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再善良,也別在這2種事上發善心,否則容易招災惹禍

2020-12-23 千面略懂先生

生活中常聽見有人抱怨:為什麼我幫了他,他不領情就算了,還要反過來傷害我呢?這是因為,你從一開始就幫錯了人。

正如作家張子凡說的:「我笑你偏聽偏信優柔寡斷,我還笑你忘恩負義不知好歹,我更笑我自己識人不明。」

人生在世,滿懷善心,助人為樂的事情常有發生,但卻並不是每個被幫助過的人都會對你心懷感激。有些人就像農夫與蛇一樣,不懂感恩,還反咬一口,給你帶來傷害和損失。

所以說,一個人再善良,也別亂發善心。尤其是在這2件事上,好心容易被辜負,不僅不能積福,反而容易招災惹禍。

01不渡無緣之人

佛家常講普渡眾生,但又說佛度有緣人。很多人便覺得兩者之間有矛盾,既然是普度眾生,為什麼又不渡無緣之人呢?

在開解答案之前,我們先來看一則經典的佛教故事:

一位虔誠的信徒在遇到水災後,便爬到屋頂上避難。眼看洪水漸漸上漲,就要淹到腳下了時,信徒急忙禱告:「大慈大悲的佛祖快來救我啊!」

不一會兒,便有人劃了一條獨木舟來救信徒。但信徒卻拒絕了,堅持說:「我不要你來救,佛祖會來救我的。」於是那人駕著獨木舟走了。

然而,大水還在繼續上漲,很快到了他的腰部。信徒十分著急,立即又向佛祖發出祈求。這時,又來了一艘小船,船上的人要救他時,他又拒絕了,並且說道:「我不喜歡這艘船,佛祖會來救我的。」

那條小船隻好拋下信徒開遠了。沒一會兒,水已經漲到了胸部,信徒繼續大聲地向佛祖禱告著。可是,隨著洪水的上漲,信徒已經奄奄一息了。

就在此時,一位禪師駕船趕來救起了他。得救的信徒向禪師抱怨:「我對佛是如此虔誠,但是佛祖在我遇難之時卻不來救我。」

禪師深深地嘆了口氣,說道:「你真是冤枉了佛。佛曾經幾次化作船來救你,你卻嫌這嫌那,一次次地拒絕了,看來你與佛無緣了。」

這則故事,其實就是在告訴我們:佛不是萬能的神仙,更不是命運的主宰者。

佛可以講法,為你提供幫助。但如果你執念太深,不願相信佛法,也不依教奉行。那麼,佛想度也度不了。

也就是說,一個人想要脫離困境,全在自己,不在別人。就好像你生病了,卻不相信醫生的醫術,拒絕治療。再高明的醫生都無能為力。或者你想要學知識,卻不願聽老師講課,老師也不能變戲法似的,將知識變到你的腦袋裡。

反過來思考,幫人也是一樣。當對方不理解你,你說再多仍不屑一顧,堅持拒絕你時,你就沒必要低眉順眼,委屈自己去迎合對方了。

要知道,彼此之間能夠形成一種施助與被救助的關係,也是一種緣分。當對方執意拒絕幫助時,只能說彼此無緣,莫強求。

02不助無恩之心

有一句話叫:「知恩圖報的人,幫他是情分;忘恩負義的人,不幫是本分」。

那些忘恩負義的人,毫無感恩之心。別人對他的好,就好像有人給了一塊糖,吃了之後就忘記是誰給予的了。

然而,古人又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別人幫助了自己,一定要牢記心中,並在以後的日子裡加倍報答。

只是,對於施恩的人而言,發了善心之後,並不會奢求回報。最好的報答,便是得到幫助的人,將這份善意延續,去幫助到更多的人。

比如之前媒體報導的,在長沙開了一家「好人多粉店」的下崗工人夫婦,幾年前,生活困難的他們,在街坊鄰居的鼓勵和資助下開起了這家粉店,通過努力逐漸過上了好日子。

為了報答社會,夫婦倆常年為孤殘、低保老人和學齡前孩子免費提供米粉。並在店內設置了愛心儲存處,客人們可以在此處獻愛心,去幫助更多的人。

這對夫婦的行為,便是一種愛心傳遞,就像接力棒一樣,傳遞出滿滿的正能量回饋給社會。

但當這份善意傳遞到無恩之心的人手中時,便會中斷。他們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應當,更不會想著自己要傳承愛心,去幫助別人。

因此,一個人再善良也不能去救助一個毫無感恩之心的人,這對於美好的善心來說,是一種浪費。

綜上所述,一個人發善心是要有選擇的。要知道,無論在哪個時代,在哪裡,你的善良都很珍貴,只能給予那些懂得知恩圖報、品行端正的有緣人。而那些忘恩負義、沒有緣分之人,幫了也是白幫,甚至還弄得自己一身傷。

作者:略懂居士

家事國事天下事,略知一二;煩心憂心玻璃心,開解三四。

人有千面,物有萬象,冰山一角之下的世界才是暗流湧動的真實世界,人生需要看透假象的慧眼。

略懂先生每天帶你一起識破人生真相,化解人生迷局。

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只是臨時作為文字輔助作用,絕對不會用於商業用途。

所有作品均是作者原創,未經許可,不可轉載。

相關焦點

  • 古人告誡:一個人,不可在這四方面強勢,容易招災惹禍
    我們從性格方面分析一個人時,發現如果他在四個方面強勢,就容易招災惹禍。強勢的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爭強好勝、功利心重、不願意忍耐,以及脾氣暴躁。其實一個人,不宜在這四個方面強勢,否則容易招災惹禍。如果你也是一個強勢的人,不妨往下看看,或許能改變一下自己,從而轉變運勢。
  • 朋友之間關係再好,也別輕易透露以下3件事,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人際交往是一門學問,關係再好的兩個人,若是沒了分寸和界限,都會成為一種傷害。人與人相處必須有度,朋友如此,親人如此,愛人更是如此。愛人之間保持距離是美麗,親人之間保持距離是尊重,朋友之間保持距離是愛護。人們總喜歡用親密無間,來形容兩個朋友的關係好。然而,朋友之間親密無間,就真的是好事嗎?
  • 你再善良,也別在這兩種事上發善心,小心福報會慢慢溜走!
    都說善良的人通常運氣都不會太差,可是,還有很多人,利用我們的善良和愛心,去達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在我們遇上這樣的人時,如果我們太善良的話,那 反倒會助紂為虐,造成不良的後果。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在很早的時候就提醒我們,在我們遇上下面這兩種情況時,就請別發善心了,不然得不到好結果,還可能會連累自身的福報慢慢溜走。
  • 老祖宗智慧:不管生活過得多順,這三件事也要少做,易招災惹禍!
    其實人生就是一道選擇題,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選擇,如果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甚至做出許多錯誤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招災惹禍。老祖宗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來這三件事,不管生活過得多順也要少做,因為它容易給我們招災惹禍。
  • 一個人若是成熟,就要學會「三不說」,否則,容易招惹禍患
    安哥認為,一個人若是成熟,就要學會「三不說」,否則容易招惹禍患。哪「三不說」?第一,惡語不說;第二,隱私不說;第三,人短不說。一、惡語不說什麼是惡語?惡語,顧名思義就是惡毒的語言。很多事情,在你看來不可思議,但在他看來再正常不過了。所以,當出現一些讓你看不慣的事情時,千萬不要冷嘲熱諷,這會引起別人深深的反感。比如:一個學生很努力卻成績平平,你千萬不要說:「再努力有什麼用?腦瓜子不靈活,怎麼用功都沒有用。」等等。第三類,態度惡劣的語言。
  • 一個人再善良,這3種忙也不要幫
    以下這三種忙,不要輕易幫。超出自己能力,別逞強去幫一個人的時間是寶貴的,且有限。行善要落到實處,切忌泛濫。很多時候,如果你寧願掏空自己,也要去操心別人的事情。到頭來發現吃虧的是自己。你捨棄了自己寶貴的時間,卻被那些利用你善良的人們壓榨。
  • 關係再好,也不要將這三件「私事」說給人聽,說了容易招災惹禍
    真正聰明的人,在與人說話的時候,是會注意分寸的,他們不會將這三件「私事」說給別人聽,因為他們懂得,說了這些事很可能會招災惹禍。那麼,不能與人訴說的三件「私事」究竟是什麼呢?02.俗話說,家醜不可外揚,我們與家裡人之間的矛盾,是我們自己家的「私事」,這矛盾只需要和家人溝通解決就好,卻沒有必要向外人訴說。有些人心裡藏不住事,一旦與家人產生了矛盾,就喜歡逢人訴說家人對自己如何不好,以及自己受到了多大的委屈,以期望贏得外人的安慰。
  •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會幫這五種忙,否則容易惹禍上身
    生活中,我們時常會收到來自親朋好友的求助,求助的內容可能是一件事,可能是一樣東西,也可能只是一個建議。對於求助我們習慣本著一副熱心腸去給予對方幫助,但是有時候我們會發現,有些忙我們幫著幫著可能就成了倒忙,本來是一片好心最後卻成了壞事。
  • 曾國藩:一個人再老實,也不能在這兩件事上軟弱,否則一生沒福氣
    現代社會,形容一個人「老實」似乎已經變成了貶義,在有些人眼裡,「老實人」意味著正直、善良、靠譜,但是有些人卻認為「老實人」代表著軟弱、無能、沒本事等等。確實,「老實人」在遇到和自己利益相關的事情時,總是本能的選擇退讓,不知道爭取。
  • 一個人再善良,這幾種忙都不要幫,幫了就是在害自己
    羅素說:「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在這個世界上大多數的人都是善良的,但是善良的人往往會比較容易吃虧。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善良往往就會變成了做壞事。所以一個人的善良要有一個度,用善良去對待別人是一件好事。
  • 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不說這3種話,說了很容易惹禍!
    所以,在為人處世中,一個人會不會說話,將對自己的人生事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千萬不能小瞧說話這門技巧了。現實生活中,那些真正聰明的人,一輩子不說以下這3種話,說了很容易惹禍!一起來看看你說過幾種呢?第1種話:揭別人的短俗話說:打人不打臉,說話別揭短。
  • 這五種忙,再善良也不能幫,幫了就是在害自己!
    特別喜歡一句話:「聰明是一種天賦,善良是一種選擇。」選擇善良是一件好事,有選擇性地與人為善,則是一件又好又正確的事。心存良善,更應懂得自保;擇善而行,更應懂得把善良用對事給對人。生活中,有五種忙,再善良也不能幫,幫了就是在害自己!
  • 這4件事千萬別做,否則會為你的人品減分
    若想保持一個好人品,那麼以下這4件事千萬別做,否則會為你的人品減分。失去誠信古人言:「人若無信,不知其可也」,誠信是一個人最重要的標籤,若一個人沒有誠信,那麼是不會被任何人所認可和接受的。誠信這個詞,其實可以分開來解讀。
  • 家長,別讓孩子做這2種事,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
    家長注意:別再讓孩子做這「2種事」了,否則可能影響「長高」,將來矮人一截人的身高70%受基因影響,剩下的30%與平時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密切的關係,也就是後天的因素。尤其是本身身高不太高的家長,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身高上遠遠超越自己。調查發現,在生活中,為了讓孩子的個子長得更快,不少家長想盡了辦法。當然,這些辦法並不全都有效,有的還可能無益於孩子長高,甚至起到「拔苗助長」的作用。在這裡,小編想提醒各位家裡有孩子的家長,別再讓孩子做以下這「2種事」了,不然影響孩子「長高」。
  • 易經提醒:「天狂有雨,人狂有禍」人再有本事,也別說這四句話
    所以,做人再有本事,也要記住,這幾句話不要說,說了,難免會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和禍端啊。第一句話:炫富炫耀的話,不要說。一個人有本事的時候,往往擁有一定的物資財富。所以,做人再有本事,炫耀炫富的話也不要說,說了,難免會給自己招災惹禍。桂影涼清晝第二句話:傷人自尊的話,不要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
  • 厚黑學:做人再老實,在這三件事上也要儘量硬氣,別被人瞧不起!
    然而,厚黑學認為,做人再老實,在有些事情上也有硬氣一些,否則就會成為任人欺負的「軟柿子」,就容易被人看不起。從厚黑學的角度,具體而言,做人再老實,在以下這三件事上也要儘量硬氣,不做「軟柿子」,別被人瞧不起!
  • 心地善良的你,不要在三種事錯發善心!要特別注意了!
    誠然確實有一些善良的人在各種各樣的社會環境中生存下來,得到 他們想要的目標和資源。另外你也會發現,世上太多福布斯榜上的億萬富翁,也都相當熱衷於慈善活動,這一方面能夠 表達他們的善良。其次,他們是想讓更多的人認識自己,讓自己得到 更多的回報。可是人們不要忽視了一個問題,世上大部分人皆是平凡的普通人,每天日出做,日落而息做著普通的工作。
  • 飯局上,別叫這3類人一起吃飯,容易敗壞人緣,很準別不信!
    而要是碰到了那些不喜歡的人,或者三觀不合的人,飯菜儘管再可口,吃進嘴裡都感覺不到啥味道,更是希望早點從飯局上離開。可以說,飯局上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人了,儘量別叫這3類人一起吃飯,容易敗壞人緣,很準別不信!
  • 信佛之人: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積陰德獲福報
    信佛之人要想獲得好的結果,就要相信因果,多做這七件事,給自己多積陰德和福報。第一件事:發善心。一個人要想獲得更多的福報,就要善始善終。第一步就要發善心,有了一顆善良的心,才可以從善開始,然後堅持行善,以善結束。這也是符合種善因,得善果的因果規律。第二件事:勸人向善。當自己可以做到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時候,我們也要帶動他人一起行善。
  • 人生就是不斷的磨練與修身養性中,心中常存善良心事!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存善良心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之中。意思就是人的一生中,耳中常常聽到一些不順耳的話,也常常遇到不順心的事,這才是修身養性提高能力的一種磨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