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歡花為豆科,合歡屬落葉喬木,喜溫暖溼潤和陽光充足環境,氣微香,味淡。產中國東北至華南及西南部各省區。生於山坡或栽培。非洲、中亞至東亞均有分布;北美亦有栽培。
合歡花花絲粉紅色,莢果偏,是城市行道樹、觀賞樹。心材黃灰褐色,邊材黃白色,耐久,多用於制家具;嫩葉可食,老葉可以洗衣服;樹皮供藥用,有驅蟲之效。它還有寧神作用,主要是治鬱結胸悶、失眠健忘、滋陰補陽、眼疾、神經衰弱等功效。
別名異名夜合花(《本草衍義》),烏絨(《雷公炮炙藥性解》)。
主要成分本品主要含合歡甙,維生素C等。
藥理作用本品具有鎮靜、安眠、鎮痛作用。
加工炮製取原藥材。除去雜質,篩去灰屑。
性味歸經【性味】甘,平。
【歸經】入心、肝、脾三經。
1、解鬱安神:合歡花味甘。入心經,甘可補益,故可以補心養心。心主神明,為君主之官。《素問・六節藏象論》曰: 「心者,生之本,神之變也。」故本品可養心安神。又其花性升散,具發散解鬱功效。古有「諸花皆升」之說,可解鬱安神。對於憂鬱不解,心氣耗傷;或勞心思脾 所致的心失所養而出現精神恍惚,心神不寧,多思善慮,心悸膽怯,失眠健忘,抑鬱不舒等症。合歡花即可甘補養心,使心有所養,心神得安,又可升發,疏散,通 暢氣機而解鬱,鬱解神安,諸症自除,對於氣鬱滯而心神不安之證,實為佳品。
2、理氣開胃:本品入脾經,脾為氣血生化之源,脾主升,胃主降, 互為表裡,相反相成。《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胃主受納,脾主運化。若氣鬱則升降失調。氣機不暢,運化失職,可見胸膈痞悶。脘腹 脹痛,食少納呆。合歡花,花性升散,可理氣行脾,脾氣運,則胃自開,氣機調暢,則脾健胃和。
3、活絡止痛:心主血脈,脾藏血,主四肢,本品味甘緩急,其性升發,散行,入心、脾經,故可活經脈,而止痛。可用於局部癰腫疼痛跌打損傷疼痛等症。具有活經絡,行氣血,消腫痛之功。
4、鑑別應用:合歡花和合歡皮,同出於一物,一為皮,一為花,二者均具解鬱安神之功,都可用於心神不安,憂鬱失眠之症。但合歡花可以理氣開胃,而合歡皮可以和血消腫,止痛生肌,二者之不同。
功效與作用-用法【活血養顏茶】
原料:當歸、玫瑰花、合歡花各5克;
做法:沸水加蓋浸泡10分鐘。
功效:疏肝理氣活血。
出處:健康之路20151012改變體質來防癌(中)
【合歡花泡酒緩解失眠】
取合歡花200克+2000毫升黃酒用閉光的罈子浸泡1周,晚飯後一小時喝一小杯可以緩解失眠。不喜歡喝酒的朋友可以借鑑合歡助眠茶來緩解失眠。
【合歡助眠茶】
原料:合允花3克、炒棗仁6克。
用法:沸水衝泡代茶飲,宜午飯前或晚飯後服用。
功效:安神助眠。
【疏肝養顏飲】
原料:薄荷、玫瑰花、合歡花、蘇子葉適量。
做法:開水衝泡,可加入冰糖。
功效:疏肝、醒脾、解鬱。
解釋:薄荷有疏肝解鬱的功效;合歡花有解鬱、安神的作用;蘇子葉有解表、醒脾的作用。輕微的斑可以用疏肝養顏飲。
出處:健康之路20151102女人如何抗衰老-2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9克;或入丸、散。
宜忌配伍【和合宜忌】
本品芳香,陰虛津傷者慎用。
【配伍應用】
1、配小麥:養心安神。小麥味甘,歸心經,可養心安神,合歡花解鬱安神,二藥相配,其養心安神之力增強。常用於神志失常,心神不寧,煩躁不安之證。
2、配酒:通絡止痛。酒味辛性溫,辛香走竄。辛散溫通,具活血通絡之功。合歡花活絡止痛。二者同用可活血通絡,水腫止痛,可用於跌打損傷腫痛。
方劑製劑1、夜合花丸(《聖惠方》) : 夜合花、牛膝、紅藍花、石鹽、杏仁、桂心。劑型: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服法:每日空心,以溫酒下三十丸,晚食前再服。主治:腰腳疼痛久不差。
2、經驗方:合歡花、官桂、黃連、夜交藤,用法:煎服,心腎不交失眠。
3、驗方(《子母秘錄》):夜合花。用法:上為末,酒調服。主治:跌打損傷疼痛。
1、《四川中藥志》:「合歡花。性平,味苦。無毒。能合心志,開胃理氣消風明日解鬱,治心煩失眠。」
2、江西《中草藥學》:「合歡花」甘平。解鬱安神。和絡止痛。治肝鬱胸悶,憂而不樂,健忘失眠,有時還可用於跌打損傷,癰腫疼痛。」
3、《神農本草經》:「合歡,味甘,平。主安五臟,利心志,令人歡樂無憂。久服輕身明目,得所欲。」
中草藥手冊
長按右邊二維碼「識別」關注
簡介: 收集最全民間中草藥!常用的中草藥,冷門的中草藥,你都可以在這裡找到。關注微信號,了解中草藥味性,功能作用,用法用量等詳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