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地, 耶路撒冷的千年時間軸

2021-01-19 煎餅哥講故事

耶路撒冷是個神奇的地方,位於歐洲、亞洲、非洲的最核心之地,也是歐洲為主的西方文明,中國印度為主的東方文明,非洲文明以及埃及為主的非洲文明碰撞最激烈的地方,同時也是基督教教、猶太教、伊斯蘭教相爭千年之地,,因而研究它的歷史就變得很有意義。

耶路撒冷至今至少4000年的歷史,位於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之間的兩河流域,又靠近地中海的海岸線,地理位置非常優越。歷經幾千年,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卻被幾次文明洗禮,無數的衝突、戰爭和被神話了的故事造就了他如今的傳奇。下面簡單講下耶路撒冷千年的簡史。

約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000年,西閃米特族人(即迦南人)、菲力斯人、希伯來人前後定居在兩河流域的沿海和平原(現在的巴勒斯坦),其實幾乎文明的開始都是來源於水系,比如印度河流域帶來了印度文明,長江黃河帶來了華夏文明。

約公元前1000年,大衛王率領以色列人奪取該城,並定都於此,建立希伯來王國。大衛王將約櫃(基督教聖物)遷至到此並為此建立會幕。之後大衛王的兒子所羅門繼位,並在約櫃位置建造第一聖殿。大家玩撲克牌時,那個黑桃K的形象就是來自於大衛王,你知道麼?

約公元前930年,所羅門國王去世,北方分裂成10個支派,成立以色列王國,而南方依舊在大衛王后裔的統治下。

約公元前607年,新巴比倫帝國攻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國王和貴族被擄到巴比倫囚禁(這段歷史太慘),耶路撒冷人民反抗,直到公元前588年,巴比倫軍隊佔領並摧毀城市,第一聖殿亦被焚。有種傳說是猶太人沒有遵守和上帝的約定,上帝於是派來巴比倫,給猶太人一次懲戒,不知道你信麼?

約公元前538年,波斯帝國擊敗巴比倫,允許猶太人回歸聖城並重建聖殿。

約公元70年,羅馬軍隊圍攻耶路撒冷,並拆除聖殿只剩西牆,猶太人死傷無數,淪為奴隸,之後的130年耶路撒冷無人居住,直到羅馬皇帝哈德良重建耶路撒冷城,但是作為懲罰,禁止猶太人在耶路撒冷居住,猶太人在外漂泊整整400年。

約公元70年-公元5世紀,這個期間,羅馬帝國確立基督教為國教,基督教得到顯著發展,就在那個時期耶路撒冷成為天主教中心,建造聖墓教堂,據說耶穌就是葬在這裡,這個教堂還放著當年耶穌的停屍石。羅馬帝國分裂後,拜佔庭帝國統治,猶太人才重新允許住耶路撒冷。

公元638年,阿拉伯佔領耶路撒冷,並在聖殿原址上建造圓頂清真寺,伊斯蘭教開始在耶路撒冷登場。

公元1010年,埃及法蒂瑪王朝攻佔耶路撒冷並摧毀所有基督教堂和猶太會堂。

公元1071年,塞爾柱帝國奪回耶路撒冷。

公元1099年,第一次十字軍包圍耶路撒冷之後攻佔,借著信教的名義,屠殺穆斯林和猶太人。

公元1187年,傳奇人物阿拉伯領袖薩拉丁重新佔領耶路撒冷。

公元1228年,羅馬帝國組織新一次十字軍東徵,通過與埃及籤訂條約,重得耶路撒冷。

公元1244年,蒙古亡國的花剌子模王朝在逃亡途中佔領耶路撒冷,但在1247年被埃及人驅逐。

公元1248年~1254年,教皇發動又一次十字軍東徵,但已經無法奪回耶路撒冷。

公元1260年,蒙古軍入侵巴勒斯坦,延伸到耶路撒冷,但之後埃及馬木留克王朝在阿音札魯特戰役中擊敗西徵之蒙古軍並奪取耶路撒冷。

公元1517年,奧斯曼帝國佔領耶路撒冷,控制該城市直到20世紀。

目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國的首都,不過存在一定爭議,因為該地區依舊是世界爭論的焦點地區,也是世界三大天啟宗教的紛爭之地。耶路撒冷的傳奇依舊在延續,讓我們拭目以待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猶太羊皮卷《塔木德》

宗教必須解釋快樂為何轉瞬即逝、憂愁為何亙古恆久這個讓人類既困惑又恐慌的謎題:我們需要感受一種比我們自身更強大的力量。我們敬畏死亡,渴望發現它的意義。——西蒙·蒙蒂菲奧裡《耶路撒冷三千年》

相關焦點

  • 耶路撒冷為何是三教聖地
    耶路撒冷,希伯來語意謂和平,歷經滄桑,這裡是三大宗教的誕生地。耶路撒冷同時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三大宗教的聖地。在耶路撒冷老城區方圓一公裡之內,漫步老街……聽到天主教堂的鐘聲跟哈裡路亞的聖歌,還有回教穆斯林的祈禱誦經,加上猶太教士的誦經低吟。簡而言之,猶太教衍生出了基督教,隨後又衍生出伊斯蘭教。
  • 耶路撒冷一座被三大宗教供為聖地的城市
    在地中海東岸的猶地亞山上,有一座據今約5000千年左右的古城,它是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共同的聖地,這就是聖地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古稱,耶布期。此後以色列人進入了迦南,約公元前993年建立了以色列王國,並在耶路撒冷建立了聖殿。公元前933年,以色列王國分裂為南部的猶太和北部的以色列兩國。這一時期,猶太教形成,因此猶太教認為耶和華把這塊地方,賜給了猶太人的祖先。耶路撒冷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保護著聖所的那座著名的大殿是希律一世於公元前37年在由所羅門建造的第一神殿的廢墟上重新建立的。
  • 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
    這裡原本應該是和平的中心,但永遠被戰爭困擾,這裡的人民離自己的上帝最近,卻一次又一次的被驅逐,被迫離開自己出家園,這裡就是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由「城市」和「和平」兩個詞根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巴勒斯坦國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在耶路撒冷城南處有3道明顯的山谷:汲淪谷、欣嫩子谷和泰羅普河谷。汲淪谷經過舊城以東,將橄欖山與城市隔開。
  • 曾被十字軍攻陷的三大宗教聖地耶路撒冷,是否還能成為人間天堂?
    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可是耶路撒冷的人們離幸福有卻很遙遠。踏上耶路撒冷的土地,人類自此登上神的聖殿,心靈的朝聖旅程由加利利起伏的山地延至猶地亞和內蓋夫沙漠彎曲的溝壑,從地中海蔚藍的海水延伸至荒涼、廣袤的敘利亞沙漠。耶路撒冷享有世間唯一的殊榮,猶太教徒、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均視其為聖城,它像一塊磁石,吸引著來自世界各地的猶太教、基督教和穆斯林朝聖者。
  • 耶路撒冷,沙漠之中的寶地,還是穆斯林的聖地
    近代以來,中東地帶一直與「衝突」聯繫在一起,尤其是在「耶路撒冷」出現的時候,然而,如果不同文明又無法融合,衝突將繼續下去,例如耶路撒冷地區,這片沙漠寶地不僅是猶太人的聖地,也是基督徒和穆斯林的聖地。耶穌被釘在十字架上並在聖墓聖墓教堂教堂復活,這是基督徒最神聖的地方,然而,耶穌在羅馬帝國去世後,耶穌的死是在幾百年後,在東羅馬帝國上,君士坦丁大帝決定皈依基督教,他的母親海倫娜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海倫娜來到耶路撒冷地區,親自監督了許多教堂的建設,包括今天被視為聖地的聖墓教堂。
  • 聖地之旅·5丨耶路撒冷的哭牆
    (本平臺將陸續連載「聖地之旅」的系列文章。文字:龔霞。圖片:多媒體事工)清晨,告別死海,前往別是巴。途中,我們參觀了提姆納國家公園,在這裡有一個和摩西帳幕一樣大小帳幕複製品。站在帳幕前,舉首是遼遠的蒼穹,四圍是荒涼的曠野,令人遙想當年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時的情景。帳幕在隊伍的前端起行,白天有雲柱引領,晚上有火柱停留。
  • 以色列計劃翻修東耶路撒冷一處宗教聖地
    中國日報網消息,據英國媒體報導,耶路撒冷市政府官員3月6日透露,以色列當局初步批准翻修東耶路撒冷一處備受爭議的宗教聖地。上周,耶路撒冷規劃部門通過了該項目,決定翻修耶路撒冷老城Mughrabi城門附近一條土坡路。2004年,這條坡路因暴風雪和地震受損。
  • 耶路撒冷被封鎖後,聖地朝聖者轉向虛擬實境
    「聖城」將用戶帶入多個禮拜堂,包括耶路撒冷亞美尼亞區的聖詹姆斯大教堂。JTA-今年是自1992年以來,逾越節,復活節和齋月均在同一月份下降。如果有的話,它應該是耶路撒冷數十年來最繁忙的旅遊月份之一。但是現在作為遊客前往耶路撒冷旅行是不可能的。
  • 以色列探秘宗教聖地耶路撒冷(一)
    耶路撒冷的主要遊覽區在老城和位於老城南邊的錫安山及東邊的橄欖山。我們最先去的是錫安山。錫安山(Mount of Zion)既是猶太教也是基督教的重要聖地。首先,這裡有古以色列國國王大衛王的衣冠冢——大衛王墓(King David's Tomb)。
  • 一文讀懂是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聖地及歷史名城—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是一個宗教聖地,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被以上三大宗教視為聖城。被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同時視為首都,目前由以色列實際控制。耶路撒冷著名景點有猶太教的哭牆和聖殿山、穆斯林的圓頂清真寺和阿克薩清真寺,以及基督徒的聖墓教堂和苦路。
  • 以色列耶路撒冷老城,貌似沒有清華、北大的校園大,卻是世界宗教聖地
    聖殿山下耶路撒冷 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地區中部城市,世界聞名的古城。暮色裡公路兩旁的石頭泛著白光,前方出現一座城市,隱約看見一兩頭駱駝,這預示著耶路撒冷就在不遠處了。穿過了這段荒漠路段,我們終於抵達了聖城——耶路撒冷。
  • 耶路撒冷哭牆 | 影像
    耶路撒冷聖殿山是猶太教徒最重要的一處聖地。翻開聖經故事,我們可以觸摸到猶太民族的悲情歷史。,因此才使西牆歷經千年歷史仍然保存至今。       歷經千年的風雨和朝聖者的撫觸,哭牆石頭也泛泛發光,如泣如訴一般。
  • 為什麼要去一次耶路撒冷?
    點擊以上封面圖一鍵下單新刊「行走耶路撒冷」本文攝影 / 張雷結束耶路撒冷封面故事寫作的那一天,我在伊斯蘭教聖地麥地那拜謁著名的「雙朝向清真寺而在所有這些解釋中,耶路撒冷都充當著凡人所能窺見的有形場域:無論是《古蘭經》中的克爾白從麥加轉移而來,還是終極審判和彌賽亞的降臨,抑或是天國和新耶路撒冷的造就,都在這裡向凡人打開了窗口。從這個角度方能解釋,為什麼耶路撒冷會被如此之多的墳墓所包圍——對虔誠的信眾來說,他們願在此地等候覆活;屆時,千年亦不過是轉瞬之間。
  • 以色列耶路撒冷,聖城下的虔誠
    猶太羊皮卷《塔木德》裡寫到:「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而世人則說:「世界若有十分哀愁,九分也在耶路撒冷。」天使在這裡哭泣,耶穌在這裡受難,18次被戰爭摧毀,18次就地重建,三千年歷史讓它成為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共同聖地,面積僅1平方公裡的老城,吸引著世界各地不計其數的教徒前往朝聖膜拜。
  • 薦書|耶路撒冷三千年
    勿錯過其精彩內容~「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不僅如此,耶路撒冷更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耶路撒冷三千年》 (英)西蒙·蒙蒂菲奧裡 著;張倩紅等 譯民主與建設出版社「一神的殿堂,兩個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聖地,不僅如此耶路撒冷更是唯一一個擁有天國和塵世兩種存在維度的城市。」
  • 觀影 | 《天國王朝》:耶路撒冷史詩神作!
    耶路撒冷問題是當今巴以衝突的癥結所在,以色列在1967年佔領東耶路撒冷後,宣稱耶路撒冷是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方則要求建立一個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的巴勒斯坦國。因此任何觸及耶路撒冷地位這一焦點問題的粗暴決定,對於雙方恢復有意義的談判和維持中東地區的和平穩定都是災難性的。
  • 一文帶你走過耶路撒冷的三千年
    耶路撒冷公元66年,爆發了反對羅馬帝國統治的猶太戰爭。幾十億人的聖城耶路撒冷不僅是一座舉世聞名的千年古城,而且它還是世界上唯一被猶太教徒、伊斯蘭教徒和基督教徒共同尊為聖地的地方。對於猶太教徒來說,整個巴勒斯坦都是他們的「聖地」。而在聖地中,耶路撒冷又有著特殊的地位,被稱為「聖地中的聖地」。
  • 耶路撒冷到底是誰的?
    耶路撒冷的首都概念深深烙印在以色列人的心裡。當外國人說起耶路撒冷時,也會不由自主地想起這是以色列的首都。然而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除了美國在此設置了一個行使大使館功能的總領事館以外,你在耶路撒冷找不到任何一個國家的大使館。而使館區,正是每個國家首都得到國際社會承認的標誌之一。所以,耶路撒冷原來不是以色列的首都?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麗,九分給了耶路撒冷
    當然,耶路撒冷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原因是耶路撒冷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新教、東正教)、伊斯蘭教(包括遜尼派、什葉派)的聖地。被稱為「聖城」。1980年,以色列立法認定耶路撒冷是該國「永遠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多數國家都將大使館設在特拉維夫。1988年巴勒斯坦自治政府宣布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國的首都。目前耶路撒冷由以色列實際控制。
  • 世界若有十分美——九分在耶路撒冷(以色列旅遊攻略)
    71萬(1993年底)。耶城由舊城和新城兩部分組成。1860年前,舊城由呈等邊四邊形城牆圍繞,城內分猶太人、穆斯林、亞美尼亞人和基督教徒四個居民區。考古發現顯示,今天的耶路撒冷的開發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四千年關於該市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前19世紀的埃及詛咒禱文和前14世紀的亞馬拿泥版。  耶路撒冷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是一座飽經滄桑的聞名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