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配合單位審計部門對自己負責的幾項業務進行了一下審計工作,不查不知道,一查還真的是滿頭霧水,因為潛在的問題還是不少的。原以為自己已經發現了很多問題,但是經過專業人員一分析,才覺得自己看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當然,這也是自己第一次參與審計工作,給予我的感悟還是蠻多的,除了對審計工作的嚴密邏輯驚嘆不已,還有就是對現有工作方法和方式的一些思考。
這次審計,提出了幾個很明顯的問題,包括工作流程沒有形成閉環、工作信息沒有及時共享、工作監督不到位等等。這裡想談談關於工作流程的閉環問題,想推薦一種典型的閉環流程——戴明環,也就是常常說的PDCA循環。這種循環要求四個階段一個都不能少,同時可以大環套小環,並且每循環一次,可以幫助我們不斷改進,不斷提高。當然現在自己的工作可能多數是直到D的階段了,偶爾會延伸到C的階段,就沒有後文了,導致的後果就是持續地原地踏步走,更不用提什麼改進和提高了。
其實在我看來,也許工作有效有成果,並不需要我們掌握多少工作方法和技巧,能熟練地使用好某一個方法模型已經足夠了。上面提及的PDCA模型還是十分有用的,當然,使用起來還是講究一定的技巧的。比如說,如果目標過大,可以制定階段性計劃,然後do一下,根據do的情況進行一番簡單地分析評估,再進一步執行。PDCA模型的一大魅力之處就在於,如果要將一項工作不斷做細做精做全面,處於最後一階段的A,往往可以成為下一個循環的P,也就必定是環環相扣,而不是毫無關聯的獨立環。很多時候,在使用PDCA的過程中,要麼流程進行不到位,要麼就是C的階段太粗糙,沒有發現任何問題,直接A的時候選擇結束此項工作了。如果都是這個態度,那還提什麼「精益求精「呢?
其實PDCA的使用遠不止用於工作之上,我覺得對於不斷改進個人自身習慣,或者做成某件事情,也是十分有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我想實現百家號日更一篇的大目標(請原諒我把這一個叫做大目標,因為對現在的自己而言真的實現起來是有難度的),那麼我的P階段有了,do了一段時間我發現,貌似實現目標有難度,經過一番check,我發現,問題出現在自己的時間掌控上,雖然自己每天都是朝九晚五,中間也有一定的休息時間,但是中午和晚上,我要陪家人,這一點是沒法做出讓步的,那麼從哪裡去找時間呢?思來想去,我發現有段時間還是可以利用起來的,那就是早上可以早點起,某些原因,我這段時間都是很早要起,然後之前的做法是再補個回籠覺,反而導致自己整天昏昏沉沉,倒不如選擇在第一次醒的時候就直接起床,這樣自己也不用熬夜刷手機,既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又實現了自己的目標,何樂而不為呢?
現在的我常常會覺得,年齡越大,對時間的把控越到位,利用越充分,人生越成功,倒不是說自己要坐多高的位子,手握多少的權力,能掙多少的錢。在時間的分配上,老天爺還是很公平的,每天就是這些時間,每人都一樣,但每人又不一樣,能被我們用起來的叫財富,眼睜睜看它流逝的,那叫浪費。倒不如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學著用用PDCA的技巧,不斷提升自己,讓自己的人生目標也環環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