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楚懷王是否真的身有異味

2020-12-23 神叨瑞拉

相信各位看過《羋月傳》的寶寶們都對劇中楚懷王、鄭袖和魏美人三人之間的故事印象深刻,鄭袖利用楚懷王身有異味並非常介意此事的有利條件,設計陷害魏美人,最終魏美人慘遭割鼻。那麼歷史上楚懷王真的身有異味嗎?

從歷史相關資料記載來看,楚懷王身上是有一種很濃的異味,正是因為這樣,鄭袖奸計才會得逞,魏美人為此付出了一隻鼻子。

01楚懷王其人、巧舌如簧的南後鄭袖

楚懷王在歷史評價中算是一位有能力的君王,楚懷王在任期間,大敗魏國、奪地八城、五國聯盟、合縱伐秦、滅越拓境,件件都是列入史冊的大事,但是他雖有遠大抱負,但本人性格優柔寡斷,對於朝堂上的權力之爭無法決策。

楚懷王非常在意自己身上的氣味,更加在意別人的看法,所以在選妃的時候,重點就是看妃子對身上異味的反應,心機深重的鄭袖正是看透了懷王這一點,在楚懷王問及對自己身上味道的看法時,鄭袖巧舌如簧,稱這是令天下人臣服的味道,是男人中的男人。楚懷王聽得很高興,鄭袖就此上位,成為歷史上著名的南後。

02獻女-魏美人

但帝王后宮哪個不是佳人滿園,況且還有人推薦,魏王就向楚懷王獻了一女,稱為魏美人。

新人進宮,魏美人深得楚懷王的喜愛,日日寵幸,這鄭袖自然嫉妒的很,但鄭袖特別有心計,楚懷王喜歡魏美人,那麼鄭袖就加倍對魏美人好,有什麼好吃的好穿的都往魏美人身邊送,此舉不僅得到了楚懷王的稱讚,也得到了魏美人的信任。

03鄭袖奸計

後來,鄭袖一日就看著魏美人慾言又止,魏美人問起何故,連問幾遍鄭袖才說魏美人長得很美,但美中不足的就是她的鼻子,長歪了,魏美人到底還是歷練不夠,在鄭袖聯合宮人眾口一詞之下,終於相信自己的鼻子長歪了。鄭袖藉機引導說,妹妹每日服侍大王,如果讓大王看到惹大王發怒可如何是好。魏美人很緊張,連忙問鄭袖怎麼辦,鄭袖就說大王很喜歡嬌羞的女子,妹妹為什麼不掩著口鼻呢,這樣以來大王會更喜歡妹妹,而來也看不到妹妹的鼻子,豈不一舉兩得。魏美人一聽,很有道理,於是每次見到楚懷王都要掩著口鼻。

懷王很納悶,於是某天就問起鄭袖,這是為什麼呢?鄭袖又做欲言又止的樣子,經過追過,鄭袖就說了,魏美人說過不喜歡大王身上的味道。

04魏美人慘遭割鼻

懷王本來就介意此事,因此一怒之下將魏美人的鼻子割了下來。

由此可見,楚懷王身上的異味應該就是很濃的狐臭和口臭,因為知道味道很大,所以就更加介意大家的看法。

相關焦點

  • 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身上有異味,歷史上是否有這回事?
    當上秦國的王后趁著秦國大亂,藉助義渠軍力回到秦國平定了秦國內亂。輔助兒子嬴稷順利登基為王,史稱秦昭襄王。在電視劇《羋月傳》中楚懷王選妃時屢屢問有沒有聞到什麼異味,妃子鄭袖靈機一定說這是大王獨特的氣味。楚懷王一聽之後非常高興,直接讓鄭袖成為了後宮寵妃。其實這不是什麼獨特的氣味,只不過是狐臭而已,那麼歷史上的楚懷王身上是不是真的有異味?
  • 鄭袖真的聞不到楚懷王身上的氣味嗎?為何魏美人見楚懷王時用扇子...
    歷史上的楚懷王叫熊槐,羋姓,熊氏,名槐,楚威王之子,楚頃襄王之父,戰國時期楚國國君,在禮崩樂壞的戰國時代,楚懷王是禮樂文明培養出的最後一代國君。 關於楚懷王身上的異味,有的人認為是狐臭,有的認為是口臭,這些言論的依據是鄭袖陷害魏美人的典故,可知楚懷王很在意身上的味道,從側面說明了楚懷王身上確實有異味。
  • 楚國歷史上怎麼會出現兩個「楚懷王」呢?
    當你看過楚國(春秋戰國)的這段歷史,你會發現:楚國有兩個楚懷王。一個是戰國後期的楚懷王熊槐(約公元前355年—前296年);另一個是他的孫子秦末的楚懷王熊心(?-公元前206年)。按理說,楚懷王屬於諡號,也就是說,是他們死後,其臣子根據其生平事跡而取的一個比較中肯的稱號。
  • 歷史出現的兩個「楚懷王」,命運卻各不同
    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一位叫熊槐。在大型歷史宮鬥劇《羋月傳》裡,被秦宮羋月騙到秦國後幽禁起來死都沒有回國的楚懷王。楚懷王熊槐之所以能被騙出使秦國遭遇囚禁,不能把天真和昏庸都按在他一個人的頭上。這種外交,一需要君王出頭陷陣,二需要朝臣們在其背後的出謀劃策。
  • 為你揭曉歷史上的楚懷王也有雄才大略的另一面
    說起楚懷王羋槐,都知道他是一個被後宮南後鄭袖所迷惑。一個昏君的形象。可是在歷史中看看這一段歷史。你就會發現,楚懷王並不是昏庸的一個人。在戰國時期,各自稱雄,戰爭是經常的有。還有,秦國謀士張儀去楚國,遊說楚懷王和齊國勢不兩立,秦國願以用六百裡土地贈送給他。
  • 思美人楚懷王后宮有哪些妃子?歷史上莫愁女和楚懷王又是什麼關係?
    飾演楚懷王的喬振宇將這位戰國末期楚國最後一位有作為的國君演得出神入化,原本其他電視劇中的演繹的楚懷王是一個不聽忠臣直諫的昏君,但是在這裡演繹的楚懷王他在位的前期,一手將楚國打造成為六國中唯一有實力和秦國爭霸的國家,執政能力一流,對政治極有遠見。可是,後期楚懷王被幼子子蘭等人蠱惑,漸漸地對朝中大臣失去了信任,國政才一落千丈,屢次敗於秦國。
  • 歷史上最悲催的女人,魏美人被鄭袖陷害導致被楚懷王割鼻
    電視劇《羋月傳》裡有這樣一段,劇中鄭袖因為嫉妒魏美人,於是告訴她說她的鼻子有點醜,於是魏美人見到楚懷王都掩著鼻子。楚懷王見狀向鄭袖詢問緣故,鄭袖說魏美人是討厭楚懷王身上有狐臭。
  • 陷害屈原,壞事做盡的寵妃鄭袖當真不嫌棄楚懷王身上的氣味嗎?
    當初,大臣都在勸說楚懷王殺掉張儀,鄭袖卻勸說不要殺掉張儀,還搬出了慣用的一哭二鬧三上吊的戲碼,楚懷王心軟,便留下了張儀的性命。後來,張儀勸說楚懷王跟秦國聯姻,滿朝文武都對聯姻之事反對,可鄭袖巧舌如簧,在她的建議下,楚懷王去了秦國,隨即被軟禁,不久便死在了秦國。
  • 從劉邦攻克項羽入手,漫談楚懷王的用人制度
    一、楚懷王的人事調整公元208年,項梁去世了,他一手扶植起來的傀儡楚懷王卻不再想繼續當傀儡,雖然項梁將大部分權力歸自己,但是楚懷王在人事調動上還是有一定權力的。為了加強自己的勢力,為了應對項羽這個強勢的敵人,楚懷王也必須培養自己的勢力,否則就真真切切的成了一個傀儡。
  • 楚懷王並沒有實權,項羽為何還要殺了他呢?原因有三點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提到楚懷王,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楚懷王熊槐,也即戰國中期楚國的一位君主。不過,在秦國消滅楚國,建立秦朝之後,歷史上又出現了一位楚懷王,也即楚義帝熊心(?-公元前206年),羋姓,熊氏,名心。熊心是戰國時期楚懷王熊槐之後,在秦朝末年,項梁納範增的建議,自稱武信君,立熊心為楚懷王。
  • 楚懷王!你是一個啥樣的人——昏君?仁君?
    楚懷王問秦國要600裡土地作為補償,但張儀卻說楚王聽錯了,秦王說的是6裡地。秦國就這樣用騙的,瓦解了齊楚聯盟。第二次騙:公元前299年,秦國攻下了秦楚邊境的8座城池,秦昭襄王,也就是羋月的兒子,楚懷王的好外甥,約楚懷王在武關會面,屈原知道有詐,苦勸楚懷王不要前去,楚懷王仍然去了,一到武關,秦昭襄王就把楚懷王這位舅舅扣押了
  • 歷史上的鄭袖真的不排斥楚王身上的氣味嗎?
    魏美人來自魏國,本就是遠離家鄉,在楚國沒有親人和朋友,有的只是楚懷王的寵愛,除此之外,她其實是很可憐的,因為得楚懷王的寵愛,她遭到了楚懷王妾室們的排擠,顯得孤零零的。鄭袖對待魏美人的這種態度,連楚懷王都感覺到了,楚懷王甚至表示鄭袖的這種行為就和孝子養親、忠臣事君差不多。時間一長,魏美人也漸漸敞開了心扉,心裡話也願意告訴鄭袖,心裡是真的把鄭袖當作姐姐了。
  • 被張儀戲耍秦昭襄王囚禁的楚懷王,世人評價其為傻子但蘇秦卻否認
    其中最為出名的比如說秦國的惠文王、趙國的武陵王、燕國的昭王等等,縱觀歷史戰國時期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自己強勁能幹的君王,而相比之下楚國的君主好像最為無能。當時楚國的君主是楚威王,他其實仍然是一個文韜武略的君王。他在位期間一直兢兢業業,竭心殫慮使楚國的國力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 項羽繞開楚懷王誅殺宋義,究竟是私怨?還是奪權?
    項羽是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一個人,就聲譽而言,他能從默默無聞蛻變成名震天下的西楚霸王,不能否認,這一點他是成功的;但是,他也有極其明顯的短板,無視人才流失、楚漢爭霸失利等等,就功績而言,他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
  • 為何反秦義軍的天下共主是楚懷王,而不是周天子?
    這很顯然是不可能的,倒不是說周朝滅亡的早,實際上周朝真正滅亡是在公元前256年,而陳勝、吳廣反秦是在公元前209年,這其中其實相隔的時間並不算是很長,堪堪半個世紀而已,倘若周天子真的很有號召力,不至於這麼短的時間就失去了威信。
  • 被項羽殺死的楚懷王熊心,真的是個蠢才麼?絕不簡單的放羊娃
    後世人評價項羽的時候,很大的一個汙點,便是其殺了楚懷王,不過這個楚懷王不是屈原迷戀的那位,而是歷史上的另一位楚懷王,名叫熊心,楚國王族到他這一代已經淪為要靠放羊謀生了,那麼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這位不簡單的放羊娃。誰想當傀儡呢?
  • 楚懷王:自以為是聰明的國君,實際上卻是被小人暗地裡操控的傀儡
    《大秦帝國》楚懷王劇照事件發生在楚懷王十六年,同一年屈原被驅逐,楚懷王聯合齊國抗秦。楚懷王曾經也有一次抗秦的記錄:楚懷王十一年,六國合縱,而實際參戰的只有趙、魏、韓三國,結果聯軍在修魚慘敗。張儀到了出國之後,欺騙楚懷王說:「弊邑之王所說甚者,無大大王……弊邑之王所甚憎者,無大齊王」。這段話居然讓楚懷王信以為真,以致於後來還相信他說秦王要送地給楚國一事,而跟齊國絕交。楚懷王的先君楚威王就曾經說過:秦國如猛虎。各國無不殫思竭慮,嚴加防範,然而楚懷王竟然沒有起半點疑心。
  • 楚懷王:那個氣死屈原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楚國、楚懷王像猴子一樣被秦國耍了。楚懷王以天真的姿態瞬間上了列國的頭版頭條,他雖是王者之尊,但實際已被人當成了笑話。 懷王大怒,興師伐秦。很可惜,楚軍被秦軍斬首八萬,楚將屈丐做了秦軍的俘虜。懷王不甘,盡出楚國之兵攻秦,秦軍又一次大敗楚軍。 韓、魏趁機襲擊楚國,楚懷王大驚,引兵而歸。
  • 「打醬油」的楚懷王的歷史謎局
    項氏叔侄吳中舉事,待其聽從範增之言,遍尋故楚後裔立為懷王,又得梟雄劉邦輾轉來投,方始成為反秦各諸侯勢力中的重要一支。這新擁立的楚懷王,名喚熊心。他是那個曾放逐屈原、自己也客死異鄉的楚懷王之孫。始皇掃六合一統天下,楚是最後所滅之國。六國亡後的各王族倖免於難者,大都散於民間,艱難求生。熊心被項梁尋到時,正「為人牧羊」。
  • 重用屈原的楚懷王,卻被張儀騙得團團轉,最後死在女婿手裡
    ,可悲可嘆的人生際遇還有不得不提的就是和屈原相愛相殺的楚懷王。由於和屈原掛鈎,楚懷王就是教科書上那典型的不重用人才,聽信小人讒言導致賢臣被逐,國家政治混亂不堪,奸臣當道的昏君形象。然而所有的評價都是有偏頗的,尤其是你要傳達某種價值觀的時候,只有鮮明而準確的對比才能印象深刻。當屈原站在正方,與之對立的楚懷王自然就站在了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