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中的「雅」字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理解錯了!

2020-12-17 舊話重題

在《詩經》中,《雅》的篇幅佔了三分之一,它分為31篇《大雅》和74篇小雅,總共105篇詩歌。雖然《雅》詩不如《風》詩通俗,也沒有《頌》宏大,但卻加兼具了兩者的一些優點,風格莊重舒緩,有較高的藝術和歷史價值。不過,歷代以來,人們對「雅」的理解也各有不同,近現代的一些研究還認為,古人的一些理解是錯的。

「小雅·鹿鳴之什」——《詩經名物圖》

最早對「雅」進行解釋的文獻是《詩大序》,它從字的含義方面闡釋,稱「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廢興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意思是「雅」的字義為「正」,和「政」含義接近,因為「政」有大小,所以雅也有大小。

《詩大序》對雅的解釋,一直都被古人們認可,直到宋代朱熹開始從內容方面去解釋「雅」字。因為「雅」詩大多都是周代貴族所作,內容用途各有不同,所以他認為《小雅》是「燕享之樂」,大雅是「會朝之樂」,兩者分別是宴會和朝會上的歌謠,因而也有大小之分。

「小雅·採薇」——《詩經名物圖》

當然,也有人從風格、聲調等其他方面,去解釋「雅」,提出了「樂器說」「紀事說」等看法。晚清學者方潤玉就綜合了各種解釋,總結出了「小雅」多是宴會、抒懷作品,大雅則是史詩、現實諷喻方面的作品。不過,他也並沒有解釋「雅」字的含義。

「雅」字到底是什麼意思呢?為何用它來做這105篇詩歌的大標題呢?

現代學者們通過對先秦歷史的探究,以及對考古發現的分析,認為「雅」就是「夏」,雅夏通用,也讀「夏」音,大雅小雅就是大夏小夏。其實,從一些古籍中,就能找到一些兩字通用的例子。

比如在《墨子》中就稱「大小雅」為「大小夏」,在《韓非子》等書籍中,也能證明這兩個字經常被古人通用。 梁啓超《釋四詩名義》中也說「雅音」即是「夏音」等等。

《詩經》書影

其實,周人不把自己的詩歌稱作「周詩」,而稱作是「夏詩」,也有一定的歷史緣由。一方面,周人和夏人最初都在現山西東南部一帶活動,他們的歷史地理,甚至文化傳統都破有淵源,周人從心底認可夏文化。

另一方面,相對於商人來說,周人並沒有那麼「正統」,周人以「夏」自稱,也表明了他們的正統地位。

另外,隨著周朝地位的穩固,周人變得愈發自信,這才在周代中期,建立了完善的禮樂系統,還寫出了眾多氣勢恢宏的「夏詩」,來記述和歌頌自己的朝代。至於「大小雅」的區別,應是音樂方面的區別。

當初周人做詩時,估計也沒有想到,幾千年後這些詩歌依然被人銘記,而且還成了後代人「文化自信」的源泉,更不會想到一個雅字,竟然被引申出這麼多種含義。

你覺得「雅」字是什麼意思呢?

相關焦點

  • 《詩經》中的「風」是什麼意思?古人一直都曲解了孔夫子的話?
    在我國的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風》不僅被孔夫子排在了全書最靠前的部分,還佔據了整部書一半多的篇幅,這160篇詩歌,歷來都被評為「《詩經》最精華的部分」,所以對「風」的解讀,也會影響對整部《詩經》的理解。不過,從古到今人們對「風」有很多種解讀,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2020鼠年寶寶取名:詩經中帶「木」字的女孩名字
    藉助詩經給女孩取名字,一直是取名方法之中久居不下的熱潮。除此之外,父母們還會藉助孩子八字五行所喜,進行相應搭配,以此希望能賦予孩子一個既有詩意又吉祥的好名字。那麼在詩經中如何給五行喜木的女孩取名字呢?
  • 「興觀群怨」,《詩經》的這四個作用分別是什麼意思?
    古人對於《詩經》的作用有四個字的評價,叫做「興觀群怨」。那麼,什麼是「興觀群怨」呢?《詩經》作為一部詩歌總集,它的現實意義又在哪裡呢?「興」:引譬連類,感發意志「興」是一種創作手法,叫做「起興」,用於表達《詩經》的現實意義的時候,多是從其對觀詩者內心情志的引動來說的。古人作詩,無論是後來的古風還是近體詩,抑或者是之前的雜言詩,都講求一個「詩言志」的傳統。
  • 如何理解「百裡不同風,千裡不同俗」中「風俗」二字
    有些人說,既然如此,還有什麼好討論的呢,小編你可以洗洗睡了。我想說的是,我們對「風俗」二字的理解,可能是有問題的。不同的說話文化同樣這樣意思的話,在古籍中的記錄各不相同,比如《漢書—王吉紀》中記錄「百裡而異習,千裡而殊俗」。對應我們今天的理解,就說不同的地方的「習俗」不一樣。
  • 《詩經》起名:10個聰明機靈、卓而不凡的男孩名字
    《詩經》是中國詩歌乃至中國文學的重要源頭,它的內容、思想、意象、語言、創作方法對後世的影響都是難以估量的。古人總結《詩》有「風、雅、頌、賦、比、興」六義。因此父母給孩子取名時,總是格外鄭重:近乎莊嚴的、尷尬的重名、不雅的諧音,容易誤讀的生僻字……想要避免這些,不如直接向古人取取經:《女詩經》,《男楚辭》。好看,好聽,還有好說法,或許還可以給自己起一個中意的筆名呢。
  • 古人的家族觀:令堂、堂兄中的「堂」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大家知道為什麼要用「堂」這個字嗎?「令堂」又為什麼能指代「母親」的意思呢?明_藍瑛_雪溪圖"堂"這個字牽涉我國古代非常有趣的建築格局。▲堂,金文字形,這是《說文解字》中收錄的籀文寫法,很明顯也是一個會意字,最下面是一堆土,土堆上面是"尚"的省寫,最上面是樓臺重疊的形狀,會意為建在土地上的很高的房屋。▲小篆字形,變成了一個"從土尚聲"的形聲字。《說文解字》:"堂,殿也。"
  • 「離離原上草」到底何意,古人意見不一,難道我們一直理解錯了?
    他說得倒也沒錯,當時的長安寸土寸金,人才聚集,像白居易這樣渴望出人頭地的少年郎太多了。但在讀到詩集中的一首五言律詩,顧況說:「你在哪兒住都容易」。這首詩就是小學生、甚至幼兒園小朋友都會背的《賦得古原草送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 「白頭搔更短」是什麼意思?許多人都理解錯了
    晉朝詩人陶淵明淡泊名利,歸隱田園,詩歌作品中散發著一股閒適之意,就連讀書他也是「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讀書時不求深徹,只求讀個大概。陶淵明作為大詩人,如何讀書我們不好置喙,並且他讀書多為消遣,但是我們如果要真正掌握知識,定然是要將文字理解透徹。
  • 活了三十年,才知道一直把「明」這個字理解錯了
    看,「上」和「下」的字形演變,一直保持著指事的特點。通過「指事」,古人完美解決了造字難題,但這樣的字其實不多,可能古人發現這樣造字,還是太累了,為每一個意思新造一個字,要記的字太多了,方便程度也降低了。
  •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中的「樂樂」是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熟悉的味道中加了新鮮的元素,清新可愛風的主持人龍洋,沉浸式的外景出題,預備團中的老面孔,都讓這一季《詩詞》大會有些與眾不同,但本期選手的實力卻受到了觀眾不小的質疑。先有大學選手分不清「鋤禾日當午」是插秧還是收割,讓蒙曼老師都懵了;後有親友團的高材生用諷刺詩「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來鼓勵選手,讓網友十分不解。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不是君子要追淑女,很多人天天念卻理解錯
    但總有調皮的孩子拿出陶淵明的一句詩來說事,他們表示五柳先生都說「好讀書,不求甚解」,人家照樣成了文壇巨匠。然而就連這句話的真意他們也理解錯了,這句話應該結合後兩句「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一起來讀。陶淵明是說自己讀書不逐字逐句理解,而是通過整體融會貫通來領會。大家不要小瞧瞭望文生義的危害,很多時候理解錯了、讀錯了,都是要鬧笑話的。
  • 千古名句「春宵一刻值千金」,究竟是什麼意思?多數人都理解錯了
    雖然看似隨性灑脫,是一種樂觀豁達心態之體現,但在有些時候,這種讀書態度並不值得推崇,尤其在學習古代名言警句或古詩詞過程中,「求甚解」才是正確選擇,否則很可能會由於斷章取義而誤解古人所要表達的真正含義。在被人欺負或吃虧時,世人往往會用「以德報怨」克制、安慰自己,並說這是孔聖人的名言,肯定錯不了。其實,這是對孔子關於德與怨觀點的曲解,「以直報怨,以德報德」才是孔子主張的做法。
  • 人定勝天的真正意思是什麼?大家一直都理解錯了
    但無論什麼災難,都無法阻止人類前進的步伐。有人說這就是「人定勝天」,但真的是這樣嗎?公元前3500年的大洪水,完全毀滅性的災難,沒有任何逃生的機會,只有少部分逃到高山的倖存者。人類戰勝了自然嗎?沒有,是洪水消退了。明朝王恭廠大爆炸,印度死丘事件,還有俄羅斯通古斯大爆炸,至今仍是未解之謎。
  • 最強「土味情話」——《詩經》撩妹
    古人撩妹的手段有哪些?千年前大家怎麼玩rap和喊麥?今天我們不妨就一起來盤點一下千年最強「土味情話」合集——《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的風、雅、頌三個部分,分別收錄了周代各地民謠、純正優雅的經典、王庭貴族的宗廟祭祀之歌。其內容基本上反映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當然,男女之間的愛情也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跟現在一樣,當年的文藝青年們基本上也是沒事以哼兩句詩經的歌詞作為休閒。
  • 《大秦賦》中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何意?專家:多數人理解錯
    最近的熱播劇《大秦賦》,再一次讓我們看到了古人的機智、重情重義,也讓我們看到了徵伐中的諸多無奈。作為一位文化和歷史愛好者,在筆者看來,這部劇的魅力就在於它對歷史的高度還原。這種還原既包括對人物經歷,更包括對當時百姓的衣、食、住、行,甚至是沙場上使用的兵器等。
  • 背了那麼多年的「床前明月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都理解錯了
    一說到李白,很多人都不會感到陌生,他可是小編童年的噩夢啊,小編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他要寫那麼多的詩,以至於讓當時年幼無知的小編背了那麼多的詩,經受了那麼多的磨難。李白,人稱「詩仙」,是唐代著名詩人,他的詩歌豪放不羈,極具浪漫主義色彩。
  • 《詩經》取名大全:20個冰清玉潔的鼠寶名,個個都富有意境美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通稱《詩》或《詩三百》到漢代,儒家把它奉為經典,稱《詩經》,按內容分為「風」「雅」「頌」三部分,按表現手法,分為「賦」「比」「興」,「風雅頌賦比興」合稱「詩經六義」。名字,是人相隨一生的伴侶。
  • 為什麼古人的名字有「字」?「字」是什麼意思,代表什麼?
    「姓名」、「名字」對於我們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事情了,不論在什麼場合都可以用到,因為它是我們每個個體的特定名稱符號,目前我們所講的姓名,其實就是姓氏和名字的代稱,已經極為簡化,但是在古代並不是這樣,姓、氏、名、字、號等都是獨立的部分,並且都各有講究。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到底什麼意思?很多人經常用,卻用錯了
    這種在流傳過程中,誤傳了一個字,讓大家理解錯的情況我們也尚且能接受。但杜甫的「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有幾回聞」,明明是諷刺朝中大臣逾越禮制,用皇帝才能用的樂制,如今卻常被人用來誇人彈得好、唱得好。不過也有不少網友表示,詩聖這個詩寫得太含蓄了,諷刺意思從字句上根本看不出來,用錯了也是能接受的,沒什麼不對。
  • 怎麼樣用詩經起知書達理的小孩名,個個都是逃不掉的心動
    出自《詩經》裡的名字,細細讀來,方覺其中滋味,下面看一看推薦一些出自詩經的名字,家長可以參考一二。 一、《詩經》中知書達理的小孩名1. 敬明出自《詩經·魯頌·泮水》:穆穆魯侯,敬明其德。做什麼事都別想著一步登天,每天都有所積累,才能一直精進。5. 溫惠出自《詩經》:終溫且惠,淑慎其身。「溫惠」本意就是溫和仁慈,引申女寶寶為人寬厚,性情溫和。本性善良。在古文中「惠」同「慧」,延伸內涵,寓意女寶寶聰慧過人,有智慧,有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