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開發商:降價促銷弊大於利,不會帶頭降價

2020-12-14 樓市老胡

我們的房地產市場發展了有一二十年的歷史,無論是規模還是房價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當然這裡面除了有不少炒房者的影響,更主要的一點還是我們的房地產確確實實有這麼大的市場規模,畢竟我們的人口這麼多,過去幾十年城鎮率一直很低,而房地產、經濟、城鎮化發展幾乎處在同一時期下,大量的農民開始進城務工,城市的居住需求一下子多了起來,租房也好買房也罷,總要更多的房子去滿足吧,房價在大量需求簇擁之下開始水漲船高,雖然每個時期下人們都覺得房價漲的過高了,未來肯定跌,但事實卻背道而馳,房價是一年比一年高,高到現在買套房你不拿出一家人幾十年的積蓄根本不可能。

而在這個紅利環境下,房產投資者們是最為津津樂道的,因為只要房價保持一定的漲幅,那麼他們的利潤就會增加,看看現在的開發商,只要符合資質是可以期房銷售的,而一個樓盤的銷售周期一般都有兩三年的時間,頭一年房價可能低點,但如果市場行情上漲,後面兩年的房價就會逐漸走高,這也是為什麼現在很多人願意買期房的原因,就是因為現房比期房大概率會貴點,如果不趁早買房那麼以後房價就更高了,所以房產投資者們這些年在樓市中是賺得盆滿缽滿。

這些年房價上漲是市場供需關係緊張的表現,但現在我們的供需關係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緊張了,這些年過度的開發房地產樓市已經出現了過剩的情況,不少機構所給出的數據都表明我們的房子已經供過於求了,特別是在樓市調控持續的作用下,房價降溫已經是大概率事情,但開發商卻不想降價。

最近河南省房地產商會發布了一篇《穩地產,不帶頭降價!胡葆森、張敬國等河南房企掌門人發聲》的文章,表示促銷降價弊大於利,不會帶頭去降價。

我們知道本月上旬國內某大型房企開始了為期一個月的全國樓盤7折促銷活動,很多人也分析了其中原因,無非是今年受特殊環境的影響,很多開發商銷量都不及年初預期,可以說不是開發商不想繼續漲價,而是現在的市場情況並不允許,要知道今年受影響的不僅僅是開發商,不少潛在的購房群體收入也降低了,購買力上不來房價又不降,銷量能不受影響嗎?

開發商打心底裡肯定是不願意去降價的,畢竟誰不想賺得更多,但現在我認為把價格下調是大趨勢,不要拿什麼降價促銷弊大於利當藉口,其實本質上還是想號召開發商一起把價格咬住,讓利潤保持在一個水平上,如果說前些年房價上漲是市場行為,那麼現在開發商主動降價也是市場行為,並不是極個別開發商的個人行為,如果今年樓市環境好,我想也沒有哪家房企願意搞什麼7折售房的活動。

所以說,房價漲跌遵循的都是市場規律,房價漲的時候開發商跟著漲,但如果樓市環境不好,房價需要跌的時候,那麼開發商也很難避免這種事情發生,畢竟房企之間的競爭也異常激烈,誰都想活下來,如果降價可以換來不錯的銷量,我想沒有哪家開發會死咬房價不放。

相關焦點

  • 河南房地產企業掌門人召開會議 :降價促銷對整個行業發展「弊大於...
    針對「房企打折促銷」話題,大家觀點普遍一致——降價促銷對於整個行業發展,弊大於利。第一,會使得已購房者的資產縮水,可能導致部分人出現過激的維權行為,不利於社會穩定。第二,房價大起大落,對金融業、建築業、建材業、服務業等相關行業都將造成巨大影響,一損俱損。
  • 河南開發商「統一思想」:不降價!卻遭黨媒痛批,釋放哪些信號?
    但近日發生在房地產市場的一件重要事件,讓我們對房價的漲跌有了完全不同的認識——多家媒體報導,9月18日,河南省第一方陣的開發商們竟然聯合起來,「統一思想」:穩地產,不帶頭降價。其中佔據全省銷售額多達16.9%的建業集團、正商集團兩家房企老總均在會上表示:不帶頭降價,降價促銷對於整個行業發展,弊大於利。據悉,參會的房企都屬於一個叫「河南省房地產業商會」的民間組織。
  • 若剛買的房子降價了,可以找開發商退房嗎?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今天要跟大家聊一個新的話題,一旦開發商進行促銷,新賣的房源比自己買到的還便宜,明顯有降價舉動,這些已經買了房子的業主們究竟該怎麼辦?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聊,若剛買的房子降價了,可以找開發商退房嗎?帶著這個問題,大家來和小編一起聊聊吧!
  • Steam10月22日特惠:《回到未來》降價75%促銷
    今天是Steam10月21日星期三,今天Steam給大家帶來的每日特惠是一款2D動作類遊戲《超級食肉男孩》,該遊戲目前降價80%促銷中。
  • 房企沒有「黃金周」:降價廝殺、謹慎拿地、抱團過冬
    與之相對應的是,部分城市的房價早已開始下滑並持續至今,中國恆大等房企甚至想盡方式營銷促銷、打折賣房。 鄭州正是降價潮的主角之一。據財經報導,一名開發商高管提到,鄭州市場的整體房價已經跌到2016年10月份的水平,「除北龍湖豪宅區域之外,其他區域樓盤售價甚至夠不著房管局的整體備案價。」 過熱的房地產市場經歷了頻頻預警,已經正式邁入滅火的階段。
  • 降價促銷為什麼不如電子優惠券?
    許多商家在一遇到生意下滑,經營開始慘澹的時候,就想著降價促銷,心急如焚的不惜任何代價以求為門店拉回一批客人。降價促銷作為一種常規的營銷手段,雖然在短時間內可以體現到完美的效果,但是這卻也是一招狠毒的「葵花寶典」,經常搞促銷刺激銷量的效果只會越來越差,長期降價對門店的利潤更是造成直接的負面影響,久而久之更是會讓顧客認為品牌就值這個價的印象,當不促銷時顧客反而會覺得價格變高,不願消費,那商家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 Steam10月29日特惠:《超級棒球:加時賽》降價33%促銷中
    今天是Steam10月29日星期四,今天Steam給大家帶來的每日特惠是一款運動類遊戲《超級棒球:加時賽》,該遊戲目前降價33%促銷中。  開發商:Metalhead Software Inc.
  • 發展農村養豬業,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如果能夠走生態循環之路,以小規模方式來發展農村養豬業,我認為是利大於弊。鄉村要振興,農村產業發展是基礎和支撐。沒有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農民收入增長就是一句空話,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這樣養豬就不會對周邊環境造成任何影響。如果農村都能夠以這種養豬方式,來發展小規模養豬業,那就是利遠遠大於弊。或者誇張一點說,有百利而無一害。養豬還可以與種牧草、養昆蟲再養土雞、養肉食性魚類進行生態循環養殖。前提是必須使用微生物菌劑,以生態方式來養殖。這樣既可以保證農村生態環境不受影響,又能夠降低養豬成本、增加其他附加收入,還能養出生態健康安全的豬來。
  • 梅西至少下個賽季留在巴薩,對巴薩來講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那麼最後,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利大於弊吧,畢竟哪怕只有一年的時間,這一年梅西也會成為一個話題,巴薩也會成為一個話題,所以至少可以預見下個賽季巴薩的流量不會少所以這可能是有利的地方,當然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球隊依然會是冠軍的有利爭奪者,有梅西至少讓巴薩還是冠軍的爭奪者,所以這是利大於弊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也許一些年輕的球星會看上巴薩,因為去巴薩意味著可能成為未來的球隊核心,所以也許巴薩正好撈一條大魚?所以,梅西留巴薩是利大於弊的,至少巴薩這個賽季肯定有很多人關注,都會猜想下個賽季的梅西去哪!
  • 政府鼓勵降價賣房?幾個意思
    從媒體透露的信息來看,哈爾濱「十四條」最吸引市場眼球的舉措是:「積極引導和鼓勵企業根據市場情況,採取打折促銷、團購等方式讓利銷售新建商品房。」不誇張地說,這可能是我們第一次看到省會城市的政府部門喊話,讓房企打折降價賣新房,穩住市場,穩住經濟。
  • Steam7月8日特惠:《科拉傳奇》、《麗薩》、《深邃虛空》降價促銷中
    今天是7月8日星期三,也是瘋狂周三,所以除了今天Steam的每日特惠《深邃虛空》外,還有《科拉傳奇》和《麗薩》也進行了促銷。三款遊戲從最低降價25%到最高降價75%分別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折扣。
  • 房企年末衝刺:降價促銷仍愁業績 營銷總憂工作不保
    12月6日,他告訴時代周報記者,其所負責的項目位於三四線城市,今年以來,項目已經降價三輪。蕭慧解釋,第一次降價是疫情期間啟用全民營銷,線上購房打折;第二次是在國慶期間降價,此前接近8000元/平方米的單價降價至約7300元/平方米;目前是第三次降價,主要是買房送車位和家具等。
  • 歐盟對歐洲各國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英國脫歐有哪些好處?
    歐盟內部窮國、小國在經濟上可以得到扶持,利大於弊那麼,歐盟的存在對歐洲各國而言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當歐盟成立時,無數的歐洲國家做夢都想加入歐盟,因為一旦加入歐盟後,就意味著這些國家將得到歐盟組織大量的資金補貼。
  • 降價真跌?「你要相信就輸了」
    核心提示  日前,網上一則關於「降價」的消息再次將東海國際公寓拉入大眾視線。文中稱東海國際公寓項目價格暴跌2萬元/平方米。在樓市非常敏感的時期,此消息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諸多猜想,東海國際公寓號稱「亞洲最高公寓」、深圳福田「樓王」,此番舉動會不會在豪宅市場形成「多米諾骨牌」效應,引發豪宅價格集體「跳水」?
  • 南陽中學「精英班」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今天我們就再次就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較為深度的討論!「培優班、宏志班」究竟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實際上,這個問題,很難說出「利」與「弊」的關係,就如「高考」一樣,如許多學者和專家所說:高考不是選拔人才最好的途徑,但確是當前選拔人才最好的方式,白巖松有句名言: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藍軍「計程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藍軍「計程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綜上所述,切爾西的「計程車」政策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端看未來俱樂部能否用賣掉「帕文」的錢能否買來真正的「齊達內」。