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預計年底前正式成立。亞投行資深專家代表高國潮出席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投資論壇時指,亞投行是「一帶一路」的最高戰略金融配套,有助提高中國話語權,亦是中國將在二戰以來,首次制定世界經濟規則;若沒有亞投行,「一帶一路」將成為「空中樓閣」。
絲綢之路國際總商會舉行的「 首屆絲綢之路
高國潮
國際投資論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商會、亞投行、絲路基金代表以及專家、學者就「一帶一路」與國際商機、商貿、商會等議題,探討全球化背景下新的投資與發展機遇。
高國潮代表亞投行發表主題演講。他認為,亞投行作為「一帶一路」最高戰略金融配套,起到「承啟內外」的作用,令區內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建設得以落實,若沒有亞投行,「一帶一路」則將成為「空中樓閣」。
高國潮指,亞投行將有利於中國資本輸出、爭取國際資本和人民幣國際化,同時可提升中國在世界經濟的話語權,「未來世界不是個體的競爭,而是集體、區域競爭」。他形容,亞投行的成立將是中國自二戰70多年來,首次制定世界經濟規則,改變美國主導世界政治、經濟和軍事秩序的現狀。
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數字經濟特別工作組組長梅納特就指,「一帶一路」可為沿線發展中國家的中小企業帶來機遇,特別是通過電子商務,加強相互聯結,甚至可形成「數字絲綢之路」。
聯合國亞太經濟社會委員會委員溫嘉旋指,「一帶一路」戰略亦面臨許多挑戰,包括當地的政治環境或最高領導人更迭,可能會令有關「一帶一路」項目受到負面影響,並帶來損失,例如早前斯裡蘭卡總統換人,令中國在科倫坡港口投資項目暫時中斷。
馮氏集團智情中心總裁張家敏就提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能源合作是重點之一,特別是自然資源豐富的中亞國家,可為高速增長的亞洲國家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