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小慎微」:既在積善成德,又在防微杜漸

2020-12-14 學思觀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很多文化瑰寶,成語就是其一。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

漢語成語的「敬小慎微」,出自「道者敬小慎微,動不失禮。」(《文子·微明》)原意是小心謹慎,旨在從微小處入手,從微小時用力,達致謹小慎微、防微杜漸的目的。

「敬小慎微」,意味著心的主體作用,彰顯著主控的能力,體現著主導的功能,成為心性修為的重要工夫。

人生價值觀上言,「敬小慎微」就是:在追求美善上,做到「勿以小善而不為」,積善成德;在規避禍患上,做到「勿以小惡而為之」,防微杜漸。

人生方法論上言,「敬小慎微」就是:積善,重在「敬小」,循序漸進,日積月累,積小成大;止惡,重在「慎微」,防微杜漸,救患於萌芽之中,剷除禍患的苗頭。

謹小慎微,就要為之於微,重視從微小處入手。

凡事情都有一個從小至大、由微至著和由隱至顯的過程,福祥和禍患之致亦是如此。「福之所起也緜緜,禍之生也紛紛,禍福之數,微而不可見」(《文子·微明》)。見其微小、萌芽,就貴在「敬小」。

能察之於小,明曉其微,而開始有所防備,就能防止積重難返、不可收拾的境地。反之,若放任其發展,而無所作為,就會導致無法挽回的局面,悔之晚矣。

聖者慮於未萌,而智者察於微小。「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文子·微明》)心欲小者,就在於「慮患未生,戒禍慎微」,亦即是不敢縱其欲的禁於微。縱慾妄為者,於小者不慎,則動作必陷於窮困。

謹小慎微,就當於善「無小而不行」,於過「無微而不改」。既要勿以小善而不為,又要勿以小惡而為之。如此,就能積善成德,而使禍患不致。

謹小慎微之修為,重視從事物的微小處入手,於積善上日積月累,以至於「積愛成福」;反之,忽視細小而不慎其惡萌,就必是「積憎成禍」,最終釀成大錯。

防微杜漸,就要禁之於始,注重從萌芽時用功。

凡怨咎、禍患之成,皆有一個量變積累的過程,從初始到著大,從萌芽到成形。能於其發展之初,察之於漸,而禁止於萌芽之際,就能防止怨咎、禍患加於己身。

人若於怨咎、禍患不能察其始明其初,做到防微杜漸,而放任其發展,則勢必造成難以遏止的地步,後悔莫及。矯治人情不免懈怠放縱之弊患,就要戰戰慄慄,日慎一日,禁之於始。

凡事能防微杜漸,於易為之時有所預防,就能以易圖難,而防止其終成危難。止禍於萌芽之初,禁患於細小之始,乃是人生智慧的一大體現。

禁於小惡,乃是易入反掌;止於大患,則是難上加難。注重從萌芽、細微時用功,把禍患防止於易治之時,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和成效。

小心謹慎,就要戒患慎微,側重從知几上使力。

「知幾」,是先哲開出的一個人生智慧。見微而察始,善於發現苗頭和隱患,就是「知幾」之明。人生的禍患,既然往往從心怠忽處而生,從志慢之幾時而成,則謹小慎微就是最好的克制之方。

正人君子之所以能不自大其事,不自尚其功,不自尊其身,而能「儉於位而寡於欲,讓於賢」(《禮記·表記》),就在於「卑己而尊人,小心而畏義」,也就是能於「知幾」後小心慎微。

戒患而重戒,則禍乃不滋。「人皆知救患,莫知使患無生。夫使患無生易,施於救患難。」(《文子·微明》)不能「使患無生」,退而戒患慎微,防患於萌芽狀態,也不失為求其次的一個良策。

對於人的一生來說,既不務「使患無生」,又不務「知幾」慎微,放任禍患已成而施救,則勢必陷入不可挽回之窘迫。猶如動而陷於刑,雖曲為之備,然不足以保全其身。

人生的避患遠辱之道,莫貴於為其無形之外,而不治於已成之亂。戒慎恐懼,小心翼翼,既可是慎獨而積善的提點工夫,又可是止患而除害的戒懼工夫。

領悟成語「敬小慎微」的人生觀和方法論,就要求我們:

關注小事,重視細微,注重末節,於小心翼翼中居安思危,於日積月累中自強不息

居安思危,防微杜漸,則人生無咎無患;

自強不息,日積月累,則人生福至祥來。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絡,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生智慧——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文化#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與人為善就是一種積善成德的人生智慧。智慧:一指聰明才智,二指梵語"般若"(音bo-re)的意譯。佛教用語,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意為:通過直覺的洞察所獲得的先驗的智慧或最高的知識。《大智度論》卷四三:"般若者,一切諸智慧中最為第一,無上無比無等,更無勝者,窮盡到邊。
  •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積善成德 明德惟馨
    【「講文明 樹新風」公益廣告】崇德向善 見賢思齊 積善成德 明德惟馨 2020-07-29 20:0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看看這家國產廠商如何防微杜漸
    對比蘋果,許多國產手機品牌也在為自己的手機產品「防微杜漸,OPPO也不例外。一起來揭秘一下國產手機在質量上的高級工藝吧。其實,國產手機一直都在重視「質量」問題,為求用戶能夠使用手機產品的時間更長,手機的使用壽命隨之延長,這何嘗不是一件好事呢?
  • 【論文】知命惜福 積善成德——劉書宏
    《荀子·勸學》: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積德,有積陽德與積陰德兩種。所謂陽德,就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德行,而「積陰德」,就是暗自合天理盡人事,做有利於社會、有利於他人的事情不求回報。雖說善有善報,但如果把做好事,善事當成交易,那是跟自己的命與運在做買賣。包括把佛當神來拜,磕幾個頭,燒點兒香,捐點錢,就要求佛保佑。這不但是對佛的不了解,還可說這是侮辱佛。
  • 日行一善 積善成德——景博高中日行一善主題演講比賽活動紀實
    2020年12月20日,景博高中舉辦了高一、高二年級「日行一善、積善成德」主題演講比賽。比賽中,同學們從培養趨善之心、傳遞善意之言、實施行善之舉、習慣日行一善等幾個方面發表演講,讓臺下的同學們,感受到日行一善的珍貴之處。「日行一善,體味快樂」,在習慣性的善行與善舉中必將升華我們的意念、美化我們的心靈,必將體會到付出與收穫間的快樂。
  • 用好談心談話防微杜漸 關口前移做實日常監督
    十九屆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指出,要注重運用談心談話防微杜漸,監督前移、做實監督、增強實效。各地紀檢監察機關在做實談心談話上積極探索,將其作為開展日常監督的重要舉措,壓緊壓實責任,督促幹部擔當作為。「我們將進一步發揮談心談話的防微杜漸作用,創新機制,突出成效,做深做細日常監督,不斷提升監督質效。」北碚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陳昊)
  • 無人機「明察秋毫」,「聽診器」防微杜漸——今冬溫暖夠「來電」
    入冬以來,昌平供電公司藉助科技力量和辛勤勞動,加強設備監測,防微杜漸,保障供暖電力需求。在昌平楊角路,帶電作業人員對進山線路進行帶電檢修。高科技是今年冬季保障的亮點,無人機正逐漸取代望遠鏡和巡線工,精準定位輸、配電線路隱患。
  • 防微杜漸當好黨報「把關人」
    如何增強底線思維、提升把關素養,見微知著、防微杜漸,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在機制和流程上防範各類差錯的發生,是決定媒體質量、品牌乃至長遠發展的一個重要課題,更關乎新聞工作者的職責與使命。關鍵詞:版面;底線思維;把關素養近年來,「黑天鵝」和「灰犀牛」已成為社會生活中的高頻詞,它們多指經濟領域出現的那些或出人意料或可以預測的風險,經過發酵如骨牌效應一般引發的嚴重危害。
  • 《易經》既濟卦講取得成就的時候到了,但要盈而知虛,方可固吉
    《易經》既濟卦原文這麼講:亨,小利貞,初吉終亂。既濟卦位於小過卦之後,《序卦》中這樣解釋道:「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矯正小的過失就可以獲得成功,所以接著談既濟卦。既濟卦,這個卦是上卦為坎,下卦為離。坎為水,離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勢壓倒火勢,完成了救濟任務。既,已經;濟,成也。既濟就是事情已經成功,但終將發生變故。
  • 安全第一 警鐘長鳴,既要備案又要規範!
    常言道:「安全無小事,防微杜漸是關鍵。」,涉路施工關乎高速公路的行車安全,容不得半分馬虎,要牢記安全「紅線」,只有用?認真嚴謹的態度,強大的責任心才能換取持續的安全。(水城高管處)【來源:六盤水文明網】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防微杜漸 築牢廉潔籬笆牆
  • 既優既渥,既沾既足;彼有遺秉,此有滯穗。詩經裡的美已到了骨髓
    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穀。《小雅·大田》:有渰(yǎn)萋萋,興雨祈祈。雨(yù)我公田,遂及我私。彼有不獲稚,此有不斂穧(jī)。彼有遺秉,此有滯穗,伊寡婦之利。 -(節選)在這兩首詩裡,中國人對天地的情感被淋漓盡致地展現。這也是打動我的地方,詩寫得非常有溫情。
  • 馬宏偉:既濟
    孔穎達曰:濟者,濟渡之名;既者,皆盡之稱。萬事皆濟,故以「既濟」為名。既萬事皆濟,若小者不通,則有所未濟,故曰「既濟,亨小」也。小者尚亨,何況於大?則大小剛柔,各當其位,皆得其所。當此之時,非正不利,故曰「」利貞也。但人皆不能居安思危,慎終如始,故戒以今日。既濟之初,雖獲皆吉,若不進德修業至於終極,則危亂及之,故曰「初吉終亂」也。《彖》曰:既濟「亨」,小者亨也。
  • 既生瑜,何生亮?
    既生瑜,何生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