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人生是一朵緩慢綻放的花朵,每一個階段都足夠動人心魄,等我們到了一定的年紀之後,經歷的風雨都會變成最好的點綴,讓生命之花綻放出無與倫比的色彩。年輕人都是桀驁不馴的,覺得老祖宗的話過於古板,並不適用於年輕人的朝氣蓬勃,其實老祖宗早已見過太多風浪,他們所留下來的經驗之談,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很多人在年輕的時候得志,生活也過得順風順水,但是卻不知道為何突然之間,自己的人生就走起了下坡路,許多無妄之災降臨在自己身上。其實人生就是一道選擇題,我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著選擇,如果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甚至做出許多錯誤的事情,那麼我們就很容易招災惹禍。
老祖宗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觀察,總結出來這三件事,不管生活過得多順也要少做,因為它容易給我們招災惹禍。
第一件事:張揚之事少做
曾國藩說:「無一日敢懈怠,無一事敢馬虎;心存敬畏之心,不要得意忘形。」
曾國藩是近代的半聖人,他的為人處世之道備受推崇,成為許多企業家必讀的良作。香港富商李嘉誠堪稱一代傳奇,他對於曾國藩就非常的欽佩,辦公室裡就掛著曾國藩的勸世良言,而這句良言所透露出的就是「低調」二字。李嘉誠低調不張揚,是很多企業家都佩服的事情,他的座駕數十年未曾更換。有一次記者採訪的時候,他告訴記者自己的手錶已戴了幾十年,但是手錶還能工作就不用換。
李嘉誠的一生能夠順風順水,很大程度都是因為他的不張揚,即使是他的競爭對手,對於李嘉誠也極為敬佩,而這也是李嘉誠的成功之道。虛榮心是很正常的心理活動,但是我們在為人處事上面,因為取得一點成就就忘乎所以,這樣對我們的發展非常不利。俗話說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越是張揚的人越容易被打擊,所以我們少做一些張揚之事,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遠離災禍。
成功,最重要的是結果,張揚的過程並不一定就好。
第二件事:怠惰之事少做
很多有才華的人做不出成績,這是因為他們恃才傲物,很難和身邊的人打成一片。現在是一個講究合作的時代,如果只是一味的單打獨鬥,就算在有能力也做不出太大的事業;有一些人在取得一定的成績之後,就開始驕傲自滿起來,對於事業也沒有了更多的追求,不僅未來一眼能夠看到頭,甚至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災禍。所以我們要丟掉怠惰之心,腳踏實地地去做事,這樣才能夠避災減禍。
老祖宗常告誡我們要有上進心,因為故步自封往往會導致失敗,我們在奮鬥的過程當中,必須時刻警醒自身的行為,做事的時候不放鬆警惕,這樣才能走得越來越遠。郭子儀是唐朝的著名將軍,在出將入相的三十多年時間裡,他深受四朝皇帝的重用,正是因為他踏實的進取精神,才讓他能夠做出如此成績,留名於青史之中。
人生如逆水行舟,如果我們選擇安逸的生活,那麼以後的日子必然不會好過,招災惹禍也是必然的結果。
第三件事:逞強之事少做
《素書》:「示弱並非真弱,逞強並非真強。」
這句話告訴我們在實力不夠時,我們表現的弱小並非真的弱小,這麼做是為了能夠絕地求生,是為了今後能夠更好的發展。但是如果我們沒有實力,卻去做超過能力之外的事情,這樣的行為並非真的強大,反而是一種不聰明的表現。老祖宗說的「識時務者為俊傑」,正是為人處世的大智慧,如果我們總是逞強,為了一時之快去做能力範圍之外的事情,那麼我們的結局就註定失敗。
逞強之事少做,不是因為我們弱小,是因我們懂得保全自己。韓信能忍胯下之辱,方能留名於青史;勾踐能嘗臥薪之膽,方能成就一番偉業。所以我們做事不要逞強,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的分配,這樣的人生才能更加通暢,福氣自然不請自來。
老酒寄語
不做張揚之事,是為了穩健中進取;不做怠惰之事,是為了安穩中警醒;不做逞強之事,是為了危險中周全。老祖宗告誡我們不管生活多順,這三件事也要少做,是非常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