醫藥當中的醫療器械和服務我們依然看好它們明年的表現。
5、成長主題未來的機會在哪裡?
歸凱:站在任何一個時點,都有未來5年漲 5-10倍的公司,比如15年牛市高點以來一些白酒和醫藥公司也都有巨大漲幅,所以更多還是自下而上選股,只要仔細研究都會有機會,我們剛才所說的看好的一些細分領域還是有機會的。
6、海外市場 vs A股市場
歸凱:歐美主要經濟體已經在逐步緩慢復甦,但具體節奏依然還是要看海外疫情控制的節奏。與此同時海外寬鬆的流動性還是會保持,在這種情況下往往市場不會有太大風險,我們也看到納斯達克等海外市場在近期持續創出新高,同時流動性寬鬆也會外溢,而經濟恢復速度更快的中國有具有更好的盈利增長,導致國內資產也有相對的比較優勢,對A股市場總體上來說還是偏正面的。
7、核心成長建倉情況?150億是否有規模壓力?
歸凱:核心成長目前正在建倉中,我們的投資個股選擇標準都是基於5-10年維度,選擇的也都是最優秀的公司,不做行業上的輪動,換手率比較低,所以這個規模並沒有對我們的管理構成太大的挑戰。
8、把握結構性行情的關鍵是什麼?
歸凱:還是不同行業趨勢下的比較過程,包括商業模式、行業特點、景氣度趨勢、成長性、估值等多維度的比較;最好的選擇既有長期邏輯也有短期邊際變化的個股,能否找到這樣個股,往往是抓住結構性行情的關鍵。
(文章來源:嘉實基金)
(責任編輯:DF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