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裡。經過五年攻堅克難,昆明市步入「鞏固脫貧成果 決勝全面小康」新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掌上春城推出「基層畫像·奔向小康的昆明逐夢人」融媒系列報導,通過走訪耕耘在鄉間地頭乘風破浪、砥礪奮進的基層幹部群眾的鮮活故事,弘揚他們用勤勞智慧率先甩掉窮帽子、在小康路上奮勇爭先的逐夢精神。
掌上春城訊王軍家三代人居住的朵本拉村位於昆明市祿勸彝族苗族自治縣撒營盤鎮的一座大山頂上。祿勸的山又高又大,伸手似乎就可以觸碰到湛藍的天空,因此溫差格外大,難種莊稼,山路難行,村裡人想摘「貧困」的帽子都不知從何下手。如今,還是那片藍天下,坑窪土路已經成了平整的水泥路,老宅子成了瓷磚小洋樓,苗族小夥王軍成了鎮上的「種豆大王」。
採訪那天,他穿著整齊的西裝,滿面笑容地迎出,向記者講述和「豆」結下的致富緣。
為家裡撐起一片天
苗族小夥王軍出生在一個貧困家庭,父親種植玉米、土豆等傳統農作物一年下來收入不過幾千元,餬口都難更別提供王軍讀書。磕磕絆絆讀完六年級,為了減輕家裡的負擔,王軍放下書本扛起鋤頭,和父親一起撐起了家。
那時,他們一家三口還住在山頂那間大約40平方米的土坯房裡,由於朵本拉村地勢高,冬天屋裡就像冰窖一樣,王軍一家幾乎每年都要和寒風對抗。他還記得那時的家門前沒有遮擋,寒風一吹就直接吹進了裡屋,白天躲在屋裡圍著炭盆還比較溫暖,但只要稍稍離開一會兒,手腳都會被凍僵。白天尚且如此,一到晚上情況就更糟了,氣溫驟降,即使關著房門蜷縮在被窩裡,也能感覺到一陣陣冷風撲面而來,半夜被凍醒對他們一家來說都是常事。
日子雖苦卻也不是沒有盼頭,王軍結婚後不久,家裡就成為了三世同堂。可當王軍還沉浸在女兒出生的喜悅裡,同年,父親因病不幸離世,讓這個剛剛迎接了新生的家庭變得更加艱難起來。那時的王軍還不懂得如何撐起一個家,只能按著父親的路子,養活一家人。
探索新產業 3年脫貧靠的是勤勞苦幹
2016年,村委會幹部們找到王軍家裡,坐在老屋給他講政策、講技術,撒營盤鎮中學的老師張學寬是王軍家的對口幫扶幹部,一星期至少要到王軍家四次,了解他家的近況,也分擔一些他家遇到的難處。祿勸高寒山區的氣候特點雖不適合普通作物生長,卻格外利於荷蘭豆生長。在幹部們和張學寬的鼓勵下,王軍開始參加政府組織的種植養殖技術培訓班,在網絡上學習適合當地氣候和海拔的農作物種植技術。經過種植技術的學習,開墾出3畝地用於種植荷蘭豆。
第一次種植荷蘭豆,王軍心裡是忐忑的,種植傳統農作物,能產多少收多少,他自己心裡還能估算估算,但種植荷蘭豆的投入要比種植傳統農作物高,村裡也沒有種植荷蘭豆的先例,他有些擔心收不回成本。張學寬看出了他的擔心,幫著他看農藥配比研究種植技術,又自掏腰包替他墊付了種植荷蘭豆的部分投入。
每天6點起床,餵好家裡的豬和雞,7點出門到荷蘭豆種植基地幹活,這一幹就是一整天,就連午飯和晚飯都是在和晚飯都是在基地旁臨時搭成的簡易棚裡隨便應付,直到晚上天黑了才回家,這就是王軍一天的日常。2個月後,收成後的荷蘭豆賣了3萬多元,除去化肥、籽種等成本,所獲收入竟比之前種植傳統農作物一年的收入高出了10多倍。
王軍「嘗鮮」種植荷蘭豆嘗到了甜頭,更是幹勁十足。2019年,他更是大膽投資了4萬元,承租撒衝大村閒置耕地15畝,開始規模化種植荷蘭豆,實現純收入達到9萬元。
不斷「嘗鮮」 帶領村民們一起走上致富路
「這個藥水比較貴,用的時候要注意方法。」說著,王軍把藥水遞進村民手裡,並細心地把藥水的使用方法告訴了村民。王軍種植荷蘭豆的事情很快就在村子裡傳開了,見他增收致富,不少村民也想嘗嘗他帶進村裡的「鮮」。可種植荷蘭豆的技術村民們都不太懂,就只能上門找王軍討教。他也不藏著掖著,毫無保留地為鄉親們講解,村民們遇到了棘手的問題,他還會去到田間地頭為他們排憂解難。
在王軍的帶動下,朵本拉村一半以上的農戶都加入到荷蘭豆種植中來,其中建檔立卡戶17戶,每戶均實現5000元以上的穩定增收。他常說:「我覺得現在的農村,只要勤勞肯幹能吃苦,增收致富根本不是問題。」
嘗過「鮮」的王軍在致富的路子上越走越寬,學習白芸豆種植技術,小規模試種從外地引進的新土豆品種,在本地打零工,雨季進山去採摘野生菌烘乾售賣……現在的王軍仍然在不斷學習,不斷「嘗鮮」。他有著美好的願望,他想把現有的荷蘭豆種植基地規模再擴大一點,把自家的一層樓新房再加蓋一層,然後再新建一個廚房,讓生活過得越來越好。
如今,王軍的大女兒已經到了讀初中的年紀,不再像他當年一樣需要愁學費愁溫飽,在鎮上的中學裡安逸地享受著青春。採訪時,小兒子的笑聲填滿了新宅的每個角落,幸福的他抱著小貓咪從院裡跑進裡屋,蹭在媽媽懷裡撒嬌。馬上要迎來2021年,村子裡家家戶戶都是熱鬧的氛圍,摘掉「貧困」帽子以後的冬天,好像都不那麼冷了。
掌上春城記者:陽玥、劉瑩、孫吉祥、許滸
責編:李冬雨
編審:周曉雪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