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技術與博物館跨界融合——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王躍工

2020-12-22 騰訊網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虛擬實境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拓展了人類的感知能力,改變了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中國正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數字智能時代,博物館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數據深度挖掘和融合應用為主要特徵的智能化和萬物互聯的趨勢,正推動博物館創新體系建設,建立產學研深度融合,做好文物保護和利用傳承,推動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

數字時代的博物館,不僅需要對文物產品數位化,更需要藉助數位技術與網際網路思維,在文化遺產文物產品數位化的基礎上,基於萬物互通互聯的理念,建立面向未來新型博物館形態。自20世紀90年代末以來,故宮博物院一直持續就文物數位化保護相關關鍵技術展開應用研究,目前,已建立起覆蓋所屬全部文物類型,涵蓋所有常用數據類型的數位化資源體系。

在虛擬實境技術應用方面,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故宮三維數字資源,切實應用AR/VR技術,與古建和文物修復、文物研究、考古、無障礙、觀眾服務等領域。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我們將基於分布在故宮各處傳感器實時獲取故宮全體、全城數據,未來通過5G+AR+人工智慧+物聯網對故宮實施智能化監測、預警、幹預。對於未來,我們堅信新一代的信息技術、職能技術將更加密切地與數字故宮建設跨界融合,一如既往以開放的姿態,與國內外文博行業、高校、相關機構開展應用領域的合作創新,共同開創智慧博物館的美好明天。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VR相關技術佔據數字故宮重要一席
    在會上,王躍工發表了題為《邁向未來博物館之路——數字故宮的建設與發展》的主題演講。王躍工表示,無論對於600年的紫禁城還是90歲的故宮博物院,VR似乎顯得有些老脈,卻佔據了故宮數位化建設中的重要一席。數據深度挖掘和融合應用是主要特徵,智能化和萬物互聯的趨勢正推動博物館創新體系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做好文物保護和利用傳承,將推動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王躍工指出。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館成立的第九十五周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立,以明清兩代皇宮和宮廷珍藏文物建立起來的,以宮殿建築群、古代藝術品以及宮廷文化史記為主要內容的國家大型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北京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破千萬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分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在烏鎮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在發言中提到,上周六的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從948萬漲至1003萬。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一場雪 讓故宮微博粉絲破千萬
    」上,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圍繞「面向未來的數字故宮」發表演講。今年,故宮博物院95歲了,它的基礎更是有著更悠久歷史的600歲的紫禁城。而在數字時代,這個「老人」藉助數位技術、數字媒體,激發出了無盡的可能。
  • 故宮博物院再次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
    1月21日凌晨,針對@露小寶LL「大奔撒歡兒」事件,故宮博物院再次通過官微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內文稱在1月13日舉辦的閉館日活動中,內部引導車輛停放時,「將原定的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變更為午門內金水河南側臨時停車場」,此舉沒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
  • #2020烏鎮時間#故宮博物院憑什麼吸引千萬粉絲?副院長王躍工揭開...
    在11月24日上午,「青年與數字未來「分論壇在烏鎮國際網際網路會展中心舉行。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一躍成為網紅,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追捧。雲遊故宮、故宮博物院周邊產品成了「爆款」, 故宮的官網、官微也是大家愛逛的平臺。作為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故宮是如何俘獲年輕人的心?在分論壇現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揭開了故宮「走紅」的秘訣。
  • 虛擬仿真展示系統:故宮博物院裡的VR黑科技,讓國寶「活」起來
    虛擬仿真展示系統:故宮博物院裡的VR黑科技,讓國寶「活」起來提起博物館,大家可能想到的都是展示櫃裡各種各樣的文物,還有大名鼎鼎的故宮博物院。近年來故宮博物院發展了很多產業,其中嚴肅又活潑的文創周邊受到了廣大網友的喜愛。不僅讓皇帝和娘娘都賣起了萌,還有一群穿著明朝和清朝服飾的憨態可掬的貓貓。在科技方面也一直緊跟潮流。後宮娘娘通過VR技術還和皇帝見了面,指尖相觸,喜笑顏開。
  • 陝西歷史博物館舉辦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
    9月24日,由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辦,陝西歷史博物館承辦的2020年文創產品專委會年會暨「跨界與融合:博物館文創發展新動能」論壇在陝西西安隆重舉行。中國博物館協會理事長劉曙光,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副館長魏成廣以及來自中國博物館協會文創產品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副主任委員單位、會員單位、特邀單位等110餘家150餘名代表及部分知名文創企業代表出席本次會議。陝西歷史博物館黨委書記、館長侯寧彬與陝西省文物局副局長賈強先後致辭。
  • 臺北故宮博物院更名「華夏博物館」?馬英九:我不贊成,毫無必要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期傳出將改隸文化部門,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當局行政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引發兩岸輿論議論。中國國民黨方面則表示,臺北故宮博物院併入文化部門勢必縮編職能,試問未來如何支撐臺北故宮博物院各項專業的重要工作?若民進黨當局基於政治因素或意識型態考慮,而縮減故宮的層級與員額,國民黨將全力捍衛。除了社會輿論熱議,目前更傳出故宮院內人心惶惶。
  • 故宮博物院院長「凌晨」道歉:副院長停職和非文物!
    沉默4天後,故宮博物院終於拿出了道歉的聲明,這次和上次相比,有了責任到人的處罰,而故宮博物院的道歉也變相地把所有錯誤攬到自己身上,而那名叫露露的女子則啥事沒有,開奔馳進故宮並沒有收到任何懲罰。1月21號凌晨,故宮博物院院長負責人王旭東再一次道歉稱,當天閉館日活動因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接待人員未嚴格執行接待方案,午門金水河停車場那塊是現代材料,多年來一直作為停車場, 還把對此負責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
  • 博物館和博物院有什麼區別?故宮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級別一樣嗎
    比如故宮博物院是中央部委級;山西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河北博物院是省級;西安博物院是地市級;良渚博物院是縣級,它們都叫做博物院。為什麼有的叫博物院,有的叫博物館,這還要說到對它的英文名詞「museum」的翻譯。博物館本身是西方近代社會的產物,最早的博物館是阿什莫林博物館,它在1683年創立於英國牛津。
  • 數位技術可以怎樣重塑博物館
    日新月異的技術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著博物館的形態。這樣一種判斷的給出,是基於數位技術給博物館帶來的更多的想像力已被看到。2020年,數位技術成為博物館的關鍵詞,全球各地的博物館不約而同加快了數位化進程。這種變化既和疫情有關——疫情之下的博物館尋求各種替代現場體驗的線上方案,作為吸引觀眾參觀的另一種方式。
  • 更名「華夏博物館」?民進黨要對臺北故宮博物院下黑手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傳將改隸屬於臺文化部門管轄,引起爭議。臺北故宮博物院前院長馮明珠疾呼要三思!(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資料照片)關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爭議,經常圍繞在文物歸屬以及文物背後象徵的意義。這次有心人卻從組織改造下手,傳出將改隸臺文化部門,並更名「華夏博物館」,由隸屬臺行政機構的二級機關轉為三級機關。
  • 銀行跨界博物館,你永遠想不到下一個跨界打劫的會是哪個行業?!
    今年博物館主題銀行紛紛亮相蘇州、河南,這是博物館與銀行充分發揮資源整合效應的最新實踐,未來將成為博物館建設文化生態、傳播傳統文化的新窗口。蘇博主題銀行銀行跨界博物館蘇博特色主題銀行是蘇州博物館在打破博物館圍牆上的新突破,融合了蘇博建築和山水畫元素的特色銀行。
  • 同屬中國三大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臺北故宮博物院居然是親戚!
    我們都知道,南京有個南京博物院,臺北有個臺北故宮博物院。但關於這兩個博物院有什麼交集,卻少有人知道。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寫的便是與這兩個博物院相關的一個機構,叫中央博物院,它在當年是一個理想的時代產物。
  • 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
    來源:第一財經故宮一馬當先 博物館文創開發井噴樂琰 陸瑤[ 在CBNData此前發布的「博物館線上富豪榜」中,故宮博物院以2.42億元的銷售額位列第一,其線上銷售額是第二名中國國家博物館的7.7倍。隨後,故宮通過自營、合作經營和品牌授權等方式,趁勢推出9170件文創產品。公開資料顯示,隨著故宮IP市場增大,2017年,故宮網站訪問量達到8.91億;9款APP下載量累計突破450萬;書籤、T恤、鑰匙扣等文創產品銷售在2017年達15億元,該數字超過A股1500家上市公司的營收。
  • 博物館三維數位化_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數字博物館中的應用
    近些年以來,數字博物館開始逐漸建立,很多的文物也可以以數位化的方式去展示,三維雷射掃描技術在數字博物館當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首都博物館的分館也實現了文物的三維數位化工程,人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三維立體觀賞博物館的精品,故宮博物院還和日本進行了合作,並且開發了「數字故宮」,故宮的一些古代建築還有一些文物
  • 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達成戰略合作 發布《天地永樂·中國節...
    新華網北京11月14日電(邢賀揚)故宮博物院與中央民族樂團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暨《天地永樂·中國節》主題視聽音樂會新聞發布會13日下午在中央民族樂團民族音樂廳舉辦。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婁瑋,中央民族樂團黨委書記劉傑,副團長趙東升,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劉玉普,副團長趙聰出席發布會。
  • 故宮博物院拔得頭籌!2020年歷史遺址型景區品牌100強榜單
    故宮博物院、頤和園、拉薩布達拉宮景區位列三甲,頤和園、故宮博物院、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和承德避暑山莊及周邊寺廟景區在各細分維度表現較為優異。 歷史遺址是區域文化特徵源流所在,具有極高的區域文化代表性,在推動區域文旅品牌建設方面具有得天獨厚優勢。
  • 「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2020年9月21日,「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中國工商銀行高級業務總監宋建華等出席。「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 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工商銀行籤署戰略協議後合作發行的第二套產品。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