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歷史書,往往偏重歷史事件的記載,直到《史記》的出現,一個個歷史人物才鮮活起來,因為司馬遷對裡面的人物的性格進行了大量描寫。比如我們熟悉的項羽和劉邦,就是兩個性格迥異的人物。我們從性格方面分析一個人時,發現如果他在四個方面強勢,就容易招災惹禍。
強勢的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表現:爭強好勝、功利心重、不願意忍耐,以及脾氣暴躁。其實一個人,不宜在這四個方面強勢,否則容易招災惹禍。如果你也是一個強勢的人,不妨往下看看,或許能改變一下自己,從而轉變運勢。
一,成敗
古人說:「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無論是輸贏成敗還是功名利祿,都是一瞬間的事,人生日日有酒宴,也就三萬六千頓,所以看淡一切,不為勝敗左右,才是人生看透的表現。
在成敗方面表現強勢的人,往往會為了成功不擇手段,喜歡鋌而走險,喜歡走捷徑。但是一著不慎滿盤皆輸,到時候想回到從前而不能。所以為人要看淡成敗,方不會招災惹禍。
二,功利
《史記·貨殖列傳》: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名利是人們進步的動力,是人們努力工作的動力,然而如果功利心太強,那麼也會侵蝕人的大腦,成為功利的奴隸。
三,脾氣
俗話說「氣大傷身」,這個「氣」除了「生氣」的意思,還有脾氣的意思。有個俗話叫:「人爭一口氣,佛爭一炷香」,意思是人要跟別人比賽,不能讓別人壓倒自己,哪怕是心無掛礙的佛,都會因為自己香火沒有別的佛旺盛而動氣。
顯然上面的說法會把人帶到溝裡去,古人說:「三分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這其實是告誡人們在「氣」方面不要強勢了,很容易給自己帶來疾病,等到不可挽回時,再消除自己的「氣」已經晚了。
四,說話
說話方面表現強勢的人,也可能是內心真的強勢,也可能是逞一時口舌快,其實是色厲內荏。不管怎樣,說話不能強勢,不能咄咄逼人,不能給別人不留餘地。說出去的話,噴出去的水,往往是不可收回的。說大話,說威脅他人的話,這樣的強勢話都是給自己帶來災禍的言語。
面對別人的挑釁,也要能忍耐,不要口出狂言。正如曾國藩所言:「耐得千事煩,收得一心清」。忍耐,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修行。能夠真正做到耐煩的人,可以掌控自己的雜念妄想,消融煩惱,保持溫和平靜。一個人如果在這四方面表現強勢,往往帶來黴運。
「萬惡淫為首」,邪淫的果報有多厲害?早知道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