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泉農場草地。 (陳朝霞 攝) |
市民在金泉農場休閒。 |
春暖花開,走進海曙區鄞江鎮金陸村金泉農場,滿眼是春的生機。
低頭,小草青青;抬頭,櫻花盛開。近處,桑樹露出嫩綠果芽;遠處,楊梅樹在密林旁搖曳生姿。遠離塵世的喧囂,呼吸著清新的空氣,眼前青草地、小池塘、果樹錯落有致,密林層疊,仿佛來到一個「世外桃源」。
「農場有300多畝土地,種植著水稻、番薯、桑果、天目蜜李、楊梅等農作物,還開闢了農家樂和戶外休閒場地,去年底被評為『市現代農業莊園』,前幾天被推薦為市農家樂休閒點。遊客不僅能來體驗農事活動、採摘水果,還能參加戶外活動,和大自然親密接觸。」金泉農場負責人王曉傑開心地告訴筆者。
記 者 陳朝霞
通訊員 崔 寧 石婉羚
■鄉土情懷,打造四季飄香的水果基地
今年48歲的王曉傑原本經營著花木公司,而投身農場源自從小產生的「鄉土情懷」。
「我小時候就生長在金陸村外婆家,直到初中才離開。童年挖土豆、打板慄等經歷一直是腦海中最深刻而美好的記憶。」王曉傑回憶,2014年他來到金陸村爬山,遇到一位承包了45畝楊梅樹的老鄉,「當時老鄉告訴我,這200多棵楊梅樹種了10多年,因為他年紀漸大,加之無銷路,每年楊梅熟了只能在路邊擺攤銷售,幾無利潤,因此想轉讓。」
老鄉的話讓王曉傑心裡痒痒的,「當時就想,自己每次來到村裡都流連忘返,何不承包下來,坐擁一片果林,實現長久以來的田園夢?」
正巧,與楊梅樹相鄰的40多畝天目蜜李樹也因承包者無心經營荒廢多年。2016年,王曉傑果斷地將二者一併打包承包,成為近100畝果樹的主人。
雖然抱著「自娛自樂」的心態,可是做事認真的王曉傑面對當時幾近荒蕪的土地,先是接水管、修路、建管理用房,增添基礎設施;還請來農戶幫忙打理果樹,修剪、施肥、疏果,每一個細節都不放過。
當年6月中旬李子成熟,果子顆顆個大飽滿、香甜可口,但採摘下來後特別容易腐爛。王曉傑請農林專家來「把脈」,原來,果子成熟時被夜蛾叮咬過後,便容易腐爛。在專家的建議下,王曉傑安裝了燈柱,在李子成熟季節的晚上打開燈,防止夜蛾叮咬。這一招收到實效,當年李子保質期延長、產量增加。
楊梅成熟季如遭遇梅雨,產量也會受到影響。為此,王曉傑想出妙招,為楊梅搭起塑料「鬥篷」,穿上巨大「雨衣」的楊梅樹屹立在果園中,成為梅雨季果園獨特的景觀。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次年,果園的李子產量近5000公斤,楊梅也迎來豐收。這讓王曉傑深受鼓舞,獨樂樂不如眾樂樂,「這裡離市中心約40分鐘車程,周邊是低山緩坡、空氣清新,便利的交通、優越的自然環境,加上質優的水果,非常適合採摘遊,如果進一步合理布局、改善環境,打造一個更大規模的水果基地,一定可以吸引更多遊客來此體驗鄉村休閒樂趣。」
於是,王曉傑利用自己老本行從事園林綠化的優勢,挖池塘、種花草、建步道,同時租用周邊農戶閒置農田和約200畝山林,擴種桑果、橘子、櫻桃、板慄等果樹,一個四季花果飄香的農場初具雛形。
更可喜的是,高品質的李子和楊梅經過口口相傳,每年到了收穫季節,都被前來採摘的遊客一「搶」而空,還供不應求。
■串珠成鏈,實現農場發展和農戶增收「雙贏」
採摘遊的成功不僅讓王曉傑的鄉村情懷得到滿足,而且也讓他看到了這種銷售方式的巨大優勢,「和傳統的果農銷售不同,採摘遊是從果園到遊客直銷,不僅水果更新鮮更受歡迎,而且不需要運輸和儲藏等中間環節,大大降低了成本。」王曉傑分析,採摘遊還帶來了人氣,可帶動周邊農戶農產品銷售,幫助農民增收。
王曉傑開始以採摘遊為基礎,在打造精品果園上下功夫。除了精耕細作保證自家果園的水果質量,他還將附近農戶的精品水果統一打包,專門定製水果包裝禮盒,印上水果品種、營養、儲存方式等介紹,讓水果由內而外有了品質提升,一改昔日果農水果豐收卻愁賣的場景,同時也促使農戶改變思路、優化種植結構,將部分收入低的傳統芋艿改為桑果等經濟效益高的水果,提高了經濟收入。
2018年9月,金泉農場引進寧波龍挺戶外拓展策劃公司,開始策劃一系列農耕體驗活動。「我們租用農戶閒置的土地,種了水稻、番薯和桑果,吸引遊客認領,並開發網絡App,讓認領者不僅線下能親身體驗種植的樂趣,而且線上可全程觀察農作物生長狀況。」王曉傑介紹,這一活動一方面讓遊客體會到城市生活中不一樣的田園樂趣,另一方面則提升了農戶的畝產收益。
而以往單純的採摘遊也有了「升級版」。「比如板慄成熟時,除了讓遊客體驗打板慄、剝板慄、烤板慄等過程,還融入定向運動等內容,讓遊客邊採摘邊做戶外遊戲,增強趣味性和挑戰性。」王曉傑說,全新的「農業休閒遊」將農場從過去單一的採摘遊模式擴展到親子遊、春秋遊、單位團建、露營等多種運作模式,2019年吸引了1萬人次紛至沓來,農場走上了良性發展軌道。
如今,王曉傑將目光投向農場周邊更廣闊的天地。「鄞江鎮正打造集農業觀光、農業科普和農事體驗等為一體的四明山產業轉型科技示範園,農場附近有清修嶺茶園、賣柴岙水庫和花海二期遊步道,臨近的趣灣莊園擁有寧波市單體面積最大的銀杏林,這些山水田園和農場遙相呼應,成為農場進一步發展的資源優勢。」王曉傑說,將這些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串珠成鏈,必將吸引更多遊客,不僅能激發農場的活力,而且也推動鄉村產業興旺。
「目前我們正在開發一款包含農場及其周邊環境在內的3D地圖小程序,將各項戶外農業體育活動植入其中,吸引遊客現場參與;同時以農場為基地,分別布局草地生態休閒區、林下經濟區、景觀休閒區、森林氧吧休憩區、山地運動區等不同的功能區塊,並策劃『精緻入營』等活動,不定期舉辦農產品集市,展銷周邊鄉村特色美食和農副產品,打造出更高質量的鄉村旅遊點。」王曉傑對農場未來發展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