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新覺羅·莽古爾泰——清太祖努爾哈赤第五子】

2021-02-07 吉林文史出版社

愛新覺羅·莽古爾泰(1587年-1632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第五子,努爾哈赤的第二位福晉富察氏所生。領正藍旗。

少時跟隨努爾哈赤徵伐烏拉部,英勇善戰,連克六城。天命元年(1616年)四月,受封為和碩貝勒。天命四年(1619年),參加了薩爾滸大戰,先隨努爾哈赤在薩爾滸全殲明總兵杜松所率的六萬之軍,又南下殲天劉綎部四萬餘眾。天命五年(1620年)受命追襲明軍,直至渾河。天命十一年(1626年)攻擊喀爾喀巴林部,獨自率兵渡河,斬俘甚眾。太宗即位後,數次進攻明軍,屢立戰功。天聰六年(1632年)莽古爾泰逝世。死後被揭發有謀上之罪,被追奪其封爵。曾和代善、阿敏、皇太極並稱四大貝勒。

莽古爾泰的軍事成就是在努爾哈赤時期開始的。明萬曆四十年(1612年)的時候莽古爾泰就跟隨努爾哈赤徵伐烏拉,英勇善戰,沉重打擊了海西女真的烏拉部。天命四年(1619年),莽古爾泰參加了努爾哈赤大敗明軍的薩爾滸戰役,莽古爾泰跟從努爾哈赤伏兵於薩爾滸谷口,在薩爾滸大破明軍,擊斃明軍將領杜松。又跟從努爾哈赤回軍擊斬劉綎。同年跟從八旗討伐扈倫四部的最後一部——葉赫。天命五年(1620年),努爾哈赤進攻明朝的懿路、蒲城兩個城池,莽古爾泰率健銳百人追擊明兵至渾河。並且率兵救援被察哈爾部林丹汗攻打的科爾沁部取得勝利,林丹汗敗逃。天命十一年(1626年),在努爾哈赤討伐喀爾喀巴林部的時候,莽古爾泰獨自領兵在夜間渡河攻擊並且俘獲無數。

清太宗皇太極即位後,莽古爾泰數次進攻明軍,屢立戰功。天聰元年(1627年),他率兵攻擊明軍右屯衛。天聰三年(1629年),跟從大軍伐明,偕同多爾袞、多鐸為接應,逼降漢兒莊,莽古爾泰自漢兒莊整合軍隊擊敗明總兵趙率教。天聰四年(1630年)二月,攻克永平、遵化。天聰五年(1631年),跟從大軍圍攻大凌河,莽古爾泰跟從皇太極攻擊明軍,俘虜張春等。天聰六年(1632年),跟從大軍伐察哈爾,林丹汗逃遁。

相關焦點

  • 愛新覺羅宗譜
    丙冊1-4: 太祖高皇帝位下 第四子鎮國將軍湯古代,第五子莽古爾泰,第六子輔國公塔拜,第七子親王阿巴泰,第九子鎮國公巴布泰,第十子德格類,第十一子巴布海,第十二子阿濟格,第十三子輔國公賴慕布,第十四子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親王多鐸,第十六子費揚果之子孫。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陵寢中,埋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那是在明朝的天啟六年,後金的天命十一年,據《清太祖實錄》記載,這一年七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感覺自己的病情十分嚴重,下令前往清河溫泉療養;等到八月初七日,已是病入膏肓、勢將不起,他決定馬上返回首都瀋陽。一行人乘船沿代子河順流而下,並通知阿巴亥,讓她趕緊出城接駕,擔心見不到最後一面了。八月十一日,努爾哈赤駕崩於距離瀋陽四十公裡的璦雞堡。 清太祖的死因是什麼?
  • 大清愛新覺羅一脈竟出了27員名將,大明卻連僅有幾個名將都死了
    努爾哈赤年間,曾參與薩爾滸、滅葉赫、克瀋陽、遼陽等戰役;皇太極時期,統兵攻打朝鮮,迫使朝鮮國王李倧求和,戰功赫赫。1630年,因阿敏棄城投降,皇太極大怒,召諸貝勒共議阿敏之罪。罪狀除了此次棄四城之外,還有心懷異志、當年在朝鮮謀求自立等等。8、愛新覺羅·莽古爾泰
  • 《話說大清》之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
    皇太極畫像年少喪母,草原立志皇太極出生於大明朝的萬曆二十年,他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母親是孝慈高皇后赫納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努爾哈赤的妃子,皇太極是母親懷胎一年才生下的,草原各部落都覺得他是個不祥之人,所以出生後並不受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喜歡,所以母親也不受待見。
  • 原來是大哥給努爾哈赤戴了頂帽子
    咱們先說說兩位奇葩的皇子都是誰,其中一位是老 二愛新覺羅代善,另一位則是老五愛新覺羅莽古爾泰,這二位都能打仗,跟著努爾哈赤參加過決定性的「薩爾滸大戰」,他們也被封為貝勒,代善是大貝勒,莽古爾泰是三貝勒。
  • 努爾哈赤屬意的繼承人,真的是多爾袞嗎?
    而他的哥哥們:代善、莽古爾泰、皇太極以及他們的兒子,都成了驍勇善戰的領軍大將。努爾哈赤作為一個馬上帝王,自然會明白皇太極他們的個性。他們斷然不會聽從一個不知軍事的少年天子的命令。多爾袞即便上位成功,那就只會形成眾貝勒與多爾袞血腥對抗,阿濟格也未必會幫助自己的胞弟。努爾哈赤發動寧遠之戰兵敗,未必不想接班人能復仇,再次對明朝發起攻擊。
  • 「名人百科」傲視天地天命汗——太祖高皇帝努爾哈赤
    【名人簡歷】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出生於建州左衛蘇克素護部赫圖阿拉城。後金政權的建立者,為後金首位可汗。其子愛新覺羅·皇太極稱清帝後追尊努爾哈赤為太祖高皇帝。
  • 莽古濟:挨千刀的公主,我是千古唯一
    今天,品史君要說一位被凌遲處死的公主——莽古濟。莽古濟是滿清王朝的公主,她是努爾哈赤的大女兒、長公主,努爾哈赤對她非常溺愛,當成掌上明珠。為人父母的都知道,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目中無人。莽古濟,不例外。
  • 清太祖·清福陵---圖解細說清福陵(一)
  • 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成功之道
    ,是清王朝的奠基人,也是滿族形成的創始人。一、努爾哈赤的生平努爾哈赤,生於公元1559年,卒於公元1626年,享年67歲。努爾哈赤姓愛新覺羅,女真族,出身於奴隸主家庭,父親塔克世、祖父覺昌安。努爾哈赤是建州女真蘇克蘇護河部人,居住在赫圖阿拉(今遼寧新賓)。10歲喪母,父親為他取位繼母納拉氏。
  • 身為皇后,卻遭皇太極等人脅迫殉葬,努爾哈赤的遺言是真的嗎?
    揭秘清朝首位皇后身死之謎》中,敘述了努爾哈赤在死後16個小時,作為大妃(皇后)的阿巴亥即被逼迫殉葬。那麼,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等諸王貝勒,為何要迫不及待地逼令阿巴亥自殺殉葬呢?我們這篇文章著重探討一下阿巴亥被逼死的原因。
  • 清朝的開國者一一清太祖.努爾哈赤
    清太祖一一努爾哈赤清太祖.努爾哈赤(1559.2.21~~1626.9.30),努爾哈赤當是繼成吉思汗之後第二位問鼎中原,鐵蹄踏平中華大地之努爾哈赤起根發苗於女真一小酋長族糸,與大部落相比,堪稱小見大巫,不足為道。其十歲喪母,繼母苛刻,十九歲被強行另起爐灶,過早飽受生活艱辛磨勵,成熟自立。然其聰穎過人,憑並非出眾而對漢文化熱衷的知識銳敏,熟讀《三國演義》,《水滸》諸漢經典,奠定問鼎中原,成就霸業思想基礎。
  • 公元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自立,皇子之爭駭人聽聞!
    廢話不多說,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後金政權時期的汗位之爭六一六年(明萬曆四十-四年),清代開國創業之君努爾哈赤,於赫圖阿拉城(今遼寧新賓縣)正式稱汗自立,建立了奴隸制的「後金」政權,年號天命。後金政權的建立,是女真各部由分散走向統一的重要標誌,而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各部過程中建立的八旗制度,在創建後金政權和以後統一全國的過程中,都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