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高級翻譯與實踐:武漢贏,湖北贏
英語高級翻譯理論與實踐:
武漢贏,湖北贏。湖北贏,全國贏。
英漢翻譯,或漢英翻譯是同一把刀上兩側的「雙刃」:必須同樣鋒利。這個「雙刃」,就是「理解」與「表達」。
需要強調的是,「理解」又可「理解」為:原語內「換詞理解」,而非「翻譯式理解」。
換句話說,翻譯的第一要務是「理解」,而「理解」的解釋則是在原語內你能用其它的「原語」表達它的意思,或者「換句話來說就是。。。」,表達得通說明你「理解」了,「換句話來說」能「換」,說明你「理解」了。
如果缺失了這一重要的,甚至不可或缺的步驟,直接在字面上用「另外一門語言」來「理解」,那不叫「翻譯」,那依然是一種「理解」範疇,但往往是「不妥」甚至「錯誤」的「理解」,也就是說:一味追求字面對等不是「翻譯」,是「不妥」的「理解」,甚至「錯誤」的「理解」。
「武漢贏,湖北贏。湖北贏,全國贏」,這句中文「怎麼理解」?是不需要「用」英語「理解」的,先「用」中文就好。「換詞理解」:如果武漢贏了,也就意味著全湖北贏了。而全湖北贏了,也就意味著全國贏了。
這就是「原語內換詞理解」的展示。
譯入語「表達」:
Victory in Wuhan city is/means the victory for the whole Hubei province.Victory for Hubei is then/ means victory for China.
不要「嫌」英語文字「囉嗦」:英語作為拼音文字和「形合語言」,它本身的特點,就是「囉嗦」,也可以叫「涇渭分明」。
而這個word for word英文:If Wuhan wins,Hubei wins.If Hubei wins,the whole country wins,多少給人「這不是翻譯,依然還是理解範疇,只是一種不妥的理解」,「翻譯」不是這麼「翻譯」的感覺,字面似乎「完美」,意思上總有「隔鞋撓癢」總撓不到地方的感覺。
當然,這也是在提供一條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