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所鄉村小學開闢校園「開心農場」 學生自己種菜自己燒!

2020-12-23 瀟湘晨報

「你這個葉太老了,要把它摘點掉。」在浙江省寧波市寧海縣興南小學的廚房裡,學生們正在熱火朝天地準備著他們的點心——棒菜烤年糕。這些棒菜可不是普通的棒菜,從栽種、施肥、除蟲、採摘、清洗到烹飪,都是同學們親自動手參與的,是他們用汗水得來的勞動成果。

興南小學坐落於寧海縣力洋鎮古渡村,是一所完小。學校在重視學生文化成績的同時,更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針對當前學生雖生活在農村,但不懂農耕的現象,學校因地制宜,將學校後的一塊荒地開墾成一個校園農場,增加學生參與勞動的機會,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同時,學校開設了一周兩節的綜合實踐課程,由學校懂種植的老教師擔任任課教師,兩節課中一節為理論課,主要教學生關於作物的耕種,在種植過程中的養護,以及會遇到的一些問題的解決;另一節課為實踐觀察課,老師會帶著學生去農場觀察作物,並為種植區除草除蟲。

在收穫棒菜前,學生們已收穫了玉米、小番茄、花生、土豆等作物,自己製作了炸薯條、五彩土豆餅等食物,除了一起分享他們親手種植、親手製作的食物,有些還帶了一部分給家長品嘗。有家長說:「在家什麼都不願意幹的孩子,到了學校居然會挖土豆、削土豆,回到家居然還反過來教我怎麼做炸薯條,真的太讓人驚喜了。」

目前,學校農場裡還有花菜、白蘿蔔、包菜等沒有收穫。該校校長王瑜權表示,接下來學校還會繼續加強對學生的勞動教育,讓勞動教育的意義和內涵在具體教育的實踐中生根發芽,讓學生在具體的勞動實踐參與過程中,真正地激發起對勞動的認識。

記者 鍾婷婷 通訊員 吳雯雯

【來源:寧波晚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願孩子們都有自己的「開心農場」|長城評論
    長城網評論員 蘆靜與一般校園不同,杭州市富陽區富春第七小學這所年輕的學校擁有20畝空地,這是一片「開心農場」,也是孩子們撒歡的新課堂。資料圖。圖片來源:浙江新聞客戶端6年小學,要參加90項家務勞動、90項校內勞動、90項農場勞動、30項志願服務公益勞動;二十四節氣,要遵循傳統曆法設計農場耕種計劃,在不同時令種菜、養蠶、除蟲、收割……在當地,這個被視為「新勞動教育」的試驗,已延續10年。
  • 巴彥淖爾現實版「開心農場」開始認領啦!租地、種菜、燒烤…
    4月,磴口縣補隆鎮黃土檔村(「網際網路+產業扶貧」)的綠家園「開心農場」即將迎來一大波特殊遊客。他們在「開心農場」可以種菜、耕地、圍著篝火跳舞、燒烤、蕩鞦韆、吃農家飯、住農家院、拍「抖音」……真是不亦樂乎!
  • 寧波外事學校開出「自留田」讓學子耕耘「開心農場」
    浙江省寧波市第二批中小學生順利復學,寧波外事學校的同學們在學校裡意外發現一個「開心農場」,近日他們播下了第一批種子。 疫情防控期間,校園集體活動暫停。為了確保學生有豐富的課外活動,培養勞動能力,學校專門在校園裡闢出了一處勞動實踐基地,請人除草、整地以後,取名為「開心農場」。 為專業地開出勞動實踐課,學校還特聘了「教師」。
  • 衰漫畫:衰衰「開心農場」入鄉隨俗,發明牆壁種菜堪稱種菜第一人
    親愛的童鞋們大家好,我們都知道開心農場,其實農場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場地,往往這裡的生活相對比較原始,所以當你厭倦了城市的快節奏生活,完全可以在農場入鄉隨俗感受種菜的樂趣,當你收穫親自種植並且照料的菜,那麼心中就會油然而生出一種自豪感。
  • 研學快訊|別樣勞動研學,這群小學生在學校建了個農場
    蔡甸區第六小學勞動研學掠影古有陶潛採菊東籬,種豆南山;今有「綠娃」自耕田園,寓教於農。11月25日下午,蔡甸區第六小學勞動教育研學課程「綠娃農場」正式啟動。「綠娃農場」是校園內75平米的長方形土地,被劃分為6塊。在此項勞動教育研學課程中,五年級6個班的400餘名同學以班為單位,在這6塊土地上種植蔬菜並進行長期管理,直至收穫。由於學生們大多缺乏相關蔬菜種植經驗,學校特別邀請了市農科院蔬菜專家高長斌博士作為研學導師。
  • 現實版「開心農場」圓都市桃源夢
    又是一個星期天,家住正翔國際的王雲河帶著一家老小來到包頭市青山區興勝鎮西邊牆村,在自己認領的120平方米的「開心農場」中,和家人一起平地、澆水、施肥、種菜,度過了充實的田園生活。今年,青山區興勝鎮西邊牆村為促進村集體經濟,緩解部分村民就業壓力,專門開闢建設出「開心農場」。只要認領農場,便可在這裡澆水、種地、採摘,圓都市桃源夢。精品旅遊線路 帶動農村經濟「此次共開闢出116分地,每分地面積均為60平方米,總佔地面積近7000平方米。『開心農場』裡主要以種植黃瓜、西紅柿、茄子,西瓜等蔬果農作物為主。
  • 宜昌一所小學推行在勞動中解鎖新技能 小學生在校園親手體驗種蔬菜
    學生用瓶子培育菜苗□楚天都市報記者 劉俊華 通訊員 陳靜小學生除了學習書本知識,還要學習什麼呢?在校學種菜在家學做飯從去年以來,宜昌市西陵區桃花嶺小學推行LAS課程,將勞動、藝術、科學(labor、art、science)融為一體,開展「大勞動教育」模式。一年過去了,這所學校的小學生,都解鎖了幾項日常生活的新技能。一般的校園是園丁種花,桃花嶺小學校園裡多是學生種的菜。
  • 種菜玩出花樣試驗田!蘇州外國語學校開心農場成校園熱門打卡地
    在蘇外,除了將勞動教育重點放置於系統的文化知識學習之外,學校還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日常生活勞動、生產勞動,讓學生動手實踐、出力流汗,接受鍛鍊、磨鍊意志,培養學生正確勞動價值觀和良好勞動品質。蘇外因地制宜在校園裡規劃出一塊塊園地,大的五六平方米,小的三四平方米,分配給各班。
  • 浙江10所學校入選「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
    在近日召開的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會上,教育部在各地遴選的基礎上,評選推薦出全國260個「一校一案」落實《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典型案例,其中浙江10所學校的德育工作案例入選。一起來看
  • 教育部公布首批鄉村溫馨校園茶陵這所小學榜上有名
    ▲學校課間活動豐富多彩,圖為學生在跳竹竿舞 通訊員 供圖本報訊(記者 何春林 通訊員 蔣軍生)近日,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名單,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榜上有名。記者了解到,此次遴選的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學校,是由各個學校自薦,再經過各個地州市和省教育部門層層考核、評選和推薦出來的。公布的100所學校中,湖南地區只有三所,包括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嶽陽任弼時紅軍中學、冷水江市第五中學。茶陵縣舲舫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小學,現有學生671人,教職工49人。
  • 大學生創業助力鄉村旅遊 青龍湖畔打造「開心農場」
    2017年2月23日訊,大學二年級,不少學生可能才剛剛適應象牙塔裡的生活,沉浸在自主安排學習、娛樂的放鬆閒適之中。不過對於北京工業大學大二學生王宇琛來說,人生的打拼早已開始。早在去年的大一第二學期,他就註冊成立了公司,利用所學的工業設計專業知識幫助京郊農村規劃設計農場、郊野公園等項目,打造提升鄉村旅遊。
  • 視頻|開心農場乘「豐」獻暖!忙壞校園「小農人」
    小農人們在「開心農場」採摘,體驗豐收的喜悅。打包,叫賣,小農人們正在賣菜。愛心義賣所得款將幫助特殊學生實現微心願。紅網時刻長沙1月5日訊(記者 胡芳)開墾除草,播種育苗,細細觀察,悉心栽培……經過兩個多月的勞動課程和課後維護,1月4日,長沙市雨花區楓樹山南屏錦源小學的「小農人」們終於等來了收穫。採摘、包裝、義賣……「小農夫」們忙得不亦樂乎,他們在首屆校園收穫節體驗豐收後的喜悅。美麗的南屏校園既有沁人心脾的書田半畝,也有欣欣向榮的菜地一方。
  • 一所鄉村小學的足球夢
    綠茵場上奔跑吶喊著的,是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後溝小學足球隊的小隊員們。後溝小學曾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學校。而如今,這所小學成了山西有名的足球特色校,足球文化已滲入校園的每個角落。2015年,剛剛擔任後溝小學校長不久的師永明決心組建足球隊,將足球運動在校園推廣。「我感覺到農村孩子生活學習比較單調,很多文體項目,農村孩子都接觸不上。
  • 教育丨德州東城小學打造溫馨校園 助力鄉村振興
    隨著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鄉村振興成為當今時代的重要課題,並上升到現階段重要的國家戰略。鄉村振興的基礎在教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優先發展鄉村教育事業。近日,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建設典型案例評選結果揭曉,全國共100所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德州東城小學作為德州唯一的一所鄉村小學成功入選。
  • 鄞江金泉農場:打造鄉村休閒基地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農場有300多畝土地,種植著水稻、番薯、桑果、天目蜜李、楊梅等農作物,還開闢了農家樂和戶外休閒場地,去年底被評為『市現代農業莊園』,前幾天被推薦為市農家樂休閒點。遊客不僅能來體驗農事活動、採摘水果,還能參加戶外活動,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金泉農場負責人王曉傑開心地告訴筆者。
  • 維和官兵在非洲打造開心農場,我們是不會被月壤打垮的
    這不,近日,遠在非洲南蘇丹的中國維和工兵分隊,就在非洲南蘇丹的營區開闢了塊「開心農場」——維和我們是專業的,種菜我們也是認真的。看視頻,感受下維和官兵種菜的快樂。據央廣軍事12月23日報導,遠在非洲的南蘇丹常年高溫,年平均氣溫都在20℃以上,最高可達50℃,12月下旬這裡已經進入旱季。
  • (體育)一所鄉村小學的足球夢
    綠茵場上奔跑吶喊著的,是太原市杏花嶺區小返鄉後溝小學足球隊的小隊員們。後溝小學曾是一所名不見經傳的鄉村學校。而如今,這所小學成了山西有名的足球特色校,足球文化已滲入校園的每個角落。2015年,剛剛擔任後溝小學校長不久的師永明決心組建足球隊,將足球運動在校園推廣。「我感覺到農村孩子生活學習比較單調,很多文體項目,農村孩子都接觸不上。所以想把足球作為學校的一個特色項目發展。」師永明說。
  • 長春市千餘所中小學通過開學「月考」
    開學一個月,如今的校園內呈現出怎樣一番風景?連日來,記者走進校園,感受那裡的青春活力。校園各角落畫面的拼接,組合成全新校園生活畫卷:增加室外活動填補蓓蕾計劃空缺,在校園內開闢社會實踐課陣地……各學校激發設計靈感,將常態化疫情防控融入正常教育工作,用一個個謹慎而充滿趣味性的設計方案重構生機勃勃的校園生活。
  • 四川4所學校上榜鄉村溫馨校園
    近日,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遴選推薦,教育部確定了第一批100所鄉村溫馨校園典型案例學校,四川的廣元市利州區大石小學、南江縣下兩鎮小學、邛崍市高何鎮中心小學校和中江縣石埡子小學校等4所學校上榜。
  • 合肥市翡翠學校校園樓頂有片「開心農場」
    當看到一周前自己和同學們播下的小青菜種子發芽了,她激動地大喊起來。據了解,本學期初,合肥市翡翠學校利用該校惟勤樓和惟誠樓的樓頂空間,給每個班級設置了一塊小小的「空中菜園」, 供師生們進行農業種植和勞動學習。10月底,每個班級都分到了一塊大約4平方米的「自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