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農村工作滿30年工齡,直接評高職,對職稱制度,有何利弊?

2020-12-12 騰訊網

利大於弊,怎麼說,有些教師無錢無勢無關係,永遠都評不上,只能忍受熬到退休。如果三十年教齡能自動晉升,他們才有希望,才有幹勁為教育事業。

一邊倒不可取,不能體現出尊重知識的緊迫性。可以降低標準參評,但教師必須要為人師表,講好課,說好課,讓學生聽的懂,學進去,真正讓那些默默無聞,腳踏實地,有真才實學的人得到欣慰!

首先要搞清楚在農村任教滿三十年就可以直接評高職,這個三十年是唯一條件還是必須條件?如果是唯一條件那就可以討論利弊,如果只是必須條件,那你還討論個屁?一個老師在農村任教三十年,直接進高職又有何不可?站出來嘚吧嘚吧的人,你到農村任教三十年試試!

職稱畢竟是提高教師待遇的一個主要條件,目前職稱評定名額有限,條件苛刻。應當考慮長期以來在農村默默奉獻的教師的實際收入,對教齡滿30年或者滿35年的教師職稱應該有一個比較妥善都解決,只有極少數人上高職,大部分教師因為職稱在學生面前威信掃地。高職的教師不一定就能培養高素質的學生。

三十年前除了民辦教師和少量中師和少數想就業又無關係的初高中畢業生拿十幾元工資懷著一棵純樸的心和責任感到農村,到山鄉與學生家長共盡教育之責。教師受到社會的尊重。教師之間無勾心鬥角,無怨無悔但心情愉快,今天學歷越來越高了社會公信度呢?社會的文明需要高學歷的人才,但三十年`前天之嬌孑大學生有幾人到山村,到農村去的呢?三十年`前教育失敗了呢?師德在當時佔了主導第位。師生情的故事實時展現。今天呢?教育的悲哀在於閉門造車的專家多了,陶行知這樣的實踐出真知的大家沒有了。在高的職稱也只是一種身份和錢多些的象徵。

如果每一個人都平下心來專研教育靜心執教以德育人淡泊名利我想我們的教育成功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但是身邊的榜樣樣卻傷了很多人的心。職稱不反對,但工作量能一樣嗎?初級,中級,高級就應該有不同的評價體糸不應同工而不同售。評上了是榜樣,可榜樣有詳細要求和考核細則嗎?公務員能上能下,既然名額少還搞終身制,拿成績說話,打破無作為三年一評能上能下讓不公還原於實力的競爭這樣教育的前景會更好也更公平。讓佔位而無為的人降職。

我認為如果在農村教學紮根工作30年,為當地基礎教育做出了貢獻的人,要無條件直接評高職。我的理由有3: 第,高職只是一個稱號,不關乎學術造詣的大小,更多的是對日常工作的肯定。 第,職稱評定能夠提高一定收入,這也可以做為對那些常年在鄉村教書,犧牲了青春年華的一種肯定。第 高職的評定讓廣大青年教師前赴後繼,紮根農村而意義深遠。 所以,對那些在農村紮根30年的老師,只要是熱心教育,為社會做出貢獻之人,就應當給予獎勵,讓大家都有了為之努力的動力。

農村中小學教師(義務教育階段)與城鎮教師優劣比較,城市教師優點:居城市享有城市文化、福利生活,享有優質教育資源。共同點:義務教育教師工資、績效獎勵基本相月。缺點:大班額、高強度、高質量要求、低收入(沒有鄉村教師補貼500元/月)。結論:40歲(或35歲)以前拼命花錢找關係調往城市學校任教,40歲以後花錢找關係到農村學校教書!

不論是哪個行業,不論是哪個工種,都有年輕有為,都有成績輝煌的時候,結果現在評職稱都是看,近五年的成績和獎勵情況,請問我們工作二三十年的,再有機會跟年輕人拼一線教學嗎?能再出成績嗎?能再得獎嗎?我們學校前六七年,就是誰給校長送人情,誰就得獎,所以比我們好幾個人年輕的反而評了副高。另外副高級職稱是按比例劃分。

鄉村教師辛苦這是不言而喻的,可根據年限給予相應的補足,而不應該在職稱上給予傾斜,這不利於調動積極性,職稱應是對老師能力的評定,這樣搞不管能力強能力弱,工作成績好工作成差,工作態度端正不端正,到年限都可評高級,這對那些有能力成績好態度端正的教師來說是極不公平。職稱評審跟教學水平幾乎沒多大關係,能評上職稱的是善於鑽營的,我們評職稱要的是各種條件,其中年終考核,校優秀之類的有的人會背一大堆,而有的教師在一線教學一輩子學校裡的獎勵他永遠得不到的,因為他只懂得默默工作,我們甚至一節課不帶從未當過班主任的竟然能拿上縣級市級優秀班主任,這是水平嗎?

別以為有這一規定就功德圓滿了,條件格外苛刻,國家級或省級期刊上發表論文,八年以上班主任工作經歷,所教學生能在國家或省市級競賽中獲獎,本人應有省市級優秀,優質課不在話下,一個農村從教的教師有了這麼優秀的經歷,還需敖到二十五或者三十年才評高級嗎?這不是畫餅充飢嗎?別再太高興了,好好教書才是王道!

職稱評定眾口難調,常被詬病,三十年只能說明奉獻教育的時間,但不能代表真正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畢竟是增級職稱,不可能搞一刀切都評上,仍應具備相應條件才妥。

其實是有點滑稽的,鄉村教師雖然辛苦,可縣城老師就不辛苦嗎?而且縣城老師的壓力要遠大於鄉村教師的,而且縣城老師的地位並沒有比鄉村教師高。這不是頭疼醫腳嗎?放開職稱名額,讓夠資歷的老師都能評上職稱才是正途,否則老師們越教越寒心了。

良好的教育根本不需要職稱。有多少教師願意在農村呆30年啊?教育要跟公務員制度接軌,15年直接晉升中級,20年副高,30年教齡必須是正高。誰有異議就在農村呆二十年試試吧。

原以為有了這個政策,在農村工作30以上的教師就能評上高級教師了,沒想到還有那麼多條件。臨近退休的老教師了,哪像年輕那會,特別近幾年,幾乎沒搞個大型的賽課活動。即使有講課賽,也只是個別年輕教師參加。所以啊,沒有講課賽,沒有榮譽證書,優惠政策也享受不到。

關鍵是這個榮譽是否摻假,靠不法獲取(比如拉關係,請客送禮)?評高級就是增加經濟利益,與教好書沒有直接關係。其實取消這類職稱最好。用管理細則崗位管人。你做到了就該拿這份錢,做不到就減少這份錢,避免了多拿錢不幹事,特別是高級職稱的女教師已經不能履行教師崗位的職責,在不能延長退休的職員,工人的後勤崗位賴著不走。

正是由於難進,才顯出水平。能進到高級的,絕大多數都是教學骨幹。如果按年限晉級,誰還幹?自然等著就行了唄,那麼高級教師隊伍裡將會只有一小部分是優秀的。失去風向標的事業,會有成就嗎?

說的好,不但對職稱制度沒有弊端,而且還能促進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促進老師的工作積極性。減少了同事之間因為競爭職稱而引發發的矛盾,同事之間的關係更加團結和諧。 農村教師工作30年,只是一個能夠參加評審高級職稱的條件,不受指標和崗位的限制,並不是直接聘任為高級教師,享受高級職稱的待遇了。 既然參加職稱評審,教師自身就要各個條件你都要符合評審政策,否則也有淘汰下來的可能哦!

相關焦點

  • 農村教師經過30年的教學經驗,可以晉升到更高的職稱。雖然好處是好...
    很多省份為了鼓勵更多的人去鄉村學校任教,於是對鄉村學校老師評審職稱有所傾斜,我們四川規定鄉村教師工作滿30年,可以晉升高一級職稱。這在我們看來,是一項難得的福利,也讓眾多鄉村教師看到了評職的希望。但是,細細一想,30年卻期限太長。
  • 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觀察與反思
    一、現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歷史沿革與現狀 2015 年8月人社部教育部印發了《關於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針對至1986年以來實行的中小學教師職稱聘任制進行了改革調整:將原來中小學各自獨立的職稱(職務)制度體系合併為統一的中小教學教師職務制度,教師職務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職務
  • ...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 資深鄉村教師可直接評聘為基層高級教師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餘蓉紮根鄉村的中小學教師評職稱有專用通道了!近日,湖南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印發<關於建立湖南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我省首次實施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有關事項。根據《通知》,我省將建立相對獨立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包括基層中小學崗位鄉村教師職稱制度和資深鄉村教師職稱制度。
  • 年近半百晉級中一無望,是教師無能還是職稱制度問題?
    學校王老師47歲,年近半百,中一職稱還沒有評上,是教師無能還是職稱制度問題呢?01王老師的煩心事王老師很生氣!他天天都在反省自己,是哪裡做得不好,同齡的老師有的十幾年前都晉上中一了,一月工資有幾百元的差距,十年的話和別人比自己少拿三五萬。一個農村教師,三五萬可是小數目,自己一年不吃不喝的才有可能攢下這麼多工資!真的很煩心。
  • 教師職稱:滿15年晉升中級;滿30年晉升正高級,教齡成為關鍵?
    不但工作穩定,而且薪資和待遇特別好。其中教師這個行業格外受到女生們的喜歡,在高考的時候,師範專業也連帶著吃香。對於女生來說,教師這份工作不累,而且說出去還很體面,所以絕對是一份超好的工作。教師的薪資和福利待遇如何?
  • 農村教師喜迎「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教齡滿30可晉升正高級
    教師這個職位,從古自今都很吃香,備受人們尊敬,工作內容相對不累,又很體面,可以說是很理想的工作了,不過,我國教育發展不均衡,教師的福利待遇也不同,農村教師的待遇相對差了一些,這也導致很多人不願到農村。 但是,最近有新消息公布,農村教師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先來看看什麼是教師職稱。
  • 中小學教師滿30年晉升正高;滿25年晉升副高;滿15年晉升一級
    同一個地方教師工資的差距,主要源於職稱的高低。除了基本的工資差距外,其補貼、獎金、課時費等方面也不同。因此,很多中小學教師的最大夢想就是儘早評上高級。如何才能成功晉升呢?很多地方的評審標準卻不一樣。目前,西部一些經濟欠發達的偏遠省份,為教師開始探索新的評審標準。甘肅、寧夏等省市農村中小學工作滿30年可申報正高級職稱;滿25年可以直接晉升高級職稱;滿15年晉升中級職稱,並且以上的職稱都不受崗位結構限制。
  • 2020農村教師迎「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教齡滿30可晉升正高級
    但是,最近有新消息公布,農村教師迎來了一個「好消息」,職稱評定取消了,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先來看看什麼是教師職稱。什麼是「教師職稱」?即使教齡滿足條件,沒有以上這些成果,也是評不上比較高級別的職稱,但成果也能買,也可以找資源,這對於農村教師來說,就很不公平,所處的環境,難以讓他們有好的成果,可能到退休年齡,也難以評上正高級。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當前,我國高等教育領域改革逐步深化,隨著國家宏觀職稱政策的頒布,省級高校教師職稱政策也相繼出臺,高校教師職稱制度不斷得以深化和完善。2019年,人社部就明確表示: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工作!那麼,職稱改革,對高校教師有什麼影響呢?
  • 青島20名農村教師獲評正高職稱
    近日,在農村初中從教37年、擔任班主任37年的青島膠州市第七中學教師劉正紅,正式被聘任為基層中小學正高級教師(正教授級),成為青島市首批基層中小學教師正高級職稱制度的受益者。對基層中小學教師評聘高級職稱制度是山東省鼓勵人才到基層任教的重要舉措,面向鄉鎮及以下公辦中小學一線教師「定向評價,定向使用」。青島市用足用好政策,向基層農村中小學教師釋放這一職稱改革的政策紅利。
  • 農村教師評高級職稱一路綠燈,基本沒有失敗的,以後有福了
    對於廣大教師來說,「評職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職稱級別直接關係到自己的工資待遇,多少教師為了評職稱費盡心思。然而職稱名額有限,大多時候是很難評上的,很多老師只能年復一年的準備材料。
  • 教師「職稱」評選將有變化?提高職稱比例,向實幹型農村教師傾斜
    80年代老師無職稱一說反而工作積極我國在1986年開始施行教師職稱制度,在此之前是沒有這個說法的,但是之前老師上課、檢查作業上都很有積極性,把培養大學生當作自己的終極目標,反觀現在的老師更追求職稱評選,讓教書育人這件事看起來功利很多。
  • 教師漲工資,漲的是職稱工資,還是工齡工資?
    現行教師工資制度規定,教師工資由崗位工資、薪級工資、績效工資及津補貼構成,其中崗位工資和薪級工資也叫基本工資。初入職教師崗位工資等級多為十三級,中小學教師一般最高可聘五級,少數優秀教師可達三級,這和教師的職稱相關,職稱高崗位等級高,職稱低崗位工資就低。薪級工資共設65級,一般工作多少年享受相應級別的薪級工資,如果是大專或本科畢業,還可以加上3年或4年的年限。薪級工資與教師任教年限,也就是工齡密切相關,工齡長,薪級年限高,薪級工資就高。
  • 30年教齡可直接晉升高級職稱?
    根據黑龍江教育廳文件中的表述,在鄉村基層一項工作累計滿30年並做出突出貢獻的專業技術人才可不受學歷、資歷和崗位結構比例等限制,破格申報相應系列(專業)「基層」高級職務。我們可以看到,有關省市教育廳在文件中明確指出,教師達到相應教齡可直接申報相應職稱的資格,不會再受到崗位名額的限制。
  • 教師職稱為什麼總是受到人們的詬病?
    關於教師職稱的問題,一直都存在種種詬病。有的人認為,職稱的評聘,本意是為了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不但沒有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反而對教師的積極性有副作用,有一部分教師,因為遲遲評不上職稱,工作的積極性也受到了很大影響,甚至乾脆放棄了職稱評選,工作也是得過且過。
  • 達到工作年限,沒有評初級職稱直接評中級職稱,要怎麼辦?
    說到職稱,很多人其實並不明白職稱到底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如何評職稱?其實呢?小編一直也對此不是很清楚。在大學的時候曾經聽說「大學教授是到一定年齡就自動給予職稱的」,那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探討下職稱評審真的很容易嗎?
  • 教齡滿30年或考試晉升高級,明顯不合理,為何一線教師支持
    教齡滿30年或考試晉升高級,明顯不合理,為何一線教師支持?這些條件能夠圓滿集齊很不容易,一旦集齊,以為萬事俱備只欠評審了,卻發現今年連申報資格都沒有了;上級文件規定,學校高級教師比例超標了,不能再評,需要有高級教師退休或調出才能騰出名額。滿懷希望,最終一年一個新規,讓許多一線教師極度沮喪,以致不再有奢望;有一些教師乾脆開啟了得過且過的工作模式。
  • 教齡滿30年,自動晉升高級職稱,你支持嗎
    現在的中小學,想要評上高級職稱,非常難。以中學為例,我們來看一下需要具備哪些條件:大學本科學歷以上的,需要在一級職稱崗位上任職滿6年;大專學歷的,則需要在一級職稱崗位上任職滿8年。再從「硬體」上來看,還需要滿足優質課二等獎以上,這個優質課有一點區別,農村教師和城市教師要求還不一樣。在農村教學,最不濟,也得拿過縣級優質課兩次,且兩次都是二等獎以上的獎項。除此之外,還得有其它獎勵、榮譽等。那麼,達到以上條件,是不是就可以評高級職稱了?非也!
  • 心塞,20年教齡還是二級教師!該對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制度改革了
    我的一個朋友20年教齡了還是二級教師。不要貿然猜測是不是他工作不積極,教學成績差。肯定地回答你,絕對不是。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群體的業務水平和工作積極性,將直接關係到教育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 2020教師職稱評定取消了?教齡滿30年,可晉升正高職稱
    我國的教師職稱制度已實施了將近三十年。教師職稱,因為和工資掛鈎,成為廣大教師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而在評審教師職稱的過程中容易出現種種的不合理、不公平的情況,對於廣大中小學教師而言,職稱和績效是最大的「傷痛」,而這兩個也被稱之為教育界兩大「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