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該害怕亞投行嗎?全球知名學者進行了一次投票

2021-01-13 澎湃新聞
該媒體諮詢的33名專家中,有15名做出了「不同意」的表態。 東方IC 資料

        6月底,57個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將正式籤署《亞投行章程》,這標誌著亞投行這一個全新的地區多邊平臺正式誕生。圍繞亞投行的誕生,中美之間已經進行了數論或明或暗的博弈,可是專家們怎麼看?

       作為美國最頂級的國際關係專業期刊之一,由外交關係協會(CFR)出版的《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雜誌已經邀請多位重量級學者就亞投行撰文。亞投行本身也成為美國決策圈熱議的焦點話題之一。

       近日,《外交事務》以「亞投行是否代表對現有國際多邊秩序根本性的挑戰」為題,邀請了來自全球著名的國際問題專家對此給出意見。

       該媒體諮詢的33名專家中,不同意的人數超過了同意的人數

:15人做出了「不同意」的表態,5人「完全不同意」;2人「完全同意」,9人「同意」;2人中立。


同意「亞投行代表對現有國際多邊秩序根本性的挑戰」
        

       薩爾瓦多·巴伯恩斯(Salvatore Babones)

       雪梨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同意,6級

       亞投行當然是美國的挑戰,但並非一定是有效的挑戰。日本已經承諾1100億美元的亞洲基建項目,對只有1000億美元的資金的亞投行構成挑戰。        

       伊恩·布萊默(Ian Bremmer)

       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創始人兼總裁

       同意,9級

       中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全球經濟戰略的主要國家。在接受美國軍事霸權的現狀下,北京開始有意「挑戰」美國主導的經濟秩序。亞投行是一系列努力的重要一環。        

       孔華潤(Warren I.Cohen)

       馬裡蘭大學傑出名譽教授

       同意,8級

       現今的秩序將會被改變,也應該被改變。美國抵制亞投行是愚蠢的,美國政策應該向著有益的方向做出改變。        

       亞歷山大·庫裡(Alexander Cooley)

       美國伯納德學院政治學教授

       同意,8級

       現在關於亞投行以及全球多邊關係的討論都局限於「自上而下」,亦即大國之間的地緣政治與戰略角逐。也因此,美國的主要盟友拋棄華盛頓加入亞投行被認為是對美國全球影響力與權威的打擊。但亞投行一個被忽視、可能更重要的卻是「自下而上」的轉變,亦即借款國本身將如何改變亞投行。如果他們將亞投行當作西方借款國的替代品,用以和西方國家開出的那些嚴苛的政治條件討價還價,那亞投行很可能會迅速變成另一個全球政治首領,這與中國或者其他創始成員國實際意圖是什麼無關。        

       阿倫·佛裡德伯格 (Aaron Friedberg)

       普林斯頓大學國際關係與政治學教授

       同意,8級

       亞投行應該在更廣大的語境下來觀察:它是中國力圖建立的全新的政治經濟體系的一部分。中國正嘗試在亞洲建立一個全新的地區秩序,依託於現有的國際秩序,又區別於現有的國際秩序。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史丹福大學民主、發展與法治中心資深研究員

       同意,8級

       相比「挑戰(challange)」,我更希望用「改變(change)」。挑戰暗含了某件事一定會帶來某種威脅,但在亞投行上,我並不能肯定。        

       讓-瑪麗·蓋埃諾(Jean-Marie Guehenno)

       國際危機集團主席

       同意,7級        

       黃育川(Yukon Huang)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亞洲項目高級研究員

       同意,7級

       因為美國(對亞投行)蹩腳的回應,導致目前的這一挑戰。如果美國之前就擁護這一方案,亞投行的建立就不會有如此大的意義。        

       沈大偉(David Shambaugh)

       喬治·華盛頓大學艾略特國際事務學院政治學與國際關係學教授

       同意,9級

       近年來,中國正在世界各個地區建立地方組織,亞投行是其中的一步。在我看來,亞投行對於現有的自由經濟體制是互補的,而非是多餘的或者是敵對的。世界甚至是亞洲都有足夠的空間容納多個類似的機構。

       我會很小心地觀察這些機構(包括,亞投行,金磚五國開發銀行,上海合作組織,中非合作論壇,中阿合作論壇等等)是否開始進行反西方的行動。如果有,這就是消極的發展。但是我覺得我們不應該跳過事實,而簡單認為中國帶頭的機構一定是修正主義的。時間會給出真相,那些加入亞投行的西方國家可以作為監督者。        

       朱雲漢

       中國臺灣「中央研究院」政治學所特聘研究員、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完全同意,9級        

       帕拉格·卡納( Parag Khanna)

       新美國基金會高級研究員兼混合現實研究所所長

       完全同意,10級

       亞投行實際上是中國在周邊力圖「制度化」其25年來基礎建設為中心的外交戰略。這是這一長期政策近期達到的頂點,同時也會在接下來10年中加速。        

不同意「亞投行代表對現有國際多邊秩序根本性的挑戰」        

       傑西卡·埃因霍溫(Jessica Einhorn)

       世界銀行前行長,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尼採高級國際研究學院前院長

       不同意,7級

       亞投行是以致力於更好地為多邊經濟發展建立持久關係的一個地區機構。它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證明(testament),布雷頓森林體系依然是它的模板。        

       傅泰林(M.Taylor Fravel)

       麻省理工學院(MIT)政治學系副教授

       不同意,8級        

       馬修·古德曼(Matthew Goodman)

       美國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亞洲經濟高級顧問

       不同意,7級

       就是否能根本上改變現有國際秩序來講,亞投行可能規模太小了、速度太慢了,而且與現有的多邊機構也太相似了。就目前來看,北京似乎對獲取國際「空間」以及貿易優勢更加感興趣,而不是改變現有的規則,現有的規則已經能很好地服務於中國的國家利益了。然而,亞投行肯定不是中國最後一個類似的提案。圍繞亞投行的一些治理與運行的問題,北京還需要做很多事情。   

       韓博天(Sebastian Heilmann)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總裁,梯也爾大學中國經濟教授

       不同意,6級

       首先,中國所支持的亞投行以及其他平行機構意在挑戰與補充現有的機構,而非破壞他們。因為美國的很多盟友都加入了亞投行,後者與世界銀行與亞洲開發銀行公開的競爭應該會被受到限制。

       然而,如果這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機構能夠具有公信力,並持續吸收其他的國家,亞投行可能會被認為是根本上對現有秩序構成挑戰的起點。

       但是,不管這一挑戰能否實現,很多要素並非中國政府能夠控制的:能否保持國內經濟持續發展、防止金融過度外溢、對他國過度投資、避免與美國以及亞太鄰國公開的衝突等。目前中國的外交政策擁有金融外溢、過度投資的風險。因此,我對亞投行能否根本上改變國際秩序持懷疑態度。        

       黃延中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國際健康高級研究員,美國新澤西西東大學懷特海德外交與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

       不同意,8級

       中國作為全球大國的重新崛起以及其對現有國際秩序的不滿,讓其投資另外成立了一個多邊機構。如果考慮到2001年建立的上海合作組織,就會發現亞投行肯定不是北京尋求建立國際組織替代品的第一個例子。認為亞投行對現有國際秩序造成挑戰是不成熟的觀點。至今,中國都沒有對現有遊戲規則做出任何大的改變:中國擁有亞投行的否決權,與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擁有否決權類似;中國依然尊重一系列國際規則,例如問責制與透明度等。        

       李世默

       上海風險投資家,政治學家,上海春秋發展戰略研究院研究員

       不同意,3級

       建立亞投行是針對實際問題的實際解決方法。中國的資本和生產力過剩,而世界其他發展中國家對基礎設施建設有巨大的需求,可是現有的金融機構無法滿足這樣的需求。縱觀歷史,中國對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有一點了解。

       亞投行不會對現有的國際秩序造成威脅。相反,亞投行還可能改善現有的國際秩序。然而,美國和日本企圖將亞投行描繪成一個威脅。與亞投行歡迎所有人參與的開發態度相反,美日似乎要重走蘇美冷戰的老路,將政治目的放在經濟發展之上。不誇張地說,美日這樣可能會弄巧成拙。        

       李侃如(Kenneth Lieberthal)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外交與全球經濟和發展高級研究員

       不同意,8級        

       詹姆斯·林賽(James M. Lindsay)

       美國外交理事會副主席

       不同意,7級

       亞投行確實會挑戰現有的全球多邊貿易秩序,但是其可能造成的影響程度還需研究。其影響程度將取決於中國如何利用它在亞投行中的主導地位,以及美國和其他國家如何通過傳統國際金融機構進行回應。亞投行將振興全球多邊貿易秩序,而非僅僅改變它。        

       洛德(Winston Lord)

       國際救援委員會主席,1985-1989年任美國駐華大使,1993-1997年任美國助理國務卿

       不同意,9級

       亞投行將對現有秩序產生互補作用。 其中的挑戰是如何確保亞投行能夠符合現有的規範。        

       塞巴斯蒂安·馬拉比(SEBASTIAN MALLABY)

       美國外交理事會國際經濟客座研究員

       不同意,8級        

       王惠玲(Lynette Ong)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蒙克全球事務學院政治學助理教授

       不同意, 8級

       雖然有人擔憂亞投行將使用什麼標準,但是那些可以幫助亞洲發展基礎建設的投資是應該受到歡迎的。這可以作為對世界銀行和亞洲發展銀行的補充。        

       裴敏欣

       美國加州克萊蒙特·麥肯納學院政府學教授

       不同意,8級

       現在討論亞投行是否將改變現代國際金融秩序似乎為時尚早。鑑於成立一個成功的國際金融機構的複雜性和難度,直接斷言一個新建立的機構會挑戰現行世界秩序是不明智的。亞投行也可能失敗,那些用於亞投行身上的華麗辭藻更像是一種宣傳。        

       羅寶珍

       西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不同意,9級

       我的理解是亞投行沒有要挑戰或者壓倒現有秩序,儘管它是通過不同的方式為亞洲有發展需要的地區提供資金。亞投行將與現有的機構互補,為解決地方問題一起合作。

       也就是說,如果現有體制下的各個力量能夠以協同合作的態度對待亞投行,亞投行就能夠給現有的多邊貿易機構急需的改革帶去機會,這將有利於世界經濟的復興。所以,亞投行帶去的挑戰是積極的、有益的。        

       馬達明(Damien Ma)

       保爾森研究所(Paulson Institute)研究員

       不同意,9級        

       約翰·龐弗雷特(John Pomfret)

       《華盛頓郵報》高級記者,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兼職高級研究員

       不同意,10級

       美國對亞投行的反應是愚蠢的。      

       丹尼爾·德瑞日納(Daniel W.Drezner)

       塔夫斯大學國際政治教授

       完全不同意,7級        

       戴維·蘭普頓(David M.Lampton)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國關學院中國研究系主任

       完全不同意,9級

       現在的國際「秩序」中,本來就有很多重疊但並不完全相同的機構,現在只是多了一家機構。57個全球主要的國家都同意參與建設這家新的機構。如果操作得當,這家機構能夠幫忙建設促進相互依存的基礎設施。對於是否構成威脅,實際上取決於美國是否認為其是威脅,或者認為其是加強現有國際秩序的機會。現有秩序的主要多邊機制,例如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都已經公開希望與亞投行進行合作。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教授

       完全不同意,10級

       如果現有秩序包括富裕國家通過向落後國家借款建設基礎設施來發展經濟,那麼亞投行也是一樣。根據現有的種種跡象來看,亞投行使用的借貸標準與世界銀行相似。 雖然亞投行是國際系統的「新玩家」,它更傾向重走現有制度,而非壓倒現有制度。        

       理察·卡茨(Richard Katz)

       《東方經濟報告》編輯

       完全不同意,8級

       毫無疑問,亞投行是中國尋求更大影響力的一次嘗試,但同樣也可以被認為是中國正逐步開始扮演美國官員長期以來期望其扮演的「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這一角色。如果沒有後者就沒有前者。與其徒然警告所有美國的盟友不要加入亞投行,歐巴馬政府應該更加關注亞投行的運營能否達到適當標準。蠻橫地反對亞投行,會讓中國國內產生一種錯誤認知,亦即美國正尋求遏制哪怕是和平崛起的中國。        

       詹姆斯·斯坦伯格(James Steinberg)

       美國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公民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前副國務卿(2009年-2011年),中美「戰略再保證」概念提出者

       完全不同意,9級

       亞投行本來不應這麼重要,美國竭盡全力的反對讓它變得重要了許多。


中立派
        

       蕭強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學院兼職教授、「中國數字時代(China Digital Times)」網站創始人兼總編

       中立,1級        

       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

       中立,7級

       答案在於中國和美國如何在亞投行議題上互動。如果兩國完全不接觸,亞投行以及金磚銀行將成為現有秩序的挑戰。如果兩國能夠接觸,特別是如果現在的大國(亦即美國)在現有秩序中歡迎中國,那上述兩個銀行將成為現有多邊秩序的補充。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智庫熱點新聞追蹤:全球智庫如何看待亞投行
    圍繞美國是否應加入亞投行、歐洲國家加入亞投行的目的、以及中國支持建立亞投行的動機等問題,本期《追蹤》從多個角度展現了智庫學者的觀點。例如,有學者認為,美國只有加入亞投行才能從中獲利,相反,有觀點認為美國國會不應批准加入對現行秩序構成挑戰的亞投行。有歐洲學者對歐洲國家爭前恐後加入亞投行表達不滿,認為歐洲才是最需要基礎設施投資,推進地區一體化的地方。
  • IMF女掌門拉加德:願加入亞投行朋友圈
    IMF願加入亞投行朋友圈   作為一個風格細膩的金融舵手,拉加德對於關於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發問顯然早有準備。畢竟,近日多個歐洲國家相繼宣布願意成為亞投行意向創始國,引發了金融霸主美國可能五味雜陳的猜想。
  • 讓人心服口服,亞投行的五年這樣走過——專訪亞投行行長金立群
    他說,中國是亞投行的最大股東,但中方從一開始就堅定支持亞投行按照多邊開發銀行模式和原則運作,成立亞投行不是對國際經濟秩序推倒重來,而是完善改進。「亞投行的發展也充分體現了中國的國際公信力和負責任大國擔當。」(小標題)創新運營管理,絕對不允許腐敗1月16日不僅是亞投行開業運營五周年的紀念日,也是金立群正式開啟第二個行長任期的日子。
  • 金立群:亞投行要建設綠色、乾淨的基礎設施
    《彭博市場雜誌》2018年4-5月號封面 《彭博市場雜誌》:當你出席全球各大金融會議時,有什麼關於亞投行的誤解令你抓狂嗎?當時有很多艱難挑戰要應對,英國將全球經濟霸權移交給了美國。此外,歐洲國家還要面臨戰後重建的問題。回顧那段歷史,再看看我們成立亞投行的整個過程,我很欣慰我們各成員國從最初開始就沒有產生太大分歧。 歷史畢竟是歷史,70年前與今天的情況已經截然不同。經過70年,我們人類在認識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性方面已經取得很大進步。
  • 高國潮:亞投行「承啟內外」
    由中國牽頭成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預計年底前正式成立。亞投行資深專家代表高國潮出席首屆絲綢之路國際投資論壇時指,亞投行是「一帶一路」的最高戰略金融配套,有助提高中國話語權,亦是中國將在二戰以來,首次制定世界經濟規則;若沒有亞投行,「一帶一路」將成為「空中樓閣」。
  • 中美峰會「相當成功」 美國宣布停止杯葛亞投行
    《金融時報》網站29日以「中美金融關係進入再平衡」為題稱,習近平主席上任以來對美國的首次正式國事訪問成果為世人關注。根據中方發布的成果清單,中美兩國在政治、經貿、防務等領域達成49項重要共識,特別是中美發展新型大國關係的確認、美方對人民幣加入IMF特別提款權表示支持等都令人鼓舞。當然,備受關注的中美投資協定(BIT)未取得實質進展,這顯示出大國博弈仍然不易。
  • 亞投行副行長:應對全球危機,我們要做四件大事
    我是在亞投行成立幾周之後就加入的,當時是在英國政府當部長的。我也對2008年金融危機的後果印象很深。當時我們想那是一輩子都遇不到一次的大危機,2020年我們又遇到了新冠危機,它帶來了衛生健康的危機,帶來經濟和金融的危機,一定程度上來說也是更大更深。
  • 亞投行在戰「疫」中踐行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將於7月28日至29日在總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28日開幕式上致辭。屆時各成員理事和機構管理層將「雲」集一堂,以「互聯互通,面向未來」為主題,就建設更包容和強韌的未來進行交流和討論。
  • 亞投行新動向:2019年亞洲基建項目融資工作穩步推進
    相較而言,傳統多邊開發性金融機構一般屬於南北合作,發達國家是資金來源國,發展中國家是資金的受援國,發達國家通過多邊金融機構對發展中國家進行貸款。而亞投行的資金主要來源於發展中國家。目前全球儲蓄來源以發展中國家為主,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儲蓄餘額高於其他地區,外匯儲備也居於世界前列。
  • 創設五年,亞投行的這份成績單令人矚目
    亞投行是各成員國的亞投行,是促進地區和世界共同發展的亞投行。」開業儀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亞投行標誌物「點石成金」揭幕,並為亞投行駛向廣闊的藍海指明航向。  五年來,這家由中國倡議設立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如何「點石成金」?何以朋友圈越來越大?未來又將「投」向何方?
  • 以亞投行為鑑 推動「一帶一路」多邊發展
    在亞投行的高管團隊中,除了總裁來自中國,5位副總裁則分別來自英國、法國、印度等五個不同國家,法律總顧問、首席風險官和項目總監同樣為行業內頂級的國際人才。亞投行大量運用國際人才,不僅體現了亞投行的多邊性和包容性,同時也保證了亞投行的國際化政策與策略的制定水準,為其項目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在實際運營中,亞投行善於運用創新方式進行融資、投資。
  • 碳中和+|亞投行:綠色基礎設施是未來投資重點
    關注遠鑑智庫,直達2060年美好世界 本文共2600字,閱讀時間約為9分鐘 文末附新增優質報告福利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完整版 導語:亞投行不會給任何與煤炭相關的項目進行投資
  • 亞投行與亞洲開發銀行:拼的是誠意
    原標題:亞投行與亞洲開發銀行:拼的是誠意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57個意向創始成員國近日在新加坡發表公告,各方已就《亞投行章程》文本達成一致,將於今年6月底在北京舉行《亞投行章程》籤署儀式並擬於2015年底正式運行。    面對亞洲投資銀行受到各國日益「熱捧」,日本主導的亞洲開發銀行和日本政府有些坐不住了。
  • 習近平對亞投行提出四點「新」期望 打造多邊合作新典範
    人民網北京7月29日電 (萬鵬、任一林)「亞投行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在國際上展示了專業、高效、廉潔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的嶄新形象。」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致辭,向會議表示祝賀,積極評價亞投行不斷發展壯大,指出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
  • 亞投行打造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
    1月16日是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開業五周年紀念日。作為亞洲第一個專注於基礎設施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開業五年來,亞投行已成為僅次於世界銀行的全球第二大多邊開發機構,朋友圈不斷擴容,亞投行正沿著一條新型合作模式穩步前進。
  • 多國人士積極評價習近平主席在亞投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
    新華社北京7月28日電  國家主席習近平28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第五屆理事會年會視頻會議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指出,亞投行應該成為促進成員共同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平臺。多國人士認為,習近平主席提到的四點建議為亞投行發展指明了方向,期待亞投行成為推動全球共同發展的新型多邊開發銀行、與時俱進的新型發展實踐平臺、高標準的新型國際合作機構和國際多邊合作新典範。  泰國開泰銀行高級副總裁蔡偉才說,亞投行開業4年多來,為區域經濟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 社科院臺研所所長:臺灣可成為亞投行普通成員
    【環球時報記者 畢方圓】臺當局3月31日將參與意向書提交亞投行籌備秘書處後,島內圍繞臺灣以何種形式加入以及是否成為創始成員議論紛紛。社科院臺灣研究所所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副理事長周志懷8日接受《環球時報》專訪稱,按國際慣例行事,臺灣還難以成為亞投行創始成員,但可以成為普通成員。環球時報:您認為臺灣申請加入亞投行是基於什麼考慮?
  • 關注丨亞投行拒絕為煤炭融資,對中資金融機構有何啟示?
    11月19日,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行長金立群在參加「亞洲和能源的未來」圓桌討論環節時透露,亞投行考慮明年調整其能源戰略。他此前已經宣布,亞投行不會為任何火電廠或涉煤項目提供資金。金立群表示,亞投行致力於引導發展中國家邁向零碳經濟,這也是亞投行的國際責任。亞投行2017年制定的能源戰略並未將涉煤項目排除在融資範圍內。
  • 捷視飛通:助力亞投行總部三網應用融合
    亞投行總部引入捷視飛通統一視訊系統,打通安防網和智能網等,全面融合視頻會議和安防監控系統,實現可視化綜合應用。   2014年10月,在中國政府的倡議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下文簡稱「亞投行」)在北京成立。
  • 亞投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在北京出席全球創業者峰會 (4/8)
    亞投行副行長兼秘書長艾德明在北京出席全球創業者峰會/8) "← →"翻頁 9月12日,全球創業者峰會在北京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