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網時刻見習記者 夏佩 長沙報導
含飴弄孫、讀書看報、跳廣場舞……老年人的生活就只有這些?那你可真是out了。開咖啡館、當志願者、做宣講員……在芙蓉區,就有這麼幾位「明星」老人,他們退休後的時光反而成為了發揮自身特長,追求內心理想的「黃金時間」,活出了不一般的幸福晚年生活。
退休再「上崗」,開啟志願服務模式
黃嗲關愛未成年人 積極參加西湖社區開展的愛心拍賣活動。
「20年的志願者生涯,你問我累嗎?當然累,但一切都值得。」說這句話的老人叫黃智仁,家住芙蓉區湘湖街道西湖社區,今年80歲了。60歲退休那年他就當起了志願者,到現在已經做了20多年了。
黃老最關注的是街坊鄰捨身邊的小事。小區鄰居夏奶奶門口樓道的燈壞了,出門非常不方便。黃智仁就買了一個新燈泡,請人安裝好。當時夏奶奶非常感動地說了句,「你是一個非常優秀的志願者,不愧是共產黨員。」這句話從此成為了黃智仁堅持做志願服務的巨大動力。這20年裡,黃老在社區開過輔導班給學生們授課;去網吧做網管,堅持六年引導學生們文明上網,拒絕「網癮」;免費開書法班,指導學生練習書法;到處東奔西跑幫助農民工子弟解決上學難問題……
「感謝家人的支持,我覺得這20年實現了我的人生價值。」在談到今後對志願服務的打算時,黃老堅定地說:「當志願者這個事,我一定會堅持到自己停止呼吸的那一天。」
退休就開店,在家門口實現理想生活
老胡夫婦正在店裡煮咖啡。
「在喜歡的地方做著喜歡的事,就是我和老伴退休生活的最好狀態。」長沙老街觀音井巷Brick House Coffee咖啡店老闆老胡說。老胡全名胡忠星,地道的長沙土著。
老胡喜歡沿湘江邊騎行,因為從事外貿方面的工作,年輕的時候就和咖啡結緣,愛上了喝咖啡。退休後的第三年,正好長沙白果園化龍池有機更新項目二期全面完工,他和老伴在家門口圓了開咖啡店的夢。老胡衝咖啡的技術,是幾年前去美國看望女兒,特意跑去咖啡店學習的。「這些咖啡,都是女兒從美國買的,背回來的,口感保證純正。」老胡驕傲地說。現在來店裡的多是來小巷遊玩的年輕人,老胡夫婦在店裡面認識了許多來自不同地方的陌生朋友。
「退休之後生活好像越來越有意思了。」老胡表示最近在學習網上傳播,準備給咖啡店開抖音號。
退休後站上「第二講臺」:換個地方接著講
張定浙到楊家山社區上黨課。
「真的讓我們對精神的理解更透徹了。」剛剛聽完張定浙老人所做的關於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重要講話精神宣講,德政園社區一名黨員深有感觸地說。
進行宣講的張定浙老人退休前是芙蓉區燕山小學的老校長,三尺講臺,一站就是41年。然後退休之後,張老卻有了更多的頭銜:芙蓉區「五老」金牌講師團團長、芙蓉區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員、馬坡嶺街道「紅船初心館」榮譽館長、長沙市最美基層宣講人……學校、社區、街道、機關,張老的宣講臺變得更加寬廣。
「作為一名黨員,退休不退志,只要我還能動,就要作出一點力所能及的奉獻。」多年來,這位老校長把講好黨史作為自己的主要目標,同時參與了大量文史資料的編撰,先後主筆或參與編著了芙蓉區第一部黨史、第一部教育發展史、第一部口述史、第一部軍事志等,編書22本、400餘萬字,宣講100餘場,為講好中國故事、弘揚中國精神、傳播中國聲音作出了貢獻。
在芙蓉區,還有更多的老人家正在享受多姿多彩的「花式」晚年生活。近年來,全區積極探索以居家養老為基礎、以社區養老為依託、以機構養老為補充的養老新模式,利用社區志願者服務平臺為退休老人提供服務,讓老人「老有所養」「老有所樂」。接下來,芙蓉區將進一步完善養老設施、優化養老服務,進一步提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質。沒有了後顧之憂,老人們更有精力去追求自己「嚮往的生活」了。
芙蓉區老人們的「花式」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