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0世界VR產業大會雲峰會於10月19—20日在南昌舉行。本次大會採取線上線下同步辦會、國際國內同時設置會場的形式召開。在會上,王躍工發表了題為《邁向未來博物館之路——數字故宮的建設與發展》的主題演講。王躍工表示,無論對於600年的紫禁城還是90歲的故宮博物院,VR似乎顯得有些老脈,卻佔據了故宮數位化建設中的重要一席。
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勢在必行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蓬勃發展,虛擬實境技術逐漸走向成熟,拓展了人類感知能力,改變了產品形態和服務模式。中國正致力於實現高質量發展、推動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在各領域的廣泛應用。「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數字智能時代,博物館也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數據深度挖掘和融合應用是主要特徵,智能化和萬物互聯的趨勢正推動博物館創新體系建設、產學研深度融合。做好文物保護和利用傳承,將推動國際傳播能力的建設」王躍工指出。
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館成立的第九十五周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建立,以明清兩代皇宮和宮廷珍藏文物建立起來的,以宮殿建築群、古代藝術品以及宮廷文化史記為主要內容的國家大型博物館。擁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宮殿建築群,是中華民族驕傲所在,也是全人類珍貴的文物遺產。
無論對於600年的紫禁城還是90歲的故宮博物院,VR似乎顯得有些老脈。「故宮博物院一直致力於先進技術保護、研究、展示故宮所珍藏的文化遺產,建設一個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博物館是故宮博物館人的使命」王躍工說道。他認為,故宮博物館不僅需要數位化,更需要藉助數字計劃、網際網路思維在藏品數位化基礎上基於萬物互聯互通的理念,打造面向未來的新型博物館形態。
據了解, 1998年故宮博物院成立數字資料中心,自此拉開了故宮博物院數字建設的序幕。二十年來故宮克服古建遺址中建設的困難,鋪設有線網絡超過50公裡,基本上有線網絡覆蓋全部辦公區域,無線網絡覆蓋90%區域,以及80%以上開放區域,網絡建設為數字故宮建設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VR技術加碼博物館數位化建設
在整個數字故宮體系中,VR相關技術應用佔有重要的一席。據了解,近幾年來,故宮博物院文物三維數據方面已完成1294件院藏文物三維數據採集工作,其中257件符合8K顯示標準的文物數據,這些研究級的三維數據對於文物保護、修復以及研究都將具有極其重要的資源價值。「我們將文物高精度、三維數據放到官網上,目前有220件符合4K顯示標準的文物三維數據通過數字多寶盒平臺向公眾展示。線上月均訪問量達到14萬次以上。我們還計劃每年採集製作150件左右的高精度數字文物發布到數字多寶盒等項目中。」王躍工說道。
據介紹,從2000年開始,故宮還持續採集並積累院內古建三維數據資源,完成了用於數據展示紫禁城72萬平方米全景三維數據,687萬平方米清代皇城全景數據,以及超過6萬平方米重點宮殿區域高清三維數據採集工作。此外還拍攝記錄了故宮大建工程中23個區域古建修繕過程,素材時長超過900小時。
王躍工表示,這些高精度三維數據可開發為交互巨長版作品、VR頭盔、VR眼鏡項目等。根據得到的數據,故宮製作了三大殿、十個區域的節目,部分還增加了體感交互等體驗性較強的項目,參與到各個重要的展會活動當中。
通過採集完成一千七百四十三個高清全景點位,包括七十八處宮殿建築,故宮製作推出了全景故宮欄目,利用全景VR技術,觀眾不受打擾欣賞360度的故宮實景,覆蓋全部開放區域,甚至可以瀏覽暫時未對公眾開放的區域,疫情期間日均訪問量超過三十萬人次。
博物館數位化建設加速度
數字時代,故宮博物院正在以更積極更開放的姿態,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結構,完成從故宮數位化到數字故宮,從把信息化作為輔助工具到全面支撐博物館管理智慧化、服務科技化、運營數位化重要手段,不斷滿足數字時代個性化、互聯化、智能化的需求。
據了解,在已有鞏固數位化建設基礎上,故宮將綜合運用5G、物聯網、人工智慧、大數據分析等數字基礎,結合遺產保護和服務大眾的頂層設計,全面推動一座真正意義數字故宮的建設。「從去年開始故宮博物院逐步開展院內5G網絡的建設,為數字故宮建設提供更強大的支撐和更寬廣的舞臺。故宮遺產監測,文物全流程管理,觀眾服務都將有條件進入智能化管理的全新時空。故宮IT團隊正在結合故宮的特點進行網絡規劃,打造故宮博物院內安全、高效、便捷的信息高速。」王躍工說道。
古建和文物數位化是數字故宮建設的最基本最持久的工作,多達一百八十六萬件套的文物藏品,轄區內文物建築需要持之以恆進行數據信息全方位採集,這也是目前故宮博物院信息化主要基礎工作之一。
面向未來故宮博物院在數位化領域逐漸構建數字文物體系,並將數字文物概念逐漸覆蓋文物數位化保護實踐等工作,建立與文物三維可視化數據為基礎的所有文物數據。例如文獻、文樣、視音頻、化學成分分析、病蟲害數據等等,通過文物統一身份識別可進行正向追蹤、反向溯源、橫向展開、縱向對比文物全信息集合體,為文物智能化應用奠定堅實數據資源基礎。
王躍工表示,在虛擬實境技術應用方面,故宮將進一步挖掘三維數字資源,切實應用AR/VR技術,與古建和文物修復、文物研究、考古、無障礙、觀眾服務等領域。
在文化遺產保護領域將基於分布在故宮各處傳感器實時獲取故宮全體、全城數據,未來通過5G+AR+人工智慧+物聯網對故宮實施智能化監測、預警、幹預。利用5G+AR+人工智慧開展故宮全面、科學、細緻保護工作,從而實現險情可防控、保護可提前的目標。
「我們堅信,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智能技術將更加密切地與數字故宮建設跨界融合,並將成為助力故宮事業發展的強大助推力,我們將一如既往以開放的姿態,與國內外文博行業、高校、相關機構開展應用領域的合作創新,共同開創智慧博物館的美好明天」王躍工在演講最後寄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