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皇太極

2021-02-17 連戰皆捷1

皇太極(1592-1643,太宗文皇帝,享年五十二,葬昭陵)
  終努爾哈赤一生,只統一了滿洲,建立的國號也不是大清,是金國,史稱後金。努爾哈赤沒當皇帝,他當的是大金的英明汗。他死後十二年,兒子皇太極才改國號大清,也當了皇帝。
  皇太極在位時主要是徵服蒙古和朝鮮,讓這兩國成為藩屬,為日後入關舖路。他在位時期滿清的疆域仍然只有滿洲。努爾哈赤時期的急速擴張,需要時間消化。另外他也需要時間改變努爾哈赤晚年立下的八王共治的權力結構。在這段時間裡,他曾三次派兵入關侵擾,擄掠人口財貨後仍退回滿洲。打下中原江山的是在他死後兒子順治的時代,真正執行者是他的弟弟多爾袞。

  雜文家柏楊先生曾提出一個讀史心得:

歷史上每個王朝到了第二代都會遇上瓶頸,原因很多,主要是第二代帝王並不是憑實力取得帝位,不見得有能力壓制功臣武將;

另外,帝國建立不久,人民還沒培養出對帝國根深地固的忠誠。

萬一繼承人是個花花大少,帝國會一夕崩潰。

例如秦與隋兩個王朝。

  皇太極是努爾哈赤第八個兒子,他繼承王位有天命,也憑實力。

皇太極渡過瓶頸,開創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

  先說他的天命。

  如果努爾哈赤死得早,汗位將是長子褚英(1580-1615)的,輪不到皇太極。

褚英十九歲就被努爾哈赤賜號洪巴魯圖(大勇士),往後幾年和父親努爾哈赤一起東徵西討,是集團的第三號人物(集團中次於努爾哈赤的是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赤)。

就因為努爾哈赤活得過長,他殺了讓他感覺受威脅的弟弟舒爾哈赤和長子褚英,也壓制了平庸的次子代善。

為皇太極製造了接位的機會,如果叔叔和長兄還活著,他不見得有機會。

  褚英被殺後,沒有野心、老實但有戰鬥力的次子代善本來是最有機會的接班人,但他太白目了。

  努爾哈赤晚年的一次家族餐會,醉後的努爾哈赤不經意的對著代善說:

他死後,他的女人要代善代為照顧。

努爾哈赤當時只是一句醉話,甚至是一句試探的話;

老男人在醉後把他的夢魘說出來,但他打從心裡不願看到這事實現。

  北方民族家族傳承制度是幼子繼承,此時努爾哈赤已經把他直轄的兩黃旗分給三個幼子,最小的多鐸(1614-1649)分得正黃旗,多爾袞(1612-1650)和阿濟格(1605-1651)共領鑲黃旗。

這三個都是努爾哈赤心愛的大妃阿巴亥(烏喇那拉氏)所生。

努爾哈赤的財產是幼子的,無子的妻妾應由幼子奉養,有子的妻妾由其分房的兒子接去奉養。

努爾哈赤的女人其實不必代善照顧,除非代善是未來的接班人,家族的主子。

  阿巴亥是努爾哈赤第三任的嫡妻,她小努爾哈赤三十七歲,代善(1583-1648)還比她大七歲。

自從努爾哈赤講了那句話後,阿巴亥開始明目張胆的巴結、討好代善,她要為她的未來作打算。

  女人討好男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躺下、然後抱著男人不停的叫哥哥。

阿巴亥就是這樣做。

白目的代善沒有拒絕,他樂在其中,接收老爹的女人也是北方民族的習俗,但他忘了老爹還沒死,而且老爹也不是普通人,他剛宰了大哥褚英。

所以不久,他就樂極生悲了。

  努爾哈赤發覺兩人的姦情後,大怒之下把阿巴亥休回蒙古娘家,但過一陣子還是想念那美麗風騷的小妖精,於是老著臉皮又派人把她接回來。

  努爾哈赤沒殺代善,不是他不想,他殺褚英時可沒手軟。

但此時代善擁有兩旗的兵力,當年褚英只有一旗兵力,而且此時褚英和舒爾哈赤的殘部仍然心懷不滿,努爾哈赤如要動手,他們不見得會站在努爾哈赤這邊。

所以他得慢慢來,如果他冒然對付代善,可能會造成滿洲的動蕩與分裂,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大金國可能會崩解,年老的努爾哈赤已經沒有冒這個險的勇氣了。

他先得逐步削弱代善的地位和勢力,等待有利時機。

然而,努爾哈赤沒再活多久,代善保住一命,但他的實力已大受影響,也影響他的接班。

  其實精明但不聰明的阿巴亥當時可是採多角化經營,多管齊下的。

她不只勾引代善,她也向小她兩歲的皇太極示愛,但皇太極不為所動,反而報告努爾哈赤,間接揭發代善與阿巴亥姦情。

  當時努爾哈赤之下,最大勢力只有兩個:

代善與皇太極,拉下代善,帝位已經是他的了。

  現在,我們先來看當時的滿洲努爾哈赤集團的權力分配。

  建國前努爾哈赤的武力分為四部分,他自己直屬武力以黃色為識別,旗幟、袍服、裝飾均為黃色,弟弟舒爾哈赤的部隊為藍色,大兒子褚英白色,二兒子代善紅色。

努爾哈赤殺弟殺子後,舒爾哈赤之子阿敏繼承藍旗,努爾哈赤派八子皇太極接管褚英的白旗。

  1615年努爾哈赤處死長子褚英後,開始規劃將原來的四旗擴充為八旗,表面上是武力的擴編,其實是不想讓個別旗主有能力威脅到他,也為了分化弟弟和長子殘留的勢力。

  他自己的黃旗分成正黃和鑲黃,正黃給幼子多鐸,鑲黃給阿濟格和多爾袞,起初阿濟格是旗主,後來換成多爾袞。

當時阿濟格兄弟中最大的阿濟格只有十歲,多爾袞四歲,多鐸兩歲,三兄弟只是掛名,實際上兩黃旗還是牢牢地掌握在努爾哈赤手中。

  弟弟的藍旗分為正藍和鑲藍,正藍分給五子莽古爾泰(1588-1633),弟弟的死忠部下仍由弟弟的兒子阿敏帶領,用鑲藍為標幟。

  褚英的白旗也是一樣,正白分給八子皇太極,鑲白留給褚英的長子杜度。

幾年後皇太極的勢力穩固,努爾哈赤拿掉杜度旗主的地位,把他調到鑲紅旗堂弟嶽託的手下,鑲白給了皇太極年幼的長子豪格,實際由皇太極控制。

  代善的紅旗仍由代善控制,代善本身擔任正紅旗旗主,他的長子嶽託(1599-1639)為鑲紅旗旗主。

  努爾哈赤死後,代善與皇太極各有兩旗的實力,是最有實力的接班人。

但代善在阿巴亥事件中實力受損,而且個性單純,政治野心不大,所以皇太極脫穎而出。

  但是,排行第八的皇太極如何能越過前面幾個兄長而分到兩旗的兵力呢?

答案很簡單,他最懂事,最會巴老爹,所以他得寵。

他得寵,老爹又對他最放心,自然把好東西給他。

  普通老百姓做老爹的通常希望兒子能幹,但是帝王家可不是這樣。

當皇帝的老爹通常不希望兒子能幹,即使能幹也要有個限度,就是不能威脅到他。

所以歷朝歷代很多英主明君都有殺太子的紀錄。

唐太宗幹過,漢武帝也幹過,努爾哈赤也幹了,皇太極深知這個道理,他在老爹眼前小心翼翼地活著,他掩飾的很好。

  當皇帝的老爹自己喜歡亂搞女人,但絕不會喜歡兒子性能力太好,兒子可以愚蠢、殘暴、貪財,但絕不能好色。

歷史上堀起於民間的明太祖朱元璋是最醜陋的代表人物,他死前五年,他年長的五個兒子一個接著一個不明不白的死了,除了四子燕王朱棣。

並不是朱元璋特別寵愛朱棣,而是因為朱元璋透過錦衣衛特務系統,他知道這個兒子性無能,其他的都像發情的公狗一樣看到女人就想交配,當然留不得。

不過他還是把帝位傳給孫子,他想孫子年紀小,不會對他留下的女人有興趣。

  註:

錦衣衛為朱元璋所創,主要功能是監控他生下眾多的兒子。

朱元璋在他搞死年長的四個兒子後裁撤錦衣衛,更下令銷毀所有檔案。

幾年後,篡位的朱棣又恢復了錦衣衛的設置,此後二百年錦衣衛的功能在監控大臣,也因此混淆了當年朱元璋設置這機構的醜陋動機。

  皇太極知道這道理,所以自從老爹殺了大哥以後,一直到老爹死了這十一年間,他幾乎不近女色。

根據清史稿:

皇太極妻妾無數,有生育的共十七個,她們為他生了兒子十一個,女兒十四個。

但那段時間出生的只有兩個女兒,都是嫡福晉所生。

在那之前他生了三個兒子,也就是說皇太極二十五個兒女中二十個全是老爹死後才生的(老爹死的那年,皇太極三十五歲)。

當年避孕並不容易,可見他多克制。

歷史上也有個皇帝像他一樣懂事,隋煬帝在還沒取得帝位之前,為了安老爹的心,只有蕭後一個女人,兒女也很少,他偽裝的更好。

皇太極十五歲時,老爹為他娶了嫡福晉紐祜祿氏,她是老爹得力助手額亦都的女兒。皇太極並不喜歡紐祜祿氏,她只生一個兒子老三格博會,七歲就死了。清史稱紐祜祿氏為元妃。
  紐祜祿氏並不是皇太極第一個女人,皇太極身為親王,十一歲喪母后屋子裡就有很多女人,照顧他的生活,也陪他上床。他最喜歡的是烏喇那拉氏,她為皇太極生了長子豪格、次子洛格和長女,後來她扶正當大福晉,清史稱她為繼妃。
  皇太極女人的稱號以他稱帝登基為分界點,稱帝之前,包括努爾哈赤在世時的四貝勒時期和他繼位為大金國的大汗,以天聰為年號的九個年頭,他的大老婆稱為妃,稱帝之後大老婆稱皇后。
  奇怪的是皇太極這兩任妃,清史都語焉不詳。沒交待是死還是被貶,就憑空消失在歷史中。這是一件奇怪的事,不記載應該有鬼,想必有難言之隱。
  總之,皇太極稱帝時紐祜祿氏和烏喇那拉氏都消失了。他立了蒙古科爾沁部貝勒莽古思的女兒為皇后,這一族姓博爾濟吉特,成吉斯汗弟弟的後裔很多都是這個姓,清史稱她為孝端文皇后。孝端生了三個女兒,二女、三女、八女。她在明萬曆四十二年努爾哈赤在世時就嫁過來,死於順治六年,享年五十一。
  孝端嫁過來十一年後,天命十年二月孝端的哥哥齋桑又把女兒嫁給皇太極,論輩分她是孝端的侄女,嫁過來的隔年,努爾哈赤死了,皇太極的禁慾生活結束了,她為皇太極生了四女、五女、七女及皇九子福臨。我們可以看出來,皇太極稱帝前以天聰為年號的九年間,孝端姑侄兩幾乎獨佔了皇太極的下半身。皇太極死後兒子福臨登基尊她為孝莊文皇后。孝莊是清史有名的女人,她主宰了順治和康熙兩朝數十年,死於康熙二十六年,享壽七十五。
  不知為什麼,皇太極特別中意博爾濟吉特氏的女人,娶了孝莊之後九年,天聰八年他又接收了孝莊的姐姐,當年孝莊的爹齋桑本來是把她送給漠南蒙古最大勢力林丹汗當小老婆。天聰二年皇太極把林丹汗的勢力趕出滿洲,天聰六年皇太極遠徵林丹汗的老巢察哈爾,林丹汗潰不成軍率殘部西逃,不久就死在沙漠。往後林丹汗的妻妾很多都被皇太極收編,皇太極這輩子最喜歡的就是這個二手貨博爾濟吉特氏,清史稿稱:「妃有寵於太宗。」。皇太極稱帝後立了一後四妃,她被封為封關睢宮宸妃,地位僅次於她的姑姑皇后。宸妃嫁過時已經二十六歲,當年姑姑孝端,妹妹孝莊嫁過來時都是十二、三歲。宸妃第二年就生了皇八子,隔年夭殤。崇德六年皇太極帶領全軍圍攻明錦州,兩軍僵持時,傳來宸妃病危,皇太極立刻放下軍隊,趕回瀋陽,可惜還沒趕到宸妃就已經死了,得年三十三。皇太極追封她為敏惠恭和元妃。她的死讓皇太極非常悲痛,兩年後皇太極也死了,不是死於悲傷,死因應該是房事過度,林丹汗的女人很多,床技都很好。
  皇太極稱帝後策立的一後四妃都是蒙古科爾沁部的女人,都是博爾濟吉特氏。孝端、孝莊、宸妃屬左翼,麟趾宮貴妃、衍慶宮淑妃屬右翼。宸妃、貴妃、淑妃都是林丹汗的遺孀。皇太極很欣賞林丹汗的品味,所以林丹汗的女人,皇太極幾乎都接收。
  清史記載:
  天聰八年閏八月三十日,皇太極納林丹汗妻竇土圖門福晉為妻。
  天聰九年二月二十六日,林丹汗子額哲(1622-1641)奉母蘇泰太后投降,並獻元室傳國玉璽。蘇泰太后是林丹汗的正妻,額哲是繼承人,當時年僅十四歲。所以其實是蘇泰太后帶著兒子投降,她不只獻玉璽,也獻上了她的禁臠。相對的,皇太極把次女嫁給額哲。六年後二十歲的額哲死了,應該是給皇太極幹掉。
  天聰九年七月二十日,皇太極納林丹汗遺孀囊囊太后為妻。
  竇土圖門福晉、蘇泰太后、囊囊太后有可能就是皇太極封的貴妃與淑妃,也有可能不是。
  貴妃嫁過來後生了一子一女,嫁過來時她帶了一個拖油瓶女兒,她為林丹汗生的兒子都被皇太極殺了。淑妃沒再生育,也有一個拖油瓶女兒,當然兒子也被皇太極殺了,這是草原的規矩。
  貴妃死後被尊稱為懿靖大貴妃,淑妃尊號為康惠淑妃,兩人都算長壽,活到康熙的年代。
  女人,很容易適應生活,適應男人。
  皇太極得了林丹汗的玉璽,當年就稱帝改國號,之前為天聰,之後為崇德。他死於崇德八年,應該是被林丹汗的老婆們掏乾了身子,曾經極盛的大元,後宮有著橫跨歐亞的各種性技,皇太極是爽死的。

結語
  皇太極是個正派又有人性的君主,他不像父親努爾哈赤喜歡搞親族的女人。年輕時他不受繼母阿巴亥的引誘,但阿巴亥死後皇太極對她三個兒子相當照顧,可見他的正派與厚道。
  天聰五年七月八日,皇太極下令禁止宗族內的收繼婚,他排斥接收家族內父兄遺孀的作為,他喜歡幹敵人的妻妾,這是草原男兒的作風。
  天聰八年二月五日,皇太極特別定葬制,許「相得之妻」為夫殉死,但若有妻逼妾殉者,論死。這是個厚道又有人道的旨令,應該可以看出他的為人。?
  順便一提,皇太極是漢語皇太子的諧音,所以這絕不是他的本名,然而有趣的是後來的歷史學家一直將此誤為他的名字。或許,歷史就是以訛傳訛.

相關焦點

  • 清朝開國皇帝:皇太極
    清朝的皇帝,人們談論得最多的當屬康熙、雍正、乾隆這三位,這三位皇帝將清朝的國力推向了巔峰。而清太宗皇太極,在清十二帝當中,則顯得異常的低調,人們對於他的討論少之又少。史學家對他的研究也遠遠沒有像研究康雍乾那麼熱衷。
  • 清朝本叫後金,為何皇太極更改國號為「大清」
    因為後金正是經過他的勵精圖治才強大起來,並且改國號為清,也就是我們今後所熟知的清朝。皇太極被推舉為大汗之後,在位僅僅十七年,如果與其後世的康熙、乾隆皇帝相比,在位時間是比較短的,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對於後金做出的貢獻,他在位期間對於清朝的貢獻也是名列前茅。
  • 清朝皇帝列表
    清朝皇帝列表1.努爾哈赤: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後金政權創立者。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2.皇太極: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極在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改年號為崇德,並以是年為崇德元年。前後在位17年。
  • 清朝皇帝排行順序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圖阿拉稱「覆育列國英明汗」,年號天命。在位11年。努爾哈赤順應歷史發展趨勢,完成了統一女真各部大業,對後來滿族共同體的形成,對加強各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促進遼東經濟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  2、皇太極天聰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643年),努爾哈赤第八子,滿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繼後金汗位,以次年為天聰元年。
  • 清朝皇帝順序排列
    清朝地圖清朝皇帝順序: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下面就一起來看看清朝各個皇帝的簡介吧。順治代號:順治皇帝 ,清世祖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1638年--1661年),入關後第一位皇帝。功績:清初滿漢民族矛盾與階級矛盾極為激烈,擊敗了各種抗清勢力,完成了全國的統一。
  • 揭秘清朝皇帝列表
    而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更是有著數不完的傳奇。今天出國留學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一篇清朝皇帝列表,希望大家喜歡。  愛新覺羅·皇太極稱帝後追尊努爾哈赤為太祖高皇帝。  諡號:承天廣運聖德神功肇紀立極仁孝睿武端毅欽安弘文定業武皇帝  二 清太宗:皇太極
  • 清朝皇帝順序
  • 皇太極突然駕崩,長子豪格在有八旗中的六旗支持下,怎麼沒成為清朝...
    公元1643年,年僅50歲的清朝皇帝皇太極突然去世。因為沒有立儲,誰能成為下一任皇帝,成為保證清朝長治久安的頭等大事 只不過清朝屬於遊牧民族,不受宗法制的約束,所以嫡長子繼承制對清朝的皇位繼承問題毫無約束力。那麼,皇族成員都有資格成為皇帝候選人,所以豪格面臨諸多挑戰。
  • 清朝歷代皇帝,你知道多少?
    清朝由鼎盛走向衰敗,其中的君王一定有相對的責任和貢獻,清朝歷代的皇帝你又知道多少呢?小編帶你一同去認識認識吧!愛新覺羅·皇太極清太宗愛新覺羅·皇太極(1592.11.28—1643.09.21),是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第八子,努爾哈赤去世後,皇太極受推舉襲承汗位。並改女真族名為滿洲,在盛京(今瀋陽)稱帝,建國號大清。
  • 清朝皇帝能力排行榜:第四位居然是乾隆皇帝,第一位才是真正贏家
    清朝是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朝代了,清朝的歷史也保護的特別完全。不過從清朝開始當時就有12位皇帝,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其中的幾位皇帝。第一位,雍正皇帝。與所有的朝代一樣,清朝也有一個非常鼎盛的時期,這就是著名的「康乾盛世」,不過這其中只有雍正才是當之無愧的君主。當初雍正接下來康熙的爛攤子,拼命的賺錢還債以及整理國務。就是如此矜矜業業的皇帝操勞了一輩子,給乾隆也留下了很豐厚的家底。不過歷史始終都是公平的,為了乾隆打下了堅實的江山,這也是清朝的眾多皇帝中有著當之無愧的稱號。第二位,皇太極。
  • 皇太極去世後,多爾袞為何當上攝政王而不是皇帝,他的權力多大?
    讀過早期的清宮史的人都知道在清朝的早期,多爾袞是一個極富爭議的人物,他是八旗中正白旗旗中,手裡握著重兵。皇太極死後,他是皇太極的弟弟,絕對是有實力當皇帝的,為什麼沒有當上皇帝嗎?,多爾袞都有哪些功績多爾袞是努爾哈赤的第十四個兒子,在他15歲的時候他的父親努爾哈赤去世,皇太極繼承了汗位,次年多爾袞就跟隨皇太極進攻蒙古察哈爾部,多爾袞在這過程中,立下了赫赫戰功,被皇太極賜予「墨爾根戴青」的稱號。
  • 清朝最美麗的公主,一生經歷三位皇帝,為清朝做出卓越貢獻
    清朝是我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後金建立之後,女真部落被統一,此後努爾哈赤開始逐漸徵戰天下。在當時的情況下,明朝是內憂外患,內有李自成的起義軍,外有後金的崛起。最終的明朝走向了滅亡,山海關之後,李自成失敗,讓後金的大軍長驅直入,這時候已經是皇太極時期,清朝也就剛剛建立。
  • 清朝一共有十二位皇帝,可是有竟然有一小半不能算是真正的皇帝
    清朝的一共有十二位皇帝,這些皇帝將清朝的歷史劃分為入關前和入關後兩大部分。首先是入關前,有努爾哈赤和皇太極兩位皇帝。八旗入關嚴格意義上來說,清太宗皇太極也不能算是清朝的皇帝,畢竟皇太極死的時候,大明朝的崇禎皇帝還健在,所以按照嚴格的歷史觀來說,皇太極時的清朝只是東北的割據王朝,類似宋朝時期的西夏,皇太極最大的功績是重用漢人,改國號「金
  • 清朝初年,皇太極為何下令,將兩白旗和兩黃旗互換?
    提起清朝就不得不說到八旗制度(正黃旗,正白旗,正紅旗,正藍旗,鑲黃旗,鑲白旗,鑲紅旗,鑲藍旗),畢竟當年的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等人就是憑藉著這八旗制度打下了清朝267年的江山社稷(著急的朋友可直接看最後一段)。
  • 清朝皇帝能力品行排行榜1
    清朝十二個皇帝,就能力而言,可以分為四個等級。甲等:1、康熙,2、努爾哈赤,3、皇太極乙等:4、雍正,5、乾隆丙等:6、鹹豐,7、嘉慶,8、道光丁等:9、順治,10、光緒,11、同治,12、宣統就品行而言,也可以分為四個等級。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排行第八的皇太極為何當上皇帝?原來是大哥給努爾哈赤戴了頂帽子
    排行第八的皇太極為何當上皇帝?原來是大哥給努爾哈赤戴了頂帽子眾所周知,中國古代封 建時期,皇帝傳位基本上都要遵照「立長不立幼」的原則,絕多數皇帝在挑選接班人的時候,通常會選擇自己的嫡長子,也就是皇后生下的第一個兒子,如果說這個嫡長子不在了,那麼就會按照嫡次子……非嫡子這樣的順序選擇。
  • 清朝皇帝可以分為三個檔次?是按什麼劃分的
    清朝,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共傳十二帝。 其中皇太極、康熙、雍正和乾隆幾乎是婦孺皆知的。那,除了這幾位外,其餘幾位皇帝都是誰呢?按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他們應該分幾個檔次呢?如果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排名的話,清朝皇帝應該可以分為三個檔次。
  • 大清朝史上懸案,「生死不明」的順治皇帝愛新覺羅福臨
    前面和大家介紹了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這兩位都是大清朝的國運柱石,是他們用生命奠定了大清朝的發展與壯大,最後成為大清朝的「太祖太宗」。前人栽樹後人乘蔭,有了前面兩位老祖宗的辛勞,才有後世子孫的「萬裡江山」和大清繁榮。接下來的皇帝便可順勢而治,指點江山了。
  • 清朝皇帝列表,能完整說出順序的有幾個人?
    1636年(明崇禎九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稱帝。1644年,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軍攻陷北京,明崇禎皇帝自殺,李自成在北京建立了大順。清軍說降吳三桂,在他的帶領下入關打敗李自成農民軍,隨後多爾袞迎順治帝入關,遷都北京。1911年(宣統三年)辛亥革命爆發後,各省紛紛宣布獨立。清帝溥儀於1912年退位,清朝正式滅亡。清代自入關後,共歷十帝,二百六十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