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孩子饞哭的水果,十萬斤積壓賣不動,果農心急如焚

2020-12-23 金萍ping

隨著新年的臨近,農村的集市越來越熱鬧,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趕集的情景。集市上,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我最喜歡的就是各種零食。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太富裕,平時都沒什麼零食可以吃,只有過年的時候,大人才會買些零食給孩子解解饞。

冰糖葫蘆是小孩子最喜愛的零食之一,一般都是用山楂做成的,很多小孩哭著鬧著也要吃。為了吃上一串山楂,在寒冷的冬季,走上十裡的山路也情願。然而現在,這種水果卻大量滯銷,電商也無能為力。

山楂核硬、肉薄,味微酸澀,具有助消化、降血脂、抑菌等功效,主要分布於黑龍江、吉林、遼寧等地。

山東一農民朋友種了十餘畝的山楂樹,收穫了10萬斤山楂。這些山楂在10月份的時候就已經成熟了,但是到現在都沒人來收購,這可把他愁壞了。前幾日,這裡下起了小雪,很多山楂被風吹掉在地,有些甚至爛掉了,現在更是幾毛錢都沒人來收了。

現在電商直播帶貨這麼火,為什麼不找電商公司幫忙呢?

山楂不同於香蕉、蘋果、葡萄等水果,它一般都是經過加工後食用的,很少有人會鮮吃。因此,這些山楂在網上也是賣不動的。

據了解,當地有10萬斤的山楂賣不出去,一些果農把它們做成山楂幹,避免爛掉。10斤的山楂大約能曬出3斤的乾貨,但是山楂幹的收購價只有1元一斤,這也是農民的無奈之舉。

近幾年,山楂的價格持續走低。去年就有多地出現了山楂大量滯銷的情況,今年又重演了一遍,其中的原因有兩個:

一、增加了種植面積

前些年,山楂需求量大,市場行情也很好,因此,很多農民擴大了種植面積。但是山楂是小眾水果,產量過多就會滯銷。

二、市場行情不好

今年不單是山楂賣不動,很多水果都出現了滯銷的情況。現在,水果的品種越來越多,大多數水果的價格都不高,人們就有了更多的選擇。

有人說這都是農民跟風種植的結果,怪不得別人,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把小朋友饞哭的農產品,上萬斤積壓賣不動,誰來背鍋?
    可是能真正靠網絡銷售賣掉手中的農產品的人不多,大多數的人在農產品集中上市的時候,面臨著積壓滯銷的問題。今年農產品行情在市場上兩極分化的情況越來越嚴重,像生薑和大蔥漲到大家不敢買,而有些往年行情不錯的農產品,卻在今年價格「斷崖大跌」,像土豆、金針菇等等。而在冬季上市的農產品中,山楂也出現了積壓賣不動的情況。
  • 50萬斤賣不動,產地堆積如山,農民心急如焚,收購商坐地觀望
    現在水果市場並不像過去那麼單一,隨著物流的發展,南北地區實現了互通,在水果店或超市也能見到各種各樣的水果,讓消費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我國地大物博,南北地區的氣候差異比較大,而水果的生長特性就會導致有一定的地域限制,南方的水果不能在北方種植,相對來說,南方的氣候比較溫暖,南方的水果品種要比北方地區豐富,尤其是一些熱帶水果,根本就不適應北方的氣候,好在現在物流比較發達,北方地區也能嘗到南方的水果。
  • 產地堆積如山賣不動,10天跌去12元,消費者吃不起,果農卻很淡定
    導讀:產地堆積如山賣不動,10天跌去12元,消費者吃不起,果農卻很淡定5月中旬可以說是吃荔枝的好時節,這個時候荔枝大量上市,價格一路走低,很多人都喜歡購買一些,其實和荔枝同一時間節點上市的水果有很多,有一種水果在南方特別出名
  • 曾20元1斤熱銷,如今1元1斤沒人收,果農:這水果天天掉,爛一地
    導讀:曾20元1斤熱銷,如今1元1斤沒人收,果農:這水果天天掉,爛一地  文:小編 農民的知心朋友  說起水果來,很多人都能頭頭是道,因為大家都水果都特別熟悉,但若有三五好友要到家裡來玩耍,買什麼水果好呢?  若放在以前,可能很多朋友都說,買20元1斤的那種油桃吧,特別好吃!
  • 果農含淚賣桃子,收購價一斤4毛錢,網友哭:為啥我買的8元一斤?
    炎炎夏日,我們吃水果的旺季,很多水果都是這個時候熟。我們吃應季水果,吃的就是放心和便宜。可很多果農哭了。原因是果農辛苦一季,好不容易出個好收成,結果收購價一斤只有4毛錢,不賣就要壞掉了,只能含淚賣桃子。可果農哭了,網友也沒有笑,網友也哭了,為啥你4毛賣的,我買著卻要8元一斤?
  • 產地降價賣不動,到國內卻一斤17元,果農:行情要好了
    山竹在泰國產地已經出現降價甚至賣不動,而國內卻一斤17元,果農感嘆,這是行情要好了。泰國是水果出口大國,當地種植的榴槤、香蕉、芒果、山竹等熱帶水果產量巨大,國內市場無法全部消化,所以一直以來,泰國的水果大部分用來出口,而中國市場則是泰國的主要出口地區。國內的水果市場很大,尤其品質優越的熱帶水果,很多消費者都有比較強烈的購買慾望。
  • 銀行為什麼要幫助果農賣水果?
    今天給大家推薦另一種來自新疆的、好吃的水果:疏附甜杏。疏附,是新疆喀什境內的一個縣,也是國家「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縣名單之一,這裡產的杏子色澤誘人、汁多味美,在整個新疆乃至全國都小有名氣。市場價108元4/斤的甜杏商戶直降9元,現價只需99元/4斤
  • 印度傳統美食「水果麵包」,一個能賣一天,隔壁小孩都被饞哭了!
    印度傳統美食「水果麵包」,一個能賣一天,隔壁小孩都被饞哭了!印度雖然距離我們不遠,但印度的食物其實是很多人所不能接受的,除了口味差異之外,其實還有一定的原因,是因為衛生問題。那麼這個水果麵包究竟還是啥呢?
  • 這水果百萬斤堆積,農民發出求助「幫幫我們」!
    導讀:這水果百萬斤堆積,農民發出求助「幫幫我們」!文/一種記錄(助農專題,原創首發)#農民有話說#「今年的果子(贛南臍橙)豐收了,卻賣不動,都是外省冒充導致的」,一位贛州信豐的果農這樣向筆者說道。筆者走訪了贛州信豐、尋烏、安遠等幾個縣的村子,發現臍橙賣不動的情況很多。其中會昌的一位老農這樣向筆者說:我們這,家家都有十幾畝地,現在摘了快一半了,收購商比以前少,上百萬斤還積壓的村頭!家住贛州安遠的張大媽,一年下來不知道要去果園多少次,澆水、施肥、採摘……贛州屬於丘陵地區,臍橙的種植都是在山上,上山下坡是再常見不過的事了。
  • 贛南臍橙陸續上市,電商賣家想合作,果農:寧願賣百家果也不合作
    今年贛南臍橙的總體產量也是不錯,而且作為享譽全國的「中華名果」的水果,自然很多人也想嘗一嘗新鮮上市的贛南臍橙,剛好今年生鮮電商的發展蓬勃,不少電商商家就趕快跑來找果農合作。這樣的合作就是真的合作,很多電商不是直接收購果農手上的贛南臍橙,而是僅負責解決銷售問題,從其中抽取佣金。很多果農因此上過當,最後表示:寧賣百家果也不願意賣給電商賣家了。
  • 人稱「佛頭果」,畝產達8000斤,一斤賣20元,果農為何不敢種?
    今年的水果行情並不是太好,很多常見的品種都沒賣出好的價格。比如說柚子就是如此,在以往它一斤賣出了1.5元,今年卻只有幾毛一斤,之所以價格這麼低,說到底還是有果農提前將它賣出市場,以至於口碑壞掉,它的賣價自然不是太可觀,收益也沒有什麼保證,很多人低價賣不出,可謂是頗為無奈。
  • 每天跨省賣水果,「不勇敢也要勇敢」
    為何不是兩老伴一起去賣水果呢?「他要看家,帶孫子。而且,他說話不伶俐,普通話不準,走得又沒我快,討價還價也幫不上忙呢!」還用著兩老伴習慣性相處的語境來面對記者拋問的十婆,帶出了家裡話事權在自己身上的自信感。
  • 果農水果面臨滯銷問題,太難了
    在食品中水果算是很特殊的了,水果的味道不同於蔬菜和肉製品,不僅味道酸酸甜甜的還能補充人體所需的維生素,但是水果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採摘後保存的時間也很短,所以我們常常能看到水果滯銷的新聞。水果滯銷最難熬的還是果農,常常是辛苦了大半年才迎來了豐收卻還要面對賣不出去的問題,這實在是讓人很心酸的。有人說水果滯銷是商家針對消費者的同情心理而採用的消費手段,不得不說這種說法是站得住腳的,也確實有這種情況,但是水果滯銷這一事件也確實存在,果農一年的心血付諸東流也是著實不易的。
  • 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
    導語:剛上市三塊錢一斤,如今已泛濫,兩元一斤賣不動,農民:不值錢了今天小編要說是皇帝柑,相信很多人都吃過,它還有另外一個名字,叫做貢柑,從名字看,這個東西是非常高貴的,又是「皇帝」,又是「貢」,其實在早年間,皇帝柑也是屬於稀有水果,種植的地區十分少
  • 每天都爛掉幾千斤,產地無路可銷,果商拼命壓價,果農太苦了
    每年的秋季,市場上最暢銷的水果一定有冬棗的一席之地,畢竟每年都只有這個季節才吃得到冬棗。
  • 縣長網上眾籌為果農賣油桃
    本報訊(記者曹國宏通訊員張中立)你見過房地產認籌,但見過水果認籌嗎?你見過果農賣水果,但見過縣長賣水果嗎?4月13日,《內鄉縣長楊曙光網上賣「曙光油桃」》的消息成為網友關注的頭題而被刷屏,並被各大媒體聚焦。
  • 客商壓價至2元,仍賣不出去,果農哽咽:好心人幫幫我
    最近又是蘋果豐收的季節,但逛超市的時候可以發現,在經歷去年的上漲後,今年水果價格普遍遭遇「滑鐵盧」。特別是本該於與美國蛇果、日本富士一同被高價出售的花牛蘋果,也像柑橘一樣,遭遇批發價基本腰斬,不少商家表示:賣不動,10年來今年最慘!
  • 又到水果豐收季,「一錘子買賣」的小農意識,當休矣!
    但自從家裡連續兩次購買滯銷果農的產品,我才發現,古人的話之所以能夠流傳,自有它的道理。我是土生土長的鄉下人,我知道農家人種植果樹的艱辛與不易,因此,只要看到果農滯銷的消息,我總是力所能及的購買一些,算是間接幫一下他們。去年的十月,一家種植獼猴桃的鄰居,因為採摘後無處去買,一家人心急如焚。
  • 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
    導讀:15萬噸滯銷,如今200萬噸積壓,收購價3元1斤,吃貨:咋不降價?夏季來臨了,各種夜宵攤的生意也開始火爆起來了。在3月份的時候就曾出現15萬噸生蠔滯銷,而如今又有200萬噸生蠔積壓,批發價3元一斤賣不動,而吃貨則紛紛表示:為何不降價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吃貨朋友們應該對於生蠔都是非常熟悉的,它又叫牡蠣,俗稱海蠣子。在過去主要是以野生為主,但是近些年因為其市場需求大,所以很多沿海地區的農民開始人工養殖。
  • 60萬斤賣不動,天氣越來越熱,掉落滿地沒人要,不少已腐爛
    前幾天收到了個壞消息,湖北地區的血桃產地出現了血桃滯銷、賣不動。然而昨日的時候筆者有聽到了一則壞消息,水蜜桃也出現滯銷了。 水蜜桃是原產於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一種水果,目前在我國各地都有一定的栽培量。其中產量最大的要數安徽鳳陽、四川龍泉、浙江奉化等地,近年來在湖北荊州地區也開始大規模種植。筆者所聽到的水蜜桃滯銷信息就是來自湖北荊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