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姚集聚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內生動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2020-12-23 寧波晚報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 通訊員蔡寅寅)全國縣域經濟專業研究諮詢機構和社會智庫中郡研究所日前發布《第二十屆縣域經濟與縣域發展監測評價報告》。在縣域經濟與縣域綜合發展、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排名中,餘姚分別列第八位和第十位。同時,餘姚獲評全國縣域發展質量基本指數A+優等級縣市。

    近年來,餘姚緊盯重大平臺、重大產業、重大項目、重大改革等戰略抓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補齊生態文明短板,實現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今年前三季度,餘姚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1%,居寧波全市之首。

    該市全鏈條推進「35」千百億產業集群發展,今年1月至11月,高新技術產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增速分別達到17%和15.8%,均列寧波第一;大力實施智能製造工程,實施智能化改造項目290個、智能化工廠(數字車間)試點項目5個,新增工業機器人300臺以上;推進「5G+工業網際網路」建設,培育發展大數據、人工智慧等產業,特別是搭建智能家電工業網際網路平臺,並開展自動化(智能化)成套線改造行業性試點,在數位化水平較高的企業開展5G工廠試點,形成了良好的應用示範效應。

    餘姚抓住地處長三角經濟圈內上海、杭州、寧波經濟「金三角」核心地帶的契機,不斷加快開放融合步伐。加大產業對接上海的力度,建設漕河涇開發區(餘姚)國際創新創業中心,上海虹橋「中意樓」交付使用,入駐企業超過10家。成立上海姚江科技園、上海研發公共服務平臺餘姚服務驛站,開設長三角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餘姚專窗。今年11月,餘姚在上海舉辦投資推介會,7個項目籤約,總投資294.3億元。目前,餘姚共引進甬矽晶片封測二期等重大項目92個,完成寧波市外實到內資106.5億元,浙商創業創新實到資金70.5億元。

    迭代升級產業平臺,餘姚整合21個零散工業功能區(園區),形成餘姚經濟開發區和餘姚工業園區比翼雙飛的高能級開發平臺體系。其中餘姚經濟開發區實現省級綜合考評「十連冠」,中意寧波生態園積極打造「前灣矽谷」,意中(米蘭)創新中心、中東歐(布達佩斯)創新基地等國際創新中心加速布局,推薦項目超60個。

相關焦點

  • 餘姚:唯實惟先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孫吉晶 餘姚市委報導組謝敏軍)今年前三季度,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增長4.1%,連續三個季度居寧波各區縣(市)第一;「246」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均實現兩位數以上增長,增幅均居寧波各區縣(市)第一……餘姚通過打造「兩園兩區兩鎮」等平臺,大力發展信息光電、集成電路、智能裝配等產業,加快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體系,工業經濟呈現強勁發展態勢
  • 寫在中意寧波生態園成立5周年之際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世界級的領克汽車餘姚工廠,每小時可生產43輛汽車;甬矽電子(寧波)股份有限公司勇立高新技術潮頭,今年產值將超10億元;森聯光電、海神機器人、碩正電子等28家高科技企業入駐中意啟迪科技城......以龍頭企業為引領,產業集群效應不斷凸顯。    5年來,隨著基礎配套設施日益完善,園區變化日新月異,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 科技創新引領北侖外貿高質量發展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厲曉杭 通訊員蔡曉馨 北侖區委報導組陳盛竹)11月以來,寧波德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喜報連連。11月26日,其子公司寧波德業日用電器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家用除溼機》團體標準的參與制定者,參加了在北京舉行的京東除溼機行業峰會暨家用除溼機團體標準2.0版升級發布會。
  • 「創客中國」累計招引項目逾千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數字經濟項目佔半壁江山    「光通信晶片是光通信行業的核心技術競爭力,目前國內光通信晶片嚴重依賴進口,高端光通信晶片國產化率不超過10%。」寧波元芯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國偉華告訴記者,元芯光電主要生產DFB晶片與WTL晶片等,目前產品已進入測試階段,預計年底可實現批量生產。借5G以及數位化集成數據中心發展東風,元芯光電即將進入高質量發展的黃金期。
  • 安奮鬥 安出彩丨縣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湯陰實踐
    河南安井食品有限公司2018年10月落戶湯陰,秉承高質量發展經營理念,項目總投資12億元,全部投產後年產量可達30萬噸,將成為華北地區規模最大的火鍋速凍食品生產線;同時也將與湯陰縣園區肉製品加工企業形成上下遊配套聯動,進一步豐富和延伸湯陰健康食品產業鏈條,推動縣域經濟蓬勃發展。秣馬厲兵,砥礪前行。
  • 為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的政協擔當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一年來,市政協主動擔當,充分發揮聯繫廣泛、人才薈萃、智力密集的優勢, 有效發揮「重要陣地、重要平臺、重要渠道」的作用,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協同黨政有關部門共同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化危為機,同時為我市經濟的長遠發展建言獻策,用工作實效展現政協的一線擔當。
  • 力爭今後五年主要經濟指標翻番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本報訊(記者董娜 通訊員周紅梅 戚鳴)記者昨日從寧波保稅區管委會獲悉,今年前三季度,寧波保稅區發展穩中向好,經濟企穩、指標有進,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4%,增速全市第二,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2%,增速全市第一。
  • 加快新時代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封這麼做!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縣域治理「三起來」重大要求,加快推進我市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據《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結合開封實際,我市近日印發了《中共開封市委開封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推進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
  • 楊建國: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孟州做好了這三點
    文/中國產業集聚研究專家、老楊會客廳創始人 楊建國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域治理「三起來」重要指示精神,推動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觀摩活動4月28日正式啟動。產業集聚區六次躋身全省前十,是三星級產業集聚區,無論是從產業體量,還是質量上,孟州都可以說是河南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代表縣域之一。觀摩下來,筆者認為,孟州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呈現出三大亮點:第一,龍頭帶動非常明顯。
  • 孟州:新時代強大精神「內核」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孟州市委宣傳部供圖連續兩次入選「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連續11年躋身「全國最具投資潛力百強縣市」,縣域經濟發展位列全省第二,入選全省首批踐行縣域治理「三起來」示範縣,被賦予160項省轄市經濟社會管理權限……孟州,一個不沿邊、不沿海,地上地下無資源,人口僅有40萬的內陸小縣,近年來何以能在全國、全省斬獲如此多富有「含金量」
  • 省職教社首創!全國首個聚焦職業教育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論壇在...
    9月18日—19日,由省職教社主辦、開化縣委縣政府承辦的2020職業教育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論壇在開化順利舉辦。 這是由省職教社首創、全國首個聚焦職業教育與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論壇,旨在探討在我國經濟社會加快轉型發展、加快形成「國內大循環、國際國內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如何抓住當前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重大機遇期,充分發揮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的優勢特點,在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同時,積極助力縣域經濟社會發展。
  • ——記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記者 金 鷺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寧波一定要在優勢領域做深做透,抓緊時間搶佔創新高地。」這幾個月,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建宇頻繁來往於寧波與上海之間。甬江實驗室建設第一次專家論證、寧波製造業「十四五」規劃……他出席多場會議,積極為家鄉寧波的發展出謀劃策。    從我國發射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試驗衛星「墨子號」,到首顆空間引力波探測技術實驗衛星「太極一號」,廣袤的太空,承載著王建宇院士的心血和夢想。
  • 區域觀察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固安樣本
    動能強勁的固安引擎持續發力經過18年打磨,河北固安如今已經從昔日的農業小縣成長為全國投資潛力百強縣市、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多項百強光環下,電子信息、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現代服務等新興產業發展強勁,固安縣域經濟總量實現幾何級增長。
  • 洞橋:穩企業、增動能,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雖然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壓力和挑戰前所未有,但洞橋鎮經濟回暖態勢良好,其背後是鎮政府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強有力舉措。「在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穩企業、抓項目、穩投資,更要融智提質,為產業發展賦新能,構建以科技創新為驅動力的高層次、高質量的新發展格局。」洞橋鎮黨委書記林丹楓表示。
  • 「世界第一大港」新跨越 - 寧波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今年3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波舟山港穿山港區考察時強調,寧波舟山港在共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近期,本報記者深入寧波舟山港一線,從物流體系恢復、樞紐港建設、海絲指數打造三個維度,近距離觀察這個「世界第一大港」。
  • 山東榮成:在新起點上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差異化評價結果」中名列10個「高質量發展先進縣」之一。榮成市發展和改革局局長劉朝陽告訴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近年來,榮成市委、市政府站在新的起點上,更加注重動能轉換、提質增效,城鄉一體、統籌發展,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也更加注重互聯互通、合作共贏,做大、分好「蛋糕」,走出了一條具有榮成特色的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路徑。
  • 產業強縣——石家莊縣域經濟發展一線行
    產業強縣——石家莊縣域經濟發展一線行  新興產業在這裡「落地生金」  ——正定推進產業迭代升級加快轉型發展探訪近日,在位於正定高新區的河北常山生化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內,工人正在加緊生產。河北日報通訊員 武志偉攝近日,在石家莊常山北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常山雲數據中心內,科技人員正在對數據機房進行監控排查、數據分析。河北日報通訊員 武志偉攝  近年來,正定縣堅持以產業為基礎、以創新為支撐,一項項援企惠企政策如和煦春風,使縣域工業呈現出了高質量、穩增長的良好態勢。
  • 高新區:為寧波高質量發展提供「高新」動能
    高新區作為寧波市創新創業的高地,一直以來,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深度融合、梯度躍遷,在醫療健康、5G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湧現了一大批企業,形成了一支支撐產業倍增、促進動能轉換、引領未來發展的企業梯隊,領跑寧波新興產業的發展。    全市部署會後,高新區第一時間謀劃制訂了《搶抓機遇加快重點領域新興產業發展實施意見》。
  • 發揮產業集群效應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對於產業集聚區建設發展工作,始終把項目引進和建設作為「總抓手」,持續推進產業集聚區「二次創業」,全力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為培育新興產業發展,推進產業集聚區內產業轉型升級。寧陵縣產業集聚區緊抓承接產業轉移新機遇,依託智慧產業園優勢,著力打造「電子信息」產業鏈,已初具規模,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 棗強縣:以創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棗強:以創新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報記者 張洪寧 棗強縣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承接區,雄安新區輻射帶動區和功能服務區,近幾年不斷創新產業發展和招商引資方式,使裘皮服裝服飾、智能裝備製造、新型複合材料三大產業享譽全國,新能源、現代物流和農副產品深加工產業正在崛起,已經初步形成了現代產業體系,傳統產業轉型與新興產業培育同步發展的態勢已經形成,有力推進了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