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家基金公司都有自己的旗艦產品,而作為基金公司的門面,基金公司在給旗艦產品選擇管理人時,也是慎之又慎,希望在基金經理的管理下可以穩健的「牛」下去。
順著這個思路來翻看各家公司的旗艦產品,發現了第一批封閉式基金(如今轉為開放式基金)中,復權累計收益超過30倍的嘉實泰和。
作為嘉實基金的第一隻基金,嘉實泰和在2014年4月4日轉為開放式基金,基金淨值重歸1元面值。此前15年的封閉期內取得的收益高達926.78%,超越了同期上證綜指漲幅856.7個百分點。截至今年3月13日,該基金轉為開放式基金後又獲得了241%的收益,超越同類平均126個百分點,位居行業前10%;疊加15年封閉期業績(926.78%),嘉實泰和目前復權累計淨值漲幅已高達3401.30%,全市場排名第一。(數據來源:wind)
嘉實泰和眼下的基金經理為歸凱。公開資料顯示,在轉為開放式基金以來的近6年裡,歸凱管理時間超過了4年,足以顯示嘉實基金對其的信任。
嘉實為何選擇歸凱來掌舵這隻具有特別意義的產品?
首先看業績,在這四年裡(2016年3月10日-2020年3月13日),嘉實泰和的累計收益為92.61%,在1323隻同類基金中排名109名。(數據來源:東方財富choice)
其二看投資特點,我們驚訝的發現嘉實泰和自歸凱管理以來的換手率,全在150%以下,這說明了歸凱的投資風格以長期持股的價值投資為主。
在上述兩點的基礎上,又去翻看歸凱的既往從業經歷。
資料顯示,雖然他在接手嘉實泰和之前沒有公募基金的管理經驗,但是實際上他有著近14年的投研經驗。2006年起,歸凱擔任國都證券研究員,2010-2013年任國都證券自營部股票投資經理,2014年加入嘉實基金,先後任機構投資部QFII專戶投資經理、股票投資部GARP投資組合基金經理、嘉實基金成長投資策略組投資總監,目前管理嘉實泰和、嘉實新興產業和嘉實增長三隻基金。
顯然,這是一位值得挖掘的基金經理。由此,聯繫嘉實基金,最終和歸凱有了如下對話。
問:疫情之下,美股下跌,大家都很關心A股,如何看待影響?
歸凱:首先,疫情對全球的經濟層面造成了短期衝擊;另外,大家可能更要關心的是在經濟層面的衝擊會不會有向金融體系擴散的風險。但是我覺得目前在金融體系還處於流動性層面,可能還沒到信用層面的因素。現在暫時還看不到整個疫情在金融體系造成持續的恐慌發酵的場面,還需要觀察。
回到國內,首先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還是處於一個相對比較低的水平。要是估值沒有那麼多泡沫的話,指數層面很難下跌。疫情層面,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了比較有效的控制。流動性角度,整體還是維持一個較為寬鬆的狀態。另外中國目前的政策迴旋空間比較大,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我們迴旋的餘地比較大。
另外疫情本身對上市公司估值這個角度,一個公司價值的評估最科學還是用DCF(現金流折現),上市公司當年的利潤,或者當年的現金流,佔公司價值的比重是非常小的。投資看的是未來,並不是看今年業績,從這個角度來講,我覺得更多是一種對風險偏好的影響。
問:具體到2020年或更長時間維度的市場,機會和風險在哪裡?
歸凱:首先年內,總體還是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2019年年初到目前,股市上漲延續了同一個邏輯,流動性寬鬆+風險偏好改善。目前流動性寬鬆還是在持續,但冠狀疫情可能打破了風險偏好。總體我們覺得雖然指數層面機會不大,在結構上機會仍然是比較多的。
中長期層面,我對市場肯定是更加樂觀的,中國從中期維度看,面臨優質資產荒的局面,整個中國居民的大類資產,未來也面臨重新配置,向股票市場傾斜的過程。另外整個A股的機構化還是不斷的在加強。另外雖然經濟增速在下行,但逐步進入一個高質量發展的階段,各個行業的一些主要的龍頭公司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經營的競爭力包括市場份額都在向他們集中。
問:你是屬於什麼類型的投資者?
歸凱:我覺得我是一個成長風格的價值投資者。我把投資者分為幾類,一類靠做交易的,靠股價的波動來做投資;一類是做深度價值,覺得很便宜了就買;一類價值趨勢投資,看的是產業趨勢景氣度;而我覺得我是屬於長期的價值成長,我想投資未來可以成為偉大公司的公司。
問:作為成長組投資總監,你的選股邏輯是什麼?長、中、短期的操作思路是怎樣的?
歸凱:就是立足長期,尋找能夠持續提升內在價值的好公司、好生意。用通俗的話說,投資我首先投的是成長,我關注的是公司長期能不能長大,其次長大之後能不能立得住。要想判斷一個公司長期的因素,首先要對影響公司股價的長期因素和中短期因素都有哪些有一個認知。除了我們平時關注的企業家精神,優秀的團隊,好的治理結構,大的行業空間之外,我覺得決定一個公司能否長期做大的核心因素,就是看它的商業模式,中短期因素更多是行業景氣周期的問題,包括產業政策,整體的流動性、宏觀環境,甚至包括公司的股價訴求等等,長期我覺得還是比較看重商業模式。因為巴菲特也說過,相比於優秀的管理層,好的商業模式可能是更重要的。
關於長、中、短期的操作思路,我是這樣想的,首先我覺得投資,中長期大方向要看對,另外投資上要長短兼顧,一些長期看非常優質的公司,有時候不知道短期收益怎麼樣,但長期空間非常誘人,屬於戰略性資產。
好的商業模式,能具備偉大公司潛力的企業,畢竟稀缺。平庸的公司,一般的公司,更多是階段性的投資機會,把戰略性資產和戰術性資產結合起來做,這樣長期不會輸,短期能跟得上這個市場的節奏。
另外,投資還要看長做短,要在長期看好的基礎上尋找短期積極正向的變化,哪怕戰術性資產也是,起碼基本面沒硬傷,我們從行業景氣方面,從公司治理層面尋找投資機會,而不是說投機。
問:你是怎麼控制回撤的?
歸凱:除非有系統性風險,像2015年股災,或者2008年次貸危機,倉位要做控制。如果是一般性的短期市場波動,或者風格變化,我一般不大做倉位上的擇時,更多是通過持倉結構調整來應對市場風格的變化。
控制回撤,首先要看重公司質地,市場發生風險事件的時候,好公司是抗跌的。另外在持倉結構上,適度的均衡,我們投資不能說去賭博,孤注一擲,這種短期效果很好,但是一旦回撤起來風險是巨大的。第三個控制回撤方法我覺得還是要非常關注公司的,包括治理結構,包括財報的質量,包括管理層的言行是不是一致,有沒有什麼負面輿情,因為歷史上這些問題的公司,很多都有暴雷的風險。
問:怎樣特點的客戶匹配您的投資風格?
歸凱:我覺得我的風格是相對均衡,也相對全面。所以我覺得最好能願意長期投資的,如果他覺得15%、20%的複合回報,就很不錯,那就適合我投資我的基金。如果要爆發式的掙錢,可能就不太適合。
巴菲特說,價值投資要選擇長長的坡道和厚厚的雪,其實對於選擇基金管理人何嘗又不是如此呢?
一個追求長期價值增長的投資者,運用投資中最有效的長期策略,在價值觀和方法論都正確的前提下,言行一致的表現在投資中,最終的結果大概率不會很差。何況,歸凱在過去4年多的公募市場中,已經用歷史業績表現收穫了信任。
或可能是因為在公募中任期時間不長,抑或是由於這種追求長時間15%回報的收益不具有爆發性,歸凱並沒有被更多的持有人認識到。
就像歸凱說的那樣,他給自己定的追求目標是,長期的年化收益在15%甚至以上。如果可以做到,雖然短期或許並不特別顯眼,但長期一定是非常可觀的收益,是可以不斷為持有人帶來豐厚回報的投資。
這樣的基金管理人,才是公募基金的基石。
過去的數據證明,產品業績好不等於客戶賺錢多,對於好產品要敢於長期持有,但現實中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從而錯失了機會。
4月1日起,由歸凱親自擔綱的嘉實瑞和兩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即將全面發售,只發3天!!!基金代碼009137。這隻新基金將採用浮動管理費制度,與投資者利益捆綁的同時,還設置兩年持有期,力爭將產品好業績好轉化為客戶真實回報。
2年封閉對於投資者來說,可以幫助克服追漲殺跌、申贖更多受市場情緒影響等投資誤區,做到對優質基金資產的長期持有;
對基金經理而言,因為封閉期內沒有申贖幹擾,基金經理可以將更多精力用於投資,而且由於周期長,投資布局更為從容、策略能夠得到有效執行。
如果認同歸凱的投資理念,想要一起做時間的朋友,在長跑中勝出的投資者可適當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