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和羅馬尼亞,歷史上發生了什麼,為何兩國始終水火不容

2020-12-11 張生全精彩歷史

說起匈牙利和羅馬尼亞這兩個鄰國的關係,用「水火不容」「勢不兩立」這些詞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如今雖然不會再發生戰爭,但雙方只要一見面,似乎總要擦出暴力的火花。

比如足球場上,不管是世界盃預選賽還是歐洲杯預選賽,只要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對陣,場上球還沒踢起來,場下雙方球迷已經先打成一團。什麼煙花爆竹酒瓶統統上陣,不打個頭破血流絕不罷休,年年如此。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地圖)

那麼,兩國之間歷史上到底經歷了什麼,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仇恨呢?

通常,國家之間的仇恨,無外乎領土和宗教糾紛引起。而且,很多都是一戰和二戰時公平缺失的霸王條約下產生的。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也是如此,挑起雙方仇恨的焦點,其實是原屬匈牙利70%土地和人口的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在一戰和二戰後,兩度被劃割給羅馬尼亞。而羅馬尼亞,原本是一個在歷史上並不存在的國家。

早在公元270年,羅馬人和蠻族在瓦拉幾亞地區相互融合,成為現在羅馬尼亞人的祖先,後成立瓦拉幾亞公國,隸屬於奧斯曼帝國轄下的自治公國。而特蘭西瓦尼亞地區,則是匈牙利王國的領土。

一戰爆發後,協約國一方在東南歐的力量,只有塞爾維亞一個國家。為了拉攏羅馬尼亞,協約國在凡爾賽召開會議,向當時的羅馬尼亞國王斐迪南一世承諾,如果羅馬尼亞出兵攻擊同盟國成員的保加利亞和奧地利,那麼他夢寐以求的特蘭西瓦尼亞,將歸他所有。

戰爭行將結束時,羅馬尼亞的軍隊就進入特蘭西瓦尼亞境內,駐紮下來,等待協約國的承諾兌現。並且,特蘭西瓦尼亞境內的羅馬尼亞人還搶先發表宣言,表示願意併入羅馬尼亞。

(一戰中的羅馬尼亞軍隊)

一戰結束後,奧匈帝國瓦解,羅馬尼亞獨立成新的國家。由於匈牙利繼承了奧匈帝國的戰敗國身份,並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格。最終,協約國以《特裡亞農條約》的形式,按當初的約定,將特蘭西瓦尼亞劃割給羅馬尼亞。這樣因此形成今天羅馬尼亞的版圖。

匈牙利喪失了四分之三的領地,所轄的人口從2100萬銳降到650萬。近千萬的匈牙利人,轉眼成了他國的少數民族裔。而羅馬尼亞這個新生國家,卻藉助特蘭西瓦尼亞的加入,一躍成為東歐大國。原來以特蘭西瓦尼亞主人身份自居的匈牙利族人,如今卻得看他人臉色,矛盾衝突一觸即發。

兩國間的戰爭在1919年打響。很快,羅馬尼亞人攻入了匈牙利的首都布達佩斯,佔領布達佩斯長達數月之久,所到之處瘋狂劫掠。糧食、牲畜、家具、汽車、火車等可見之物,均運回物資匱乏的新生的羅馬尼亞。

面對出面調停的美國人,羅馬尼亞王后瑪麗大言不慚的說,你說我們這是盜竊行為或是其它什麼都行,我認為我們有權幹想幹的事。

(羅馬尼亞王后瑪麗)

匈牙利的遭遇,得到了協約國四巨頭的部分同情。喬治·勞合和威爾遜承認匈牙利邊界劃分並不公平,不符合民族自決原則。當初對羅馬尼亞的承諾和決策依據,都有問題。但是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和羅馬尼亞共同施壓,要求不得修改對匈牙利的邊界劃分。否則他們不會撤出匈牙利。再加上協約國的懶惰和無能,匈牙利最後不得不面對特蘭西瓦尼亞被羅馬尼亞佔領的事實,從此更加堅定地倒向中歐權力核心的德國。

很快,歐洲再次陰雲密布,二次大戰爆發。一戰中受到不平等待遇的歐洲小國紛紛向德國靠攏。而靠分割它國領土成立的羅馬尼亞,眼見英法戰敗,捷克、南斯拉夫滅亡,昔日的宿敵保加利亞和匈牙利磨刀霍霍。為了國家保全,轉身也投靠了德國。

匈牙利和羅馬尼亞站在了同一戰壕,可是兩邊一見面就動起手來。希特勒從中調解,通過維也納裁決,將雙方矛盾的特蘭西瓦尼亞一分為二,匈牙利和羅馬尼亞各得一半。不過分給羅馬尼亞的,多是窮鄉僻壤,沒有油水。羅馬尼亞雖然不滿,卻敢怒不敢言。

蘇德戰爭打響後,對希特勒裁決不滿的羅馬尼亞,再次轉身投靠了蘇聯。以前在同一戰壕中,必須由義大利軍隔開避免衝突的雙方軍隊,終於可以正大光明地大打出手。

(二戰中的軍隊)

1944年8月,蘇聯烏克蘭第2方面軍所向披靡,攻入特蘭西瓦尼亞。此時德軍已全部撤走,匈牙利軍隊也是潰不成軍加速後撤。

但是,他們突然讓開通道,放烏克蘭軍通過後,又重新組織起防禦陣地。原來,他們發現了跟在蘇軍後面的羅馬尼亞第4集團軍。

雙方都繞開了戰爭主角的蘇軍和德軍,直接光著膀子對掐。戰鬥進行得非常慘烈,匈牙利第25步兵師,雖然被分割成數段,仍然堅守陣地。而羅馬尼亞士兵抱著炸藥衝進戰壕,與匈牙利人同歸於盡,自殺式攻擊此起彼伏。

由於擔心誤傷,蘇軍軍官下令炮手停止開炮,只需靜觀混在一起的匈牙利人和羅馬尼亞人肉搏。

二戰結束後,一直堅定地和德國站在一起的匈牙利,再次成為戰敗國。自然也永久失去了特蘭西瓦尼亞地區的所有權。

傷口無法癒合,世仇自此結下。

匈牙利從此成為了內陸國,領土面積縮小至9.3萬平方公裡,昔日疆域遼闊的匈牙利王國,變為歐洲一眾小國裡的一員。他們對羅馬尼亞趁火打劫搶走的特蘭西瓦尼亞,一直耿耿於懷,一直到今天。

(參考資料:《匈牙利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史》)

相關焦點

  • 印度和巴基斯坦國父是大學同學,不過兩國之間卻水火不容
    說起印度和巴基斯坦,很多人都知道這兩個國家。尤其是印度,這些年實力不斷大增,在國際上的影響也逐漸增大。這兩個國家都是南亞重要的國家,掌握著核武器。在世界上的影響都比較大,不過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兩個國家之間可以說是仇敵。而且還是水火不容的仇敵。
  • 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
    巴爾幹半島:塞保兩國是世仇,為何保加利亞比塞爾維亞命運要慘?巴爾幹半島被稱為世界的「火藥桶」,雖然這幾年挺安靜,但近現代以來很多戰爭都在此地發生,特別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巴爾幹半島後來出現南斯拉夫聯邦後,表面上實現了統一,但民族矛盾與歷史問題,使這個半島一直充滿著火藥味。
  • 【奧地利留學】奧匈帝國是什麼意思?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合稱嗎?
    談慣了德奧關係,今天維制教育帶大家看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從時間紀元來看,1867年之前:奧地利統治著匈牙利全境,1867年共同成立奧匈帝國,1918年一戰後分裂成奧地利和匈牙利至今為兩個獨立的國家。從發展歷史來看,兩國有交叉歷史
  • 奧匈帝國是什麼意思?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合稱嗎?丨維制教育分
    最近一張圖火了,就是劃分斯洛伐克、奧地利和匈牙利三國國境線的照片。三國國境線是一張三角座,難不成是為了方便不出國門召開三邊會談?談慣了德奧關係,今天維制教育帶大家看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有什麼千絲萬縷的聯繫。
  • 口述史 中羅兩國的橋梁:記羅馬尼亞校友羅明和薩安娜夫婦
    △《中羅兩國的橋梁》《中羅兩國的橋梁》是《北京大學新中國留華校友口述實錄》叢書的其中一本,記錄了羅明先生和薩安娜女士的家庭、學習和事業,特別介紹了他們與北大和中國的情緣。中國是我們的第二個故鄉,我和羅明是在中國上的大學、談的戀愛,結婚並生下了我們的兒女,我們自己的家最早就安在中國。羅明是羅穆魯斯-揚-布杜拉(Romulus Budura)的中文名字,他是羅馬尼亞著名漢學家、外交官,曾任前羅馬尼亞駐華大使,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曾在北京大學學習中文。在此期間,他同他後來的妻子薩安娜(Anna Budura)女士一起學習和生活。
  • 二戰時期匈牙利為何上了德國納粹的賊船?
    有一個中歐小國,作為納粹最後的盟友,一直到首都化為焦土才被迫投降,也沒能改變人類戰勝法西斯主義的歷史軌跡。最後的盟友在1944年夏天,就是個盲人也應該看出第三帝國的末日快要到了:英美軍隊在法國和義大利穩步推進,蘇聯紅軍則在東線勢如破竹,一切都仿佛是1941年的重演,只不過雙方的角色互換,德國成為了瀕臨崩潰的一方。
  • 歷史上,為什法國貴族與平民水火不容,而日本則可以和諧相處?
    在人類歷史的漫漫長河中,特權以不同的形態、為不同的個體與群體所掌握。其中,貴族作為等級社會中耀眼的存在,長久以來便享有與之尊貴地位相符的大量特權。然而,法國大革命卻開闢了貴族歷史上的一個新階段,率先對貴族特權發起了進攻與挑戰,革命結果「附屬於貴族身份的特權幾乎立即被廢除了」,而這次革命主力是平民階層。
  • 「一周之內佔領布達佩斯」,烏克蘭為何突然揚言要打匈牙利?
    在歐洲議會中,匈牙利代表已經在談論爆發衝突的可能性,在基輔和布達佩斯,兩國的很多政治精英們甚至同意進行一場真正的戰爭。烏克蘭和匈牙利為何突然出現此番矛盾,甚至已到了爆發衝突的邊緣,這令很多國家的民眾和觀察家們不知所措。作為北約成員國的一個國家與一個渴望加入這個集團的國家之間的戰爭,這是非常瘋狂的,但是在現在的政治外交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 土耳其和俄羅斯有何矛盾,為何兩國勢如水火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關係持續緊張,兩國在敘利亞打得不可開交。俄羅斯又是秀肌肉又是放狠話,但土耳其就是不鳥俄羅斯,依然我行我素,就是和俄羅斯槓上了,整得俄羅斯非常難受。實際上,俄羅斯和土耳其不和早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俄羅斯和土耳其兩國動不動就互掐,兩國經常搞得劍拔弩張。很多人不禁感到奇怪,土耳其和俄羅斯有何矛盾,為何兩國勢如水火?第一,歷史因素。俄羅斯和土耳其的恩怨由來已久,早在沙俄時代兩國就是一對宿敵。在奧斯曼帝國滅掉拜佔庭帝國後,自詡繼承拜佔庭衣缽的沙俄就和信奉伊斯蘭教的奧斯曼帝國成為了死對頭。
  • 匈牙利,上了賊船
    蘇聯方面總兵力達到110萬人,火炮近萬門,坦克和自行火炮約2300輛,還有14個羅馬尼亞步兵師和6個保加利亞步兵師加入其中。蘇聯和羅馬尼亞的聯合不僅在兵力上遠超過德匈聯軍而且羅馬尼亞作為匈牙利的鄰國在物資補給上也是源源不斷(圖片:Wikipedia)▼德匈聯軍大約是50萬人(35萬德軍和15萬匈牙利人),坦克、驅逐坦克和突擊炮約400輛。
  • 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強調兩國加入申根區有利於地區安全
    新華社布加勒斯特6月28日電(記者林惠芬)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和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28日一致表示,兩國加入申根區有利於整個歐盟地區的安全。約翰尼斯在當天與拉德夫會晤後舉行的記者會上說,羅、保兩國早在2011年就從技術上準備好加入申根區,這一點也得到歐盟機構的認可。但由於部分成員國反對,兩國至今未能加入。
  • 俄羅斯和土耳其歷史上為何一直在打,他們爭來爭去究竟爭什麼
    如果問起,這世界上哪個國家的人最恨俄羅斯,拋開蘇聯解體後獨立的波羅的海三國和烏克蘭,那就非土耳其莫屬了。從十七世紀到二十世紀,三百多年間,兩國之間的大型戰爭,多達12次。即使是今天,兩國在敘利亞戰場的暗中較量,也是持續不斷。
  • 美俄一向水火不容,川普突然向莫斯科拋出橄欖枝,意味著什麼?
    一直以來,美國和俄羅斯之間都是針鋒相對,這種狀態從上個世界蘇聯和美國對戰就開始了。雖然目前美國的實力要比俄羅斯強大的多,但是礙於俄羅斯頂尖的軍事力量,美國一直沒敢當面和俄羅斯作對。在國際上,美國也是頻頻給俄羅斯使絆子,看起來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矛盾似乎是不可調和了。
  • 羅馬尼亞,和羅馬帝國到底有什麼關係?
    其夾在斯拉夫和匈牙利兩大民族之間,屬於獨立的羅馬尼亞族。「羅馬尼亞」這個詞來自於拉丁語,衍生出英語「Romania」,原意都是指「羅馬(Roma)人的地方」。羅馬帝國起源於羅馬城,可是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日耳曼人紛紛湧入義大利,如今生活在羅馬的義大利人,很難再說是古羅馬人的後裔。
  • 原本存在矛盾的奧地利和匈牙利,為何後來會自願合併為奧匈帝國?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奧地利帝國和匈牙利王國願意攜手並進,組成一個全新的國家呢?所以說,匈牙利願意出兵幫助奧地利解除危機,這並不是一個衝動之舉,而是經歷過深思熟慮的。從這一刻開始,奧地利和匈牙利之間的關係就開始逐漸走向親密,也為後來兩國合併成為奧匈帝國埋下了伏筆。
  • 羅馬尼亞歷史發展階段簡介
    北和東北分別與烏克蘭和摩爾多瓦為鄰,南部同保加利亞以多瑙河為界,西南和西北分別與塞爾維亞和匈牙利接壤,東南臨黑海。國土面積238391平方公裡,海岸線長245公裡。首都布加勒斯特。羅馬尼亞中的「羅馬」直接來自拉丁語「Rōmān」(即「羅馬」),而「尼亞」則是拉丁語後綴「ia」,表示地區,羅馬尼亞意為「羅馬的地方」,羅馬尼亞語同樣也由拉丁語演變而來。
  • 與荷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同組!德U21主帥:荷蘭是最大熱門
    虎撲12月11日訊 明年夏天,U21歐青賽將要開戰,日前,小組賽的分組抽籤已經結束,德國U21和荷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分在同一小組。德國U21主帥昆茨表示:「荷蘭是小組最大熱門,他們幾乎場均能夠打進5球,我們知道他們擁有齊爾克澤和克魯伊維特,都在德甲效力,而且是拜仁和萊比錫,所以我認為他們是熱門,但這不會改變我們想要晉級的事實。」
  • 與荷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同組!德U21主帥:荷蘭是最大熱門
    虎撲12月11日訊 明年夏天,U21歐青賽將要開戰,日前,小組賽的分組抽籤已經結束,德國U21和荷蘭、羅馬尼亞、匈牙利分在同一小組。德國U21主帥昆茨表示:「荷蘭是小組最大熱門,他們幾乎場均能夠打進5球,我們知道他們擁有齊爾克澤和克魯伊維特,都在德甲效力,而且是拜仁和萊比錫,所以我認為他們是熱門,但這不會改變我們想要晉級的事實。」
  • 【羅馬尼亞】童話の特蘭西瓦尼亞
    他曾三次發動對皇帝的戰爭,其中兩次自稱匈牙利國王。通過《尼科爾斯堡和約》(1621年12月31日)他為新教徒贏得了《維也納條約》的確認,為自己獲取了匈牙利北部的七個郡。百瑟倫的繼承者喬治一世萊考茨同樣出色。他的主要成就有《林茨和約》(1645年9月16日),奧地利皇帝被迫再次確認《維也納和約》的條款。這是匈牙利新教在政治上的最後一次勝利。
  • 【巴爾幹半島非官方解密之旅——這裡只有美景,沒有硝煙】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
    匈牙利、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沿途中,會給各位講述到當地的風景、人文和美食等。VISA第一站我們打算從匈牙利進入,由於匈牙利屬於申根國家,根據匈牙利的籤證要求,我們需要申請申根籤證。那麼接下來,我們就可以憑藉著這張申根籤證免籤進入克羅埃西亞、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