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3 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董娜 通訊員周紅梅 戚鳴)記者昨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前三季度,積極因素明顯增多,主要經濟指標增速較上半年提高且優於去年同期水平,為我們奮力完成全年目標任務、奪取經濟高分報表奠定了紮實基礎。」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

    招商引資穩步推進。寧波保稅區前三季度累計新註冊企業1544家,實現浙商回歸資金9億元,大市外內資8億元,實際利用外資3952萬美元,同比增長93%;重點招商引資項目29個,計劃總投資277億元。

    

    

    外貿逆勢增長。前三季度實現進出口897.5億元,同比增長23.3%。前10個月,跨境電商進口銷售額160.3億元,同比增長37%,居全國單個試點園區首位;今年「雙十一」期間,跨境電商進口銷售額28.8億元,全市佔比80.6%。

    工業企業穩步發展。群創光電抓住機遇強鏈補鏈,總投資34.5億元生產Mini-LED和車聯網液晶大屏,市場反響熱烈。艾美榮安新型病毒疫苗項目總投資25億元,其中一期計劃生產人用狂犬疫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苗等產品,設計產能可實現年產5億劑,年產值100億元以上。金瑞泓公司加大科技投入,與浙江大學合作的「微量摻鍺直拉矽單晶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2019年度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今年1月至10月,全區規上工業總產值實現301.7億元,同比增長11.4%。

    緊抓數字經濟「一號工程」不放鬆。今年9月,浙江平易數字經濟產業園開園,計劃未來5年內引進培育200多家數字經濟產業相關企業,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突破5000萬元;10月,通證經濟產業園開園,探索「通證+消費經濟」場景化應用,服務產業鏈、供應鏈和消費升級。此外,百度智能雲(寧波)大數據產業基地、金融科技(區塊鏈)產業園、航天雲製造示範基地等一批數字經濟平臺也加快成長。今年前三季度實現數字經濟產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5.3%。

    「下一步我們將堅持開放立區、創新強區、服務優區,突出發揮『保稅區+自貿區+國際強港』開放創新和功能政策的疊加優勢,在跨境投資、新型貿易、港航物流、供應鏈創新、智能製造等領域發力提升,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再翻一番,『再造一個保稅區』。」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說。

相關焦點

  • 寧波保稅區: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原標題:寧波保稅區: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記者昨日(11月25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 江北兩大商貿雙底線指標增幅全市居首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黃程 通訊員陳冰曲 吳潔潔)近日,記者從江北區統計局獲悉,去年1月至11月,該區累計實現限上商品銷售額2596.9億元,同比增長19.4%;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7億元,同比增長1.1%,兩大商貿雙底線指標增幅均列全市第一。
  • 「世界第一大港」新跨越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疫情之下,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市場份額雙雙提升,佔全國港口總量的比例較去年同期上升0.07個百分點和0.28個百分點。    「市場份額是衡量港口做大做強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寧波舟山港市場份額小幅提升,進一步鞏固了其貨物吞吐量『世界第一大港』地位,同時貨櫃吞吐量與全球前兩大港口上海港、新加坡港的箱量差距繼續縮小。」長期研究港口經濟的寧波舟山港集團原總經濟師童孟達表示。
  • 餘姚集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蔡寅寅)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日前發布《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在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中,餘姚分別列第八位和第十位。
  • 「創客中國」累計招引項目逾千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最終,憑藉優異的市場表現以及光明的市場前景,「得油-海上智慧供油平臺」以及尚進自動化的「全自動引線鍵合設備項目」分別摘得「創客組」和「企業組」桂冠。    逐鹿本屆「創客中國」大賽項目,不乏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專精特新」的「小巨人」。透過他們的成長路徑,不難看出寧波中小微企業搶抓機遇的靈活應變能力,更能窺見寧波鼓勵創業創新,助力企業茁壯成長的肥沃土壤。
  • 「品字標浙江製造」 品牌向縱深拓展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王嵐 通訊員王惠珍 餘丹)位於海曙區橫街鎮的寧波時代鋁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熱封用鋁箔餐盒產品日前通過浙江製造認證,獲得了「品字標浙江製造」證書,這是全省餐飲及烹飪用鋁箔製品行業的首張證書。
  • 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政協擔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一年來,市政協主動擔當,充分發揮聯繫廣泛、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 有效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的作用,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協同黨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同時為我市經濟的長遠發展建言獻策,用工作實效展現政協的一線擔當。
  • ——從寧波出發的核物理學家戴傳曾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當天上午,在北京寧波賓館,戴傳曾的長女戴依明將父親的36件(套)珍貴物品交到寧波幫博物館館長王輝手裡,「雖然我父親多年來一直在外生活,但一直很記掛家鄉寧波,今天,終於『回家』了。」    因為交通斷絕,戴傳曾已經無法和家裡聯繫,沒有了經濟來源,只能靠領戰區貸金和獎學金,有時還得到中學代課和做家庭教師養活自己。1942年,戴傳曾完成了關於用分析力學解決天體中行星運動問題的畢業論文。    戴傳曾曾說:「四年的大學生活,正值日本侵略我國的時期,艱苦而又難忘。在大學期間,我更覺得『知識就是力量』是千真萬確的,更進一步認識了『科學救國』的道理。」
  • 打通網上就醫配藥「最後一公裡」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為打通「網際網路+」醫療服務最後一公裡,真正方便患者,寧波相關部門推出基層醫療機構「網際網路診療在線醫保支付」。患者可以通過雲醫院平臺獲得網際網路診療服務,並同步實現藥品配劑的醫保行動支付。    昨天,鄞州區第三醫院成為我市首個網際網路診療醫保在線支付的基層醫療機構。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邱隘鎮黨委書記盧明娟說,邱隘發動全鎮各村(社)、部門機關、企業商鋪、居民群眾共同參與,匯聚成了共建美麗家園、共創文明城市的強大合力。    隨手做志願,誰都不缺席    「隨手做志願,我們辦企業的也不能缺席。」在邱隘鎮沈家村順達工業園區,三諾照明電器配件廠負責人邱金春每周都帶領職工在園區參加志願服務。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甬江實驗室建設第一次專家論證、寧波製造業「十四五」規劃……他出席多場會議,積極為家鄉寧波的發展出謀劃策。    從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到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廣袤的太空,承載著王建宇院士的心血和夢想。
  • 林修鴻同志逝世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入伍後歷任浙東抗日遊擊縱隊三支隊、三北特務營戰士、警衛員、班長、新四軍班長、二十軍排長、分隊長;1949年8月任鎮海縣大隊區中隊長;1951年1月起先後任寧波軍分區政治指導員、政治幹事;1952年7月任寧波軍分區轉業大隊政委;1952年11月任寧波軍分區機關支部書記;1953年7月任奉化縣人武部政治協理員;1954年10月任奉化兵役局副科長;1958年3月退出現役;1958年4月至1962年2月期間
  • 風雨過後見彩虹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全面落實「硬核隔離+精密智控」機制,不惜一切代價、窮盡一切手段救治患者,用30天時間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零新增」,用49天時間實現了本地確診病例「清零」,打了一場漂亮的攻堅戰。    從1月25日被隔離,到2月4日治癒出院,這是從武漢來甬過年的曾老師最難忘的11天,是寧波的醫護人員,把她從絕望、恐懼的泥潭中拉出來。
  • 600多個高科技項目在院士工作站協同攻關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寧波華德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負責人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院士工作站為企業創新帶來的便利「立竿見影」。截至目前,寧波市已掛牌成立院士工作站69家,協同攻關高端科技項目600多個,申請國家發明專利600多項。  當前,我市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經濟增速放緩,要素制約突出,迫切需要加快從資源主導型經濟向創新主導型經濟轉變。
  • 餘姚:唯實惟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連續三個季度居寧波各區縣(市)第一;「246」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增幅均居寧波各區縣(市)第一……餘姚通過打造「兩園兩區兩鎮」等平臺,大力發展信息光電、集成電路、智能裝配等產業,加快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體系,工業經濟呈現強勁發展態勢
  • 寫在中意寧波生態園成立5周年之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中意寧波生態園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作為前灣新區的前沿陣地,中意寧波生態園已駛入開發建設的「快車道」,成為一方投資的熱土,煥發出勃勃生機和活力。    去年6月10日,位於寧波前灣新區餘姚片區的中東歐國際產業合作園揭牌,首批15個入園項目籤約,總投資70.7億元。這是中意寧波生態園繼中意、中德合作後,打響「國際合作」品牌的又一大動作。    隨著合作深入和推進,中意寧波生態園在國內外的影響力日益擴大。
  • 洞橋:穩企業、增動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洞橋鎮經濟回暖態勢良好,其背後是鎮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穩企業、抓項目、穩投資,更要融智提質,為產業發展賦新能,構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高層次、高質量的新發展格局。」洞橋鎮黨委書記林丹楓表示。
  • 書寫「重要窗口」模範生的交通擔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下篇:交通有擔當,牽頭項目件件落實            隨著市委、市政府「六爭攻堅、三年攀高」的衝鋒號吹響,寧波交通系統廣大黨員幹部在堅定政治信仰、強化黨建引領、「兩手硬、兩戰贏」上走在前、作表率,迅速形成比學趕超的濃厚氛圍,尤其是對一批牽頭項目,幹出攻堅的高效率,跑出追趕的加速度,努力推動寧波走在高質量發展前列
  • 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報刊記者站工作 - -山西經濟日報數字報
    在新媒體時代的大背景下,傳統媒體受到網絡媒體的衝擊很大,特別是報刊媒體受到的衝擊更大。這就給傳統媒體帶來很大的挑戰與考驗。像經濟類報刊記者站,要想高質量地完成報社下達的各項工作任務,同時又得到地方黨委和政府及人民群眾的支持與配合,就必須立足自身特點,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形象,記者站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基於此,筆者認為要做好行業報刊記者站工作,就必須要先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 4號線來啦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年,是寧波軌道交通開工建設以來開通運營裡程數最多的一年。繼2號線二期首通段、3號線鄞奉段開通後,4號線作為寧波一次性開通裡程最長的地鐵線路即將投入運營,屆時寧波軌道交通運營裡程將達155公裡,全面構建起軌道交通網絡化運營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