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副院長:北京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破千萬

2020-12-22 騰訊網

新京報快訊(記者 許雯)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分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在烏鎮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在發言中提到,上周六的一場雪讓故宮博物院微博粉絲從948萬漲至1003萬。

論壇上,王躍工進行題為「面向未來的數字故宮」的主旨演講,講述具有600年歷史的故宮如何擁抱網際網路。

2001年7月16日,故宮官方網站正式上線。王躍工介紹,目前,故宮官方網站由中文主站、英文版、青少版3個網站組成,新版網站自2017年上線以來,總訪問量超過1億次,網站註冊會員近10萬。

「數字故宮不僅給觀眾帶來美的享受,更為大家送去溫暖和希望。」王躍工介紹,今年2月4日,春節假期剛過,故宮博物院就通過「微故宮」給居家隔離的人們送去豐富的文化大餐,逛故宮、看展覽、賞文物、聽講座,實現隨時隨地「雲遊故宮」的願望。

「上周,故宮官方新浪微博粉絲有948萬,周六北京下了一場雪,大家知道,每逢看雪故宮都是熱門,現在微博粉絲已經突破千萬。」王躍工表示,在微博#愛上紫禁城#熱門話題閱讀量達2.8億,粉絲總量和影響力綜合排名均居文博類帳號首位。

據他介紹,自2月28日故宮博物院官網專題上線以來,網頁訪問量超過1300萬人次;微信公眾服務號「微故宮」自2014年元旦開通以來,單篇熱門文章閱讀量420餘萬,「10萬+」的推文數十篇。

數字故宮對外發布越來越多的產品,不免讓觀眾有些「眼花繚亂」。王躍工表示,今年7月16日,由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合作開發的「數字故宮」小程序發布上線。這款小程序進一步全面整合了故宮在線數字服務,觀眾無需在網站、微博、APP等故宮多個數字平臺上跳轉,可以通過它輕鬆掌握全部故宮資訊,一鍵搜索,一站抵達。上線僅一個月,小程序的訪問量就突破了1000萬次。

故宮數字產品的用戶中,青年人所佔的比例越來越大。王躍工介紹,數據顯示,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和微信公眾號「微故宮」的用戶中,34歲以下的用戶佔比接近65%,「數字故宮」小程序近一周的活躍用戶中,超過70%的用戶都在40歲以下。

青年人是數字產品的消費者,更是生產者。王躍工說,1998年,故宮博物院成立了「資料信息中心」,目前80人的工作隊伍中,90後的比例佔到了45%。

新京報記者 許雯

編輯 樊一婧 校對 劉軍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一場雪 讓故宮微博粉絲破千萬
    11月24日上午,正在烏鎮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青年和數字未來論壇」上,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圍繞
  • #2020烏鎮時間#故宮博物院憑什麼吸引千萬粉絲?副院長王躍工揭開...
    近年來,故宮博物院一躍成為網紅,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追捧。雲遊故宮、故宮博物院周邊產品成了「爆款」, 故宮的官網、官微也是大家愛逛的平臺。作為傳統文化的典型代表,故宮是如何俘獲年輕人的心?在分論壇現場,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揭開了故宮「走紅」的秘訣。  故宮博物院今年95歲,故宮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如何讓這個古老的建築群煥發新活力?要走近年輕人,做好線上運營是關鍵。
  • 故宮博物院院長就「開車進故宮」事件致歉 相關負責人停職
    央廣網北京1月21日消息(記者王子衿)迎來600歲「生日」的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近日因「開車進故宮」事件引發社會高度關注,也引起公眾對故宮文物保護的擔憂。微博截圖繼17日晚間故宮官方微博聲明事件屬實,今後將嚴格管理,杜絕此類現象後,21日凌晨,該微博發布「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道歉」內容,並稱已對負有領導責任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檢查。根據該公告,1月13日,經過故宮博物院批准的閉館日活動有200餘人參加。
  • 臺北故宮博物院——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位於臺灣省臺北市郊陽明山腳下雙溪至善路2段221號,始建於1962年,是仿照北京故宮樣式設計建築的宮殿式建築,1965年落成,1966年啟用,原名中山博物院,後改為「國立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中國著名的歷史與文化藝術史博物館。
  • 故宮博物院再次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
    1月21日凌晨,針對@露小寶LL「大奔撒歡兒」事件,故宮博物院再次通過官微發表《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向公眾致歉》聲明,內文稱在1月13日舉辦的閉館日活動中,內部引導車輛停放時,「將原定的西華門內西河沿停車場,變更為午門內金水河南側臨時停車場」,此舉沒嚴格執行報批的接待方案。
  • 攻略 | 北京故宮博物院
    交通午門(故宮博物院的南門,自2011年7月2日始只作為觀眾參觀入口)從天安門經端門即可到達,或從東華門或西華門沿東、西筒子河路前行均可到達。東華門周邊的公共運輸車站:東華門、故宮東門停靠的車輛:2、82、夜2路、觀光2線公共汽車西華門(故宮博物院的西門,平時僅做工作人員通道)從長安街沿南長街北行600米或從北海公園沿北長街南行600米可以到達。
  •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晉宏逵:故宮600年營建往事
    晉宏逵,1948年生,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1982年畢業進入北京市文物局所屬文物工作隊,歷任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所長、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副所長、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兼文物處處長等職,2002年任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 2020年「宮廷戲曲學術論壇」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為慶祝紫禁城建城600年暨徽班進京230周年,激活故宮博物院院藏戲曲文物的生命力,盤活文物資源,推動文物保護成果創造性轉化,推進文物文獻立體化、活態化、科學化、體系化發展,由故宮博物院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聯合主辦、故宮宮廷戲曲研究所與北京外國語大學藝術研究院共同承辦的「宮廷戲曲學術論壇」,於11月26日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 故宮博物院院長「凌晨」道歉:副院長停職和非文物!
    沉默4天後,故宮博物院終於拿出了道歉的聲明,這次和上次相比,有了責任到人的處罰,而故宮博物院的道歉也變相地把所有錯誤攬到自己身上,而那名叫露露的女子則啥事沒有,開奔馳進故宮並沒有收到任何懲罰。1月21號凌晨,故宮博物院院長負責人王旭東再一次道歉稱,當天閉館日活動因臨時改變停車位置,接待人員未嚴格執行接待方案,午門金水河停車場那塊是現代材料,多年來一直作為停車場, 還把對此負責的故宮博物院分管副院長和保衛處處長停職。
  • 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VR相關技術佔據數字故宮重要一席
    在會上,王躍工發表了題為《邁向未來博物館之路——數字故宮的建設與發展》的主題演講。王躍工表示,無論對於600年的紫禁城還是90歲的故宮博物院,VR似乎顯得有些老脈,卻佔據了故宮數位化建設中的重要一席。 無論對於600年的紫禁城還是90歲的故宮博物院,VR似乎顯得有些老脈。「故宮博物院一直致力於先進技術保護、研究、展示故宮所珍藏的文化遺產,建設一個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博物館是故宮博物館人的使命」王躍工說道。他認為,故宮博物館不僅需要數位化,更需要藉助數字計劃、網際網路思維在藏品數位化基礎上基於萬物互聯互通的理念,打造面向未來的新型博物館形態。
  • 故宮博物院(臺北)藏品
    清 西元1644-1911王時敏倣王維江山雪霽‍Heaven And Earth In Chinese art中國藝術的天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頁數 : 236頁通過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珍貴藏品,《中國藝術的天地:臺北故宮博物院的珍寶》通過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即中華民族之間的統一或和諧,來弘揚中華文化的深厚底蘊。天堂,自然和人文。《中國藝術中的天地》包含八十多件精美的藝術品,囊括了繪畫,書法,插圖書籍,青銅器,陶瓷,玉器和木雕。
  • 臺北故宮博物院與它的館藏珍品
    說到臺北故宮的館藏珍品,還是要從北京故宮說起。
  • 故宮門票預約:故宮博物院門票(官網)
    故宮門票預約,故宮門票預約,故宮門票預約故宮博物院是在明清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以明清宮廷歷史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臺灣報摘精選30 November 2020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臺文化部門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關注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中華文物博物館,足以與世界級的法國羅浮宮、英國大英博物館及美國的大都會博物館分庭抗禮,鼎足而立。這個舉世聞名的文化品牌是如何建立的?建立過程的艱辛又何其不易?
  • 每日佳軟:穿越千年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在北京故宮博物院之外,遠在寶島臺灣也設立有國立故宮博物院,一南一北一脈相承的兩館藏品豐富,其中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擁有1949年運入臺灣60萬餘件,體量龐大。 如今硝煙散盡,兩館均積極參與館藏電子化,我們之前對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多款App讚譽有加,臺北國立博物院也不甘示弱,推出了這款叫做「故宮常設展 NPM InSight」的手機客戶端,讓沒有機會實地觀賞的網友在家也能瀏覽珍寶。
  • 臺北故宮博物院 「鎮館三寶 」價值連城
    臺北故宮博物院現有書畫、玉器、陶瓷及圖書文獻等歷代珍貴文物藏品近七十萬件。近日,新華社記者走進臺北故宮,探訪了那些鎮館之寶。
  • 故宮博物院院長這樣說……
    但隨著《延禧攻略》的熱播,延禧宮變成了故宮的熱門景點。不少遊客從外地慕名而來。距北京青年報報導,從山東來北京遊玩的林女士說,自己是看過《延禧攻略》之後,專門來北京參觀延禧宮的。然而,等他們進入延禧宮參觀時才發現,真實的延禧宮竟是這樣的……我們先來看看,劇中的延禧宮是什麼樣↓
  • 今年是故宮建立600周年,他和故宮博物院的關係你知道嗎
    一些朋友看新聞注意到,在不少新聞表述裡,有時候說故宮,有時候說故宮博物院。許多朋友沒有感覺到有什麼區別?其實區別還是很大的。簡單點說,故宮當時屬於皇家私有。故宮博物院是在清王朝滅亡以後,政府組織修建的用於陳列文物。
  • 宮苑雜談︱神武門上的三塊「故宮博物院」匾
    在今天的故宮博物院北門——神武門上,懸掛著一塊石質「故宮博物院」匾。這塊匾見證了故宮博物院的發展,也是今日故宮的一個標誌。但很少有人知道,神武門上的這塊「故宮博物院」匾,無論是在質地、懸掛方式,還是在匾文字體、書寫人方面都曾經歷過數次更迭。本文即對神武門上「故宮博物院」匾的更迭進行一番梳理。
  • 「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
    2020年9月21日,「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發行儀式在故宮博物院舉行。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王躍工,中國工商銀行高級業務總監宋建華等出席。「紫禁城建成600年紀念卡」 是故宮博物院與中國工商銀行籤署戰略協議後合作發行的第二套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