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投行在戰「疫」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2020-12-14 環球網

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將於7月28日至29日在總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8日開幕式上致辭。屆時各成員理事和機構管理層將「雲」集一堂,以「互聯互通,面向未來」為主題,就建設更包容和強韌的未來進行交流和討論。今年,亞投行將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迎來開業五周年,在亞投行助力中國與各成員國戰「疫」的故事中,有雪中送炭、與子同袍的溫情,也有同舟共濟、敢作敢為的擔當。亞投行沒有因突如其來的疫情停下前進的步伐,而在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堅定。

見溫情——「中國就是我們的家」

歲末年初,中國打響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阻擊戰。這場戰役中,亞投行與東道國中國守望相助,同心併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疫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亞投行在支持中國的聲明中寫下這樣一段話:「我們所有人都將中國當作自己的家。在當前的艱難時刻,我們與你們同在。」亞投行行長金立群表示:「亞投行和全體員工願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共同抗擊疫情。我們準備盡我們所能提供幫助,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副行長安周奇也表示:「亞投行非常想為中國出一份力。」

「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年2月,亞投行全體員工慷慨解囊,捐贈100萬美元購買物資,用於支持中國的疫情防控工作,表達對東道國的回饋和感謝。通過這筆捐款,亞投行從全球籌集到5.1萬個口罩、4.6萬套防護服、1.7萬件醫用圍裙、2.1萬盒醫用手套……約40噸防疫醫療物資陸續運抵北京和武漢,匯成凜冬裡的汩汩暖流。

金立群行長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道:「我們的員工來自近50個國家,他們有些人以前從沒來過中國,現在在中國安家,工作、生活得非常好,所以他們把北京視為他們的家,把中國視為他們的家。他們也感謝中國政府對亞投行的關心,所以我們願意跟中國政府一起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支援中國「抗疫」,亞投行既有「小溫情」,也有「大手筆」。今年4月,亞投行宣布向中國提供總額為24.85億元人民幣的第一筆緊急援助貸款,用於支持中國採購應急醫療設備和物資,加強可持續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這筆資金為助力中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有力支援。這也是亞投行首次出資支持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次針對成員投資突發公共衛生基礎設施項目。

顯擔當——「全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對於世界而言,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一次公共衛生危機,也帶來了一次經濟衝擊。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測算,亞洲地區經濟今年或出現「人們記憶中的第一次萎縮」。許多新興經濟體面臨資金缺口大、借貸空間小、融資成本高的困難。怎麼解決疫情防控的燃眉之急?如何應對經濟衰退的旦夕之危?成為許多受疫情波及國家的共同呼喚。

「疾風知勁草,歲寒見松柏。」作為國際多邊開發機構中的新生力量、後起之秀,亞投行在全球抗擊疫情中的表現無愧國際社會的期待。正如金立群行長所說:「亞投行秉持推動亞洲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使命,迅速回應成員需要,全力作出自己的貢獻。」

今年4月,為支持成員克服疫情帶來的經濟、財政和公共衛生壓力,亞投行宣布設立「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為成員緊急公共衛生需求提供資金支持,為受到疫情嚴重影響的基礎設施項目及其他生產性領域提供融資。該基金的初始額度為50億美元,隨即很快追加至100億美元。

在短短3個多月的時間裡,亞投行新冠肺炎危機恢復基金下已獲批准的項目達到16個,總金額超59億美元。印度尼西亞、巴基斯坦、印度、菲律賓、哈薩克斯坦、土耳其、喬治亞……危機恢復基金已惠及包括中國在內的12個國家,為各國政府和企業帶來重大利好,也帶來信心和力量。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理事會主席奧孔約-伊維拉說:「亞投行這樣的多邊銀行在支持國家應對新冠疫情挑戰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幫助它們朝著可持續的長期基礎設施發展邁進。」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僅憑一家之力解決不了所有成員的資金需求。亞投行深知團結合作是戰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的道理,與世界銀行、國際金融公司、亞洲開發銀行等多邊金融機構攜手並肩、緊密合作,通過聯合融資、共同出資等方式凝聚合力,共同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疫情衝擊。此外,亞投行還積極提升融資能力和規模,在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首筆30億元人民幣的疫情防控「熊貓債」,得到市場積極反響和踴躍認購。

向未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實踐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肆虐進一步凸顯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性。亞投行是在中國倡導下國際金融合作的產物,也是中國為全球提供的國際公共產品。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要把亞投行打造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亞投行在中國和全球抗疫中的精彩表現正是同舟共濟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體現,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實踐。

在成立後近五年來,亞投行的成員從建立之初的57個增加到102個,從主要集中於亞洲擴展到遍布全球,覆蓋世界人口的79%,佔全球GDP的65%。亞投行在成員數量上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多邊金融機構。自成立以來,亞投行已批准項目達87個,項目總額196億美元,涵蓋24個成員,涉及能源、金融、信息等多個領域。亞投行的業務運營成效和發展前景受到了國際社會充分肯定,已進入一流的國際多邊投資機構序列,多家國際信譽評級機構給予其最高信用評級。亞投行在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中,收穫了亮眼的「成績單」。

當前,疫情的陰翳尚未退散,但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當疫情結束,各國經濟恢復的融資需求將進一步增強,世界也將寄予亞投行更多期待。面對基礎設施領域合作的廣闊前景,與亞洲希望和世界夢想同行的亞投行必將乘風破浪,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更大活力,在「後疫情時代」的世界舞臺上繼續點石成金、創造奇蹟。(作者:鍾仕鋒)

相關焦點

  • 國際社會:中國以實際行動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海外華僑華人將積極行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繼續貢獻力量。」「展現了中國力量和中國精神」「習近平主席專門赴武漢考察疫情防控工作,鼓舞士氣,激勵人心。」巴西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王俊曉表示,「在抗擊疫情的鬥爭中,廣大醫務工作者勇敢逆行、堅守崗位,展現了醫者仁心、救死扶傷的崇高精神。
  • 習近平對亞投行提出四點「新」期望 打造多邊合作新典範
    四個「新」勾勒多邊合作典範 不負使命不負時代 源於中國屬於世界 「解決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出現的矛盾,各國應該努力形成更加包容的全球治理、更加有效的多邊機制、更加積極的區域合作。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 以「和合之道」 助力全球抗疫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再次凸顯了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大同、和合共生,世界各國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  「和合之道」已融入中華民族的歷史基因,也是東方文明的精髓之一。「和合」理念中,「和」是和諧、和平、祥和;「合」是聚合、合作、融合。「和合之道」追求和而不同、平等相待、合作共贏,追求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崇「和衷共濟」、踐行「和合共生」之道,為戰勝全人類的共同挑戰新冠病毒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力量。
  • 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疫」篇章——記習近平主席推動新冠...
    同印度尼西亞總統佐科通電話時,習主席強調:「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全球疫情防控分享經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同各國一道促進全球公共衛生事業發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同納米比亞總統根哥布通電話時,習主席說:「我非常關心當前非洲疫情形勢。」「中方將繼續加大力度,對納米比亞等非洲國家提供抗疫援助,分享防控經驗,加強衛生領域合作,攜手取得抗疫最終勝利。」
  • 有力反制美方霸凌行徑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有力反制美方霸凌行徑 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美國時政網站「政治事實」每年底都會評選美國「年度謊言」。近日,該網站說,今年美國謊言層出不窮,競爭尤其激烈,經過反覆認真比對,「淡化及否認新冠疫情」獲評美國2020年「年度謊言」。
  • 順應時勢,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深入人心
    應對挑戰,時代價值愈發凸顯 習主席深刻指出:「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2020年已至歲尾。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世界距贏得抗疫最終勝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綜合消息:為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信心和動力...
    多國人士熱議習近平主席的講話,贊同講話中提出的重要主張,認為講話為國際社會踐行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注入信心和動力。國際移民組織總幹事安東尼奧·維託裡諾表示,「習近平主席今天重申中國支持多邊主義,這是對聯合國的堅定支持」,中國在加強多邊主義,以及為應對新冠疫情和之後的緊迫問題尋找全球共同解決方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 以國際媒體合作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為全球戰疫提供有力輿論...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國際社會只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中方一直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主動同有關國家和國際組織開展合作,以實際行動維護全球公共衛生安全。而美西方一些政客一再採用「政治化」、「標籤化」、「汙名化」的做法「甩鍋」中國,妄圖掩飾其疫情應對不力、模糊民眾關注焦點、轉移輿論壓力。
  •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國擔當
    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新時代中國外交的一面旗幟。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首次提出者,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積極實踐者和推動者。當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中國的戰「疫」行動展現了負責任大國的大國胸懷和大國擔當,是中國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生動體現。
  • 全球戰疫進一步深化國際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
    原標題:全球戰疫進一步深化國際社會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認同   一場波及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反映出人類命運的休戚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彌足珍貴。恩格斯說:「沒有哪一次重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
  • 中新時評: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疫情無國界,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對人類命運的共同威脅。一時間,中日韓三國共同置身於戰「疫」一線。面對這場來勢洶洶的疫情,唯有團結協作,共同構築命運共同體之基,才是東亞三國戰「疫」的制勝利器。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直言,面對疫情挑戰,要團結、團結還是團結。在地緣相近,經濟、人文交流密切的東亞地區尤需如此。
  • 多國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指出,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全球經濟正面臨嚴峻考驗,亞投行肩負更加重要責任,應像習近平主席在致辭中指出的那樣,聚焦共同發展、勇於開拓創新、創造最佳實踐、堅持開放包容,支持並踐行多邊主義,為促進亞洲及其他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新動力。  波蘭前駐上海總領事塞爾韋斯特·沙法什完全贊同習近平主席就亞投行未來發展提出的四點建議。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之光照亮世界前行之路
    2013年3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莫斯科國際關係學院發表重要演講,呼籲國際社會樹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意識;2017年1月,在日內瓦萬國宮,習近平主席就這一理念作出進一步闡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世界怎麼了、我們怎麼辦?」對於時代之問,中國給出答案。
  • 人類命運共同體:馬克思共同體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重大理論成果。自黨的十八大報告首次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先後在國內外重大外交場合多次提及人類命運共同體,並深刻闡釋了其蘊意。2017年2月,聯合國首次正式將「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寫入決議。黨的十九大報告載明,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 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北京2月26日電 題:中日韓三國演「疫」共築東亞命運共同體之基  中新社記者 馬佳佳  疫情無國界,不斷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構成了對人類命運的共同威脅。近日,日本、韓國防疫形勢相繼告急,成為除中國外,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一時間,中日韓三國共同置身於戰「疫」一線。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對外傳播及相關策略
    摘要: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尤其是有關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的倡議在阿拉伯世界引起廣泛共鳴。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國際形勢下,中阿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愈發具有重要意義。基於翻譯實踐筆者總結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產生和發展過程,分析了中阿命運共同體理念對外傳播面臨的現實問題並嘗試性提出了提高對外傳播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 聽,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大合唱
    這是一幅風雨同舟的畫卷—— 在抗擊病魔的全球戰「疫」中,國際社會守望相助、攜手並肩,合奏出一曲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壯闊樂章。 抗疫前線 大國擔當 2月5日,一場紛紛揚揚的春雪降臨北京。 下午6時許,習近平主席在人民大會堂東大廳會見柬埔寨首相洪森。
  • 感悟和平發展決心 矚目亞洲命運共同體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博鰲亞洲論壇2015年年會上發表主旨演講,強調亞洲國家要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要通過邁向亞洲命運共同體,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習近平主席振奮人心的演講,贏得會場內外人士的高度評價。國際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習主席闡述的理念為亞洲國家攜手邁向命運共同體、開創亞洲新未來提供了中國智慧,是有利於亞洲和世界和平與發展的真知灼見。
  • 後疫情時代提升「人類命運共同體」全球塑造力的話語路徑
    作者:南京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 汪少華 張晶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發,人類命運更加緊密相連,全球共同抗疫彰顯出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的重要性。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指揮、親自部署,引領我國有條不紊地進行防疫工作的同時,與他國保持密切溝通並提供及時援助,以實際行動向全世界人民詮釋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現在國內疫情已基本控制,國外疫情繼續蔓延。後疫情時代我們不僅要反對將疫情政治化、病毒標籤化,而且要揭露其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本質性危害,加大力度在更大範圍和更深層次上繼續弘揚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
  • 【中國之治@文化解碼】專題片 | 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文化根源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提出,「要倡導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如今,這種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已經獲得越來越多有識之士的讚賞、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逐漸成為一種國際共識。「人類命運共同體」,旨在追求本國利益時兼顧他國合理關切,在謀求本國發展中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的事業是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