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有兩個「楚懷王」。
一位叫熊槐。在大型歷史宮鬥劇《羋月傳》裡,被秦宮羋月騙到秦國後幽禁起來死都沒有回國的楚懷王。
楚懷王熊槐之所以能被騙出使秦國遭遇囚禁,不能把天真和昏庸都按在他一個人的頭上。這種外交,一需要君王出頭陷陣,二需要朝臣們在其背後的出謀劃策。
最起碼,他為國家利益,拒不割地,使秦國一不能得地,二不能以所籤訂盟約為藉口攻打楚國,雖最終客死他鄉,他的愛國氣節,卻保住了楚國子孫的後續發展。
電視劇裡的情節,論功過事跡,非黑即白,個性鮮明,太偏個人化。對於國與國之間的外交事務,並不是一兩個評詞就能說得清的。
楚懷王熊槐初期任用屈原,連縱六國,免收海上貿易的關稅,就連「雪中送炭」的典故都是出自熊槐之手。也是做出了不少政績。
熊槐生在了一個父輩為他打好的江山裡。只要不過分,便能安享一生。
可第二個楚懷王「熊心」沒有那麼幸運了。
秦漢之交,因為秦二世的殘暴昏庸,全國各地的起義此起彼伏。
最著名的陳勝、吳廣,農民起義。
他們就這樣草草地自立為王,對於「君王」的理解,顯然思想高度還沒達到,所掌握得政治資源,僅僅是被壓製得勞民們,範疇有限。不久就被項梁部隊吞併殲滅。
楚地人民一直念念不忘「楚懷王」被騙秦國一事。楚國南公曾預言,楚地哪怕只剩三戶人家,也定會滅亡秦國。
項梁、項羽倆叔侄尋思要想擴大勢力,「復立楚之後」才能一呼百應。
於是找到楚王后裔,熊槐的孫子—熊心。
熊心當時還在放牛,就這樣被項梁擁立為了「楚懷王」。項梁藉助「楚懷王」很快將楚地的反秦武裝力量統一起來,聯合已經恢復的其他六國,擬定懷王之約。使秦國與六國的後戰國局面再一次出現。
楚懷王第二,在歷史政績上雖是曇花一現,為後來的項羽滅秦,楚漢之爭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