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振振 漢宮嬌額說的是壽陽公主的故事嗎?

2021-02-23 晉如詩塾

金詞的理解與誤解(一)

江梅引·為飛伯賦青梅

[金]李獻能

漢宮嬌額倦塗黃。試新妝。立昭陽。萼綠仙姿,高髻碧羅裳。翠袖卷紗閒倚竹,瞑雲合,瓊枝薦暮涼。

璧月浮香搖玉浪。拂春簾,瑩綺窗。冰肌夜冷滑無粟,影轉斜廊。冉冉孤鴻,煙水渺三湘。青鳥不來天也老,斷魂些,清霜靜楚江。


李獻能(1192——1232)字欽叔,河中人。金宣宗貞祐三年(1215)乙亥科狀元。苦學博覽,尤長於四六文。與元好問為至好。

關於「漢宮嬌額倦塗黃,試新妝,立昭陽」

夏承燾先生等《金元明清詞選》上冊注曰:「[嬌額塗黃]古代婦女喜用黃粉塗抹額上,叫做額黃。李商隱《無題》詩:『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梅捧額黃。』這裡是用壽陽公主人日臥含章殿簷下,梅花飄著其額,染成五出之花的事。」(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年版,第52-53 頁)

按:

壽陽公主故事,見宋李昉等《太平御覽》卷三〇《時序部》一五《人日》引《雜五行書》:「宋武帝女壽陽公主人日臥於含章殿簷下,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皇后留之,看得幾時。經三日,洗之乃落。宮女奇其異,競效之。今梅花妝是也。」但原書說「梅花落公主額上,成五出花」,並無「染」字。這當然無關宏旨,只順便提一下。要緊的是李獻能詞明明說「漢宮嬌額」,似乎不能僅用南朝宋的故事來解說。

這三句其實是用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姊妹的典故。《漢書》卷六七《外戚傳》曰:「孝成趙皇后……號曰飛燕。……有女弟復召入……貴傾後宮。……皇后既立,後寵少衰,而弟絕幸,為昭儀。居昭陽舍。」李白《清平調詞》三首其一曰:「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附及,「漢宮嬌額倦塗黃」語出王安石《與微之同賦梅花得香字》詩三首其一:「漢宮嬌額半塗黃。」原選未注,特為拈出。

梅花常見品種有「蠟梅」,花為黃色。因為此詞所賦為「青梅」,非「蠟梅」,故詞人以「倦塗黃」為言。

關於「璧月浮香搖玉浪」

夏承燾先生等《金元明清詞選》上冊注曰:「形容梅花的暗香浮動於月光籠照的水中。」(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 年版,第 53 頁)

按:

這個解說,忽略了原句中的「搖」字,而且與下面兩句無法銜接:是什麼在「拂春簾,瑩綺窗」呢?月光和水雖能瑩窗,但卻不能拂簾;而花香則既不能拂簾,也不能瑩窗。

竊以為「玉浪」當指梅花。宋司馬光《和君貺宴張氏梅臺》詩曰:「京洛春何蚤,憑高種嶺梅。紛披百株密,爛熳一朝開。青女工黏綴,霜娥巧剪裁。崑山雪滿谷,蓬渚浪成堆。」周密《探春慢·修門度歲和友人韻》詞曰:「梅浪半空如繡。」又《憶舊遊·落梅賦》詞曰:「念芳鈿委路,粉浪翻空,誰補春痕?」「浪」字用法正同,可以參看。

因此,李獻能詞這三句應是說:梅花的幽香在月色中飄浮,成片的梅花隨風搖動如玉浪,枝梢拂著了簾櫳,花兒把綺窗映襯得格外晶瑩。

相關焦點

  • 壽陽公主到底是怎麼死的?梅花妝的典故
    壽陽公主,據考證就是「會稽[jī]公主」。壽陽公主的人生在史書上沒有留下更多的記載,然而那朵小小的梅花,卻將她的名字留在了暗香浮動的梅林間。中國眾多的花神中就有她的身姿。世人傳說壽陽公主是梅花的精靈變成的,因此壽陽公主成為正月的花神。       南朝某年農曆正月初七這天的下午,宋武帝劉裕的女兒壽陽公主與宮女們在宮廷裡嬉戲。
  •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五集
    大意是說:做周太常的妻子,好命苦哇!一年三百六十天,丈夫倒有三百五十九天在齋戒,不能同房。而不齋戒的那一天呢,他又喝酒喝得爛醉如泥,即便同房,神智也是不清醒的。要之,但凡讀得懂《漢官儀》中的這段文字,就不至於在引用時略去「諺曰」前面的那個故事。因為只有引出那個故事,我們才能夠分辨:「生世不諧」的,是周太太;而「醉如泥」的,是周先生——並非同一個人!
  • 「鍾振振 唐詩新解」第十三集
    至少,直到白居易所生活的時代,我們還找不到一個例證,明確說老子也在「先聖王」之列,即便他「被唐代皇帝託為始祖」。王先生此說,實屬「想當然耳」,缺乏學理依據。誠然,老子是不貴金玉寶貨的。但這也不能成為他躋身「先聖王」的充足理由——因為這是古代許多著名思想家的共識,類似言論在諸子著述中所在多有。
  • 悲催的同昌公主
    昨天說了秦可卿房裡的壽昌公主(壽陽公主)以及她發明的梅花妝,今天我們來說說秦可卿房內擺設提到的另一位公主——同昌公主。
  • 崢嶸歲月丨山西壽陽文革記憶
    當日下午,縣級機關革命造反派聯合總部召開縣城群眾大會,發布了第一號通告,並更名為壽陽革命造反派聯合戰鬥總部(簡稱總部或聯總)。 三月初,原公檢法機關成立了無產階級專政委員會。由於當時對壽陽文化革命看法不一致,壽陽中學東方紅、紅衛兵兩造反組織(少部份學生站到總部一邊)與總部產主了分歧。隨著矛盾的加深而形成了壽陽兩派。
  • 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即在這樣的藝術背景下產生。《漢宮春曉圖》使我們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的風貌,看到了當時皇家貴族的生活情景。仔細看每一幅圖畫都美妙絕倫,體現出當時宮廷生活的種種樣子,每一個人物形象都躍然紙上,仿佛都在述說那個年代的故事……
  • 國畫--漢宮春曉圖
    噹噹,小編又來了哦,今天帶來的知識是體現了作圖者人文思想的「漢宮春曉圖」,它展現的是漢代宮廷的日常生活,快小跑跑來和小編一起來欣賞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吧!《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 【中國十大傳世名畫賞析】之《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之一,作者仇英是「吳門畫派」,四傑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唐寅齊名。《漢宮春曉圖》是仇英平生得意之作,在中國重彩仕女畫中也獨樹一幟,獨領風騷,甚至成為當時仕女畫的時代典範,對後來的仕女畫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壽陽美食】油柿子竟與他有關!
    那時,壽陽漫山遍野都是柿子樹。柿子成熟之際,吃上一口,如吮蜜吸糖一般清涼爽心。「老壽星」從小嗜柿如命,直把柿子當飯吃。每年冬初,「老壽星」爹媽就把柿子摘下,用繩子串起,掛在窯裡,供「老壽星」吃,一直吃到來年柿子下樹,日子久,「老壽星」因吃柿子身體意強壯起來,最後成了長壽不老的「壽星」。「老壽星」得道成仙,飛升天界,使極少回壽陽老家。而鄉親們想他盼他,逢年過節,便拿串質好的柿子供他。
  • 《江南百景圖》漢宮春曉圖怎麼樣 漢宮春曉圖效果一覽
    導 讀 江南百景圖漢宮春曉圖有什麼用呢?
  • 【清涼壽陽避暑季】酸湯涼粉
    酸湯涼粉,全名是酸湯蕎面涼粉,是壽陽傳統美味小吃,它以獨特的地方風味久負盛名,譽滿三晉。是盛夏裡壽陽人最喜歡吃的一道消暑美味!酸湯涼粉主要食材是酸菜和蕎面,酸菜是極具地域特色的「壽陽小香酸」,用芥菜疙瘩和葉子醃製而成,菜辛香有嚼頭,湯微酸清冽;蕎面是作為「蕎麥之鄉」的壽陽特產雜糧。
  • 漢宮 | LNG穩定勝東方麗羽 奇蹟火力強大勝漢宮
    今天第二場是漢宮對陣奇蹟戰隊,奇蹟戰隊作為保衛者拉開戰線,嚴密的卡點取得顯著的效果,多次打背身和側身,漢宮也及時做出調整,奇蹟戰隊戰隊佔據領先地位,但漢宮依舊緊咬比分,奇蹟一時拉不開分差。交換陣營後,奇蹟作為潛伏者,強大的火力給漢宮施加了巨大的壓力,漢宮的防守一樣強硬,奇蹟依然拉不開分差,奇蹟撐到了最後拿下第一場。
  • 古中國十大傳世國畫-漢宮春曉圖
    在明代中期的大收藏家項元汴的家中,有一幅人物畫力作,這幅作品在項元汴的眾多繪畫藏品中價格最高,它就是「明四家」之一仇英的作品《漢宮春曉圖》。這幅作品規制宏大,構圖巧妙,設色妍麗,人物形象生動自然,它也是能代表仇英作品整體風格的代表作之一。
  • 【年年紅精品系列】之漢宮春曉
    漢宮春曉系列沙發漢宮春曉產品雕刻構景繁複,圖案雕花秀勁而設色妍雅,凸顯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並以極其華麗的雕鑲表現出宮中的日常生活。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曉煙中露出柳梢,花柳點出「春」,晨煙點出「曉」。
  • 走進壽陽:在「山西糧倉」聽美食典故
    此後,「韓愈茶食」便在壽陽這片土地上代代傳承。如今,在壽陽縣,每逢節日及婚嫁喜慶之時,當地人總要做些茶食來吃,或饋贈親朋、或祭祖敬神。壽陽人也大都知道,全縣的茶食,數太安驛一帶做的最好吃。在太安驛,由於有著獨特的工藝傳承和嚴格的質量控制標準,張永兵的公司生產的茶食則被奉為上品。
  • 傳世名畫 第2幅|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話大意是說:畫史上畫青綠山水的畫家不少,許多人的畫裡只有精工,卻無雅氣。500年了,才有了一個仇英。有人說這幅畫之所以珍貴,不僅貴在高超的畫技,巧妙的布局、豐富的層次、絢麗的色彩,更多的是因為仇英的作品大多都與當時時代背景關聯,他筆下的佳作都是一個時代的集體反應
  • 賞析|漢宮春曉圖(全圖)
    《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生動地再現了漢代宮女的生活情景。其用筆清勁而賦色妍雅,林木、奇石與華麗的宮闕穿插掩映,鋪陳出宛如仙境般的瑰麗景象,極勾描渲敷之能事,體現了作者積極向上、熱愛生活的人文思想,亦表達了他對宮廷浮華美好生活的讚美。
  • 中國十大名畫之《漢宮春曉圖》
    《漢宮春曉圖》是明代畫家仇英創作的一幅絹本重彩仕女畫,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以人物長卷畫,勾勒秀勁而設色妍雅,畫家借皇家園林殿宇之盛,以極其華麗的筆墨表現出宮中嬪妃的日常生活,極勾描渲敷之能事。
  • 「晉匯達」杯《壽陽文化》微信大賽優秀作品展登 (13)
    更是用寥寥數語把壽陽八景勾畫的惟妙惟肖,把每一景觀的特色勾勒出來了,古人已古,古景尚存。現代尚有好事者,遊覽壽陽,把八景賦予了新的意義,《遊壽陽八景》詩詠到:「壽水清波映碧天,方山雲霧半空懸。羊頭積雪遮仙影,雙鳳朝陽醒大千。曉月清泉都入目,建公蛇穴可參禪。石門禹跡尋千遍,夕照故城升紫煙。」這八景皆詩情畫意,景色各異,展現了太行山脈、汾河水域、壽陽古城的迷人丰姿。
  • 騎士和公主的故事
    這是一個騎士和公主的故事。騎士的父親年輕時被國王派出去遠徵,在邊疆認識了騎士的母親,也在那裡生下了小騎士。隨著日子一天天的過去,雖然父親在戰場上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也日漸變老,不再像之前一樣驍勇善戰。終於有一天,他被國王找回了王宮。父親捨不得母親和小騎士,於是就把他們一起帶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