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品不小:邵麗華老師紫砂壺的一方天地

2020-12-27 騰訊網

小品不小:邵麗華老師紫砂壺的一方天地

紫砂壺,在當下的時代背景中,我偏愛小品壺。

小品壺是生活中最適宜的泡茶夥伴。因為容量都不大,自己淺斟,抑或2-3位佳友共賞,一款茶多泡,意猶未盡,精茗蘊香;如果換茶,兩三款也不會覺得肚脹水飽,正助遐思。關於此中奇妙,我最愛讀的明代經典茶書許次紓的《茶疏》中已有精闢論述:「(紫砂壺)蓋皆以粗砂制之,正取砂無土氣耳。隨手造作,頗極精工,顧燒時必須火力極足,方可出窯。然火候少過,壺又多碎壞者,以是益加貴重。火力不到者,如以生砂注水,土氣滿鼻,不中用也。」

許次紓論述了紫砂壺非常重要的三個關鍵點:砂性、窯溫和工藝。我曾經把紫砂壺的關鍵點具象化為五點:土、燒、型、工、藝,也是源於此。而我見到邵麗華老師的壺,覺得「哇,是符合我的標準的壺呢」。

確實,我是先認的壺,才認得做壺的人。而這一切,感謝小妮和經典陶坊帶來的緣分。經典陶坊是茶圈子裡很早就公認的精品紫砂品牌,早期很多茶葉論壇的線上平臺就都有經典陶坊的專門版塊。2017年我又專門去了一趟宜興,去看經典陶坊紫砂製作的全過程。機緣巧合,邵麗華老師「下山」了——她平常基本就是呆在山上的工作室裡制壺,不喜應酬見人。我已經用了一段時間的紫砂壺「秋水」就是邵老師做的,我非常喜歡,故而專門去打了招呼。邵老師比較靦腆,戴一副眼鏡,微笑著聊了幾句,又是關於做壺的。

這一次幾年過去了,我聽說邵老師又出窯了不少新作品,我覺得應該真心地推薦給大家,讓我們一起感受紫砂壺泡茶的韻致。

邵麗華老師紫砂壺小品系列:

1、容量:100-160毫升

2、泥料:黃龍山原礦朱泥(陳腐老泥)。泥料特點:收縮比很大,雙球型氣孔結構突出。未使用時顏色是紅中帶有橙金色,使用過幾次就會有泡養變化,慢慢會呈現紅亮,但是不是賊光,而是由內至外的溫潤。

3、窯溫:高溫窯1300℃以上。

4、工藝:明快而不失穩重,大氣中可見秀氣。

5、造型與茶:寶罐基本適合所有茶,尤其是巖茶、鐵觀音、單叢、紅茶等;盈握特別推薦衝泡臺灣烏龍茶、鐵觀音、生普等;玉潤特別推薦衝泡黑茶、熟普、老茶等;圓荷特別推薦衝泡巖茶、鐵觀音、生普類;轉輪特別推薦衝泡熟普、黑茶、紅茶等。當然,妙用無窮,你一定要找到自己的泡茶風格呢。

我嘮叨一句,所謂「開壺」,洗乾淨燒制時候蓋口附近的金剛砂,用純淨水或礦泉水燒滾開,內外澆淋,倒掉放至常溫,再澆一遍,就可以用了。什麼加豆腐、加甘蔗之類的開壺,一般都是為了掩蓋低溫壺的土味,還有就是過於疏鬆的內結構罷了。

相關焦點

  • 大壺小壺各有千秋,選壺不難看這11點
    別慌,待小編給大家分析一下小品壺和大品壺的特點之後,大家就知道如何選擇了。紫砂壺的容量大小,大概可劃分為三個層次:容量在200cc以內,為「小品壺」;容量在200cc-400cc之間,為「中品壺」;容量在400cc以上,為「大品壺」。
  • 經驗總結:紫砂壺鑑賞指南
    紫砂壺型成千上萬,圓不一相,方非一式,有光器的韻味,有花器的巧致。怎麼看一把壺是不是美壺呢?高手們都有一套自己的經驗!01、鑑賞紫砂壺的流部是有一定技巧的。流部從身桶蓄出的效果,要像從身桶內拔出來的感覺一樣,而且線條保持柔和流暢,一氣呵成。
  • 中國「最醜紫砂壺」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怎麼做到的?
    其構造採用的主要材質是鋁板和玻璃,且壺上的玻璃每一塊形狀、大小都不一樣,建築穹頂還採用了藝術彩繪玻璃。採用玻璃幕牆不僅可以讓參觀者在內部觀景,而且也使傳統紫砂更富現代感。想像一下夜幕降臨的時候,在五彩燈光的映照下,「無錫紫砂壺」流光溢彩,光芒四射的樣子,是不是別具魅力?傳統紫砂壺的美感與現代時尚的科技感相結合,足以讓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
  • 紫砂壺的發展歷程
    時大彬·醴泉壺他的獨到之處是用雕塑裝飾於造型相結合,款式書法雅健有晉唐風格,作品類型分布甚廣,歸納起來分為三類即茗壺茶具類、文房案頭擺件及像生瓜果類小品,以文房雅玩為最,從而豐碩了紫砂陶的造型藝術,發展了紫砂陶的品種。陳鳴遠的傳世作品在海內外都有珍藏。所創款式「歲寒三友」、「南瓜壺」、「包袱壺」、「梅樁壺」等。泥色有黃、白、紫砂、天青、黝黑、桃紅、沙白、慄色、硃砂等。陳鳴遠·南瓜
  • 當我們欣賞一把紫砂壺時,我們在看什麼?
    可想而知,紫砂壺的造型藝術有十分寬廣的製作空間。但是紫砂壺的創作有成型結構、燒成、實用功能(包括視覺、觸覺)等特定要求,這就給造型設計帶來一定的局限性。在研究和探討紫砂壺造型時,不難發現我們的歷代制壺名家,把紫砂壺的造型藝術考慮得多麼周樣,許多傳世名作歷經百年來,仍始終保持它的魅力,經久不衰。
  • 釀酒小品銅雕-梧州小品銅雕塑加工廠
    2米的戶外稱糧食人物銅雕不容易安裝,安裝時吊車及費用,由需方承擔。安裝費一般兩千元。戶外稱糧食人物銅雕是一種常見的雕塑。然後就是正式開始戶外稱糧食人物銅雕的雕刻。工期基本要10天左右。為了確保戶外稱糧食人物銅雕完整到達客戶那裡,中雅雕塑經常使用要重做模具包裝。釀酒小品銅雕-梧州小品銅雕塑加工廠生產周期一般為20天左右。為了確保戶外稱糧食人物銅雕完整到達客戶那裡,中雅雕塑通常採用要維修包裝。
  • 玩了這麼久的紫砂壺,你知道紫砂壺最怕什麼嗎?
    從明代以來,紫砂壺一直是茶人非常喜歡的泡茶工具,原因就在於使用紫砂壺泡茶有許多好處,包括提香、保溫等。同時,紫砂壺的使用也有許多講究和忌諱,只有用好了才能感受其中的樂趣。所以,今天就來說說使用紫砂壺的一些忌諱、看看紫砂壺都「怕什麼」。
  • 高級工藝美術曹新華紫砂壺作品欣賞
    歷史上做壺的老師、「大師」肯定是很多的,為什麼流傳至今,耳熟能詳的也只有那麼幾位?實踐出真理,經得起市場考驗、時間考驗的作品,才是關鍵!司空見慣的一個現象,很多老師、大師已經很多年不做壺,或者即便在做壺,但是市場上他的全手工作品還大量流通,各種商城網站等等,且不說是不是大師親手做的,就單單這「全手工」、「純手工」都經不起推敲。
  • 紫砂壺要怎麼開壺?
    泡茶的道具有很多,比如有玻璃杯、蓋碗和紫砂壺,像衝泡綠茶一般使用玻璃杯,衝泡白茶常使用蓋碗,而衝泡紅茶、青茶、黑茶時常使用紫砂壺。不少人喜歡用紫砂壺泡茶,因為紫砂壺有不錯的保味效果,讓茶味不失去原味,香氣也能保持住,不散掉。
  • 紫砂壺名家
    時大彬,字少山,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紫砂陶藝大師,被譽為「千載一時」,「明代良陶讓一時」,「宮中豔說大彬壺」,時大彬的紫砂壺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雖不追求工巧雕琢,但匠心獨運,樸雅堅緻,妙不可思,他的壺千金難求。時大彬開創了調砂法制壺,別具情趣。
  • 紫砂壺知識
    其實僧人指的就是紫砂壺的原料。紫砂壺的泥原料由紫泥、綠泥和紅泥三種,俗稱「富貴土」構成,因其產自江蘇宜興,以紫泥為主,故稱宜興紫砂。紫砂泥料是從礦層中開採出的紫泥,俗稱生泥。紫砂壺除由紫泥、綠泥或紅泥單燒造制外,也會以不同成分配比,不同溫度燒制,呈現紫而不奼,紅而不嫣,黑而不墨,綠而不嫩,如鐵如石,被正文於一器,集白美於三停,遠而望之,黑若鐘鼎陳明庭,追而察之,燦若琬琰浮精英。
  • 紫砂壺的12個使用誤區,你中招了嗎?
    器為茶之父,作為品茗佳器的紫砂壺,其產生於宋代,成熟於明代,興盛於清代,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無論古今,愛紫砂壺者不少,但真正懂紫砂壺的人實在不多,茶友們在挑選和使用紫砂壺時也存在一些誤區:
  • 有一些紫砂壺拿著感覺非常輕,胚體也薄,是否屬於質量問題?
    這類陶器製作的「絕技」,在歷史上的薄胎紫砂壺最開始盛行於廣東省廣東潮汕,明代起,就會有明星將其應用在紫砂制壺工藝當中。說白了的薄胎是指在打泥口腔上皮細胞打的比一般壺要薄,是一種制壺的手法,能夠反映創作者功底的濃厚水平,它貢獻了紫砂壺另一個寫作方位。一把薄胎150ml的紫砂小壺,託在手裡輕若一塊朽木,僅重50克,基本上能夠漂在河面之中。因而,純正的「薄胎」又叫水上漂。
  • 給觀眾帶來笑聲,自己收穫快樂的小品王蔡明老師
    蔡明首次登上春晚是在1991年,和鞏漢林老師合作表演了小品《陌生人》,一炮走紅,蔡明的名字為觀眾熟悉和喜愛。
  • 《乘風破浪》MV《一方天地》獻禮天下有情人
    近日,由韓寒執導,鄧超、彭于晏、趙麗穎等出演的燃情喜劇《乘風破浪》發布情人節特輯MV《一方天地  別樣歌詞引人回味 字字句句都是愛情誓言  《一方天地》由《乘風破浪》中飾演羅力的張本煜演唱,韓寒作詞,出現在電影中羅力向老婆深情表白的場景。
  • 紫砂壺,泡茶時,壺嘴能不能對著人
    萬事禮為先,以茶待客也不例外。特別是老北京人的講究,最忌諱把壺嘴對著人,因為,壺嘴對著誰,表明誰是主人不歡迎的人。那意思是趕你走呢。  為什麼這麼說呢?舊時,有人遠行分離時,人們以敬茶(酒)的方式辭別,這時壺嘴就是對著走的人。寓意是該人要離開了的意思。所以倒茶時如果壺嘴對客人,是對客人的一種不尊重,表示讓客人離開。
  • 紫砂壺泡什麼茶怎麼選擇?
    烏龍茶在選用紫砂壺時一般要選擇肚扁,較小的紫褐色紫砂壺。而在衝泡普洱茶時一般是要使用肚大、容量較大的朱紅色紫砂壺。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也可以根據自己個人喜好來選擇。在紫砂壺開壺時,一般如果是好的紫砂壺要先用細毛小刷將外壁和內壁刷洗乾淨,然後用茶水(如果要用於衝泡普洱茶就用普洱茶浸泡,如果用於衝泡烏龍茶可以用綠茶浸泡,不用選擇太好的茶葉)浸泡三到五次直至沒有了泥沙味為止,最好能一天換一次水,一兩天換一次茶葉。還有一點是需要提醒的,衝泡普洱茶的紫砂壺和衝泡烏龍茶的紫砂壺最好不要混用。
  • 歷代紫砂壺宗師泰鬥
    他的早期作品多模仿供春大壺,後根據文人飲茶習尚改制小壺,並落款製作年月,被推崇為壺藝正宗。傳世作品不多,北京、上海、南京、臺灣等博物館均有收藏。  他在泥料中摻入砂,開創了調砂法制壺,古人稱之為「砂粗質古肌理勻」,別具情趣。
  • 中國史上十大紫砂壺名家
    紫砂壺是我國傳統手工製品,也是具有使用價值和觀賞價值於一體的藏品。而且據說長時間使用紫砂壺喝水會對身體有益。所以我國紫砂壺市場是很廣闊的。不過市面上的紫砂壺都比不過手工製作的,而能手工製作紫砂壺的大師少之又少,下面是公布的中國十大紫砂壺名家。江蘇宜興上袁村(今紫砂村)人。生前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1988年第二屆),是紫砂史上裡程碑式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