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心服口服,亞投行的五年這樣走過——專訪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2021-01-19 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5日電題:讓人心服口服,亞投行的五年這樣走過——專訪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新華社記者劉紅霞、於佳欣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1月16日迎來開業運營五周年。作為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5年來亞投行的朋友圈越來越大,由57個創始成員發展到來自六大洲的103個成員,並實現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全滿貫」。

從被潑冷水到廣受認可,亞投行這5年做了什麼?新起點上,亞投行打算怎麼幹?隆冬臘月,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與新華社記者面對面,接受獨家訪談。

(小標題)不管股份多少、投票權多少,有事大家商量

北京,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亞投行總部大樓格外引人注目。從四周繞看,大樓酷似一把「魯班鎖」;從高空俯瞰,大樓又好像一個「中國結」。不論是「魯班鎖」,還是「中國結」,都蘊含著「在一起」的意味。

亞投行,正是這樣一個讓越來越多成員「在一起」的大家庭:2016年開業運營時,成員數量為57,接下來的4年,這一數據逐年增加到84、93、102、103,成為成員數量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多邊開發銀行。

「開始的時候,有些國家有疑慮,中國是大股東,會不會不遵循國際原則?會不會一家說了算?」剛坐定不久,金立群說,很快大家就發現,這是家真正意義上的國際機構。

「不管你股份多少、投票權多少,有事大家商量。」他說,中國是亞投行的最大股東,但中方從一開始就堅定支持亞投行按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和原則運作,成立亞投行不是對國際經濟秩序推倒重來,而是完善改進。「亞投行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公信力和負責任大國擔當。」

(小標題)創新運營管理,絕對不允許腐敗

1月16日不僅是亞投行開業運營五周年的紀念日,也是金立群正式開啟第二個行長任期的日子。

訪談中,金立群多次提到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兄弟單位」。實際上,幾十年職業生涯裡,金立群與國際機構交道頗深。他既擔任過世行中國副執行董事,也當過亞行首個中國籍副行長。

在他看來,與世行、亞行等一樣,亞投行也在多邊開發銀行的「基因群」裡,有著許多共同之處,亞投行的持續健康發展靠的就是先進過硬的制度。與此同時,作為21世紀成立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亞投行又有不少與眾不同之處。

他提到,亞投行建立起了問責制,明確董事會和管理層的各自分工,行長對董事會負責。「換句話說,如果管理上出了問題,行長是要負責的。」

另外,與一些國際機構不同,無論是不是亞投行成員,都可以參與亞投行的相關國際採購競標。

通過一筆筆融資、一個個項目、一項項制度,亞投行獲得國際社會廣泛認可,接連斬獲標準普爾、穆迪、惠譽三家國際評級機構的最高信用評級,並得到巴塞爾銀行監管委員會的零風險權重認定。

「我說過,3A評級不是終身制,幹得不好隨時可能被降級。」金立群說,5年來的成績給了我們前行的信心,但我們絲毫不能沾沾自喜。

「很重要的一點是,亞投行絕對不允許腐敗。」他補充道,亞投行建立起嚴格的內部審計系統,確保成員納稅人的錢花得其所,發揮更好效益。

(小標題)大門永遠敞開

隨著成員數量破百,外界很關注,美國、日本等國是否會加入?

「亞投行的大門永遠敞開。」金立群重申這條自機構成立以來就遵循的原則。他說,主權國家加不加入亞投行,首先要看自己的意願和決定;如果選擇加入,那就要按照亞投行的規矩辦事。

在他看來,亞投行的成員數量還會增加,但速度不會像以前那麼快;不管美國和日本有沒有加入,亞投行與美國和日本的機構合作都不會受影響。

「紐約梅隆銀行、高盛集團、摩根大通等美國金融機構跟我們都有很密切的合作,其中,高盛是亞投行首發全球美元債的主承銷商。」金立群說,日本的野村證券也是亞投行的債券承銷商。

(小標題)以高標準投資「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讓世界經濟陷入衰退。後疫情時期,世界經濟要實現綠色復甦,基礎設施不可或缺。亞投行在這方面,恰恰積累了許多有益經驗。

過去5年,亞投行累計批准貸款額超過220億美元、累計批准項目108個。金立群認為,基礎設施發展格局將發生重要變化,亞投行將以高標準聚焦建設面向未來的綠色、數字、社會基礎設施。

在他看來,「面向未來的基礎設施」意味著既能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又不對環境生態「留腳印」,是與數位技術等融合推進的基礎設施。

金立群認為,亞洲乃至全球的基礎設施投資缺口依然很大,亞投行將積極動員私營資本參與,與各方攜手推動世界經濟綠色復甦。「我們的目標是,到2030年,私營部門融資佔亞投行批准融資中的比重達到50%。」

(小標題)@年輕人,投身開發事業

國際機構招聘員工通常只考慮從機構成員中招募。亞投行不一樣。金立群告訴記者,亞投行現有327名員工,來自55個國家,其中一些員工就來自非成員國家。「我們的原則是量才錄用,不論國籍。」

訪談中,金立群向廣大年輕人發出誠摯邀請:「歡迎報考亞投行。」

加入亞投行需要哪些條件?金立群說,除了有學歷方面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專業是否對口。不過他也透露,亞投行對人才的需求面非常廣,交通、能源、金融、法律等方面都需要優秀人才。

「我們的原則是寧缺毋濫。」他說,同時我們可以保證,亞投行對所有求職者都一視同仁、公平對待,希望廣大年輕人熱心於開發事業、投身於開發事業。(完)

相關焦點

  • 5歲了,亞投行這樣走過……
    1月16日亞投行首個由中國倡建的多邊開發銀行迎來開業五周年這是亞投行總部大樓內景和慶祝正式開業五周年裝飾(1月13日攝)。新華社記者 李鑫 攝創設五年成員從57個增長到103個投資項目累計108個投資金額達220.2億美元實現三家國際評級機構最高信用評級「全滿貫」收穫越來越多的國際「信任票」2020年7月28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
  • 創設五年,亞投行的這份成績單令人矚目
    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並為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  五年來,這家由中國倡議設立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如何「點石成金」?何以朋友圈越來越大?未來又將「投」向何方?
  • 金立群:亞投行要建設綠色、乾淨的基礎設施
    這個68歲的男人就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第一任行長——金立群。由於中國政府是這家銀行的最大股東,華盛頓、東京等地的政策制定者們都在質疑:中國是否打算用這家銀行取代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下文分別將兩者簡稱為「世行」和「亞行」——觀察者網注)等該領域內長期以來一直發揮重要影響力的機構並在亞洲地區追求自己的地緣政治利益呢?金立群說,亞投行是一家獨立運營的金融機構。
  • 亞投行在戰「疫」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這場戰役中,亞投行與東道國中國守望相助,同心併力,作出自己的貢獻。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亞投行在支持中國的聲明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所有人都將中國當作自己的家。在當前的艱難時刻,我們與你們同在。」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投行和全體員工願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我們準備盡我們所能提供幫助,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副行長安周奇也表示:「亞投行非常想為中國出一份力。」
  • 亞投行打造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
    1月16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業五周年紀念日。作為亞洲第一個專注於基礎設施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開業五年來,亞投行已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朋友圈不斷擴容,亞投行正沿著一條新型合作模式穩步前進。
  • 從倡議到正式開業836天 亞投行籌建大事記
    各方就《籌建亞投行備忘錄(草案)》終稿達成共識,並確定了創始成員國關心的一些亞投行核心要素。  6.        2014年10月24日上午,21個亞投行首批意向創始成員國的財長和授權代表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籤署《籌建亞投行備忘錄》。備忘錄的籤署標誌著各方共同決定成立亞投行,並將加快推進亞投行法律協議的磋商進程。
  • 碳中和+|亞投行:綠色基礎設施是未來投資重點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很多發展中國家的能源結構中,火力發電長期是最主要能源來源,成本也最低。 亞投行成員日趨關注和致力應對和減低氣候變化的影響,並為本身的環境問題尋找解決方案。 亞投行尊重各成員的自主發展道路,亞投行資金是支持其成員經濟發展投資的一個部分。 亞投行將把有限的資金用於支持這些國家清潔能源、節能增效和應對氣候變化,並動員私人資本參與綠色項目,幫助成員加快向低碳經濟轉型。
  • 亞投行新動向:2019年亞洲基建項目融資工作穩步推進
    (圖片來源於:BBC中文網) 2月13日,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接受媒體專訪稱,亞投行預計2019年再批准
  • 亞投行:疫情暴露經濟鏈脆弱 數字科技將扮演重角色
    原標題:【金融論壇】亞投行:疫情暴露經濟鏈脆弱,數字科技將扮演重角色   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令很多企業面對困難,並令金融機構遇上重大挑戰
  • 關注丨亞投行拒絕為煤炭融資,對中資金融機構有何啟示?
    11月1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參加「亞洲和能源的未來」圓桌討論環節時透露,亞投行考慮明年調整其能源戰略。他此前已經宣布,亞投行不會為任何火電廠或涉煤項目提供資金。金立群表示,亞投行致力於引導發展中國家邁向零碳經濟,這也是亞投行的國際責任。亞投行2017年制定的能源戰略並未將涉煤項目排除在融資範圍內。
  • 亞投行宣布撤銷對煤炭的投資,中資金融機構如何選擇成為一個難題
    中資金融機構如何選擇?‍對於亞投行拒絕為煤炭投資這一計劃,中資金融機構如何選擇成為一個難題,中資要不要跟進、何時跟進,還是需要根據國情的發展。 現在煤炭的佔比還很大,短時間內大面積的撤出煤炭貿易顯然是不可能的。那只能慢慢減少這其中的佔比。2019年,國家發改委等多部委聯合印發《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年版)》,裡面就有關於煤炭清潔利用的描述。
  • 最新:亞投行批准向菲律賓提供53億元貸款!此前助力多國恢復經濟
    有了亞投行的貸款資助,菲律賓也許可以緩和一下經濟壓力。值得注意的是,自今年以來,亞投行曾多次提供貸款幫助國家度過此次的危機。據報導,亞投行先後分別給印尼、印度、孟加拉國等提供貸款,金額分別為10億美元、5億美元、2.5億美元,來助這些國家應對此次新冠疫情,並推動經濟的復甦。亞投行為何多次向有困難的國家提供援助呢?
  • 境外媒體關注:習近平指明亞投行發展新方向
    中國將繼續同各成員一道支持亞投行、辦好亞投行,為國際社會應對風險挑戰、實現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習近平表示,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實踐表明,人類是休戚與共、風雨同舟的命運共同體,唯有相互支持、團結合作才是戰勝危機的人間正道。面對全球疫情衝擊,亞投行行長金立群此前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亞投行快速靈活地響應了各成員應對疫情危機的需求。
  • 創設5年,亞投行成績單令人矚目
    來源:新華社2020年末,隨著鐵鍁揮動,亞投行投資支持的斯裡蘭卡保障房項目破土動工。「在亞投行支持幫助下,『居者有其屋』的美好願景正逐步實現!」斯裡蘭卡城市發展與住房部常務秘書佩雷拉說。圖為1月14日在斯裡蘭卡科倫坡拍攝的亞投行投資支持的斯裡蘭卡保障房項目現場。
  • 亞投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在北京出席全球創業者峰會 (4/8)
    亞投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在北京出席全球創業者峰會8) "← →"翻頁 9月12日,全球創業者峰會在北京舉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爵士
  • 以亞投行為鑑 推動「一帶一路」多邊發展
    2020年6月11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英國財政部前高級部長艾德明爵士(Sir Danny Alexander)在全球化智庫(CCG)發表演講,認為亞投行的成功在于堅定不移秉持高標準、優治理的原則,以及有效汲取和分享合作夥伴的經驗,對推動亞洲乃至世界發展都有著重要影響力。
  • 高國潮:亞投行「承啟內外」
    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預計年底前正式成立。亞投行資深專家代表高國潮出席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投資論壇時指,亞投行是「一帶一路」的最高戰略金融配套,有助提高中國話語權,亦是中國將在二戰以來,首次制定世界經濟規則;若沒有亞投行,「一帶一路」將成為「空中樓閣」。
  • 「地評線」紅辣椒網評:五年時間,亞投行用行動回應期待
    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並為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作為政府間性質的亞洲區域多邊開發機構,亞投行極大促進了亞洲區域建設的互聯互通化和經濟一體化進程,並加強中國及其他亞洲國家和地區的合作。
  • 亞投行副行長:應對全球危機,我們要做四件大事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在鳳凰衛視和鳳凰網主辦、青花汾酒首席贊助的《2020與世界對話·太平洋未來論壇》上做出了令人憂心忡忡的預言。但他隨後也指出了亞投行目前四個重點工作領域,即氣候變化、互聯互通、數字基礎設施、私人基金投入等四個領域。他也期盼能夠在區域內通過理性與合作,在亞洲和其他地區實現可持續的經濟發展目標。
  • 社科院臺研所所長:臺灣可成為亞投行普通成員
    【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臺當局3月31日將參與意向書提交亞投行籌備秘書處後,島內圍繞臺灣以何種形式加入以及是否成為創始成員議論紛紛。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理事長周志懷8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稱,按國際慣例行事,臺灣還難以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但可以成為普通成員。環球時報:您認為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是基於什麼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