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丨武大喜獲2018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02-25 武漢大學

1月8日上午,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隆重召開。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會議活動。武漢大學3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主持完成2項成果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二等獎;參與完成的1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姜衛平(左一)、施闖(中)、朱欣焰(右一)教授合影。何蓮攝

 

施闖教授主持完成的「中國高精度位置網及其在交通領域的重大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該項目瞄準北鬥系統規模化應用的國家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創新,建立了精準、快速的北鬥定位服務技術體系,研製了高性能、低成本的北鬥核心晶片和系列裝備,構建了穩健、可信的中國高精度位置服務系統,核心技術躋身國際前列。項目團隊開拓了北鬥精準定位在公路、水路、設施建設和大眾出行等方面的規模化、產業化創新應用,並輻射軍民其它領域,取得重大社會經濟效益。

 

姜衛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海洋測繪和內陸水域監測的衛星大地測量關鍵技術及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突破了多源衛星數據融合處理、海洋地理信息精細反演、陸海垂直基準無縫轉換等關鍵技術,形成了自主創新的海洋測繪衛星大地測量技術方法體系。研製了我國首個國際同期解析度最高、精度優於5cm的全球平均海面高模型WHU2000;反演了全球1′×1′解析度的海洋重力異常和海底地形模型;率先構建了中國近海大範圍無縫深度基準模型,實現了與國家陸地高程基準的無縫轉換;並拓展用於內陸水域,實現了對我國主要湖泊水位和長江流域水儲量等的變化監測。成果廣泛用於我國沿海區域數字高程基準構建等工程,也被德國、韓國等科研機構用於深度基準轉換等工作,並為海洋二號衛星系統、港珠澳大橋等國家重大工程提供了基礎數據。

 

朱欣焰教授團隊參與完成的「複雜大電網時空信息服務平臺關鍵技術與應用」也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該項目創建了複雜大電網雙空間一體化時空信息模型,提出了複雜大電網時空拓撲秒級實時重構方法,構建了基於北鬥系統的電網資源信息可信高效更新技術體系,研發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複雜大電網時空信息服務平臺,建立了基於統一時空基準CGCS2000的國家電網地理信息服務網絡。成果已應用於國家電網總部、27個省級電力公司及地市單位,並在「一帶一路」沿線部分國家推廣。

 

據悉,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共評選出278個項目7名科技專家。其中,國家自然科學獎38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67項:一等獎4項,二等獎6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173項:特等獎2項,一等獎23項(含創新團隊3項),二等獎148項。劉永坦、錢七虎兩位院士榮獲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5名外籍科學家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科學技術合作獎。

武漢大學

-luojia1893-

圖文來源:武漢大學科學技術發展研究院

文字:何蓮 殷娜

攝影:何蓮

編輯:曉宇

審核:吳江龍

投稿郵箱:whu_luojiahao@163.com

相關焦點

  • 中電科14所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0年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習近平、李克強、王滬寧、韓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大會並為獲獎代表頒獎。中電國睿14所參與研製的某重大項目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據統計,這是14所第16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電科14所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但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中電國睿14所參與研製的某重大項目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據統計,這是14所第16次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建所以來,14所共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6項,一等獎16項,國家發明獎一等獎1項。
  • 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出爐 廈門六項科技成果獲獎
    廈門網訊 (廈門日報 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李根 唐燕婷)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昨日在北京召開,共評選出296個項目獎和12名科技專家獎。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我市共有6項科技成果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通用項目5項、專用項目1項。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我市科技創新水平顯著提升,全市共有16項科技成果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
  • 電子科大獲4項國家科技獎,首次牽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1月10日上午,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電子科技大學作為牽頭單位獲得2項獎勵,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作為參與單位,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項。
  • 青科大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青科大榮獲2020年度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01-06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森赫電梯榮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湖州2019年5月16日 /美通社/ -- 5月14日上午,2018年度浙江省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車俊出席,省委副書記、省長袁家軍講話,陳金彪、朱國賢、黃建發、姒健敏、蔡秀軍參加,高興夫主持。
  • 聚焦|浙江2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浙大拿下1個一等獎,3個二等獎
    我省共有25項科技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我省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7項,參與完成的18項。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包括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浙江大學是我省科技創新的領頭羊和主力軍,本次共主持完成獲獎項目4項。
  • 重磅!華東師大首獲上海科技進步特等獎
    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領銜完成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這是華東師範大學首次摘得上海市科技進步特等獎。▲華東師範大學軟體工程學院何積豐院士(左3)領銜的「面向重大工業裝備核心控制軟體的安全可信保障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 同仁堂科技發展集團榮獲市級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了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獎各評審委員會項目評審結果:由北京同仁堂科技發展集團與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等聯合研究的「中藥注射劑和有毒中藥的安全性評價關鍵技術及其應用」項目獲得2019年度北京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盛虎: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得主,也是科信警察
    盛虎:是「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得主,也是科信警察 2020-07-08 11: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瓦軸集團大型高端軸承項目 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瓦軸集團大型高端軸承項目 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共同發布《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獎勵項目的決定》,瓦軸集團「高性能輕量化高端大型滾動軸承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項目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 億勝生物參研細胞生長因子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1月10日訊,億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億勝生物」或「集團」—— 股票代碼:1061)欣然宣布本集團間接全資附屬公司珠海億勝生物製藥有限公司參研的「我國原創細胞生長因子類蛋白藥物關鍵技術突破、理論創新及產業化」項目在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由國務院設立,每年評審一次。
  • 廈門6項科技成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廈門有6項科技成果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其中通用項目5項、專用項目1項。高光效長壽命半導體照明關鍵技術與產業化」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這也是福建省首個民營企業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項目;03廈門大學高亞輝教授參與完成的「近海赤潮災害應急處置關鍵技術與方法」獲得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04
  • 山東建築大學以第一單位獲得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
    近日,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和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共同發布了《關於表彰2020年度中國機械工業科學技術獎獎勵項目的決定》,山東建築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姬帥副教授牽頭的「機械裝備控制系統實時通信關鍵技術標準及其測試裝置」項目榮獲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一等獎,這是山東建築大學首次以第一完成單位獲得該獎項一等獎
  • 東北大學取得歷史性突破:6項成果喜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
    東北大學牽頭和參與完成的6項成果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牽頭完成的兩項成果分別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和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取得了建校以來的歷史性突破。以東北大學作為第一完成人和第一單位牽頭完成的項目「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 霞浦實小學生在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喜獲一等獎
    3月17日,由省科協、教育廳、科技廳、生態環境廳、關工委共同主辦的第34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在福州三中圓滿落幕。霞浦縣實驗小學學生在科幻畫項目中喜獲佳績,潘韋辰的《星際家園》(指導老師顏勇金)獲一等獎,並被推薦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賽;劉景程的《生態保護能源轉換器》(指導老師顏勇金)獲二等獎;卓姝言的《神秘世界》(指導老師李鴻)獲三等獎。
  • 博士後醫生泮思林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媽媽肚子裡...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麗平 12月22日上午,在青島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青島婦女兒童醫院副院長泮思林教授獲得2019年度青島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獲獎項目是「胎兒及嬰幼兒危重心臟病核心治療技術體系的建立和臨床研究
  • 【同濟•新聞】《運動骨關節病學》課程建設推陳出新喜獲佳績
    【同濟•新聞】《運動骨關節病學》課程建設推陳出新喜獲佳績 2020-09-28 17: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成都這兩個國家科學技術獎一等獎項目有多牛?
    原標題:成都這兩個一等獎 項目有多牛?   10日上午,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成都斬獲頗豐。在蓉20個項目榮獲2019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繼續保持全國前列,佔四川省獲獎總數的80%。
  • 西南交通大學16項成果榮獲2018年度四川省科技進步獎
    2018年度四川省人民政府共授予省科技傑出貢獻獎1項,省科學技術進步獎287項,其中:一等獎34項,二等獎81項,三等獎172項。西南交通大學16個項目榮獲2018年度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建築與設計學院沈中偉教授主持完成的「現代軌道交通綜合體設計理論與關鍵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戴光澤教授主持完成的「用於時速350公裡動車組的軸端接地裝置研製」分別獲得四川省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