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行第八的皇太極為何當上皇帝?原來是大哥給努爾哈赤戴了頂帽子

2020-12-15 風雨滄桑幾千年

排行第八的皇太極為何當上皇帝?原來是大哥給努爾哈赤戴了頂帽子

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 建時期,皇帝傳位基本上都要遵照「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絕多數皇帝在挑選接班人的時候,通常會選擇自己的嫡長子,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如果說這個嫡長子不在了,那麼就會按照嫡次子……非嫡子這樣的順序選擇。

當然了,凡事無絕對,並不是說皇長子就一定能夠繼承大統,很多時候,即便皇長子沒死,最後也未必能夠坐上那把龍椅,比如清朝歷史上著名的 「九子奪嫡」,康熙的九個兒子為了爭奪皇位,你陷害我,我打 壓你,搞得雞飛狗跳,把康熙帝氣得吐血,結果居然是低調的四阿哥胤禛勝出,也就是後來的雍正帝。

除了「九子奪嫡」以外,其實在清朝早期同樣有一場熱火朝天的「爭儲大戰」,這幾位就是就是努爾哈赤的兒子,話說努爾哈赤這個人不但打仗很厲害,泡妞也很厲害,他有十六個老婆,兒子也有十六個,不比康熙差多少。

圍繞著太子之位,這十六位皇子也是爭得爹媽都不想認識了,在這些皇子中有兩位最奇葩,而他們的失敗也讓排行老八的皇太極漁翁得利,最後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咱們先說說兩位奇葩的皇子都是誰,其中一位是老 二愛新覺羅代善,另一位則是老五愛新覺羅莽古爾泰,這二位都能打仗,跟著努爾哈赤參加過決定性的「薩爾滸大戰」,他們也被封為貝勒,代善是大貝勒,莽古爾泰是三貝勒。

後來當皇帝的皇太極只是四貝勒,如果論出生順序,皇太極是老八,本來呢,不管是代善還是莽古爾泰,都比皇太極有希望成為努爾哈赤的繼承人,可因為代善生活上的不檢點,導致他和莽古爾泰統統出局。

說起來,代善這個人軍功很高,威望也高,後面他封了代親王,在八個鐵帽子王裡排第一,但他有一點不好,生活作風有問題,最要命的是,他居然膽大包天跟努爾哈赤的老婆玩暖,兩人有著說不清的關係。

給老爹戴「綠帽」,接了父親的夜班,就算你有再大的功勞也不能接白 班了啊,因此,代善因為女人出局了,不但他出局了,同時還連累了莽古爾泰跟著一塊出局,可能有人問了,代善出局關莽古爾泰什麼事啊?

確實有關係,因為代善勾搭的女人就是莽古爾泰的老媽,原本莽古爾泰也是個很不錯的小夥子,但是他的老媽出現了生活作風問題,當然就牽連到他的政治前途了,不得不說,莽古爾泰這是躺著也中槍啊。

得知被兒子戴了頂大綠帽,努爾哈赤的心裡相當的不爽,但要把這個事情說出去,可就太難聽了,左右一尋思,這個老婆留在家裡也彆扭,所以,努爾哈赤以私藏財物的名義把這個老婆給休了。

本來事情到這裡差不多就算結束了,即便對莽古爾泰有影響,但影響也不是太大,畢竟這些草原民 族有一種習俗,就是兒子會接 收父親留下來的妃子,而且莽古爾泰還是個無辜的孩子。

可萬沒想到的是,接下來莽古爾泰卻幹了一件蠢事,為了討好自己的老爸,同時在以後的太子之爭中佔據上風,他居然把老娘給殺了,然而,弒母之事太違倫常了,這讓努爾哈赤認為莽古爾泰的人品有大問題,於是,挺有希望的兩個皇子就因為這件事齊齊被踢出了局,最後倒便宜給了不佔優勢的皇太極。

相關焦點

  • 清朝皇帝皇太極
    努爾哈赤沒當皇帝,他當的是大金的英明汗。他死後十二年,兒子皇太極才改國號大清,也當了皇帝。  皇太極在位時主要是徵服蒙古和朝鮮,讓這兩國成為藩屬,為日後入關舖路。他在位時期滿清的疆域仍然只有滿洲。努爾哈赤時期的急速擴張,需要時間消化。另外他也需要時間改變努爾哈赤晚年立下的八王共治的權力結構。
  • 清朝皇帝排行順序
  • 何為帝王之本丨努爾哈赤、皇太極和順治,為何一個比一個活得短?
    他應該歇一歇了,好好照顧一下自己的身體,但古時英雄,都是把腦袋拴在皮帶上過日子,如果讓他休息,還不如殺了他更痛快!努爾哈赤就是這樣一個戰鬥到生命最後一刻的英雄好漢!他不斷挑戰著自己的健康底線,從不退縮,終於導致最後遺恨而終,大業還沒有完成時,就走到了生命的終點,不得已把後金的汗位傳給了第八位皇子,也就是四貝勒皇太極!2.走著父親的老路史書中從沒有記載皇太極吸取父汗的教訓,去愛惜自己的身體!
  • 努爾哈赤、多爾袞等名字是啥意思?皇太極名字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清朝建立者清太宗皇太極,這個名字看起來。真是高貴和霸氣,名字中直接帶一個「黃」字的,在我國歷史上所有的皇帝中應該就皇太極一人,而且它的名字在清朝的帝王中也是別具一格。
  • 努爾哈赤、多爾袞的名字有何含義?皇太極雖然好聽,卻是乾隆起的
    今天就來說說清朝這些皇帝的名字。清朝的十二位君主分別為:努爾哈赤(天命)、皇太極(後金天聰汗,改號為清後年號崇德)、福臨(順治)、玄燁(康熙)、胤禛(雍正)、弘曆(乾隆)、永琰,後改顒琰(嘉慶)、 旻寧(道光)、奕詝(鹹豐)、載淳(同治)、 載湉(光緒)、溥儀(宣統)。
  • 身為皇后,卻遭皇太極等人脅迫殉葬,努爾哈赤的遺言是真的嗎?
    我在上一篇文章《是被人陷害?還是咎由自取?揭秘清朝首位皇后身死之謎》中,敘述了努爾哈赤在死後16個小時,作為大妃(皇后)的阿巴亥即被逼迫殉葬。那麼,代善、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濟爾哈朗等諸王貝勒,為何要迫不及待地逼令阿巴亥自殺殉葬呢?我們這篇文章著重探討一下阿巴亥被逼死的原因。
  • 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
    於此同時,在天聰五年,皇太極仿照明朝設立六部。崇德元年,再設督察院,負責監察各個部院包括皇帝的得失。崇德三年,又設立理藩院,專門負責蒙古事物。至此,清朝基本形成了內三院、六部和兩院,即所謂的「三院八衙門」,各設衙門,各司其職,皇太極總領於上,大權集於一身。四、後金國號改為清有人可能會認為,不就改個國號嘛!值得大書特書嗎?
  •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為何當上攝政王而不是皇帝,他的權力多大?
    皇太極死後,他是皇太極的弟弟,絕對是有實力當皇帝的,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嗎?,多爾袞都有哪些功績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在他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了汗位,次年多爾袞就跟隨皇太極進攻蒙古察哈爾部,多爾袞在這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戴青」的稱號。
  • 清朝本叫後金,為何皇太極更改國號為「大清」
    經過公元1619年的薩爾滸之戰後,努爾哈赤便開始稱為「後金汗國」,而且給毛文龍的書信中自稱「大金國皇帝」,可見其也是有雄心壯志的。努爾哈赤曾經自詡為金的後裔,而且尊稱金為先朝,畢竟歷史上的金國在女真人的歷史上可謂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看過《射鵰英雄傳》的人都知道當時的金國對於宋朝的威脅是十分嚴重的,由此可以看出當時金國的強盛。
  • 努爾哈赤去世時,皇太極為什麼不殺死多爾袞?
    話說回來,後金的統一離不開努爾哈赤,也正是在此基礎上,皇太極才有了進攻明朝的實力。不可否認的是,清朝初期,出現了兩位優秀的政治家。他們就是多爾袞和皇太極,無論是哪一位,都對清朝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皇太極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追隨努爾哈赤徵戰,到了之後,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
  • 從勢力最弱的四貝勒到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的權力遊戲
    皇太極這個人物,大家都熟悉得不得了。太祖努爾哈赤之子,順治帝福臨之父,大清帝國的構建者。將原始的後金變革為強盛的大清,這位帝王使出了渾身解數。行走在政治的刀鋒上,皇太極究竟上演了怎樣的權力遊戲。「皇太極」「渾臺吉」「皇太子」三種稱謂是音譯的結果。當然也有萌系的謎之推論:大獅子=大獅幾,小猴子=小猴幾,所以皇太子=皇太幾=皇太極。實際上,努爾哈赤指定過繼承人。這個人就是長子褚英。褚英隨努爾哈赤一同開疆拓土,屢立戰功,一度被授命執掌國政。然而褚英與開國五大臣:額亦都、費英東、何和禮、安費揚古和扈爾漢不和,又傾軋親兄弟,搞得怨聲載道,最終被努爾哈赤處死。
  • 皇太極駕崩,長子豪格本該成大清皇帝,為何成悲劇人物?
    愛新覺羅·豪格,皇太子的皇長子,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原本都應該成為皇太極之後的最高統治者,卻因為自己的衝動魯莽行為葬送了自己原本手到擒來的皇帝寶座,並且被政治對手構陷致死,連自己的幾個老婆也被別人瓜分,可能是歷史上最為悲劇的人物了。
  • 十三年號,十二帝,另外的皇帝是被誰開除了呢?
    但因為大清這個國號是其子皇太極改的,努爾哈赤就成為了沒在清朝生活過一天,卻成為清朝開國皇帝。那麼,努爾哈赤究竟算不算清朝皇帝,這一定要算。努爾哈赤是清朝的奠基人,是清朝第一稱汗的人,汗和皇帝是一個意思,都是帝王。並且努爾哈赤獲得太祖這個一般開國皇帝該有的廟號,並且第二位皇帝皇太極只獲得太宗的廟號,努爾哈赤屬於被確立的太祖。努爾哈赤的年號是天命。
  • 清太宗皇太極:你可知「皇太極」,不是我真名?
    說起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可謂名聲赫赫,家喻戶曉,盡人皆知。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是太祖努爾哈赤第八子,在努爾哈赤封為「貝勒」 的子侄中排行第四,也稱「四貝勒」,是大清王朝的建立者。皇太極名字威武霸氣,聽起來就是天潢貴胄,自帶王者光環,這樣的人君臨天下似乎理所當然。
  • 努爾哈赤的失誤,皇太極如何解決,才將後金髮展壯大?
    努爾哈赤的失誤,皇太極如何解決,才將後金髮展壯大? 同時,努爾哈赤將眾多漢族官員,配置給各個貝勒、滿臣。 可是,由於大多數貝勒、滿臣不懂漢語、只會講滿語,所以漢族官員與滿族官員交流溝通極為困難。 語言溝通上的隔閡,既不能讓有才華的漢族官員在見識粗淺、文化程度不高的滿族官員中脫穎而出,又會令漢族官員備受滿族官員的嘲笑、辱罵甚至毆打。
  • 鰲拜輔佐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三代帝王,到康熙時就叛變了?
    鰲拜不是奸臣,只能說是個權臣,他從來沒有叛變,也沒用想過自己當皇帝。康熙除鰲拜是解決制度問題,加強專制皇權。鰲拜的「專權」實際上有點明朝張居正在萬曆前十年裡大權獨攬的意思。清初權力分配製度的演變清代制度在努爾哈赤建立後金到他去世的10年間,權力的分配具有兩重性。
  • 清太宗皇太極的父親、兒子、孫子都是「祖」,為何他不能稱祖?
    也就是說第一、三、四位皇帝都是祖,而第二位皇帝呢,則是清太宗皇太極。通俗來說,等於是清太宗皇太極的父親、兒子、孫子都是祖,偏偏他就不是,這是為什麼呢,他的後世子孫為什麼沒有稱他為祖呢,今天宋安之來說說這個問題。首先按照禮制來說呢,皇太極被上太宗廟號是沒有問題的,是合理的。
  • 多爾袞的母親不僅年輕還有三個孩子,為何還被逼著給努爾哈赤殉葬?
    都知道多爾袞權傾朝野和皇太極的兒子順治皇帝有私怨,其實皇太極也不是好人逼死了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兩家可以說有著極重的怨恨!當時努爾哈赤臨終前最後見的就是大妃也就是大福晉多爾袞的母親阿巴亥,可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卻帶著王公大臣說努爾哈赤有遺命要阿巴亥殉葬,這就是胡扯,根本沒有什麼遺命,努爾哈赤最後見的就是阿巴亥,有這個遺命,阿巴亥怎麼可能不知道,這完全就是皇太極的陰謀,說白了就是要保住自己的汗位,逼死對自己有威脅的阿巴亥,因為阿巴亥在的一天,他皇太極想坐穩汗位真的挺難的!
  • 皇太極繼位後是如何對待自己兄弟的?
    歷朝歷代的皇帝不僅對自己苛刻,對自己的親屬更是不留情。帝王的無情到底是緣於什麼?是他們生長環境所致?是天性所為?還是後天的被逼無奈?一、多爾袞阿巴亥是努爾哈赤晚年時期最寵愛的王妃,在她生下的三個兒子中,其中一個就包含多爾袞。多爾袞於明萬曆四十年出生,即一六一二年。多爾袞生性聰明,從小善武,精騎射。
  • 努爾哈赤去世後,此人為大權獨攬想出一計謀,正式建立大清政權
    明朝文官袁崇煥率領兩萬明軍堅守孤城,決心與努爾哈赤作戰到底。明軍佔據有利地勢,城樓上又架設數門紅衣大炮,致使後金部隊屢屢受挫,努爾哈赤也在攻城戰中受傷。幾個月後,努爾哈赤在憂憤中死去。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即位,改年號為「天聰」。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的第八個兒子,在八大貝勒中排名第四,所以人稱「四貝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